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老区新貌丨“粽”出幸福来——吕梁山乡蝶变记
最后更新: 2022-04-21 12:59:25新华社太原4月20日电 题:“粽”出幸福来——吕梁山乡蝶变记
新华社记者柴婷
“吕梁山上鱼米乡,芦苇悠悠粽飘香。”这是山西省吕梁市临县安业乡前青塘村的生动写照。
走进这个黄土高原上的村庄,空气中散发着粽子的清香,耳边传来煮粽子的“咕嘟”声。围坐在一起包着粽子的村民们,靠着一个个小小的粽子,脱了贫致了富。
前青塘村的村民们正在粽子产业园里加工粽子。受访者供图
吕梁市因吕梁山脉由北向南纵贯全境而得名,革命战争时期是红军东征主战场、晋绥边区首府和中央后委机关所在地。与黄土高原山区村落普遍干旱的情况不同,位于湫水河西岸的前青塘村一年四季水量充足。天然优质的水资源,孕育着全村400亩品质优良的茂密芦苇。
安业乡党委书记曹双龙说,守着好资源,村子却长期没有富起来。大量芦苇叶低价卖给了外来商贩,挣不上钱;上好的糯米和黄河滩枣包成的粽子也卖不出去,都是村民自己食用。
脱贫攻坚期间,在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前青塘村2015年开始发展粽子产业。那时村里争取到100多万元的产业扶贫资金,但想要办粽子厂还远远不够。很多人担心村里没有产业基础,怕亏损,不敢投资。
张新勤成为村里“吃螃蟹”的第一批人。他成立了临县青塘食品有限公司,采用本地优质糯米、黄河滩枣和甘甜的青塘水制作粽子,包出的粽子口感香滑、色泽鲜美,逐渐将“青塘粽子”的名号打了出去。
“名气越来越大,销量越来越好。这两年,几乎全年无休不停工。”张新勤说。从年销售5万只到月销售50万只,从季节销售到全年销售,从主动找销路到顾客排队上门买,一个个粽子经过20多道传统工序的加工煮制,从前青塘村发往全国各地。
粽子产业的良好发展势头,吸引了很多在外打工的村民回村办厂或成立家庭作坊,粽子厂的工人“摇身一变”自己当起了老板。一时间,全村粽子加工作坊遍地开花。
前青塘村的村民们正在粽子产业园里加工粽子。受访者供图
“乡村要振兴,产业要做大。”前青塘村党支部书记张新文说。为实现巩固脱贫成果上台阶、乡村振兴开新局,山西省今年选择具有一定基础和发展潜力的县、乡、村,先行开展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前青塘村被列入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单位,现在家家户户发展粽子产业的劲头更足了。2021年,新建成青塘村粽子产业园,日加工粽子规模达15万只,就地解决了村里170多名劳动力就业。今年全村预计可加工销售3000万只粽子,产值可突破8000万元,预计比去年增加3000万元。
“粽子产业园投产不到几天,就接到北京、上海、天津、内蒙古等地客户的300万只粽子订单,其中30%来自网络平台。”张新文说。
这几年,青塘粽子从过去的节令食品,变成一年四季不愁卖的美食,村民们靠着小小的粽子改变了命运。在村里的粽子加工厂,53岁的村民王金莲动作麻利,包好一个粽子仅仅需要15秒。“现在每个月能挣五六千元。”她说,在家门口打工,挣钱不少,还方便照顾家里。
小粽子带动前青塘村一二三产业全面发展,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如今,村里发展起百亩鱼塘、水上乐园、农家乐、红色旅游等新兴产业,吸引了不少游客。2021年,前青塘村旅游收入达到600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首次突破百万元达到128万元,村民人均收入也突破万元大关。
“我们要持续发力,把前青塘村打造成吕梁山上的美丽宜居村和产业强村,让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说起村里的发展目标,张新文信心满满。
标签 吕梁山- 原标题: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老区新貌丨“粽”出幸福来——吕梁山乡蝶变记
- 责任编辑: 张仲杰 
-
团中央:国家高度重视解决“躺平”“佛系”反映出的深层次问题
2022-04-21 11:48 -
以疫情防控为由拒不提供服务,上海一殡仪馆3人被问责
2022-04-21 11:05 抗疫进行时 -
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1930年强迫劳动公约》和《1957年废除强迫劳动公约》
2022-04-21 10:56 -
31省份新增本土“2830+16552”,新增重症107例
2022-04-21 10:44 抗疫进行时 -
上海:目前有重型患者139例、危重型20例
2022-04-21 10:33 抗疫进行时 -
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
2022-04-21 10:29 博鳌论坛 -
浦东周浦镇防疫物资大礼包有质量问题?市场监管部门介入调查
2022-04-21 10:12 抗疫进行时 -
上海:本轮疫情社会捐赠收入5.78亿元,支出5.25亿元
2022-04-21 10:11 抗疫进行时 -
分发到家的保供物资有质量问题?上海:欢迎举报
2022-04-21 09:47 抗疫进行时 -
“数学皇帝”丘成桐从哈佛退休,将全职任教清华
2022-04-21 08:53 -
上海检察机关提前介入“发放变质猪肉”等案件
2022-04-21 08:45 抗疫进行时 -
深圳:核酸单人单检最高28元/人份
2022-04-21 08:40 抗疫进行时 -
江西省长:将心比心,深刻理解封控区管控区群众不易
2022-04-21 08:01 抗疫进行时 -
上海新增本土“2634+15861”,死亡8例
2022-04-21 07:56 抗疫进行时 -
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名额分配方案:不超过3000人
2022-04-21 07:42 -
凌晨被转运的“94岁外婆”已回到社区:两次核酸阴性
2022-04-21 07:37 抗疫进行时 -
黑河首起恶势力案13名被告人再审后判无罪,11人已申请国家赔偿
2022-04-21 07:31 -
东航事故初步报告不涉原因分析,民航局负责人回应
2022-04-21 07:30 航空安全 -
孙春兰:清零一块、守住一块,不断扩大战果
2022-04-20 22:22 抗疫进行时 -
媒体:个人养老金制度即将出炉
2022-04-20 21:36
相关推荐 -
中国不买美国液化气了,换中东 评论 0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评论 81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评论 454和特朗普一起“孤立中国”?欧盟拒绝 评论 55“美国几代人的亚太布局被毁,盟友终将望向中国” 评论 156最新闻 Hot
-
中国不买美国液化气了,换中东
-
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
涉及稀土,马斯克:正与中方协商
-
美国着急放风“即将与日印达成协议”,其实只是…
-
通用电气CEO:别打了,我们还没给中国交付...
-
哥伦比亚总统:我认为特朗普政府把我的签证吊销了
-
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
“孤立中国?东盟不会跟,否则…”
-
“中方对美方鸣枪示警:这回来真的,能一票否决”
-
“特朗普一声令下,美国几十年联越制华努力,白干了”
-
特斯拉净收入锐减71%,马斯克“认怂”
-
普京送给特朗普的肖像画长这样
-
美欧倒逼肯尼亚“转头”,“中国又拿下一局”
-
和特朗普一起“孤立中国”?欧盟拒绝
-
“特朗普把科研领导权让给中国,10年才能恢复过来”
-
鲁比奥要重组美国务院:在大国竞争时代,难以履行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