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何要坚持动态清零,不能与病毒共存?梁万年讲了这五点
最后更新: 2022-10-13 19:18:12中国网消息,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10月13日15时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疾控局相关司局负责同志和有关专家出席,介绍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有关情况,并回答媒体提问。
人民日报记者:从各地公布情况看,病毒普遍存在的特点是传播速度快,但是感染者主要是轻症和无症状,从老百姓的角度来说,大家普遍认为病毒都这么轻了,为什么不能与病毒“共存”,为什么付出相当多力量来坚持“动态清零”?谢谢。
国家卫健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谢谢您的问题。首先,我还是介绍一下“动态清零”的概念和它最关键的要素。中国政府所施行的“动态清零”是基于“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抗疫理念所决定的。一是国家的抗疫方针、抗疫策略是基于抗疫理念提出来的。这是特别说明的一点。二是基于目前对病毒特性的认识,特别是对它变异的方向、变异后的危害性变化的认识,包括对这种疾病的认识,我们现在并没有能力完全把病毒消灭掉,也没有能力保证不出现一例或者散发病例,所以“动态清零”是我们国家抗疫的总方针,这个总方针的核心是要把疫情阻断,而不是消灭病毒,也不是不容许出现一例病例。阻断疫情的核心就是要快速发现、快速扑灭,发现一起,扑灭一起。简单来说“动态清零”的核心是阻断疫情的持续性社区传播,防止疫情形成规模性流行或者规模性疫情反弹。如果做到“动态清零”,有两个关键词最重要,一是快速,快速发现、快速处置;二是精准,精准识别疫情、精准划定疫区范围、精准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精准进行密切接触者的判定和管理、精准进行临床救治,最终精准平衡好疫情防控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这是首先解释一下“动态清零”的一些概念和核心内涵。
第二,衡量一个疫情危害性大小有两个不同的视角。国际上通用的公共卫生的视角是站在群体角度,使用死亡率、超额死亡率等指标来衡量,而不是以病死率、个体的视角来衡量。对奥密克戎变异株来说,它的病死率和以往的变异株和原始株相比确实是在下降,但是由于它的传播速度快、传播更隐匿、免疫逃逸现象在逐渐增强,所以总发病率是高的,这意味着在人群当中会有大量感染。较多的感染人数乘以个体病死率,死亡人数也会相对较多,群体死亡率就会高于流感,且不低于原始株和其他变异株,可见其对人类的危害性总体上并未见明显下降,这一点恰恰是世界卫生组织、各个国家在判断它危害性的重要指标。
另外,超额死亡率,也就是说这种疾病出现以后影响的不仅仅是感染了这种疾病的这些患者的重症和死亡,它可能导致医疗资源挤兑。医疗资源一旦被挤兑,就会影响其他正常医疗服务的需求,就可能导致一些不必要的在正常状况下的一些死亡的出现。在科学上来说,衡量这种由于疫情的冲击所带来的额外死亡,可以称之为“超额死亡”。计算方法,把今年死亡总数和去年或者前三年在这一国家、这一地区的死亡总数相比,多死了多少人,如果没有其他可解释的因素外,就归致于是疫情引起的超额死亡。目前情况来看,新冠肺炎疫情无论是原始株、还是以往的变异株,特别是奥密克戎变异株导致的超额死亡还是比较高的,经研究在10万分之100以上。
第三,我们国家人口的总数是大的,老年人口的比例是高的,老年人口2.67亿,这是非常大的基数,同时还有大量基础病患者,这些人是新冠肺炎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感染以后得重症甚至发生死亡的概率比一般人群高。再加上前一段时间防控的效果,我国人群新冠病毒感染率总体较低,获得的自然免疫不强,尽管我们通过免疫接种获取了一定的免疫力,但新变异株对这种免疫力的逃逸在加强,所以如果我们放松,不“动态清零”,势必会造成大量感染,导致老年人群、导致有基础病的人群,有可能造成大量重症乃至大量死亡。这种大量的重症和大量的死亡是不能够容忍的,所以必须要尽力防护。
第四,现在科学上对新冠病毒的变异,今后向什么方向变,变异以后它的毒力、致病力、危害性的大小仍然没有完全办法掌握。但是有一点科学界是肯定的,这个病毒始终会变,变是它的常态。另外奥密克戎变异株肯定不是新冠病毒的最后一个变异株,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坚持现有防控策略,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我们近三年防控证明是有效的、是可行的、也是科学的,所以面对这些不确定性,我们就应该用确定性的策略、确定性的方针来对抗这种不确定性。
第五,要考虑这个疾病的长期危害。现在国际上,各国科学家非常关注和担忧感染新冠后的后遗症问题,有研究表明有一定比例的感染者会出现诸如疲劳、呼吸困难、神经认知障碍等多种后遗症,对这种情况的致病机理、最终持续时间,科学上也不完全了解,不像一般流感和已知疾病,科学上对它的后遗症、对它的有关情况是清楚的,新冠还有很大未知。
基于以上考虑中国当前坚持“动态清零”的总方针是必须的。谢谢。
- 责任编辑: 黄一帆 
-
梁万年:新冠疫情持续近三年,人类流行疾病史上罕见
2022-10-13 18:07 抗疫进行时 -
上海新增社会面2例无症状感染者,三地列为中风险区
2022-10-13 17:34 抗疫进行时 -
回归正常的生产生活,我们还需要多久?国家卫健委回应
2022-10-13 17:09 抗疫进行时 -
国家疾控局:不能以“静默”代替管控,风险区域外单位避免一关了之
2022-10-13 16:20 抗疫进行时 -
我国科学家“拍摄”到光生电荷转移演化全时空图像
2022-10-13 15:20 科技前沿 -
国家卫健委:要毫不动摇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
2022-10-13 15:17 抗疫进行时 -
国家医保局:将推进生育假期统一规范
2022-10-13 15:17 -
我国牵头的首个自动驾驶测试场景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2022-10-13 13:49 观网财经-汽车 -
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征求对中共二十大报告的意见
2022-10-13 13:11 喜迎二十大 -
罪大恶极且不堪改造!孙小果死刑复核裁定书曝光
2022-10-13 12:11 廉政风暴 -
在疾控一线守护人民健康(二十大代表风采)
2022-10-13 11:54 二十大代表风采 -
把绿色能源送到千家万户(二十大代表风采)
2022-10-13 11:51 二十大代表风采 -
丹佐昂:中国企业的项目安全管理在新加坡备受好评 | 老外讲故事·海外员工看中国(37)
2022-10-13 11:46 -
京外二十大代表团陆续抵京
2022-10-13 10:37 喜迎二十大 -
二十大代表风采丨李鹏:坚守初心 做百姓的金融好管家
2022-10-13 10:23 二十大代表风采 -
二十大代表风采丨徐梦桃:五星红旗 你是我的骄傲
2022-10-13 10:19 二十大代表风采 -
管控3+4是什么政策?上海发布回应
2022-10-13 09:56 抗疫进行时 -
卫健委:昨新增本土322+1154,其中新疆64+339
2022-10-13 09:15 抗疫进行时 -
乌鲁木齐市设立三家“红码医院”
2022-10-13 08:31 抗疫进行时 -
上海昨新增本土3+44
2022-10-13 07:49 抗疫进行时
相关推荐 -
“他在华直播6小时,美国人发现自己被骗了” 评论 73已致144死732伤,缅甸:请求国际支援 评论 81“7年造不了一艘船!美国对华下毒,只会毒死我们” 评论 115中方没续牛肉,“美国对华出口量逼近零” 评论 207最新闻 Hot
-
“他在华直播6小时,美国人发现自己被骗了”
-
回流美国?美车企集体沉默“装死”:先让子弹飞一会儿
-
普京强硬表态:将彻底击溃乌军,再也不会轻信西方
-
已致144死732伤,缅甸:请求国际支援
-
“曾被马斯克嘲笑的中企,现在让美国人高攀不起”
-
“李嘉诚卖港口交易,暂缓”
-
“菜鸟防长”访菲,大谈威慑中国…
-
“7年造不了一艘船!美国对华下毒,只会毒死我们”
-
他放弃日本2.2亿元项目回国:目标是增强中国技术优势
-
“美国这个想法乍一听很离谱,但我得提醒一下,他们是认真的”
-
印度外长谈中印冲突
-
普京提议:让联合国来管乌克兰
-
王文:要消除国内对巴基斯坦安全的恐惧
-
中方没续牛肉,“美国对华出口量逼近零”
-
王文:奉劝美国不要再想侵犯中国的上空
-
由于癌症治疗副作用,查尔斯三世短暂住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