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联办七领导走访香港住房困难市民,有市民哽咽:原来还有人关心我
“真没想到会有人来看我,原来还是有人关心我的。”当中联办副主任陈冬来到九龙深水埗居民林女士家时,林女士感动到近乎哽咽。
现年53岁的林女士丈夫病故,子女移居内地,自己独自住在不足15平米的劏房内,公屋轮候9年仍不见希望。两年前,她遭遇车祸后失去工作能力,只能一边等工伤判决,一边靠领取综援为生。
在走访深水埗南昌街住户刘先生家时,中联办副主任尹宗华诚恳真挚地表示:“虽然一次走访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可以了解基层困难,听到真实声音,在举国欢度国庆的日子里,不能忘了香港基层市民。”
据香港中联办10月5日消息,今年国庆期间,香港中联办启动“落区聆听 同心同行”活动,在约一周的时间内组织各级干部员工深入基层社区,了解市民生活。自中联办主任骆惠宁走访“笼屋”住户后,中联办领导班子成员集中走访住房困难市民,了解住户实际困难、表达中央关怀、传递生活信心。
香港房屋问题一直以来成为社会发展的困扰。图为基层市民居住在环境恶劣的劏房内。(香港文汇网资料图)
传递中央关心,倾听市民心声——
“有你们关心我们,替我们考虑,我们很高兴很踏实”
“真没想到会有人来看我,原来还是有人关心我的。”当中联办副主任陈冬来到九龙深水埗居民林女士家时,林女士感动到近乎哽咽。现年53岁的林女士丈夫病故,子女移居内地,自己独自住在不足15平米的劏房内,公屋轮候9年仍不见希望。两年前,她遭遇车祸后失去工作能力,只能一边等工伤判决,一边靠领取综援为生。
她说,一直觉得自己很不幸,生活一团糟,“现在住的地方也贵,租金要4100,自己身体没好利索,也没办法工作”。
“再困难的问题也会有解决办法的,要相信还是有很多人关心你。”陈冬一边倾听,一边安慰鼓励。他说,骆惠宁主任9月30号看望“笼屋”住户时就说过,“香港同胞的烦心事,始终牵动着中央的心”。中央一直很关心基层市民的生活,我们会竭尽全力推动解决大家的现实困难,“地区工作人员也会很好地为你服务,遇到具体的困难和问题,多跟大家说。”
2日下午,陈冬副主任来到新界上水乡莆上村,与少年警讯交谈(图自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网站,下同)
林女士听后不停点头,对陈冬说,虽然生活辛苦,但有中联办领导的关心和地区工作人员的帮助,她会努力生活。
“虽然一次走访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可以了解基层困难,听到真实声音,在举国欢度国庆的日子里,不能忘了香港基层市民。” 在深水埗南昌街住户刘先生家中,中联办副主任尹宗华诚恳真挚的问候,让负担沉重的一家人心中涌起阵阵暖意。
4日下午,尹宗华副主任走访6家中小旅行社,与香港中国旅行社负责人交流。
深水埗南昌街是香港较早发展的街道,两侧是众多有着数十年历史的唐楼。现年75岁的刘先生退休前曾做过保安,妻子从事饮食业,是家庭唯一经济支柱,儿子读小学,目前所住的是向政府申请的过渡性房屋,轮候公屋还遥遥无期。
“现在月租金2700,比劏房便宜约一半,面积也大了一倍多。”刘先生告诉尹宗华,住房的问题暂时缓解了,但过渡性房屋的续约期只有2年,到期还要再想办法。
“不要担心。”尹宗华赶忙说,有中央关心你们,特区政府也在想办法,大家一起努力,日子一定会逐步好起来!
“中央领导好啊,‘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个提法太对了。”刘先生说,中央派你们来关心我们,替我们考虑,我们很高兴很踏实。
体察生活冷暖,传递民生诉求——
“我住了10年的劏房,轮候了18年才等到这个公屋”
公屋,是香港为低收入家庭和新来港人士提供的公共租住房屋。据香港房屋委员会统计,截至2021年6月,香港740万人口中,有超过210万人居住在公屋中。
中联办秘书长王松苗探望的新界大围熊女士一家四口,早年轮候到了建于80年代的老式公屋新翠邨。随着儿女逐渐长大,如今他们也开始为房子发愁。
“儿子15岁了,女儿也9岁了,孩子大了,一家人挤在28平米里,总是不方便。”熊女士对王松苗说,家里主要由丈夫在家具公司打工,公屋租金也很便宜,日子过得去,只是觉得委屈孩子们,更担心公屋周边学区质量不好,下一代只能继续住公屋。
王松苗听后表示感同身受,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大,调整公屋面积的诉求合情合理。他表示,这些年不仅特区政府和社会各界在努力,中央政府也特别关心,陆续出台了系列惠民政策,相信只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各方携手努力,就能让香港市民不断增强获得感、幸福感。
公屋供应不足,已是香港民生之痛。本届特区政府承诺建9.65万个单位,但轮候公屋的平均时间仍连创新高,达5.7年之久。
在九龙土瓜湾,中联办副主任卢新宁探望了益丰大厦劏房住户苏女士。今年40岁的苏女士是一位全职太太,丈夫做装修散工,是家庭的经济支柱,受疫情影响,有时候一个月也只有几天可以开工。像苏女士这样的家庭,轮候公屋几乎是他们改善居住条件的唯一机会。
苏女士所租的这间不到20平米的劏房,是由一套房分隔出来的3间中的最大间,除了苏女士夫妇和她一双儿女,另外2户还住着3个人,面积更小。厕所是没有窗户的“黑厕”,可以闻见楼下餐厅排上来的油烟。
苏女士说,前段时间,他们一家终于等到了公屋,目前公屋正在翻新,等入住通知。“我住了10年的劏房,轮候了18年才等到这个公屋。”苏女士说,这还是在儿子、女儿出生后有加分,调整了申请面积、重新排序后才很不容易申请到的。
得知苏女士家里有2个小朋友,卢新宁特地给他们准备了儿童口罩和儿童读本。在与苏女士聊天时,她3岁的女儿一边欢喜地翻阅着新到手的儿童读本,一边拉着卢新宁的手。
卢新宁轻轻搂住小朋友感叹,“让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长大,实在太对不起他们了。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香港能尽快彻底告别劏房。”
- 责任编辑: 夏雨 
-
林郑月娥发表本届行政长官任期内最后一份施政报告
2021-10-06 13:06 香港 -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习近平主席和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民情怀
2021-10-06 13:05 中共100个对外交往故事 -
山西蒲县山体滑坡4名交警遇难
2021-10-06 12:39 极端天气 -
水利部:黄河发生2021年第3号洪水
2021-10-06 10:57 -
31省份新增本土确诊2例,在黑龙江和新疆
2021-10-06 09:44 新冠肺炎抗疫战 -
黑龙江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例,在哈尔滨市巴彦县
2021-10-06 08:56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浙江丽水发现鹦鹉热病例 致1人死亡
2021-10-06 08:32 -
“只有我才能喝15年茅台”的副市长,受贿连水电费都不放过
2021-10-06 08:06 廉政风暴 -
云南瑞丽新增本土无症状1例
2021-10-06 07:30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泸州发生8.1级地震?四川省地震局:系统技术故障误报
2021-10-06 07:30 -
台“防长”声称:压力“督促做好战备准备”
2021-10-05 20:49 台湾 -
新疆伊犁州霍尔果斯市新增确诊1例
2021-10-05 19:18 新冠肺炎抗疫战 -
蔡英文妄称:台湾若“失守”,将带来“灾难”
2021-10-05 18:52 台湾 -
中国证监会投资者保护局原一级巡视员曾长虹被查
2021-10-05 17:30 -
朱立伦就任国民党主席
2021-10-05 15:17 台湾 -
公安部A级通缉逃犯曹钟华被抓:多次盗掘春秋战国古墓
2021-10-05 14:57 -
天问一号探测器进入日凌阶段
2021-10-05 13:25 航空航天 -
银保监会:保障煤电、煤炭、钢铁等生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
2021-10-05 13:19 能源战略 -
国铁集团:全力保障电厂存煤7天以上
2021-10-05 12:16 能源战略 -
@考生,2022年考研报名开始啦
2021-10-05 10:05 中西教育
相关推荐 -
“中国代表团访问巴西,探讨两洋铁路” 评论 32直播:如何应对特朗普贸易战——来自毛泽东的智慧 评论 22事关中国!特朗普亲自阻止马斯克,还飙脏话? 评论 149起诉!“加州州长向特朗普发起最直接的法律挑战” 评论 119“白宫承认‘中方没打来过电话’,我早就知道…” 评论 200最新闻 Hot
-
“中国代表团访问巴西,探讨两洋铁路”
-
美媒感慨:2小时→1分钟,中国又一壮举
-
“英伟达对中国客户隐瞒了…”
-
美国土安全部长放狠话:哈佛如果不从命,就别想再招外国学生
-
武契奇:天塌下来,我也不改主意
-
特朗普突然现身美日关税谈判,“背后是市场压力”
-
沙利文猛批特朗普:中国可不会像苏联那样崩溃
-
美国“吃货”欲哭无泪:特朗普逼着中餐馆换料,味儿不对了
-
美债风暴前一个月,海外债主增持2900亿美元,中国增持235亿美元
-
首次披露!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原局长李光林已落马,被跨省起诉
-
“以色列计划5月轰炸伊朗核设施,本以为特朗普肯定同意…”
-
“过去欧洲防着中国,现在中国担忧欧洲偷”
-
事关中国!特朗普亲自阻止马斯克,还飙脏话?
-
“被中国震惊15年了,美国还是没搞定...”
-
专门朝中国泼脏水的部门,鲁比奥给关了
-
又急了!特朗普打算对DeepSeek下黑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