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媒:美国强迫台湾一次性买100套“鱼叉”导弹,价值866亿新台币
-
刘骞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后更新: 2021-09-12 15:40:51(观察者网 讯)此前,台湾当局公布2022年防务预算,其中包括台海军对美采购100套“鱼叉反舰导弹”,预算总额高达866亿新台币(约202亿人民币),比美国去年10月公告的金额还要多出189亿新台币(约44亿人民币)。该消息引发了台湾民众的质疑。
12日,有台媒援引分析人士指出,台海军因为预算紧张,原准备第一期只采购32套,但是美国方面强势要求台湾“一次买齐”,于是台被迫一次采购100套。受此影响,台防务部门不得不新增2400亿新台币特别预算来填补。
报道还指出台海军对于此次采购态度犹豫不决,原因是“鱼叉”导弹与本土导弹功能重叠,而且可能会排挤其他军事投资预算。之所以最后选择“一次买齐”,除了美国施压,还有就是台需要向美国证明自己。报道称,这是一个“忍痛而为的战略之举”。
美“鱼叉反舰导弹”系统,图自美国国防部媒体活动网站。
据台湾联合新闻网报道,旅美分析人士、台海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梅复兴于11日发表《鱼叉岸防飞弹系统军购“预算暴跌”的真相:忍痛而为的战略?》一文,其中表示自己已经就“鱼叉”导弹项目向美国官员初步查证,美国近期提供给台湾的发价书总金额仍23.6亿美元(约652.6亿新台币),与去年公告的金额相近。
因此,他表示多出来的192亿新台币预算不是支付给美方的费用,而是用于基地设施等相关投资。据公开资料显示,梅复兴是台东海大学前校长梅可望之子,在联合新闻网、ETtoday新闻云等网站担任专栏作家。联合新闻网介绍他旅居美国,长期钻研防务与美台关系。
梅复兴还表示,台湾防务部门对于这次“鱼叉”导弹采购项目自始至终半推半就、兴意阑珊,一方面是“鱼叉”导弹与台本土的“雄二”导弹有性能和功能上的重叠,另一方面采购金额庞大可能会排挤其他军事投资预算。
台海军起初希望能够先采购一部分,其余部分视情况而定。然而,美方对此不断施压。美国国家安全会议印太事务协调官坎贝尔(Kurt Campbell)在5、6月间联系台高层时直接点名此采购案必须予以优先排序,尽快全案执行。这也是为什么该项采购第一阶段发价书6月中旬才签订,8月底又提交了第二阶段发价书。
联合新闻网援引台知情立委称,台海军此前确实向“立法院”表示第一期“鱼叉”项目只采购32套,其余68套待定。但是等到预算案公布,却是台海军采购整100套,预算总额866亿新台币,比美方公布多出近200亿新台币,经了解是用于阵地兴建等费用。该立委称这种行为是在代替美国强迫台“立法院”买单。
该立委还表示,这个项目超支排挤了其他造导弹、造军舰的预算,这也是为什么台防务部门需要另加2400亿新台币特别预算的原因。
关于台当局选择“一次买齐”鱼叉导弹的原因,梅复兴认为除了美国方面的压力,还有就是台当局的“自愿行为”。梅认为,台当局有意满足美对台提出的“构建非对称战力”的要求,以此证明台湾自我防卫的承诺。此外,台当局还指望通过这次“顺从”美国,以后能够提升在购买美国军备上的自由度。
因而,梅复兴认为这次一口气把“鱼叉”导弹买齐,可以看做是台当局“忍痛而为的战略之举”。
所谓“非对称战力”,按照美国陆军2001年版《作战纲要》说法,是指寻求避开敌方的强点,集中相对的优势打击相对的弱点。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3月27日报道,随着解放军军事能力日益增长,美军事专家认为台湾现有的F-16战斗机和“爱国者”防空导弹在解放军进攻时将“毫无用处”,反而是一些低科技的军事装备更有效。
因此,美军事专家建议台湾应该把军购重点放在水雷、无人机、机动反舰导弹、单兵反坦克导弹和便携式防空导弹上,也就是所谓的增强台军的“非对称战力”。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台湾- 责任编辑: 刘骞 
-
我国核废料固化能力重大突破:包容放射性物质千年以上
2021-09-12 15:31 科技前沿 -
瑞丽44岁傣族女村支书倒在抗疫一线
2021-09-12 15:22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答案仅需200元,国家二级建造师考试作弊案告破!
2021-09-12 14:52 -
莆田全市暂停线下教学,改线上
2021-09-12 14:02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女子投诉民警当晚被铐走,警方致歉
2021-09-12 13:51 -
福建省委书记尹力,连夜赴莆田
2021-09-12 11:36 新冠肺炎抗疫战 -
“限跌令”和“限涨令”同时出现,楼市咋了?
2021-09-12 10:08 中国房市 -
女子因投诉民警被铐走、父母被喷辣椒水,警方被判违法后上诉
2021-09-12 09:38 -
宁吉喆谈统计造假:要建立社会发现机制,希望媒体发挥作用
2021-09-12 09:22 -
16个中央督导组全部到位,31个举报信箱首次集中公布
2021-09-12 09:06 -
郑州40万辆泡水车去哪儿了?媒体:多渠道流向市场
2021-09-12 08:58 河南暴雨 -
昨日新增本土20+18,均在福建
2021-09-12 08:40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澳门第七届立法会选举今日开始投票
2021-09-12 08:00 -
国药集团正在研发两款新冠特效药
2021-09-12 07:50 新冠肺炎抗疫战 -
莆田:中高风险区域学校停课,15日前完成12-17周岁学生疫苗接种
2021-09-12 07:36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游客踩踏圆明园远瀛观遗址,行拘
2021-09-11 22:58 -
“国企领导”火车上酒后骚扰女乘客?警方通报
2021-09-11 20:57 -
督查组暗访内蒙古交警“创收”,司机称“习惯了”
2021-09-11 19:40 -
湖南娄底报告1例复阳病例,治愈出院23天后检出阳性
2021-09-11 19:39 新冠肺炎抗疫战 -
莆田最新通报:6+18例,初判系德尔塔
2021-09-11 18:52 新冠肺炎抗疫战
相关推荐 -
-
中国不买美国液化气了,换中东 评论 0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评论 81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评论 454和特朗普一起“孤立中国”?欧盟拒绝 评论 55“美国几代人的亚太布局被毁,盟友终将望向中国” 评论 156最新闻 Hot
-
中国不买美国液化气了,换中东
-
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
涉及稀土,马斯克:正与中方协商
-
美国着急放风“即将与日印达成协议”,其实只是…
-
通用电气CEO:别打了,我们还没给中国交付...
-
哥伦比亚总统:我认为特朗普政府把我的签证吊销了
-
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
“孤立中国?东盟不会跟,否则…”
-
“中方对美方鸣枪示警:这回来真的,能一票否决”
-
“特朗普一声令下,美国几十年联越制华努力,白干了”
-
特斯拉净收入锐减71%,马斯克“认怂”
-
普京送给特朗普的肖像画长这样
-
美欧倒逼肯尼亚“转头”,“中国又拿下一局”
-
和特朗普一起“孤立中国”?欧盟拒绝
-
“特朗普把科研领导权让给中国,10年才能恢复过来”
-
鲁比奥要重组美国务院:在大国竞争时代,难以履行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