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政部部长刘昆:今年每一分钱都用到国计民生的关键处
最后更新: 2023-01-04 08:40:25每年这个时节,正是我国财政部门最忙碌的时候,因为这直接关系了全年全国财政预算收支安排。
——在财政收支矛盾加大的情况下,我国积极财政政策还有哪些政策工具?
——经济社会的哪些领域要加大支持力度?
——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如何兜牢民生底线?
——如何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带着这一系列问题,总台央视记者对财政部部长刘昆进行了专访。
△财政部部长刘昆
2023年积极财政政策关键词:加力提效
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今年的财政政策取向和安排提出明确要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
怎么加力?如何提效?
在刘昆看来,加力、提效各分为三个层次。
——“加力”,就是要适度加大财政政策扩张力度。一是在财政支出强度上加力。统筹财政收入、财政赤字、贴息等政策工具,适度扩大财政支出规模。二是在专项债投资拉动上加力。合理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适当扩大投向领域和用作资本金范围,持续形成投资拉动力。三是在推动财力下沉上加力。持续增加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向困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倾斜,兜牢兜实基层“三保”底线。
——“提效”,就是要提升政策效能。一方面,完善税费优惠政策,增强精准性和针对性,着力助企纾困。另一方面,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更好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有效带动扩大全社会投资,促进消费。同时,加强与货币、产业、科技、社会政策的协调配合,形成政策合力,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2023年 助力企业减负增能“新期待”
企业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提振企业发展信心,对稳增长、稳就业意义重大。近年来,我国实施了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政府收入做减法,让企业轻装上阵、提升活力,有效改善了市场主体预期。
据统计,我国税收收入占GDP比重从2018年的17.4%下降至2021年的15%,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处于较低水平。特别是2022年实施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全年新增减税降费和退税缓税缓费超过4万亿元,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留住青山。
2023年,有哪些新期待?
财政部部长 刘昆:“根据实际情况助企纾困,对现行减税降费、退税缓税措施,该延续的延续,该优化的优化。同时,持续整治违规涉企收费;激发活力,坚决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在财政补助、税费优惠、政府采购等方面,对各类市场主体一视同仁、平等对待,优化企业发展环境;统筹运用财政政策工具,多渠道支持稳岗扩岗,帮助高校毕业生、农民工、脱贫人口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
刘昆:把每一分钱都用到国计民生的关键处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财政民生投入逐年增加。2012—2021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累计投入约33万亿元,全国一般公共预算卫生健康支出13.6万亿元、住房保障支出6万亿元,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
财政部部长 刘昆:“2023年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但我们不会在民生支出上退步,将保持适当支出强度,把每一分钱都用到国计民生的关键处,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努力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哪些民生领域是财政支出的重点?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生态、基层“三保”都在名单上。
——支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继续增加对地方教育转移支付规模。研究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支持地方加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改善普通高中办学条件,落实学生资助政策。
——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加大力度支持健全公共卫生体系,保障好疫情防控所需资金。适当提高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深入实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积极推进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建设,保障好因疫因灾遇困群众、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的基本生活。
——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加快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积极推进国家公园建设。继续支持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涵养绿水青山。
——坚决兜住基层“三保”底线。加大对地方转移支付,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向县乡基层倾斜。督促地方强化预算管理,腾出资金优先保障“三保”支出,促进基层财政平稳运行。
刘昆: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求,要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如何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财政部部长 刘昆:“截至目前,全国政府债务余额占GDP的比重,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负债率,低于国际通行的60%警戒线,也低于主要市场经济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水平,风险总体可控。”
规范管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是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重要内容。
财政部主要做了三方面工作:
一是持续规范融资管理,严禁新设融资平台公司。
二是规范融资信息披露,严禁与地方政府信用挂钩。
三是妥善处理融资平台公司债务和资产,剥离其政府融资职能,防止地方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平台化”。
财政部部长 刘昆:“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打破政府兜底预期,分类推进融资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推动形成政府和企业界限清晰、责任明确、风险可控的良性机制,促进财政可持续发展。开‘前门’、堵‘后门’,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总台央视记者 张勤 王琰 刘颖 晓波 王楠 雨棣 张博 张昊 刘世军 李子国 邵晨 费文涛 神浩)
- 原标题:2023年钱要怎么花?听听财政部部长刘昆如何说
- 责任编辑: 林铃锦 
-
不用抢购纸尿裤!专家称感染XBB会大便失禁无科学依据
2023-01-04 08:14 -
多地拼经济,重点“瞄准”促消费
2023-01-04 08:07 中国经济 -
教育部:寒假期间各地严防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
2023-01-04 07:58 中西教育 -
刘国中:切实将防控工作重心转向“保健康、防重症”
2023-01-04 07:39 抗疫进行时 -
“阳了”看病吃药医保咋报销?多地已明确
2023-01-04 07:18 抗疫进行时 -
2023年度国考周末开考,多地发防疫提示:佩戴N95口罩
2023-01-04 07:18 -
4岁女童被拐3天后获救,家属:嫌疑人是邻居,有前科
2023-01-04 07:06 疑案追踪 -
重庆:发热接诊量3万降到3千,感染高峰期已过
2023-01-04 06:41 抗疫进行时 -
华夏航空一飞机风挡破裂返航?官方回应
2023-01-03 22:53 航空安全 -
免疫球蛋白短缺炒至千元,上市公司密集回应
2023-01-03 22:07 医学 -
-
齐齐哈尔南站回应
2023-01-03 19:39 -
发朋友圈让蒙脱石散一夜脱销?当事人回应
2023-01-03 19:04 抗疫进行时 -
刘鑫对近70万赔偿款发起募捐,已有数百人打赏!江母回应
2023-01-03 18:55 疑案追踪 -
“新中国设计第一人”周令钊辞世,享年104岁
2023-01-03 18:24 -
胡鑫宇家属回应与警方会面:仍存疑点,监控信号曾中断
2023-01-03 18:21 疑案追踪 -
世卫称与中方主管部门就疫情进行了交流,外交部回应
2023-01-03 16:43 抗疫进行时 -
信长星任江苏省委书记,陈刚任青海省委书记
2023-01-03 16:41 高层人事 -
国家药监局:13个新冠治疗药物获批上市
2023-01-03 16:37 抗疫进行时 -
贵州省政府办公厅原书记张文富被开除党籍:甘于被“围猎”
2023-01-03 16:16 依法治国
相关推荐 -
NASA资助的高校借到月壤,美国尴尬不? 评论 56“美方高估了自己,以为中国很急…” 评论 109“美企库存只够用60天,要是中国还不批准…” 评论 164“特朗普执意破坏全球规则,中国会打败我们” 评论 89关税风暴下,日德巨头“对中国投下信任票” 评论 68最新闻 Hot
-
NASA资助的高校借到月壤,美国尴尬不?
-
中方出手,“肯尼亚完全转向中国”
-
信中国还是信特朗普?CNN直播吵起来了
-
俄方定性:恐袭
-
加速!被欧美阻击,中国车绕道非洲
-
“美方高估了自己,以为中国很急…”
-
被中方约谈后,沃尔玛找补:积极响应号召
-
“为了和平,我们可能不得不放弃部分领土”
-
巴防长警告:可能爆发“全面战争”
-
“美企库存只够用60天,要是中国还不批准…”
-
“西方企业从中国买零件,运到全球组装,太蠢了”
-
“特朗普执意破坏全球规则,中国会打败我们”
-
暴跌72%!5年来,中国取消美国猪肉订单最大规模
-
“美国开始找台阶了,中国没停手”
-
关税风暴下,日德巨头“对中国投下信任票”
-
日本也不跟,“拟抵制特朗普联手遏华贸易的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