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层选调生:乡镇领导一换方向就变,很多工作毫无用处
8月14日,界面新闻发布了一篇题为《选调生自述:985毕业女生在基层的经历与困惑》的文章,讲述了三位来自985高校的女硕士在基层工作时的各种烦恼与困惑。
比如2018至2020在乡镇工作的张梓欣说,在乡镇街道,可能1/3的人干了3/3的工作,同时养着一些不干事的人。这部分人你无法开除,只要他不犯错。另一位在乡镇干了半年随后离职的硕士林书晴表示:“在乡镇往往会出现换一个领导换一个方向的事,大多数时间被浪费在工作上的不协调,我觉得自己做的很多工作毫无用处,也难以发挥特长。”
以下为文章原文:
编者按:又到毕业季,选调之路近年来成为不少高校毕业生的选择。以北京大学为例,2021年毕业生中签约“选调生”的人数突破800人,往年为三百多人。公务员录用一般需要通过国考、省考。相比之下,定向选调生的入选门槛更高:多为985高校毕业生,部分211学校可参与,从党员、学生干部中择优选拔,入职后通常被作为各省市重点对象和党政系统后备干部来培养,其发展前景也更好。
不过,并非所有选调生都能适应基层的工作节奏,并非所有人都有光鲜的前途。有人选择了留下,有人选择离开。下面的口述呈现了三名985选调生的工作感受,以及作为女性她们经历的困扰和做出的抉择。
2015年,安徽省肥西县柿树岗乡,安徽财经大学毕业生孔维玲在当地当村官,教村民们苗木栽培技术。来源:视觉中国
陈思,女,26岁,长三角地区某985高校硕士,2019年选调至西部某省B市卫计委,副科级待遇,目前已在岗2年。
1
我觉得自己是一个不着调的人。本科经常逃课,考研考了两次,第一次笔试过了,面试没过,第二次运气挺好,进考场前五分钟看的笔记大概帮我考到了一二十分。读研期间我也挺水,对自己读的专业没啥兴趣,反倒对政治学感兴趣,懂一些皮毛。总之我比较“咸鱼”,没什么学术追求,毕业后顺理成章地选择了工作。
我有三份实习经历,都在互联网公司,包括杭州的一家公司、微信的公关部,以及环球网校的运营实习。10月初我给一家深圳的互联网企业投了简历,也拿到了offer。面试表现不错,该公司那个岗位只招一个人,就把我要了。我很激动,就跑出去游玩。等到11月份,听说老家的城市有个选调生政策,就报了名。五人报名,全被录用。而后面一届,却是12个候选人竞争1个名额。我的运气实在太好了。
之所以最后还是选择体制内工作,有多个原因:深圳那家企业再好,毕竟是互联网公司,工作强度比较大,我不太喜欢这种节奏。我希望有时间发呆,我的最大梦想是养只狗。在深圳那种城市和工作环境,这比较难实现。我还很爱做吃的。所以最后还是决定走选调,回老家当公务员。
19年8月中旬入职,到现在满两年了。目前是在市局里面,不算基层。选调生一般要求有两年的驻村经验,从今年4月开始,我有了一个新的身份——驻村干部。我们单位人少,领导就找了一个比较近的村,从我单位开车到那里才15分钟,我现在是两边兼顾。每周既去村里,也去单位做事。
村里的工作,一是党建,一是综治(综合治理),啥都管,禁毒、安全、教村民防诈骗,教他们绑定电子医保卡,还有计生。这段时间计生的主要任务是安排村民去打疫苗。村里包括我和村干部,一共8人。在村里我还挺轻松,村支书主要让我帮忙协助搞党建,做国情调研,比如村情村貌、村民的具体生活情况。
在城里单位的工作节奏是朝九晚五,下班后我会稍微运动一下。我们食堂不错,蔬菜和肉菜选择都很多。工作压力不大,偶尔周末加班。去年疫情期间例外,连续上了两个月的班,没有休息。
我们做的事挺杂,领导让做什么就做什么。我的工作内容包括收发文件,内网、协同外网、QQ群等;如果省里面或国家部委领导来调研督查时,我就和办公室同事牵头搞方案接待。此外还有宣传工作,写公众号、做采访。我们单位还和对口帮扶的市一起做了个公益救助基金,救了21个病人,筹款筹了400多万。另一项重要任务是开会。宣传有宣传的会,政府每年搞年鉴,也有年鉴的会,去年开得最多的是“健康扶贫”回头看的会。卫健局搞了个厕所革命,也会有相关的会。办公室另一个特别重要的活儿,是写材料,包括半年总结、年终总结,报给市委市政府,或者是给领导的讲话稿。我们还有一个电子商务平台,助推乡村振兴,推广农产品,今年还要到上海做线下展销会。
进体制之前,我没想到会做这么杂的工作。读书那么多年,没给我什么成就感。工作也一样。我现在在搞一份小兼职,搞狗狗的线上宣传机构运营,我在想等明年养狗了,说不定就是一份大兼职了。至于福利待遇,公务员都阳光工资,一年到手11万左右,不算五险一金。八项规定以后,其他福利没啥了,就发过一次手机,话费是免的。
体制内工作的最大优点是,家人患重病,或遭遇大事情,可以无限期请假,单位都很体谅。我有个同事,他母亲胃癌。刚确诊那会儿,他去北京上海跑医院,常常请假。这在商业公司就不可能。我们单位有个高龄产妇,四十多岁了,经常有事耽误上班时间,单位也理解。所以,体制内工作可以多照顾父母。如果我在深圳互联网或者其他大城市工作,这一点就很难实现。
2
我们部门有两个科长,一男一女。女科长我很喜欢,她50岁,打扮和性格有点像我妈,脑子很灵活,人狠话不多,也很照顾我。男性科长三十多岁。我刚到单位一周时,有一天团建,当晚我们俩去取车,那个停车场挺黑,他把手放我背上,当时我没有特别在意,只是自己挪开了。后来那个月,我感觉有点不对劲,他常常晚上10点还发微信,有的没的闲聊。我也和当时的男朋友以及其他朋友说过,他们都觉得,这是很明显的性骚扰。后面我就直接挑明,和这位领导说,你这样的做法,我身边的人都觉得不妥当。他说,是我想太多、太敏感,然后就把我微信删了。自此之后,我在办公室就没有正眼瞧他。
今年过年时单位聚餐,这位男科长还在饭桌上开我的玩笑,让我特别不爽。我心里说,谁都能对我开玩笑,但是你不行。过了一个星期,我就跟更上一级的领导说了之前的事情。这位领导快退休了,是一个挺和蔼和随性的老头,和我性格很合,我平时都把他当长辈,家长里短的事也和他说。这位领导听说我被骚扰这件事之后很生气。他和我说了另一件让我震惊的事:我去单位之前,有个女实习生跑过来哭着向他控诉,这个科长对她性骚扰。
不过,对我讲的事,他只是给了一些忠告,没有下文。
有一次我去县里出差,还有这位老领导,以及其他同事。第一场饭局后,他还有一场酒局,我跟其他同事就先回酒店了。大概10点多,我接到他的微信,他说他第二场局已经结束,“上来给我按脚”,还打了房号1028。当时我就震惊了,我先回了一个“啊……”,然后说“这怕是不恰当吧”。
后来我觉得,人性如此复杂,主要的问题是在他。但我常常家长里短地和他聊天,会不会给他造成某些错觉。我回想之前跟他的谈话,也有几次他的说话让我觉得不恰当。但我当时没注意,毕竟都是随性的人。
上个礼拜的一天,我在那边坐着,看工作的手机,他进来问公众号的事情,头就凑得特别近,我当时就很不舒服,给他翻了个白眼。接着我那位女性科长走了进来,这个男领导马上走了。后来我和那位女科长说了我的想法,她也对他这种行为表示厌恶。
我觉得还是必须跟他挑明,就直接到他办公室,本着工作的态度,对事不对人。我说了两点:一是很讨厌的那个科长,竟然在我之前就有人跟他反馈过情况,他作为主要领导应该要表态和处理。第二,那次1028的事情必须说清楚。他也说,那个科长的事情他确实要表态,1028那个事他说下不为例,最后他还来了一句谢谢我。我就说不用谢,哈哈哈。这件事情我舒坦了,我也不知道以后会对我有什么影响,但我当下舒坦了就行。
其实我也可以跳过他,通过组织部和纪委来处理,那样更快。我有一些截图,可作为证据。也有其他小伙伴遇到这种事,直接到组织部和纪委要求处理。有个要退休的美术馆馆长骚扰同单位的女生,直接就被举报和处理了。我根本不怕他们,他们也就这个德性吧,胆子挺小,试探着来。为什么那些科长胆子大,应该是这么多年欠收拾吧。但凡有人收拾,他们就不敢。
体制内工作的确给我带来一些变化。我之前是个二极管,人性非善即恶,很简单。这半年的工作让我成长很多,比如单位的那个男领导,难道他因为发个房间号,他就真的是个很恶的人吗?我恨不起来,老实说,我依然觉得他跟我挺对脾气的。当然,他这件事做得很不对。我平时的说话方式,有时候可能太过亲密,自己没什么知觉,但会造成没必要的困扰。如果我跟我领导换一种相处模式,说不定我们真能成为比较好的工作伙伴,甚至他退休了还能当长辈,保持良好的关系。
除了性别困境,工作中的另一个忧虑是工作调动。体制内调动比我想象的更多,我很怕有一天突然被调到一个很忙的岗位,或者完全陌生的环境,那样我的生活节奏会被完全打乱。另一个缺点是工资一潭死水,没有向上的激励机制。就算当上我们部门的局长又能怎样?每天开会,屁股坐穿。对我来说,得到那点权力,每天还要去应酬和开会,没有什么诱惑力。唯一的诱惑力,就是我当上这样的领导,我要治治体制内的风气和那些渣男。
有没有一些体制内的规则或规矩需要慢慢学习或适应?肯定有,比如我情商不太够。在体制内比较,我的情商算中游。因为我不打麻将,西南地区,麻将和吃饭是两个必备的社交手段。包括一些同龄朋友约着一起吃饭之类,我都不太愿意。目前暂时也没有离开体制换份工作的想法,我不讨厌这份工作。但也不排除以后可能去做和狗狗相关的工作。
- 原标题:选调生自述:985毕业女生在基层的经历与困惑
- 责任编辑: 沈玉萌 
-
许家印卸任恒大地产董事长,回应系正常变动
2021-08-17 15:35 大公司 -
437人出征东京残奥会,张海迪任中国体育代表团团长
2021-08-17 15:32 -
东部战区在台岛周边实兵演练 台军:充分掌握
2021-08-17 15:30 两岸关系 -
江启臣登记参选国民党主席
2021-08-17 14:52 台湾 -
乱港组织“民阵”解散,林郑回应
2021-08-17 14:51 香港 -
北京:去年新生代农民工从事IT行业占比为7.9%,增幅最大
2021-08-17 14:47 -
文旅部出新规 演唱会天价“黄牛票”将被遏制
2021-08-17 14:21 明星那点事儿 -
国务院公布《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
2021-08-17 13:48 网络安全 -
抗体不匹配,台湾自产疫苗被拒绝“紧急使用”
2021-08-17 13:40 台湾 -
演员田蕤因强制猥亵被判2年6个月
2021-08-17 13:12 -
网传长沙一中学老师猥亵学生,校方回应
2021-08-17 13:07 -
市场监管总局就《禁止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规定》征求意见
2021-08-17 13:04 依法治国 -
原来,在阿中国公民早就被接回家了!
2021-08-17 12:21 阿富汗 -
东部战区多军种今天在台岛周边实兵演练
2021-08-17 12:08 两岸关系 -
女子给让猫闻脚的视频配乐国窖1573广告语,被判赔7万
2021-08-17 11:45 -
7月新房价格环比涨幅创半年最低
2021-08-17 11:41 中国房市 -
彭波被开除党籍:放弃对互联网阵地的管理
2021-08-17 11:35 廉政风暴 -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草案审议:明确三孩生育政策
2021-08-17 10:51 -
北京市教委:不再审批新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培训机构
2021-08-17 10:33 中西教育 -
中国留学生机场遭美方盘查一小时,手机、电脑均被扣
2021-08-17 10:30
相关推荐 -
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评论 355和特朗普一起“孤立中国”?欧盟拒绝 评论 43“美国几代人的亚太布局被毁,盟友终将望向中国” 评论 138美媒吐槽:全员滑跪,除了中国… 评论 98最新闻 Hot
-
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
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
“中方对美方鸣枪示警:这回来真的,能一票否决”
-
“特朗普一声令下,美国几十年联越制华努力,白干了”
-
特斯拉净收入锐减71%,马斯克“认怂”
-
普京送给特朗普的肖像画长这样
-
美欧倒逼肯尼亚“转头”,“中国又拿下一局”
-
和特朗普一起“孤立中国”?欧盟拒绝
-
“特朗普把科研领导权让给中国,10年才能恢复过来”
-
鲁比奥要重组美国务院:在大国竞争时代,难以履行使命
-
又变了!特朗普:无意解雇鲍威尔
-
“美国几代人的亚太布局被毁,盟友终将望向中国”
-
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针对游客的枪击事件,致至少20死
-
“我们投给特朗普,现在他的关税搅乱了我们的行业”
-
美媒吐槽:全员滑跪,除了中国…
-
“别用中国的”,美国务院内部文件曝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