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药企从业者:成本拼不过印度,创新拼不过欧美日,中国医药行业怎么向前发展
9月24日,中国新闻周刊公众号发布了一篇题为《药品耗材大杀价三年了,国内药企过得还好吗?》的文章,针对于药品、医疗器械价格逐渐下降趋势,分析90%以上中国仿制药企是否还有利润以及转向创新能力。
文章称,与主要玩家们进击的态势相比,一些老药企风光不再。一家上市制药公司经营部门的经理王冬称,中国有着多于实际需要的仿制药企业,2000年~2015年间,国内一个仿制药企业,没有多高的技术含量,十几年如一日,不做研发,靠着几个产品赚钱,一年收入几亿元甚至20亿元,这种情况在全球都是很少见的。“中国医药行业,成本拼不过印度,创新拼不过欧、美、日,怎么向前发展”?
以下为文章原文:
药品集采三年之痒
2018年11月,国家医保局在全国4个直辖市和7个副省级城市启动带量采购试点,简称“4+7”。至今,国家带量采购已开展五轮,218个药品进入集采。在地方,所有省份也正以独立采购或跨省联盟采购的方式开展带量采购。
(视频截图)2019年11月11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准入谈判工作开始,五个专家组用3天的时间对150个品种进行准入谈判。其中11月13日对药品达格列净片的谈判,药企代表(左方) 报价每10毫克一片5.62元,专家组(右方)经过多轮“砍价”,最后以4.36元成交,被网友称为“灵魂砍价”。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当越来越多的药品、医疗器械动辄比过去便宜一半、甚至90%以上的时候,集采不仅重塑着上游的行业格局,也影响着医生的临床医疗行为。
由于一些药品价格在集采谈判时被压得很低,“灵魂砍价”成了集采最亮眼的标签。但在集采之后,患者能否用上值得信任的、供应充足的药品和医疗耗材,中国仿制药企是否还有利润、有能力转向创新,是需要回答和有待观察的问题。
集采之后的断供现象
近日,因中标药品布洛芬缓释胶囊在山东省未按约定供货,华北制药被国家药品联合采购办公室列入违规名单,并被取消在2022年5月10日前申报国家集采的资格。
这是国家集采中,企业因断供第一次受到如此重的惩罚。而被罚的华北制药出身不凡,其前身华北制药厂,建于1950年代,开创了中国大规模生产抗生素的历史,被称为“共和国医药长子”。华北制药是在2020年8月20日的第三批国家集采中中标的,尽管其中标的布洛芬价格是四家中标企业里最高的,达0.268元/片,但降幅仍达到了50%。
展会上的华北制药展区。来源:IC
对于断供问题,华北制药解释称,因扩张产能需要的时间周期较长,又赶上今年年初处在石家庄疫情风暴眼等原因,其产能跟不上,无法完成布洛芬的协议供应量。8月11日,经与山东省医保局沟通,华北制药提出放弃中选资格。随后,珠海润都制药作为替补企业,为山东省供应布洛芬缓释胶囊。
王冬是国内一家上市制药公司经营部门的经理,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中标之后,除了面对需求量暴增带来的产能挑战,药企在生产中的确面临着原料药短缺、环保或疫情等不可抗力带来的短期停产风险。此外,利润下降也在改变过去的配送模式,所有这些影响,最终都会传导到医疗机构。
2020年11月,在浙江的省级带量采购中,苏州东瑞制药有限公司申报的注射用头孢美唑钠中选。但今年4月,该公司却拒绝履行中选义务,原因是原料短缺,停止药物供应。2018年,信谊天平药业以原料药价格上涨、中标价格低为由不能正常供应药品,被辽宁省集采办警告。
南京乐药创投合伙人郭新峰是产业政策专家,有时会给合作的药企制定集采投标策略。从他掌握的情况来看,集采断供是多方面的原因。比如,云南、贵州这样的偏远省份,经常会出现因为配送不及时导致的短缺。在产能方面,按要求,各省一般会要求中标企业先按照集采量的30%~50%供应,剩下的再陆续供应。有些企业短期内可以满足需求,但是降价之后,往往会使临床的实际需求量几倍、十几倍地暴增,而车间一时无法扩大产能,就会出现断供。
为应对断供的风险,国家集采政策也在不断调整优化,“4+7”带量采购时,单个药品实行独家中标,此后,入围厂家数量持续增加,到第五批集采时,已经最多允许10家企业入围。但这只是全国层面的增加,具体落实起来,会由这些中标企业来“瓜分”全国各个区域。郭新峰解释说,在一个省或者一个区域,按国际惯例,还是独家供应,否则可能会出现混乱,比如医疗机构到底用哪家的药品,不同药企的中标价不好协调等问题。
王冬说,其实在每一轮集采中,都会有断供现象。一般中选企业断供,医保局允许医院自主采购替代产品,但要优先从备选企业采购,且要求自主采购的药品也必须已通过药监局的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一般情况下,发生断供的药企会与地方医保局主动沟通,双方会在省级层面就把问题解决了,不会让事情搬到明面上来。
随着集采的深入及常态化,集采后环节的问题在纷纷冒头。2020年11月,冠脉支架的集采中标价,从此前均价1.3万元下降至中位价700元左右,平均降幅94.6%。到了今年元月底,河南一家地方三级医院的心内科逐渐开始将心脏支架更换为集采中标的产品。该院一位心内科主任医师说,一开始要什么型号没什么型号,货缺得厉害,现在情况好一些了,但是,各种型号的供货量还是比不上集采之前。
这位心内科医生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做心脏介入手术,需要的支架型号很多,长的、短的、粗的、细的,原来是经销商主动提前在医院备货;现在反过来,是医院根据常用的型号、数量,提前跟厂家订货。但问题是,经销商没有像以前那么积极了,能够做到随时补货。与此同时,心脏支架价格降下来以后,现在这位心内科医生要做的手术更多了。去年他所在科室大约完成了300例心脏介入手术,今年才到6月底的时候,科室已经做了270多台手术。
- 原标题:药品耗材大杀价三年了,国内药企过得还好吗?
- 责任编辑: 沈玉萌 
-
哈尔滨目前已检出病例基因测序显示为德尔塔毒株
2021-09-24 11:54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河北一景区内非法放生鳄鱼被捕捞上岸:湖水不宜生存致其死亡
2021-09-24 11:50 -
厦门同安:举报未核酸检测人员可奖千元
2021-09-24 11:43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监察法实施条例出台,首次细化被调查人获得国家赔偿规定
2021-09-24 11:13 依法治国 -
外交部发布“美国干预香港事务、支持反中乱港势力事实清单”
2021-09-24 10:33 香港 -
咸阳通报复核阴性原因:初判样本在实验室受污染
2021-09-24 10:18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两大央企强强联手,中国“稀土航母”有望诞生
2021-09-24 10:13 能源战略 -
拜登支持率急剧降至44%
2021-09-24 09:32 美国一梦 -
检出阳性!这些人请立即报告
2021-09-24 09:17 新冠肺炎抗疫战 -
31省份新增本土确诊30例,在黑龙江和福建
2021-09-24 09:02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媒体:入境人员“14+7”隔离期有无必要延长?
2021-09-24 08:05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中纪委评“交警查酒驾放行公安”:规则不能给特权让道
2021-09-24 07:32 -
昨日黑龙江新增本土确诊15例,均在巴彦县
2021-09-24 07:24 新冠肺炎抗疫战 -
虚惊一场!复核为阴性
2021-09-23 23:24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孙春兰福建一线调研5天:建立有效督查问责机制
2021-09-23 23:08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努力打造上海经济发展的强劲活跃增长极!李强今天调研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时提了这些要求
2021-09-23 21:39 上海观察 -
受贿超1.129亿,茅台原董事长袁仁国被判无期
2021-09-23 20:36 廉政风暴 -
运20、教10、歼16D…陆续飞抵航展现场!
2021-09-23 19:47 -
国台办:中国台湾地区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必须以一个中国原则为前提
2021-09-23 19:35 台湾 -
习近平将以视频方式在2021中关村论坛开幕式上致辞
2021-09-23 19:33
相关推荐 -
中国不买美国液化气了,换中东 评论 0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评论 81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评论 454和特朗普一起“孤立中国”?欧盟拒绝 评论 55“美国几代人的亚太布局被毁,盟友终将望向中国” 评论 156最新闻 Hot
-
中国不买美国液化气了,换中东
-
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
涉及稀土,马斯克:正与中方协商
-
美国着急放风“即将与日印达成协议”,其实只是…
-
通用电气CEO:别打了,我们还没给中国交付...
-
哥伦比亚总统:我认为特朗普政府把我的签证吊销了
-
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
“孤立中国?东盟不会跟,否则…”
-
“中方对美方鸣枪示警:这回来真的,能一票否决”
-
“特朗普一声令下,美国几十年联越制华努力,白干了”
-
特斯拉净收入锐减71%,马斯克“认怂”
-
普京送给特朗普的肖像画长这样
-
美欧倒逼肯尼亚“转头”,“中国又拿下一局”
-
和特朗普一起“孤立中国”?欧盟拒绝
-
“特朗普把科研领导权让给中国,10年才能恢复过来”
-
鲁比奥要重组美国务院:在大国竞争时代,难以履行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