-
过年|上海科学家海南玉米地里授粉忙
最后更新: 2023-01-24 10:07:14“啪啪啪,啪啪啪……”兔年春节,海南三亚中廖村,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南繁基地的15亩玉米地里,传出了拍打纸袋的清脆声。那是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巫永睿研究员和妻子、上海师范大学遗传学教授王文琴带着学生,在给试验田里的玉米授粉。
这已是他们在海南种玉米的第十个年头。去年11月,巫永睿夫妇团队联袂获得的玉米高蛋白的主效基因THP9-T登上了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成果一出,立即引起国内外同行的关注。“玉米从种子到种子的生长周期有四个多月,我们在上海与海南轮番种植,争取一年完成三轮。”巫永睿说,通过以空间换时间,团队争取在今年下半年再为三个玉米高蛋白基因申请专利。
“阳”了也不能耽误授粉时机
给玉米植株顶部的雄蕊套上防水纸袋,1秒;拍打纸袋三下收集花粉,3秒;将纸袋中的花粉撒到植株中下部的雌蕊上,1秒;给授粉雌株套上纸袋并用订书机封牢,7秒——十几名学生在巫永睿的带领下,都已练出了精准而熟练的标准操作。
“这一季播种时机不巧,直到去年11月1日才抓到合适的天气窗口期种下,等到12月中旬玉米开始开花散粉时,又碰上了新冠感染的高峰。”那阵子,团队中几乎所有人都“阳”了。好在年轻人居多,且常年下地干活,体格比较健壮,团队整体“战斗力”尚可。为了既保证大家充分休息康复,又不耽误授粉时机,巫永睿带着大家研究了好几次工作分派方案。
王文琴的主要工作是通过计算机对玉米样本进行数据分析,除了有时一起下玉米地外,她把主要精力放在了为学生和助手们提供更好的营养上。
春节哪里过,全看授粉季时间
去年12月中旬起,巫永睿每天在试验田里仔细观察每株玉米是否到了授粉时机,春节假期也不例外。研究员王海海则带着几名学生赶在年前带着第一批今年在基地取好、需要送回实验室保存的样本,飞回了上海。
“我们的春节哪里过,全看授粉季时间。”巫永睿说,海南冬季种玉米,一般在10月、11月各播种一批,12月中旬起为授粉期。如果春节在第二年2月,他们可以完成两批玉米的授粉,带着样本回上海过年。今年春节在1月,播种又因雨水有延迟,所以他们的春节就得在海南过了。而这都是为了尽可能快地获得实验材料,在国际上率先完成玉米高蛋白基因的克隆并申请专利。
玉米被称为“饲料之王”,在我国畜牧业中占据约70%的份额。现有玉米作物的蛋白质含量仅8%,因此必须往饲料中添加大豆。但一些野生玉米的蛋白质含量高达30%,如果通过育种技术将玉米中的蛋白质含量提升一个百分点,就相当于省下800万吨大豆。
十年前,巫永睿从美国学成回国,一心想着将控制玉米高蛋白的基因“拿下”。然而,野生玉米基因组极其复杂,要想破解并成功克隆到这些高蛋白基因,困难重重。为了获得合适的实验材料,必须不厌其烦地创制遗传材料、构建基因系群体。“第一篇《自然》论文所用到的遗传材料就经过了10代,先后提取了四万多个样本的DNA进行基因型鉴定。”
巫永睿说,这次他们要尽快将其余的玉米高蛋白基因克隆出来并申请专利。在他看来,这比论文更重要,“能为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我们的一点贡献,很值得”。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标签 上海- 原标题:上海科学家海南玉米地里授粉忙
- 责任编辑: 张仲杰 
-
过年|老人可回家团聚、家属可预约探视,这家网红养老院春节很安静
2023-01-24 09:53 爱申活·暖心春 -
-
江西为“天价彩礼”降温:零彩礼,不丢人
2023-01-23 14:35 婚姻故事 -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葛道荣去世,他以笔为刀“刻”下真相
2023-01-23 13:44 -
大年初二,云南继续曝光公职人员涉嫌酒驾、赌博问题
2023-01-23 12:42 基层治理 -
河南三门峡发生人员溺水:2人死亡,7人失联
2023-01-23 12:32 -
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在月球上中国人应该留下脚印
2023-01-23 10:42 航空航天 -
中央广电总台2023年春晚全媒体触达110亿人次,两项数据创新高
2023-01-23 09:14 春晚 -
-53℃!突破历史极值
2023-01-23 08:17 极端天气 -
大年初一电影总票房突破16亿元
2023-01-23 08:11 中国电影 -
厦门金门举办海峡两岸春节焰火晚会
2023-01-23 07:11 节日谈 -
“一个上班的老百姓能为春晚拍个片,真是不敢想象”
2023-01-22 23:03 节日谈 -
广电总局全面排查清理,222个账号因炫耀服刑等被处置
2023-01-22 19:59 依法治国 -
印度仿制药卖断货?新冠患者等来的不是“药神”
2023-01-22 19:22 抗疫进行时 -
盖比:中国欢迎世界各地的人才,我就是中国人才政策的受益者
2023-01-22 18:52 老外讲故事 -
“不分初一或十五,天天查”
2023-01-22 18:18 节日谈 -
“2月份已经没有订单了”N95口罩价格跳水,最低不足1元
2023-01-22 16:57 产业万象 -
大年三十,云南3名公职人员被通报
2023-01-22 16:41 基层治理 -
1月13日至19日,31省区市在院新冠相关死亡病例12658例
2023-01-22 14:25 抗疫进行时 -
人类历史上首次!中国载人深潜器办到了
2023-01-22 13:31
相关推荐 -
关键时刻,外贸大省如何突围? 评论 26“特朗普会输,‘用谈判孤立中国’行不通” 评论 89“中国代表团访问巴西,探讨两洋铁路” 评论 192直播:如何应对特朗普贸易战——来自毛泽东的智慧 评论 30最新闻 Hot
-
“特朗普认为欧盟在占美国便宜,别指望梅洛尼能谈成”
-
“为防止被美国偷窥,连英国也支棱起来了”
-
特朗普:鲍威尔赶紧下台,总是迟、总是错
-
“中国有韧性美国则不然,特朗普已经搞砸了”
-
关键时刻,外贸大省如何突围?
-
“中国代表团访问巴西,探讨两洋铁路”
-
“世界贸易将围绕中美运转,美国如此笨拙…”
-
“中国将缺席,英国遭受打击”
-
“美国设下陷阱,韩国主动入局,要重现广场协议?”
-
美媒感慨:2小时→1分钟,中国又一壮举
-
“英伟达对中国客户隐瞒了…”
-
美国土安全部长放狠话:哈佛如果不从命,就别想再招外国学生
-
武契奇:天塌下来,我也不改主意
-
特朗普突然现身美日关税谈判,“背后是市场压力”
-
沙利文猛批特朗普:中国可不会像苏联那样崩溃
-
美国“吃货”欲哭无泪:特朗普逼着中餐馆换料,味儿不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