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丨姑苏古城:在传承历史文脉中焕新发展
最后更新: 2022-09-14 16:48:37这是2020年8月24日在苏州姑苏区拍摄的城区夜景(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李博 摄
新华社南京9月12日电 题:姑苏古城:在传承历史文脉中焕新发展
新华社记者杨绍功
姑苏古城北,步入一条小巷,在粉墙黛瓦间,人们抬眼就能看到那座与苏州人历久相伴的北寺塔。这条小巷名为塔影弄。傍晚,路灯亮起,将北寺塔的剪影映在小巷墙上,以“塔影”为元素的互动装置引得行人驻足体验。
“塔影入弄”的回归是姑苏古城“微更新”中的一幕。
“街巷更新前,弄里住了几十年的老街坊都觉得小巷名不符实,‘塔影入弄’没处看,只有老旧、破乱的巷子。”住在附近的老人徐文英说。
始建于三国时期的北寺塔高70多米,是姑苏古城区的地标之一,稍微开阔一点的地方抬头不难看到塔影,但要让塔影入弄却不容易。
近10年来,作为全国首个也是目前唯一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姑苏区积极探索创新实施古城保护,以“微更新”推进老旧街巷改造,便利市民生活,盘活文物古建,引入创业创新,让这座有2500多年历史的古城不断彰显青春活力。塔影弄这样的小巷再度名符其实。
这是2020年7月29日拍摄的“苏州文旅姑苏小院·东花里”。 新华社记者 李博 摄
姑苏区32号街坊是江南文化传统风貌的典型代表区域。60多岁的居民荣幼竹,在32号街坊一处上百年小院落里,与十多户邻居挤住了几十年。老房子维修不断,影响生活。住小院,少阳光,衣服总发霉,连上厕所都不方便。
古城改造中,政府把选择权交给居民,愿意迁居的可以住上楼房,选择留下的由政府提供资金改善公共环境。荣幼竹家搬到了几公里外,生活品质明显提升。“现在住90多平方米的楼房,房子宽敞了,心也宽敞了。”荣幼竹说。
32号街坊改造时,有老街坊提到,小时候家门口有一排樱花树。改造后,门口真种回了一排樱花树,一些老街坊感动得泪眼婆娑。
“‘微更新’,是要从细节出发,下‘绣花功夫’。”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更新置业有限公司业务负责人吴嘉立说。与这片古城里许多从事城市更新工作的人一样,“80后”的吴嘉立也有一份古城情结——这里寄托了人们对小桥流水的中国古典文化的美好想象。
游客在苏州姑苏区观前街购物游玩(2020年8月25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李博 摄
修复城市肌理,活化文化想象,还有大量细节工作要做。近半个世纪前,中张家巷河被填平盖房。历时十多年的努力,在2020年,这条600多米的小河重新通水,连接姑苏城墙内外。当地也陆续实施王天井河、校场河、菉葭巷河等历史河道恢复工程,千年水城格局得以延续。
水流动起来了,水巷风貌也要焕新。有关部门为居民制定“一户一策”的整体提升方案,清理违章搭建,修缮老旧楼房,让背街水巷面貌一新。
游客在“苏州文旅姑苏小院·端善堂”小院内参观游览(2020年7月29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李博 摄
现在,姑苏古城区有35条河流,总长53公里,划船可以游览五六个小时。当地提升改造的5条河道实现滨河绿化,成为生态河道,22条背街水巷绿化更新,江南水巷风情不断凸显。
随着古城“微更新”推进,文创热也悄然展开。几个年轻创业者对记者表示,他们对古吴语非常感兴趣,正在开发一个古吴语的文化传播项目。不少古城建筑被辟为创业园区,许多青年创业者在这里交流碰撞,衍生出一批文化创意产业——咖啡馆、潮玩店、手工坊……
这是2020年8月24日在苏州姑苏区拍摄的城区夜景(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李博 摄
“保护好传统街区,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保护好原住民,就是保存了城市的历史和文脉。”南京大学历史学院中国历史系教授胡阿祥认为,对古城进行以有机更新为内涵的“微更新”和以人为本的“活态保护”,印证着城市发展理念的变迁。面向未来,城市建设要统筹好保护和利用的关系,有情怀风貌,也要有人间烟火,赋予古城不断自我更新发展的活力。
姑苏古城的新变化是江苏古城保护工作的缩影。江苏持续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不断推动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和传承,积极开展历史文化资源调查。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新增3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6座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目前共保有13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31座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数量均位居全国前列。传承历史文脉、激扬创新活力、打造宜居环境,股股崭新的力量正在江南大地蓬勃生长。
标签 苏州- 原标题: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丨姑苏古城:在传承历史文脉中焕新发展
- 责任编辑: 黄涛 
-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教育公平的阳光遍洒神州大地
2022-09-14 16:43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祖国永远是香港坚强后盾
2022-09-14 16:28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坚持“一国两制” 推进祖国统一
2022-09-14 16:25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
受台风影响,京沪高铁沪宁段、沪宁城际、沪宁普速线将全部停运
2022-09-14 15:56 极端天气 -
我国首套自主研发深水水下生产系统正式投用
2022-09-14 15:16 -
四川泸定中小学、幼儿园今天实现线下复课
2022-09-14 15:04 -
台湾新增本土确诊49540例、死亡37例
2022-09-14 14:55 台湾 -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党委专题系列发布会首场聚焦上海强化高端产业引领,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2-09-14 14:45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
武汉拟出台新房预售资金监管新规:监管账户信息应在售楼处公示
2022-09-14 13:54 观网财经-房产 -
台风“梅花”来袭,上海发布暴雨黄色预警,暂停开放景观照明
2022-09-14 13:29 极端天气 -
“西电东送”大动脉 特高压白浙线在渝顺利跨越长江
2022-09-14 12:51 -
台风红色预警:“梅花”预计傍晚于浙江登陆
2022-09-14 12:21 极端天气 -
云南省政协原副主席黄毅被逮捕
2022-09-14 11:34 廉政风暴 -
我国首次实现太阳过渡区探测
2022-09-14 11:31 航空航天 -
第九批88位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将于9月16日回国
2022-09-14 10:26 -
受强台风“梅花”影响,长三角铁路部分线路车次停运
2022-09-14 10:10 极端天气 -
国家卫健委:昨日新增本土196+762
2022-09-14 09:13 抗疫进行时 -
四川7市(州)强降雨,紧急转移12712人
2022-09-14 09:05 极端天气 -
第九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将回国
2022-09-14 08:45 -
社保部门不予认定又被法院反复撤销,工伤认定到底谁说了算?
2022-09-14 08:30 依法治国
相关推荐 -
中柬云壤港联合保障和训练中心正式挂牌运行 评论 98美股蒸发超5万亿美元,“95年来最大政策失误” 评论 334美国人疯狂囤货,“中国电视被买空” 评论 2194月10日起,对原产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 评论 913“特朗普白给,中国要赢得全世界了” 评论 176最新闻 Hot
-
中柬云壤港联合保障和训练中心正式挂牌运行
-
特朗普转发“巴菲特支持特朗普经济政策”,巴菲特回应了
-
演都不演了,特朗普顾问直说:阿根廷得结束这份中国协议,不然…
-
这一重大科研装置,成功部署!
-
美媒关注:辛辣回击特朗普关税,中国媒体用上AI歌曲和短片
-
特朗普再要求降息,鲍威尔:关税远超预期,再等等
-
美股蒸发超5万亿美元,“95年来最大政策失误”
-
万斯:欧洲最大威胁不是中俄
-
鲁比奥辩解:美国需要回到制造业时代
-
在美乌克兰人限期7日离境?美官方:发错了
-
美股“血流成河”,特朗普选择…去打高尔夫球
-
鲁比奥告诉北约:特朗普快对普京没耐心了
-
美国人疯狂囤货,“中国电视被买空”
-
美股三大股指收盘暴跌,纳指进入熊市
-
美股开盘重挫,特朗普:我的政策永不改变
-
90亿美元还想不想要?哈佛被下“整改通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