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动态调整“三区”划定,努力用最短时间实现社会面清零目标
最后更新: 2022-04-17 11:46:004月17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邀请市卫生健康委主任邬惊雷、市农业农村委副主任陆峥嵘、岳阳医院检验实验中心主任高春芳介绍情况。
上海昨日新增本土确诊3238例、无症状感染者21582例
4月16日0-24时,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238例和无症状感染者21582例,其中1177例确诊病例为此前无症状感染者转归,1754例确诊病例和21167例无症状感染者在隔离管控中发现,其余在相关风险人群排查中发现。
邬惊雷:这两天发现的阳性感染者人数依然处于高位,但相对维持稳定
邬惊雷表示,21582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中,21167例在闭环隔离管控中发现,415例在相关风险人群核酸筛查中发现。大家可以发现,在风险人群中发现的阳性感染者比例在下降。这两天发现的阳性感染者人数依然处于高位,但相对维持稳定。
昨天出院373例、解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10337例
邬惊雷介绍,昨天,全市本土确诊病例出院373例,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10337例,他们将返回居住地接受健康监测。
上海:动态调整“三区”划定,努力用最短时间实现社会面清零目标
邬惊雷介绍,我们要坚定不移执行“动态清零”总方针,全力推进疫情社会面清零攻坚。我们聚焦重点、分区分级,实施核酸筛查为主、辅以抗原筛查的方式,对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的人员实施全员检测筛查,并将依据阶段性筛查结果,动态调整“三区”划定,努力用最短时间实现社会面清零目标。初步给大家介绍的就是这些。
上海16例重症仅1例全程接种新冠疫苗,15例在70岁以上
有记者提问,刚刚在通报中看到目前在医院治疗的重型病例还有16例,能否介绍一下他们的救治情况?我注意到上次提到过一位比较年轻的患者,目前他的病情如何?
邬惊雷介绍,目前有重型病例16例,这16例当中最小一例是33岁,其他为70岁以上的老年人。这16例当中,只有一例是全程接种疫苗,其他都没有接种过新冠肺炎病毒疫苗。
您刚刚提到这位年纪最轻的,33岁,本身患有严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这类疾病的人有一个特点,本身免疫功能下降非常明显,同时,因为肾脏功能不好,需要血液透析维持。这个患者入院时显示,肺部病灶广泛并伴有心包积液,经过积极的抗病毒对症支持,联合中医药治疗,目前患者肺部影像学有改善,相关基础疾病还在积极治疗中。
其他老年重症患者,都合并有严重的基础性疾病,包括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肺栓塞、慢阻肺等等。我们按照一人一方案原则,增配救治力量,开展多学科专家会诊,针对重型患者伴随严重基础性疾病的特点,在积极治疗新冠肺炎的同时,予以呼吸机辅助通气、体外模肺(ECMO)、抗病毒、抗感染、对症营养支持等治疗。
我们特别注重中医药在对这些危重症患者当中,它跟传统的一般的现代医学西医共同形成优势互补,来共同治疗,特别注意观察他的病情变化,全力救治每一位患者。
我们还是特别要提醒符合条件的老年人,还是要尽快接种新冠肺炎疫苗,这样对于他整体抵抗新冠肺炎的疾病或者防治重症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上海为何高频次重复核酸检测?专家:非常有必要,原因有三
有记者提问,上海市民比较高频率的核酸检测已经有一段时间了,现在继续高频次做核酸检测,到底有没有必要?为什么要高频次地反复筛查?
高春芳表示,高频次的重复多次的检测非常有必要。大家知道,核酸检测是感染性疾病中病原体检测鉴定高精准有效的方法。临床病原体检测有经典的形态学染色、传统的生化反应、免疫反应(检测抗原抗体)和病原体核酸检测这四大类。核酸检测是目前疫情防控当中非常有效、非常重要的手段。为什么高频次重复检测?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第一,从临床疾病发生、发展规律来说,任何病原体感染都具有一定的潜伏期,新冠也不例外,且潜伏期长短存在一定个体差异。
第二,从检测技术来说,有检测窗口期的概念。病毒感染后在体内有一个增长复制过程,感染初期病毒载量太低,低于检测下限,阳性是无法发现的,这个时间段就是检测窗口期。以上感染潜伏期+检测窗口期,使得在感染初期不一定能够检测到阳性结果,反复多次检测,可以增加阳性发现几率,及时发现阳性。
第三,由于呼吸道病原体的采样主要采用咽拭子、鼻拭子、鼻+咽拭子几种形式, 取样过程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取样差异。这种差异包括采样部位、深浅、采集的分泌物量的多少等。因此重复多次采样检测可弥补采样误差可能带来的假阴性影响。
鉴于以上三个原因,重复检测对于发现阳性感染者非常必要。此外,对于已经感染者,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通过重复检测,监测载量变化,为预测感染者的治疗效果和恢复状态提供了很好的指标。
另外,反复多次检测是临床病原体确认的常规做法,例如临床对于尿路感染、血路感染等其他感染性疾病,也通常需要多次培养(三次以上)监测,以确认阳性病原体,实现精准治疗。
所以,总的来说,核酸检测是新冠病毒感染防控的重要手段,通过人群核酸检测,可以尽早发现病例,尤其是无症状感染者,查明并锁定风险区域和重点人群,及时采取针对性管控措施,阻断疫情扩散。
上海发放2900多张蔬菜保供通行证,蔬菜企业复工率75%
有记者问,我们看到现在为了保障蔬菜供应,上海已经多方筹措了外地资源,如何进一步加强本地蔬菜的供应,以及怎样解决菜农销售难的问题?
陆峥嵘表示,最近一个月来,受到疫情的影响,本市蔬菜生产,特别是劳动力非常短缺,同时流通环节不畅,导致前一阶段地产采农产品产收和上市比往年要减少。上海市民非常喜爱绿叶菜,但最近绿叶菜已经成为“稀缺产品”,我们正在千方百计采取一些措施,力争加大本地蔬菜供应量。
一方面,加强蔬菜抢种力度。市、区两级出台了一些支持政策,鼓励和指导蔬菜生产合作社、蔬菜生产企业,能够种足种好地产绿叶菜。根据统计,最近一个月来,全市已经抢种蔬菜面积8万多亩,其中绿叶菜面积5.8万亩。到目前为止,全市在田蔬菜量达到26.4万亩,其中绿叶菜在田面积量已达15万亩,这个量基本与往年持平。
第二,加强蔬菜的抢收力度。在确保疫情防控基础上,尽力提高蔬菜企业的复工复产率,释放采收劳动力。目前全市849家有规模的蔬菜生产企业当中已经有667家开始复工复产,复产率达到78.6%,复工率达到75%。4月15日以来,地产绿叶菜的日均上市量已恢复到2000吨以上,比较稳定。
第三,加大蔬菜配送力度。为了畅通地产蔬菜销售渠道,首先是增强运力,在全市发放了2900多张蔬菜保供通行证,尽可能把蔬菜从郊区田头运出来。同时,对规模企业,我们加强产销对接,通过集采、集配、集送等模式对接社区、保供单位、新零售企业等,扩大销售量。对中小散户,我们扩大点对点供给,通过动员重点保供企业、合作社等对接,帮助基地解决销售难问题,又能增加蔬菜上市量。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扎实推进各项工作,进一步夯实蔬菜生产的保供基础。
上海60岁及以上人群全程接种率62%,这样的慢性病人可接种疫苗
有记者问,刚才公布的一些重症病例中,老年人好像都没有接种过新冠疫苗,怎么样进一步的推进老年群体的总体接种?下一步会有什么安排?
邬惊雷表示,截至4月15日,本市60岁及以上人群的新冠疫苗完成全程接种的近360万人,接种率62%;完成加强免疫接种的218万人,接种率38%。
根据研究和监测显示,奥密克戎变异株对于老年人,尤其是没有接种疫苗和有慢性基础性疾病的老年人带来的危害还是非常大的。接种疫苗虽然不能完全阻断病毒传播,但是对防止重症和死亡的效果还是非常显著的。
通常来说,如果常规服药的慢性病人群,不是在急性发作期,或者病情控制良好,处于稳定期,可以疫苗接种。我们建议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在小区解封、附近的接种点开放后尽快接种疫苗,全程接种满6个月后尽快加强接种,以产生更好的效果。
老年人在接种疫苗时,请做好个人防护,佩戴口罩,主动与接种点医生沟通健康状况。接种完成后现场留观30分钟后再离开。
上海街头快递员抗原阳性特别多?发言人:已澄清,带疫送单将被依法追责
有记者提问,网上说昨天突击检查发现,在上海街头送货的外卖员和配送员抗原阳性特别多,一下子发现了20多个,有这回事吗,怎么防止带疫送单?
上海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尹欣表示,昨天上海网络辟谣平台对这个传闻进行了澄清。快递员、配送员是我们城市保供的重要力量,很辛苦。同时,因为流动性大,也是高风险岗位人群。市防控办已经下发工作方案,明确对相关城市保供人员的检测要求,实行2+2核酸检测及抗原检测,即两日内第一日开展2次抗原检测,第二日开展一次抗原检测和一次核酸检测,这样循环下去。
如果检测阳性,不如实上报,还带疫送单,破坏疫情防控管理,引发传播风险的,将被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这里再次提醒相关企业要承担主体责任,落实相关检测要求;快递员、配送员也要为自己的健康负责、为他人健康负责。相关部门要切实履责做好监督指导,也请社会各界监督,发现问题线索请及时反映。
封控中儿童不能如约接种疫苗怎么办?邬惊雷回应
有记者提问,关于儿童疫苗接种,家长询问孩子预约接种时间到了,但是在封控中没有办法去怎么办?现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疫苗门诊正常开放吗?
邬惊雷表示,在疫苗接种的问题上,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应该按时接种,这是最佳状况。有些疫苗是不能延迟接种的,例如犬咬伤患者,应立即前往本市犬伤处置门诊规范处置,不建议延迟。新生儿首剂乙肝疫苗和卡介苗接种服务也由各医院产科确保按时接种。
有些市民看到接种门诊医生提供的小孩疫苗的预约日期要到了,比较担心。这个预约日期一般是基于接种程序、接种间隔要求以及门诊的开诊时间,由免疫接种门诊预约的最早接种日期。即便晚于这个日期,通常属于推荐接种年龄的范围,不会影响疫苗效果,不必过于担心。
推迟接种疫苗并不会降低人体对疫苗的应答效果,但在这期间请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做好宝宝和家庭成员的健康监测,自觉发热时要主动测量体温,如家人有不适症状,尽量少接触。
- 原标题:直播预告丨上海市4月17日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
- 责任编辑: 杨蓉 
-
上海还有必要高频重复核酸吗?专家回应
2022-04-17 11:17 抗疫进行时 -
上海现有16例重症,仅1例全程接种疫苗
2022-04-17 11:08 抗疫进行时 -
区人大代表退出志愿服务?居委回应
2022-04-17 10:55 抗疫进行时 -
上海:风险人群中发现感染者比例下降,整体维持高位稳定
2022-04-17 10:31 抗疫进行时 -
西藏日喀则市原市长刘虎山主动投案
2022-04-17 10:31 廉政风暴 -
北京一餐厅副经理故意泄露国家秘密,被拘
2022-04-17 10:07 国家安全 -
让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
2022-04-17 10:04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
31省份新增本土“3504+22512”
2022-04-17 09:06 抗疫进行时 -
三款国产奥密克戎灭活疫苗,获准在港开展临床试验
2022-04-17 08:39 抗疫进行时 -
上海新增本土“3238+21582”
2022-04-17 07:52 抗疫进行时 -
上海快递小哥外卖配送还安全吗?六大平台承诺:不带疫上岗
2022-04-17 07:08 抗疫进行时 -
上海本轮疫情传播指数下降到1.23,解读来了
2022-04-16 21:33 抗疫进行时 -
真·宇宙级羡慕!
2022-04-16 21:30 -
上海浦东发布告全体居民书
2022-04-16 20:04 抗疫进行时 -
团购“盒马”套餐,却拿到辽宁捐赠物资?一场误会
2022-04-16 19:33 网络谣言 -
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平安抵京
2022-04-16 17:14 航空航天 -
北京市政协副主席于鲁明被查
2022-04-16 15:33 廉政风暴 -
神舟十三号三名航天员乘飞机正飞往北京
2022-04-16 15:27 航空航天 -
上海警方破获一起倒卖伪造的防疫车辆通行证案件
2022-04-16 14:05 抗疫进行时 -
浓浓春意满赣南
2022-04-16 13:47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相关推荐 -
罗马教皇方济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国崛起” 评论 86“原来,中国早就有预判” 评论 237“MAGA巨星”唱反调,阿根廷业界:中国制造真香 评论 207特朗普喊话:俄乌别打了,一起跟美国做大生意发大财 评论 254MAGA基本盘还能“忍”特朗普多久? 评论 182最新闻 Hot
-
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
为避免被拆分,谷歌拿中国说事
-
特朗普力挺:他遭到“心怀不满的员工”攻击
-
罗马教皇方济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国崛起”
-
美一客机在机场发动机起火,机上300人被迫撤离
-
特朗普借关税“忽悠”日韩投资阿拉斯加巨型能源项目
-
“特朗普这是在邀请中国抢走我们的科学家,太可怕了”
-
白宫:特朗普力挺赫格塞思
-
“美国牛肉太贵,换澳牛,味道一样”
-
特朗普、普京、泽连斯基等发文哀悼
-
“原来,中国早就有预判”
-
“拜他所赐,美国变成了流氓国家”
-
“特朗普会输,但中国不会轻易给他台阶下”
-
“MAGA巨星”唱反调,阿根廷业界:中国制造真香
-
又一起!白宫平面图遭万人共享
-
“特朗普非常愤怒:再砍10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