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已测到XBB毒株,会二次感染吗?专家释疑
最后更新: 2023-01-02 13:34:52近日,奥密克戎亚型毒株XBB.1.5毒株引发网友关注,相关话题冲上热搜。
XBB.1.5是什么?
美东时间2022年12月30日,美国疾控中心公布数据显示,估计当周美国有40.5%新冠病毒感染病例是高传染性的奥密克戎亚型毒株XBB.1.5毒株引起的。
XBB.1.5毒株在当周的感染比例环比接近翻番(2022年12月24日当周的比例仅为21.7%)。科学家们表示,由于具有极高的“免疫逃逸”能力,XBB.1.5已经迅速取代BQ.1.1和BQ.1,成为美国的头号流行毒株。
最新研究显示:
XBB.1.5的免疫逃逸能力与XBB.1相当,但关键突变F486P使其具有更高的人ACE2受体结合亲和力——ACE2可以被看作是新冠病毒进入人体细胞的“大门”,这意味着XBB.1.5更容易感染人体。
国内外专家预计,XBB.1.5将会在短时间内成为全世界的主要毒株,需要密切关注。而且XBB.1.5未来可能会像BA.2.75一样获得更多突变,不过XBB.1.5目前免疫压力不大,还不会很快进化。
△美国每周监测新冠毒株比例图。来源:美国疾控中心官网
上海出现BQ.1和XBB
瑞金医院陈赛娟和公卫中心范小红领衔的联合科研攻关团队,经过初步分析后公布的,上海近期30个奥密克戎主要亚型中,就有在欧美广泛流行的BQ.1家族和XBB家族,占比超过1/3。
△上海近期新冠病毒基因测序结果。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上海此次监测到的25例XBB家族中,有3例XBB.1.5,同样都是境外输入病例,未造成本土传播。研究人员表示,境外输入患者中的毒株较为复杂,多为在我国境内首次检测到。
2023年1月1日,上海南京路商业步行街
2022年12月20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所长许文波介绍,BQ.1和XBB已经传入我国,在我国尚未形成优势传播(目前还是以BA.5.2、BF.7为主),但其传播优势会逐渐增加。
许文波表示,预防BQ.1和XBB和其他奥密克戎变异株是一样的。
专家:致病力无显著变化
许文波在发布会上表示,“BQ.1和XBB是奥密克戎新的变异分支。”“其致病力和奥密克戎其他系列变异株没有明显区别,重症率和死亡率在流行国家没有显著增加。”
北京佑安医院呼吸与感染疾病科主任医师李侗曾表示,“XBB仍属于奥密克戎的亚分支,是BA.2下面的变异株的重组变异毒株,免疫逃逸能力有所增强,在国外一些地区流行导致感染人数增加,但国外数据显示,其致病力和之前毒株没有区别。”
2023年1月1日,香港大学生物医学学院教授、病毒学专家金冬雁也表示,XBB.1.5目前在美国没有导致感染、住院、死亡数字出现显著变化,对其致病力和二次感染风险均不用过于担忧。其除了免疫逃逸能力有一定程度增强,其他各方面的变化都是比较小的。
据悉,XBB.1.5曾于2022年10月在新加坡造成一小波感染潮,并且有一部分是二次感染,但未曾引起住院和死亡数的明显增加。
网上流传的一张截图称XBB.1.5毒株主攻心脑血管和肠胃,会引起腹泻,导致蒙脱石散脱销。对此,金冬雁表示,虽然腹泻是新冠感染的常见症状,但“主攻心脑血管和肠胃”是无稽之谈。
如何应对BQ.1和XBB?
BQ.1和XBB等优势毒株,已在我国出现。这些毒株有何特点?是否会造成重复感染?该如何应对?
针对再感染问题,深圳三院院长卢洪洲表示,群体免疫对于预防BQ.1和XBB新突变株感染的作用较弱,新突变株会逃逸之前疫苗接种和自然感染所建立的免疫屏障。
“尽管感染新冠后短时间内,比如三到四个月内不会感染,但不可否认的是,新毒株流行或缩短二次感染‘安全窗口’。因此,在欧美国家,一些免疫力较差的人可能一年内感染多次。”
我们应采取怎样的应对策略?
卢洪洲表示,疫苗接种仍是重要手段。虽然疫苗接种建立的免疫屏障不能有效预防新毒株的再感染,但对于预防重症和死亡仍有不错的保护作用。
由于在致病性方面,目前尚未有证据表明BQ.1和XBB这两个毒株的毒力与其他奥密克戎变异株有明显的差别,因此,对于普通民众,尤其是对于老年人等高风险人群来说,疫苗接种是最优的选择。
XBB会不会导致二次感染?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表示,现在感染BF.7、BA.5.2,如果出现新的变异株,仍然有再次感染的风险。
二次感染一般有一段间隔期,同一毒株的再次感染概率极低。即使感染了,也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一般都是轻型。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副主任王新宇表示,XBB、BQ.1、BQ.1.1致病性和之前的毒株差不多,但免疫逃逸能力增加了。因此,造成的病毒传播速度可能比之前更快。
如果遇到这几种毒株,再次感染的概率,主要取决于两方面:
一方面是再次遇到的毒株与BA.5和BF.7有多少重叠,如果病毒一直变异,交叉保护作用降低了,则可能造成感染。
另一方面则是看人自身抗体水平。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张伯礼表示,对抗新冠病毒的“主力”是自身免疫力。
调整好身体状态,注意休息,适量多饮水,多吃新鲜水果蔬菜,保证营养的摄入,保持良好的情绪,提高机体免疫力,才是顺利度过感染过程的最重要因素。
- 原标题:上海已测到XBB毒株,会二次感染吗?专家释疑
- 责任编辑: 夏雨 
-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主要作者胡福明去世,享年87岁
2023-01-02 13:25 -
社区医生犯难:“没治过”新冠,“不敢发”抗病毒药,怎么办?
2023-01-02 10:57 抗疫进行时 -
阳康后出现“脑雾”症状?专家回应
2023-01-02 09:50 抗疫进行时 -
“阳康”冲向三亚:12万一晚房间售罄,飞机上坐满了人
2023-01-02 09:34 -
阳康游客心衰死亡6人?老君顶景区回应
2023-01-02 09:21 网络谣言 -
为何做了充足准备仍感觉猝不及防?卫健委专家回应
2023-01-02 07:53 抗疫进行时 -
香港完成第一阶段载荷专家选拔,40人通过初选
2023-01-02 07:38 航空航天 -
中国著名艺术家侯一民先生逝世,曾参与人民币主景设计
2023-01-02 07:37 -
人民日报仲音:积极主动,为疫情防控提供了坚实支撑
2023-01-02 07:30 抗疫进行时 -
-
为美国头号流行毒株囤点诺氟沙星?药监局:未成年人禁止服用
2023-01-01 20:55 观网财经-健康 -
内蒙古:种牙等口腔类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医保
2023-01-01 20:49 观网财经-健康 -
郑州CBD能放烟花了?官方:已上街劝阻市民上万余人次
2023-01-01 20:11 节日谈 -
郑州一医院称“阳康”不代表结束并推出千元体检套餐,官方回应
2023-01-01 18:57 抗疫进行时 -
男子跨年夜乘车开天窗放烟花,下一秒被交警带走
2023-01-01 18:30 节日谈 -
多地调整烟花爆竹燃放政策,大连:除夕不限时燃放
2023-01-01 17:44 节日谈 -
上海要调整“单炉单人”火化方式?市民政局:谣言!
2023-01-01 15:04 网络谣言 -
蒙脱石散一夜脱销,专家提醒:勿乱用药小心便秘
2023-01-01 14:30 抗疫进行时 -
“澳车北上”启动!首辆澳门单牌车元旦零点后驶入内地
2023-01-01 14:27 -
张伯礼:没有所谓特效药,囤特效药不如囤“好身体”
2023-01-01 14:04 抗疫进行时
相关推荐 -
大错特错!“给特朗普献计的人,压根不懂中国” 评论 63比较见真章,美国车主心态崩了:怎么中国啥啥都有… 评论 93特朗普称“克里米亚归俄罗斯”,泽连斯基回应 评论 275NASA资助的高校借到月壤,美国尴尬不? 评论 176“美方高估了自己,以为中国很急…” 评论 155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