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民日报:应对疫情,农村地区要有四本账
12月19日,《农民日报》第001版刊发文章《应对疫情,农村地区要有四本账》。以下为全文内容:
2023年元旦和癸卯兔年春节快要到了,又是一年返乡潮就要来了。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疫情三年,很多人已经习惯了“就地过年”,眼下,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政策的不断优化,大家都格外期待今年能过上一个团圆年。前些日子,湖南张家界市桑植县县长喊话欢迎在外打工的游子春节回家过年的视频,就在网上收获了很多的点赞。未来一段时间,人们即将踏上旅途返乡过年,人口也将短期内从四面八方流向农村地区。在这一特殊形势下,农村地区的疫情防控工作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当前,一些地区的感染人群出现了快速增长,有分析显示,新冠肺炎疫情的走势会在1个月之内达到感染峰值,这无疑给返乡期间农村防疫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对此无需恐慌,但是必须做好充足的准备。关键就是要解决好两头:普通患者能否获得对症治疗的药物,重症患者能否及时获得相应的医疗救助?这不是一道容易回答的考题。我们看到,在一些医疗资源相对丰富、但疫情蔓延比较严重的大城市,已经出现了医疗系统负荷过重、发热门诊排长队、退热药等重点药品一药难求的现象,更遑论农村。
相较于城市,农村在医疗卫生人才、设施、资源调度等方面本就存在明显的短板,加之受疫情影响,目前城乡物流运输能力还没有完全恢复,一些防治药品和防疫物资在市场上不容易买到。而且很多农村的常住人口以留守的老人、妇女和儿童为主,特别是农村老人,他们是整个防疫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老年人本就身体免疫力偏低,他们当中还有不少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性疾病。不少人儿女不在身边,防疫意识和寻求救治的能力整体偏弱。叠加未来大规模人群返乡可能带来的变数和压力,农村地区将会面临比城市更大的考验。
12月15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印发《加强农村地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健康服务工作方案》,可以说中央已经“料敌在先”了,提前针对农村地区即将面临的考验作出了部署,关键是如何确保这些指导和要求能够切实落到实处。随着奥密克戎病毒致病性的减弱、疫苗接种的普及、防控经验的积累,我国疫情防控面临新形势新任务,疫情防控工作重心已经从防控感染转到医疗救治。重心发生了转移,但是重视的程度不能弱;工作的内容发生了变化,但是力度不能减。各地要抓住返乡高峰到来之前的“窗口期”,及早、尽快着手,关键就是做到心里有账——建立人员账、资源账、保障账,还有突发情况账,方能不打无准备之仗。
首先是人员账。每个辖区内,有多少农村人口、各是什么情况,其中农村老年人、孕产妇、留守儿童等重点人群有多少?孤寡老人、残障人士和失能半失能人群有多少?哪些是合并基础性疾病者?疫苗接种情况如何?是否建有健康档案?往年返乡人员数量大约有多少?今年有返乡意愿的人数有多少?等等等等,都应做到心里有数、脑中有账。
然后是资源账。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眼下,吃喝保供已经不是问题,这里的“粮草”关键还是医疗物资。必须的药物、抗原检测试剂存量有多少、有无缺口、缺口多大?进货渠道是否畅通?重症床位有多少,医护人手够不够?氧疗设备、肺功能仪、脉搏血氧仪等设备配置如何?这些物资对应相应的人口,是否能保障基本安全线?能否应对未来返乡潮?这些都是应对疫情的基础支撑。
再者是保障账。例如有转诊需求村民的交通如何解决?是否每个村都有一定的自驾车?特殊群体是否有“一对一”服务?疫苗接种、疫情科普工作如何开展?返乡人员中是否有医护人员?此外还有哪些可以调动的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既要心中有账,更要调度有方。
最后,还有突发情况账。一旦发生预料之外的事情,怎么办?是否有预案?一旦出现力所不及的状况,如何解?是否有后手?人命关天的事情,要害之处必须要有多一分的考量、余一点的空间,到时候才不会手足无措。既要对自己的情况做到心中有账,也要对上级政府、对“左邻右舍”的情况大致有数,这样才知道紧急之时可以向谁请援、何处求助。
在这场“战疫”之中,还要更好调动起群防群控的基层力量。要发挥乡村医生和村诊所瞭望哨和首诊作用,做好培训;要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堡垒和模范作用,带领村民科学应对、从容应对;还要做好面向群众的科普宣传,对病毒无需恐慌,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尤其是家中有老人和病患的,更要谨慎小心,尽力让“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深入人心,过一个团圆幸福年。
乡村,是中国的大后方,也是每个在外游子魂牵梦绕的故土。只有牢牢守护住这一重要防线,守护住那些最脆弱的群体的幸福安康,我们才能更坚定从容地迈步走向未来。
(作者 刘振远)
标签 抗疫进行时- 原标题:农民日报:应对疫情,农村地区要有四本账
- 责任编辑: 王濛 
-
习近平:我是一贯支持民营企业的
2022-12-19 10:52 -
河南虞城回应“麦田长出十层高楼”:建设手续不完备,立案查处
2022-12-19 10:48 -
专家:预计明年1月,新冠将回归乙类传染病管理
2022-12-19 10:32 抗疫进行时 -
朱民:今年居民消费比2021年减少两万亿,补上缺口是明年工作重点
2022-12-19 09:48 中国经济 -
重庆:机关单位无症状和轻症干部职工做好防护可正常上班
2022-12-19 09:36 抗疫进行时 -
接种疫苗后仍可能感染,是否没必要接种?中疾控首席专家回应
2022-12-19 09:33 抗疫进行时 -
北京新增2例本土新冠死亡病例
2022-12-19 09:25 抗疫进行时 -
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以进固稳,中国经济潜力大
2022-12-19 09:17 中国经济 -
张文宏:产生传播力更强的病毒愈发困难,向季节性、地方性流行过渡
2022-12-19 08:49 抗疫进行时 -
易炼红调研阿里巴巴:在推动发展、国际竞争和造福社会中大显身手
2022-12-19 08:35 -
女子驾车肇事致人死亡后假装路人报警,法院:判三缓四
2022-12-19 08:18 -
北京:毕业三年内可申请保租房,首批非应届大学生入住
2022-12-19 08:06 -
多地医院医护“减员严重”:最严峻时刻尚未到来
2022-12-19 08:03 抗疫进行时 -
或将以“三连跌”收官!成品油19日迎年内“最后一调”
2022-12-19 08:02 油价 -
扩容重症医疗资源:多地紧急采购救治设备
2022-12-19 07:45 抗疫进行时 -
面向深海万米!我国首艘大洋钻探船亮相
2022-12-19 07:33 科技前沿 -
山东:核酸采样亭可改造为“发热诊疗站”
2022-12-19 07:33 抗疫进行时 -
国产喷气式支线客机ARJ21首次交付海外
2022-12-19 07:13 航空航天 -
620万借款4年“膨胀”成3200万:放贷者被举报涉黑,官方介入
2022-12-19 07:10 -
加油站拆迁重选址遭“截胡”起诉市政府,被告称非民事、行政案件
2022-12-19 07:03
相关推荐 -
见完泽连斯基,特朗普:普京也许只是在敷衍我 评论 286“哪来的谈判?特朗普在臆想,中国会给他狠狠上一课” 评论 197俄军宣布完全收复库尔斯克,乌方否认 评论 101“强度极大”!伊朗一港口突发爆炸,已致5死超500伤 评论 115大错特错!“给特朗普献计的人,压根不懂中国” 评论 175最新闻 Hot
-
“关税不能这么高下去,太多人撑不过去”
-
欧盟高层想让她走人?“上梁不正下梁歪”
-
“美国人,包括一些共和党人越来越不满意特朗普”
-
世博会又出岔子了……“飞行汽车”表演时掉零件,被长期禁飞
-
“萝莉岛”关键证人,曾说不会自杀的她“自杀”了...
-
25万人齐聚台北举行“反绿”抗议,朱立伦:全民罢免赖清德
-
小特朗普使坏:选美国,别选中国
-
巴拿马总统:不存在与此相违背的其他协议
-
“哪来的谈判?特朗普在臆想,中国会给他狠狠上一课”
-
俄军宣布完全收复库尔斯克,乌方否认
-
CIA副局长之子在俄乌冲突中死亡,“生前为俄方战斗”
-
“强度极大”!伊朗一港口突发爆炸,已致5死超500伤
-
罗马教皇方济各葬礼举行,英法美等多国领导人出席
-
大错特错!“给特朗普献计的人,压根不懂中国”
-
比较见真章,美国车主心态崩了:怎么中国啥啥都有…
-
特朗普称“克里米亚归俄罗斯”,泽连斯基回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