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镜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丨“关键是提振信心”
最后更新: 2022-12-19 11:36:16本文原刊于《人民日报》2022年12月18日第1版,原题为《“关键是提振信心”(微镜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
时间:12月15日上午
活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
百年变局交织世纪疫情,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中国经济在持续承压中砥砺前行。
党的二十大后首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5日至16日在北京举行。
梳理这一年“我们做的事情”,发展质量稳步提升,就业稳、物价稳、粮仓稳,经济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成绩殊为不易,值得倍加珍惜。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遇到的困难很多,有的困难是空前的,但是我们做到了。”
长路有险夷。中国经济,从来都是在战胜挑战中发展、在风雨洗礼中成长、在历经考验中壮大。
这五年,经济年均增长5%以上,好于全球平均水平。
这十年,面对涉滩之险、爬坡之艰、闯关之难,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转向高质量发展。
回望历史,习近平总书记感慨:“什么时候没有困难?一个一个过,年年过、年年好,中华民族5000多年来都是这样。爬坡过坎,关键是提振信心。”
信心源自哪里?
洞察时与势,把握危与机,总书记娓娓道来。
“明年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的战略判断,着眼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体制、需求、供给、人力等多项优势,加上政策效果持续显现。“我们要坚定做好经济工作的信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着重谈到了明年经济工作的几个重大问题,也是国内外瞩目的政策取向——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
措施务实,政策鲜明有力。比如,当前住房、汽车、服务性消费等领域存在一些限制性措施,妨碍了消费需求释放。总书记的讲话直击要害:“要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使消费潜力充分释放出来。”
再比如,是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一段时间以来有些不正确的议论。
“必须亮明态度,毫不含糊,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习近平总书记语气坚定:“党的二十大报告鲜明提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这是长久之策,不是权宜之计。”
“民营企业是在党的领导下,依靠党的政策和自身努力发展起来的。我是一贯支持民营企业的,也是在民营经济比较发达的地方干过来的。”早在河北正定,“人才九条”广纳贤良。到了福建,晋江经验影响深远。再到浙江,支持民营企业茁壮成长。到中央工作后,2018年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总书记专门强调:“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会上,党中央释放的政策信号十分清晰:“要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各级领导干部要为民营企业解难题、办实事,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回望过往的奋斗路,风雨无阻向前进;眺望前方的奋进路,时与势在我们一边。习近平总书记再三强调“战略自信”:“顶住压力、练好内功、站稳脚跟,没有跨不过去的坎。”
就拿疫情这道坎来说。三年里我国有效应对五波全球疫情冲击。在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之际,如何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这是这几年最关键的一件事情”。总书记在会上叮嘱:“要统一思想、科学防控、提振信心,找到杠杆的平衡点,因时因势优化疫情防控措施。”“相信曙光就在前面。”
以既定目标为战略指引,守正创新办好自己的事情,事关长远,攸关国运。
“明年经济工作千头万绪,要从战略全局出发,抓主要矛盾,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抓住重大关键环节,纲举目张做好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
“我国经济大船乘风破浪向前。”
(本报记者 杜尚泽 刘志强)
- 原标题:“关键是提振信心”(微镜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
- 责任编辑: 房佶宜 
-
大熊猫“团团”病理解剖报告出炉:原发性脑瘤为主因
2022-12-19 11:20 -
农民日报:应对疫情,农村地区要有四本账
2022-12-19 10:58 聚焦三农 -
河南虞城回应“麦田长出十层高楼”:建设手续不完备,立案查处
2022-12-19 10:48 -
专家:预计明年1月,新冠将回归乙类传染病管理
2022-12-19 10:32 抗疫进行时 -
朱民:今年居民消费比2021年减少两万亿,补上缺口是明年工作重点
2022-12-19 09:48 中国经济 -
重庆:机关单位无症状和轻症干部职工做好防护可正常上班
2022-12-19 09:36 抗疫进行时 -
接种疫苗后仍可能感染,是否没必要接种?中疾控首席专家回应
2022-12-19 09:33 抗疫进行时 -
北京新增2例本土新冠死亡病例
2022-12-19 09:25 抗疫进行时 -
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以进固稳,中国经济潜力大
2022-12-19 09:17 中国经济 -
张文宏:产生传播力更强的病毒愈发困难,向季节性、地方性流行过渡
2022-12-19 08:49 抗疫进行时 -
易炼红调研阿里巴巴:在推动发展、国际竞争和造福社会中大显身手
2022-12-19 08:35 -
女子驾车肇事致人死亡后假装路人报警,法院:判三缓四
2022-12-19 08:18 -
北京:毕业三年内可申请保租房,首批非应届大学生入住
2022-12-19 08:06 -
多地医院医护“减员严重”:最严峻时刻尚未到来
2022-12-19 08:03 抗疫进行时 -
或将以“三连跌”收官!成品油19日迎年内“最后一调”
2022-12-19 08:02 油价 -
扩容重症医疗资源:多地紧急采购救治设备
2022-12-19 07:45 抗疫进行时 -
面向深海万米!我国首艘大洋钻探船亮相
2022-12-19 07:33 科技前沿 -
山东:核酸采样亭可改造为“发热诊疗站”
2022-12-19 07:33 抗疫进行时 -
国产喷气式支线客机ARJ21首次交付海外
2022-12-19 07:13 航空航天 -
620万借款4年“膨胀”成3200万:放贷者被举报涉黑,官方介入
2022-12-19 07:10
相关推荐 -
“强度极大”!伊朗一港口突发爆炸,已致406伤 评论 25大错特错!“给特朗普献计的人,压根不懂中国” 评论 122比较见真章,美国车主心态崩了:怎么中国啥啥都有… 评论 111特朗普称“克里米亚归俄罗斯”,泽连斯基回应 评论 288NASA资助的高校借到月壤,美国尴尬不? 评论 176最新闻 Hot
-
“强度极大”!伊朗一港口发生爆炸,已致406伤
-
白宫争吵后,他俩首度会谈
-
罗马教皇方济各葬礼举行,英法美等多国领导人出席
-
大错特错!“给特朗普献计的人,压根不懂中国”
-
比较见真章,美国车主心态崩了:怎么中国啥啥都有…
-
特朗普称“克里米亚归俄罗斯”,泽连斯基回应
-
“美国百年优势,特朗普百日玩完,中国要赶上了”
-
领英创始人:若欧洲这么看中国,美国就惨了
-
“特朗普虚晃一招,中国没上钩”
-
日本:中国不买,我们想买美国玉米
-
特朗普:我开玩笑的
-
爱泼斯坦案关键证人自杀,曾称遭英王子性侵
-
“不跟中国做生意,美国货架要空”
-
杨瀚森参加2025年NBA选秀
-
美国务院警告:孕妇或遭拒签
-
63岁徐锦江已向儿子交代后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