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座地级市的感染“数据样本”:1月或现两波高峰,卫健系统感染过半
最后更新: 2022-12-29 07:31:49“近期我市新冠病毒感染整体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单日新增感染人数和感染速度仍在不断上升。自12月7日‘国十条’发布后,截至12月27日24时,我市累计检出阳性感染者21.0万例,最高为21日(25375例),与7日(66例)相比上升了384倍。”
12月28日下午,地处浙江省西部的衢州市举行新冠病毒感染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衢州市卫健委党委书记、主任廖利军介绍,根据研判,我市将在12月底进入感染高峰期,1月初(元旦左右)达到第一波高峰,并进入高位平台期,可能在1月底(春节后一周)达到第二波高峰。同时,在达到感染高峰后一周左右,可能出现重症高峰。
会上介绍,参考市疾控中心微信问卷调查数据,我市目前总体感染率约占总人口的30—35%,地区分布主要集中在城区和大的乡镇所在地,感染人群主要集中在中青年和青少年人群,农村老年人群感染率还不高。但随着假期来临、学校放假、民工返乡,感染冲击波将会很快到达农村地区。由于农村“一老一小”数量多、医疗资源相对短缺、科学治疗意识不足,农村老年人和儿童感染人数或将快速增加,需提前关注。
从病毒毒株看,对近期采集的46例新冠阳性感染者核酸样本进行基因测序发现,全市奥密克戎的多种变异株同时流行,以BA.5.2为主,BF.7比重有所上升,值得关注。从发病症状看,通过对3479例既往感染者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十大症状中,发热、咳嗽、肌肉酸痛是三大最主要的症状,其中肌肉酸痛出现比例最高,占比为 66.67%;其次为发热,占比为65.4%,发热持续1—2天的最多,大部分感染者三天热退。起始症状主要是咽痛、发热和乏力,大部分症状持续时间为七天。持续时间最长且有一定比例的是咳嗽,其次是咽痛。
这场发布会还提供了几组数据:12月27日,全市二级及以上医院共开放床位10331张,实有各类在院患者7913人,其中,阳性感染者共1464例,危重型(基础疾病引起)43例、重型(基础疾病引起)14例、普通型192例、轻型1209例、无症状6例。全市暂无新冠病毒感染直接导致的重症患者。
从接诊能力看,截至12月27日,全市已有24家县级及以上公立医院、104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6家民营医院设置发热门诊或诊室,共设置专门诊间329间,测算日接诊能力可达2.96万人次。从就诊情况看,12月7日—27日,全市发热门诊(诊室)日接诊从868人次增长到最高(23日)1.46万人次,增长了近16倍。12月27日,发热门诊(诊室)就诊人次数为1.39万人次,其中基层发热诊室就诊人次数为7187人次。显示病人就诊流向改善,全市到发热门诊就诊的发热病人数量开始下降,发热病人的基层就诊比例回升到51.6%。
“目前对卫健系统来讲,最大的挑战还是人手紧张的问题。”廖利军介绍,从我们自身监测的数据来看,截至12月26日,全市已经有9215名卫技人员受到感染,占纳入监测医疗机构卫技人员总数的56.9%;已返岗6351人,目前仍有2864人暂未返岗。随着感染高峰的到来,可以预见医务人员感染率将进一步上升,各医疗机构人力资源调配将面临更大的困难。但不管怎么难,全市医务工作者将努力践行“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的职业精神,用十二分的努力,拼尽全力为全市人民守住健康最后一道防线。
廖利军呼吁,最近,医务人员工作强度很大、压力很大,他们奋力坚守、轻伤不下火线,他们是冲锋陷阵的白衣战士,但也是血肉之躯,是一个个普通人。他们的付出应该被看见、被尊重,请大家对医护人员多一份理解和关爱。
(澎湃新闻记者 钟煜豪)
- 原标题:一座地级市的感染“数据样本”:1月或现两波高峰,卫健系统感染过半
- 责任编辑: 林铃锦 
-
新冠德尔塔株甚至原始株都“复出”了?专家谈3个真相
2022-12-28 21:16 抗疫进行时 -
网民自称病毒学博士5天内两次感染不同毒株:不实、被行拘
2022-12-28 21:00 网络谣言 -
民航局:1月8日起国际客运航班取消“五个一”“一国一策”等措施
2022-12-28 19:24 抗疫进行时 -
宋涛任中央台办、国台办主任
2022-12-28 18:33 高层人事 -
北大副校长张平文院士已任武大校长
2022-12-28 18:14 高层人事 -
海关总署:明年1月8日起取消入境人员全员核酸检测
2022-12-28 17:41 抗疫进行时 -
“她敲的是桌子吗?那是我的天灵盖啊!”
2022-12-28 17:37 -
吴政隆不再担任江苏省委书记,另有任用
2022-12-28 17:04 高层人事 -
台湾:元旦起大陆来台旅客须进行核酸检测
2022-12-28 16:46 两岸关系 -
科兴三针防感染率仅有8%?事实是…
2022-12-28 16:26 抗疫进行时 -
台当局延长义务兵服役期限,汪文斌:相信台湾同胞不会充当炮灰
2022-12-28 16:05 台湾 -
香港:取消所有入境强制核酸检测和“疫苗通行证”措施
2022-12-28 15:54 香港 -
中组部划拨3.3亿,用于双节走访慰问生活困难党员、老党员、老干部
2022-12-28 15:50 -
郑新黄河大桥南向北已恢复车辆通行,事故已致1人死亡
2022-12-28 15:29 -
四川公布调查结果:阳性63.5%,另有28%未测核酸抗原但有症状
2022-12-28 14:15 抗疫进行时 -
香港企业准备迎接内地游客 但“大巴车都长草了”
2022-12-28 13:37 -
救援人员初步统计:郑新黄河大桥多车事故涉及200余车辆
2022-12-28 13:17 -
“新冠预测者”曹云龙:不同突变株每年可导致多个感染高峰
2022-12-28 12:31 抗疫进行时 -
非法收受财物2.75亿,温州银行原行长吴华一审被判死缓
2022-12-28 12:17 依法治国 -
春运是否可能导致新一轮疫情高峰?专家解答
2022-12-28 12:07 春运来了
相关推荐 -
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评论 355和特朗普一起“孤立中国”?欧盟拒绝 评论 43“美国几代人的亚太布局被毁,盟友终将望向中国” 评论 138美媒吐槽:全员滑跪,除了中国… 评论 98最新闻 Hot
-
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
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
“中方对美方鸣枪示警:这回来真的,能一票否决”
-
“特朗普一声令下,美国几十年联越制华努力,白干了”
-
特斯拉净收入锐减71%,马斯克“认怂”
-
普京送给特朗普的肖像画长这样
-
美欧倒逼肯尼亚“转头”,“中国又拿下一局”
-
和特朗普一起“孤立中国”?欧盟拒绝
-
“特朗普把科研领导权让给中国,10年才能恢复过来”
-
鲁比奥要重组美国务院:在大国竞争时代,难以履行使命
-
又变了!特朗普:无意解雇鲍威尔
-
“美国几代人的亚太布局被毁,盟友终将望向中国”
-
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针对游客的枪击事件,致至少20死
-
“我们投给特朗普,现在他的关税搅乱了我们的行业”
-
美媒吐槽:全员滑跪,除了中国…
-
“别用中国的”,美国务院内部文件曝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