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毒学家陆蒙吉:有必要监控疫情数据,避免重症和死亡高峰
澎湃新闻:如果以防重症和死亡为前提的话,是否应该关注与此相关的数据?
陆蒙吉:是必须的。你要预警,告诉社会到底是什么样的状态。
我们不是说不能有重症或者死亡,目前的条件是不可避免的,而是警戒线在什么地方,这要通过新增病例来设置,我们主要防止压倒医疗系统的超额病例的出现。
“每一针疫苗都可以减少重症”
澎湃新闻:从国外的防疫经验来说,老年人疫苗接种在整个防疫体系中处于怎样的位置?
陆蒙吉:在德国,60岁以上老人作为脆弱群体,是免疫接种的优先群体。这个群体的接种率是决定开放后重症和死亡数的最关键数据。
目前大陆的老人接种率偏低,也会加大医疗挤兑的危险性。可以说,老年人接种率决定开放是否能够平稳实现。
澎湃新闻:德国在什么情况下放开的?
陆蒙吉:德国应该是从疫情越过高峰以后,差不多在三月底四月初开放了,比其他国家晚了一个月。
德国老人接种率超过90%。三针接种的话是超过85%,四针接种目前大概在35%左右。60岁以下的接种率可能也是在80%-90%之间。
像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接种率更高,他们的老人接种率都超过95%。德国相对来说比较讲究自愿,到了奥密克戎产生的时候,很多人本来可能都不想接种,但是到那个时候也都去参加接种。那时候,其实也有很多人感染过了。三月份,天气也比较好,冬季呼吸道传染病高峰也越过了。
为了安全起见,当时的防御策略也做了很多工作,密集式的隔离都做得非常严格,就是要熬过这个冬季。另外,当时已经可以看到临床上面缓解了,医疗系统没有压力,这是最重要的一个开放的依据。
所以,我们应该不是像过去一样管控,需要有为地管控,采取更加稳健的办法,进行一个初步的开放。
我觉得原则上超过六个月的话,应该提倡打第四针,特别是脆弱人群。因为这些人已经打了三针以后,让他打第四针,他可能也很愿意,这对每个人自己也是个优化,因为这些人受的冲击更小了。
2022年12月1日,广东东莞,医护人员为老人接种新冠疫苗。视觉中国 图
澎湃新闻:对于奥密克戎来说,你认为当下脆弱人群疫苗接种速度,能够跑赢病毒扩散速度吗?
陆蒙吉:可以跑赢啊。疫苗是这样的,第一针打下去以后,在七天之内,基本上是没有效果的,但是到了14天以后就会起到一定效果。
现在最快的两个星期以后就打第二针。到三周以后,它就有相当的保护力了。这个接种的模式肯定不是最佳的,但是对于目前有疫情的情况下,只要有一点点免疫力,就可以降低重症死亡的可能性。
我们不追求最佳免疫模式,讲到最简单,就是每一针都可以拯救生命,每一针都可以减少重症,每一针都可以减少医疗服务的压力,所以是要呼吁的。
“要完全防止院感的可能性非常小”
澎湃新闻:新形势下,新冠病例可能会激增,对于医疗机构来说,是否需要对接诊患者核酸或者抗原检测做出一些要求,对此你有什么建议吗?
陆蒙吉:现在我看到有些医院收进阳性病人以后把它当流感处理,原则上来说,这对于像有免疫缺陷的病人,像正在治疗的癌症病人来说,有很大风险。
另外一个是法律问题,假如说有人在医院感染了新冠,造成了重症死亡的事件,那医院是否要赔?这也是非常大的压力。
一般的方案就是缓冲,病人来了以后,先给他做个检测,四个小时以后再让他入住病房,但是不是每个医院都有这样的能力,目前我也不好评价。
2022年4月15日,广州,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普通门诊入口处的健康码和行程码检查。视觉中国 图
澎湃新闻:面对即将到来的放开高峰,医疗机构应当如何应对院感问题?
陆蒙吉:院感也是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有一定规模的医院都有很好的院感管理机构,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做。
第一个可以分定区,或者分不同的院区进行管理,它必须有一定的救治能力。假如不能在物理空间上完全隔离,医生、护士、人员配备不能完全分开,院感发生的可能性是极大的。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首先每个病人就诊,需要讲清楚,你住进来以后,院感的可能性风险是非常高的。
现在,国家也应该出台特殊的政策,对院感不要追究,因为这个事情是没有办法改变的。肯定每个医院已经是想办法进行空间隔离,进行人员轮流的优化,但在这样的条件下,要完全防止院感可能性是非常小的。
澎湃新闻:如果医护人员被感染了,应该如何应对?
陆蒙吉:其他专家学者提出很多不同的方案,阳性的医生只要在身体条件允许的话,可以继续为阳性病人进行服务。一般情况下,在五天到七天之内,他也会恢复健康,可以正常工作了。
随着疫情的发展,大多数人都会感染,大家最担心的一点就是,你还有没有足够的医生来参与医疗服务,主要是缺勤率。
在疫情最最严重的时候,德国缺勤率是8%,因为这边医生比较多,所以8%可以承受,在国内目前的情况下,缺勤率会到什么程度我们现在不大清楚,我估计这个数字在10%左右,但是假如说是阳性医生继续参与服务的话,可能缺勤率会低一些。
戴N95口罩的医生在为病人诊断。视觉中国 图
“二次感染对于大多数人不是问题”
澎湃新闻:很多人会比较担心二次或者多次感染的问题,你有什么看法或建议吗?
陆蒙吉:二次感染不是重要问题,因为可能性是极小的,而且感染也没有太大影响,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假如你是有免疫缺陷的病人,受到了多次感染,那么我们现在看到的,主要是最早的原始株感染以后,可能被德尔塔感染,然后又被奥密克戎感染,就是接连感染,变种不同。另外就是第一次感染和第二次感染相隔时间很长,我们预算是三个月以上。
所以二次感染对于绝大多数人不是问题,主要是对于特殊人群,就是免疫缺陷,身体状态非常差的一些人。二次感染对我们度过奥密克戎疫情没有决定性的意义。
澎湃新闻:你还有其他的意见、预警或建议吗?
陆蒙吉: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现在国内因为缺乏数据,所以其实讲的都是国外的经验。
调控是我们可以做的事情,目前能够多做一点,就可以多点活力,所以现在不能不做监控。在最关键的时刻,我认为不做的话,后面造成的影响,可能最终就让我们走回头路,是非常痛苦的。这是我要补充的预警。
很多国家也有意愿跟中国合作,平稳地度过疫情,用最小的代价,最小的伤害,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因为中国对世界也很重要。很多国家的疫情已经相对稳定,有能力提供抗疫资源。
- 原标题:病毒学家陆蒙吉:有必要监控疫情数据,避免重症和死亡高峰
- 责任编辑: 黄一帆 
-
新冠“阳了”拒赔?中国人寿回应
2022-12-16 16:25 抗疫进行时 -
强生回应美林、泰诺供不应求:上海工厂已将产能提至最高水平
2022-12-16 15:56 抗疫进行时 -
骑手运力不足,北京海淀倡议居民加入骑手行列
2022-12-16 15:29 抗疫进行时 -
多地宣布:开打“第四针”
2022-12-16 15:18 抗疫进行时 -
合肥:倡导有余药的市民,分享给急需之人
2022-12-16 15:02 抗疫进行时 -
国内规模最大液化天然气储备基地管道气正式外输
2022-12-16 14:44 能源战略 -
我国成功发射试验二十一号卫星
2022-12-16 14:43 航空航天 -
“火流星”坠落浙江 一地发现3块陨石
2022-12-16 13:57 -
12年前的视频竟然也被恶意篡改!
2022-12-16 12:59 -
河南:现在起至明年3月底,全省卫生健康系统取消节假日
2022-12-16 12:10 抗疫进行时 -
国考时间定了!
2022-12-16 11:41 -
曾光:疫情来势汹汹是多方面造成的,不能把原因都归结于“放开”
2022-12-16 11:24 抗疫进行时 -
-
全国多地倡议:非必要不做核酸检测
2022-12-16 10:52 抗疫进行时 -
香港卫生事务委员会委员:从香港经验看,是可以放心的
2022-12-16 10:40 香港 -
农村地区防疫工作如何加强,方案来了!
2022-12-16 10:27 抗疫进行时 -
张伯礼:一二月份后疫情有望迎来春暖花开
2022-12-16 10:05 抗疫进行时 -
国资委:指导央企全力以赴做好医疗物资保障供应
2022-12-16 08:37 抗疫进行时 -
以为戴口罩查验身份不严,18岁男子代人“国考”被判刑
2022-12-16 08:36 依法治国 -
“丢垃圾先消杀”热传,专家:更重要的是做好清运人员防护
2022-12-16 07:50 抗疫进行时
相关推荐 -
特朗普喊话:俄乌别打了,一起跟美国做大生意发大财 评论 39MAGA基本盘还能“忍”特朗普多久? 评论 139从2000兆帕潜艇级热成型钢的“登天”说开去…… 评论 89美媒焦虑:哪怕只为跟上中国,美政府都不能这么干啊 评论 147“美国在地球上跟中国争,却把太空主导地位拱手让出” 评论 101最新闻 Hot
-
美媒焦虑:哪怕只为跟上中国,美政府都不能这么干啊
-
特朗普“抱怨”后,日本考虑放宽汽车进口安全标准
-
“五角大楼里完全崩溃了”,3名美国防部高官被解雇
-
“趁纳瓦罗不在,他们冲进白宫劝说特朗普暂停关税”
-
泽连斯基回应:停火30小时太短,建议30天
-
韩国一战机飞行训练中掉落机炮吊舱和空油箱
-
“美国在地球上跟中国争,却把太空主导地位拱手让出”
-
内塔尼亚胡:摧毁哈马斯前不会结束军事行动
-
超900人签署“反关税宣言”,包括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
“中国正投入万亿美元,我们却在这胡搞”
-
真急了!“白宫拟成立涉华关税应急工作组”
-
黄仁勋访华盼继续合作,特朗普回应
-
中国男子在TikTok“神评”美国关税,米尔斯海默秒答:赞同
-
“内地电影票房过亿那一刻,香港电影就被颠覆了”
-
美国税局代理局长刚上任三天就被免,“贝森特抱怨他是马斯克的人”
-
特朗普也直说了:不行,就放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