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业农村部:我国粮食库存处于历史高位,小麦库存够全国人民吃一年半
11月4日,农业农村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今冬明春重要农产品生产保供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11月2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稳定粮食生产,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请问目前秋粮收获情况如何,前期连续阴雨天气对秋冬种有什么样的影响?另外,近日一些地区出现抢购粮油米面的情况,对此农业农村部有何回应?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刘莉华:您的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今年粮食生产的保供怎么样。二是明年粮食生产开局怎么样。
第一,关于今年粮食生产保供的情况。大家都知道,我们国家粮食是分为三季:夏粮、早稻、秋粮。据国家统计局公布,今年夏粮增产59.3亿斤,早稻增产14.5亿斤。目前,全国秋粮收获已过九成,从实打实收的情况来看,虽然河南、山西、陕西因严重的洪涝和干旱,秋粮是减产的,但其他主产区多数是增产的,尤其是东北地区增产比较多。还是那句话,全国有增有减,增的比减的多,算总帐的话,全国秋粮增产已成定局。今年的粮食产量将创历史新高,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连年丰收,库存充裕,供给完全没有问题。
贵州省从江县加榜乡加车村的农民在收割水稻(9月19日摄)。图自新华网
我向大家再通报几个方面的情况:
一是水稻、小麦实现增产,口粮绝对有保障。我们国家水稻和小麦两大口粮作物连年增产,这几年基本上来说都是当年产大于需或者产需略有盈余,今年稻谷的产量将继续保持稳中有增,产量高于消费量,小麦的产量今年创了历史新高,产量高于食用消费量,加上两大口粮的库存充裕,还进口了一些调剂的品种,这样算下来,两大口粮供给绝对有保障。
二是玉米产量增加较多,能够有效增加市场供应。玉米是我们国家第一大粮食作物,它也是高产作物,是重要的饲料粮。今年玉米的面积是增加了2000多万亩,东北主产区的光温水匹配较好,单产提高,全国玉米产量增加比较多,再加上进口和库存,能够满足国内消费的需要,供给偏紧的状况会有所改善。
三是当前粮食库存总量充裕,处于历史高位。昨天国家粮食与物资储备局也讲了,小麦和稻谷两大口粮品种占总库存超过70%,比如小麦库存可以满足一年半的消费需求。同时,我们国家粮油的加工能力也很强,一天加工出来的米面够全国人民吃两天。
总之,我们国家粮食是产量丰、库存足,即使在去年国内新冠疫情最为严重的时候,超市里面的粮食品种也是供应丰富,老百姓家里都是米面无忧,可以说想啥时候买就啥时候买,想买啥就能买到啥,保供稳价的基础十分牢固。
第二,关于明年粮食生产的开局。秋冬种是来年粮食生产的第一仗,刚才我也讲了,全年粮食分成三季,夏粮、早稻和秋粮,我们常说夏粮丰收,全年主动。秋冬种小麦播的好了,夏粮的丰收就有基础了。大家都知道,今年9月至10上旬的持续降雨造成了北方冬麦区部分地区土壤过湿,腾茬整地困难,小麦播种受阻。但10月中旬之后,冬麦区大部天气转晴,各地也采取了许多超常规的措施抢收秋熟作物,抢播冬小麦,播种进度明显加快。截至11月3日,全国小麦已经播了83%,进度比常年略慢3.4个百分点,但是偏慢幅度已经比前期最慢的时候收窄了25个百分点。其中受秋雨影响比较大的河北、山东、河南、陕西、山西五个省,高峰期日播超过1400万亩,目前小麦已经播种了94%,进入到了秋播扫尾的阶段,进展好于我们此前的预期。
当前的主要问题是,今年的晚播麦比例比较大。但专家讲,冬小麦生育期比较长,全生育期有230多天,回旋余地比较大,过去也有播期推迟的时候,只要冬前播下去了,开春后管理措施跟上,加大水肥投入,加大病虫防控力度,夺取丰收还是有希望的。
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以背水一战的态度,以最大的决心和力度,环环紧扣,精准指导,毫不放松地抓好当前的小麦生产。重点是抓好三件事:一是抓好秋播扫尾,确保小麦面积稳定。二是抓好冬前田管,防范好低温冻害和病虫草害,确保小麦安全越冬。三是及早谋划明年早春的麦田管理,早施小麦返青分蘖肥,促进小麦弱苗转壮,夯实明年夏粮丰收的基础。
标签 粮食- 责任编辑: 林铃锦 
-
上海开出国内首个跨性别儿童与青少年多学科门诊
2021-11-04 15:11 -
山西河津一男子持刀伤人,一司机果断将其撞倒救下多人
2021-11-04 14:59 -
农业农村部:多因素致菜价上涨,蔬菜供应充足
2021-11-04 14:24 食品安全 -
国家气候中心:今冬极端强降温事件可能性大,降水北多南少
2021-11-04 14:17 极端天气 -
进博会今晚上海开幕,“四叶草”亮灯迎客
2021-11-04 13:17 进博会 -
寒潮逼近,20多万件棉衣棉被将向13省份调拨
2021-11-04 12:04 极端天气 -
大连新增1例本土核酸阳性
2021-11-04 11:39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安徽省公安厅原常务副厅长陈小平被查,已退休8年
2021-11-04 11:26 廉政风暴 -
对话SheIn供应链“教父”:未来产业工人的缺口无法靠企业改变
2021-11-04 09:59 数字化转型 -
昨日11省区新增本土确诊87例
2021-11-04 09:05 新冠肺炎抗疫战 -
黑龙江新增本土确诊45例
2021-11-04 08:35 新冠肺炎抗疫战 -
辽宁庄河发现一例疑似阳性病例
2021-11-04 07:53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河南荥阳:全市居民小区(村)实行闭环管理,暂停客运班线
2021-11-04 07:46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河南周口扶沟县发现1例初筛阳性
2021-11-04 07:23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石家庄深泽县新增20例确诊病例
2021-11-04 07:19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国家发展改革委约谈《期货日报》
2021-11-04 06:58 能源战略 -
国家药品集采开展3年,累计节约2500亿元
2021-11-04 06:53 医疗改革 -
最高法:法官年度考核不称职应当退出员额
2021-11-04 06:47 依法治国 -
为加入CPTPP,台当局又想在APEC峰会找存在感
2021-11-03 22:52 台湾 -
浙江桐乡隔离点初筛1例阳性:在乌镇有活动史
2021-11-03 22:45 新冠肺炎抗疫战
相关推荐 -
“如果美国不认真对待,会被中国彻底碾压” 评论 99中国按下“暂停键”,“波音重大挫折” 评论 141“长期来看,特朗普关税或将增强中国国内经济” 评论 162“眼下是美国痛感更强、压力更大,想重回谈判桌” 评论 169“华裔科学家五年前在美坠亡,与美方调查有关?” 评论 155最新闻 Hot
-
又要跟马斯克杠上了?OpenAI布局社交网络
-
“如果美国不认真对待,会被中国彻底碾压”
-
“买到就是赚到”,特朗普家族出“股神”?
-
第一通电话打给中国,“不然我们像傻瓜”
-
想得真美!美国被曝计划用关税谈判来孤立中国
-
麻省理工“明星科学家”,加盟北大
-
中国按下“暂停键”,“波音重大挫折”
-
“中方反制后续来了,而特朗普几乎毫无还手之力”
-
“‘川建国’在美国作妖,倒逼中国崛起”
-
“我们花了22年在中国打造这一切,全毁了”
-
特朗普装可怜:美国农民“伟大”,“挨中国揍”
-
美国特使到底想说啥?半天之后180度转变
-
12306就“五一抢票崩了”致歉
-
李成钢任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
-
“长期来看,特朗普关税或将增强中国国内经济”
-
真急了!特朗普要叫停英伟达对华特供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