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位新冠二次感染者自述:重复感染后会更严重么?
最后更新: 2022-12-30 15:33:19奥密克戎大规模流行以来,整个社会对疫情感染的态度急剧转变,每个人都做好了被感染的准备。
然而,第一批感染者才刚刚开始康复,网络上就已经充满了关于“二次感染”的讨论。“感染次数愈多,免疫力越差”“重复感染会死”等论断也开始出现。
人们最担心的问题主要还是重复感染对身体造成的伤害。
有人引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医学》在2022年11月刊登的一项研究结果,认为和首次感染患者相比,重复感染导致死亡风险增加117%,住院风险增加232%。然而这篇报告的研究对象是平均年龄63岁的美国退伍军人,是否适用于普通人存在争议。
今年9月《柳叶刀-区域健康(欧洲)》刊登的一项研究指出,99.17%的二次感染都是轻症,只有少数为重度 (0.78%) 或危重 (0.05%) ,再感染比初次感染症状更轻,只有1.08%的二次感染者需要住院治疗,相比之下,初次感染住院治疗的比例为 3.66%。
不过,群体不能代表个体,个体不能代表群体。为了了解重复感染新冠后的真实情况具体是什么样的,塔门采访了9位重复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希望从感染症状、重复感染相隔时间、应对和预防措施等方面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
新冠二次感染后,身体症状如何?
目前,关于新冠二次感染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
根据我国台湾地区疫情指挥中心2022年9月3日公布的诊断标准,确诊新冠病毒感染14天后,再次确诊,为二次感染。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新冠病毒的二次感染应在初次感染之后至少90天,如果间隔不到90天,但发现了感染不同分支的证据,这也判定为二次感染。
这次,我们采访了两次感染间隔2-9个月的9位朋友,他们的感染症状有很大差异,有人第二次感染症状更轻,有人重复感染后体力明显下降,也有人初次感染症状很轻,二次感染加重了好几倍。
“第二次症状比第一次轻”
芊眠,女,29岁,未接种疫苗
2022年4月第一次感染,2022年12月第二次感染,间隔8个月
总体来说第二次症状轻很多,上次像大号流感,这次像普通感冒。
第一次感染发烧了3天,最高38.7度左右,喉咙痛,有点咳嗽。发烧的时候很不舒服,什么饭都吃不下,吃连花清瘟还吐了,我在床上躺了两三天,第十天才转阴。
第二次是我爸妈先感染的,传染给我女儿,第二天我也中招了。主要是喉咙痛,第二天开始低烧,最高37.8度,可以明显感觉到疼痛从喉咙沿着鼻咽管向上迈进,之后出现了轻微鼻塞、头疼、流鼻涕的症状。这次比上一次转阴要快,周六测出阳性,周三做抗原已经阴了。
我觉得抗体还是有作用的,因为这次是家人之间传染的,应该是同一种毒株,但我爸妈是第一次感染,他们的症状要重很多。我和我老公都是二次感染,症状比较轻,甚至生着病,我还能从早到晚带娃玩一天。
木木,男,39岁,已接种3针疫苗
2022年3月第一次感染,2022年12月第二次感染,间隔9个月
今年3月我在韩国感染过一次,当时连续发烧了4天,烧到39.4度左右,感觉头疼、浑身酸痛。我吃了退烧药,到第五天才慢慢好一点。
后来我到中国,因为工作原因,经常有外地司机到公司来,我觉得第二次感染就是从外地司机开始的。有一天晚上,我和同事一起在家里吃饭,第二天他觉得身体不太舒服,我做抗原发现自己也感染了。
第二次症状比第一次轻很多,还是有点发烧,身体酸痛,但没有第一次那么难受了。有流鼻涕的症状,就像感冒一样。
因为不太熟悉哪种药更好,我只吃了连花清瘟和999感冒灵,后来觉得吃药很麻烦,就没再吃了。感染那几天我还一直在工作、做家务,第五天虽然抗原还是阳性,身体已经不疼了,就像回到没有生病的时候一样。
两次感染都是奥密克戎,我觉得第一次更疼,但这次感染后,我身上长了一个肿块,可能因为生病期间免疫力降低,身体出现了炎症,需要去医院切掉。
被被,36岁,上海,已接种第1针疫苗
2022年4月第一次感染,2022年12月第二次感染,间隔8个月
今年四月底五月初,我在上海封控期间感染过一次,当时觉得喉咙疼、头疼,连续发烧了好几天,一直37.4度左右降不下来,第七天左右转阴。
第一次转阴以后,身体很容易感到疲劳。后来上海解封,每天下班到家都觉得很累很乏力,躺在床上一直大口喘气,有一种身体被抽空的感觉。这种状态持续了一个多月,后来吃了复合维生素才改善。
12月放开以后,身边很多人都阳了,先是坐在我旁边的同事测出了两条杠,公司让我们居家办公,后来我老公也测出了两条杠。我自己一直没事,还觉得第一次感染的抗体有点用。
结果有一天觉得喉咙痛,打了好几个喷嚏,下午四五点钟嗓子突然哑了,我觉得不妙,测了抗原发现很淡很淡的第二条杠,就估计是中招了。
第二次感染程度更轻,发了两天低烧,有一点咳嗽和黄痰,抗原在第五天转阴。不过现在还在居家办公,运动量很小,没有之前身体很虚的感觉。
“二次感染,体能明显下降”
- 原标题:9位新冠二次感染者自述:重复感染后会更严重么?
- 责任编辑: 林铃锦 
-
2023年全国两会召开时间来了!
2022-12-30 15:20 -
张文宏谈新冠易感人群防护:新春是个坎儿,居家监测有四个标准
2022-12-30 15:07 抗疫进行时 -
“证大系”集资诈骗案一审:戴志康被判十九年
2022-12-30 12:53 依法治国 -
江母诉刘鑫案二审宣判:驳回刘鑫上诉维持原判
2022-12-30 11:57 -
港铁准备恢复赴内地路线,高铁下周二起试运行
2022-12-30 11:49 香港 -
学校、幼儿园怎样“乙类乙管”?教育部发布新通知
2022-12-30 11:20 抗疫进行时 -
年底“积分清零”?中消协提醒这些风险
2022-12-30 11:14 观网财经-消费 -
白鹤滩西电东送大动脉全部竣工投产,全长2121公里
2022-12-30 10:46 超级工程 -
美籍外教被指曾“性侵女学生”,长沙教体局回应
2022-12-30 10:29 -
“我们是在从阎王手上抢人”
2022-12-30 10:14 抗疫进行时 -
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发表二〇二三年新年贺词
2022-12-30 10:06 -
统计局公布了这项数据的最终结果:增长10.5%
2022-12-30 10:02 观网财经-宏观 -
农业农村部:征集基层疫情防控好经验、好做法
2022-12-30 09:43 聚焦三农 -
网传中国医科大学一团队通过手机摄像头测血氧,校方:不实
2022-12-30 09:30 抗疫进行时 -
2021年全国平均工资多少?哪儿的人最能“花”?数据来了
2022-12-30 09:17 -
“新冠相关心肌炎”容易得吗?危险不?专家回应
2022-12-30 09:05 抗疫进行时 -
市长侄子猥亵足浴店技师?警方通报
2022-12-30 08:05 -
中国完成全球首例遗传性耳聋基因治疗手术
2022-12-30 08:02 -
吴尊友:乙类甲管可采取一些强制性措施,乙类乙管不会有
2022-12-30 07:42 抗疫进行时 -
人民日报仲音:生命至上,始终护佑人民群众健康安全
2022-12-30 07:39 抗疫进行时
相关推荐 -
“中国正投入万亿美元,我们却在这胡搞” 评论 64真急了!“白宫拟成立涉华关税应急工作组” 评论 259这场贸易战,美国就是个“纸老虎” 评论 95特朗普也直说了:不行,就放弃 评论 233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国谈成 评论 246最新闻 Hot
-
“中国正投入万亿美元,我们却在这胡搞”
-
真急了!“白宫拟成立涉华关税应急工作组”
-
黄仁勋访华盼继续合作,特朗普回应
-
中国男子在TikTok“神评”美国关税,米尔斯海默秒答:赞同
-
“内地电影票房过亿那一刻,香港电影就被颠覆了”
-
美国税局代理局长刚上任三天就被免,“贝森特抱怨他是马斯克的人”
-
特朗普也直说了:不行,就放弃
-
“中国深知‘广场协议’是致命的,特朗普别想了”
-
“中国稀土,关乎美国人生死”
-
美军高官着急:中国速度太快了,是美国3倍
-
德银:中国客户减持美债,转头买欧洲资产
-
美国对中国再下黑手,“黄仁勋道出最大担忧…”
-
跟特朗普谈,拿中国当筹码?英财相:蠢死了
-
加总理扬言:除了中美,还有其他人
-
美方将不再斡旋?梅德韦杰夫喊话欧盟:学着点
-
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国谈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