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困人员认定办法》修订出台,认定条件适当放宽
据民政部网站5月8日消息,新修订的《特困人员认定办法》已经2021年4月15日民政部第8次部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自2021年7月1日起施行。2016年10月10日民政部印发的《特困人员认定办法》同时废止。
在8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民政部应询表示,新修订的《特困人员认定办法》适当放宽了特困人员认定条件,重点对认定特困人员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义务人或法定义务人无履行义务能力涉及的部分条款进行了修订完善。
社会救助司副司长 张再刚 民政部网站图
记者问:《特困人员认定办法》主要修订了哪些内容,有哪些政策亮点?
民政部社会救助司副司长 张再刚 :新修订的《认定办法》紧紧围绕适当放宽特困人员认定条件、切实兜住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的目标要求,重点对认定特困人员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义务人或法定义务人无履行义务能力涉及的部分条款进行了修订完善。
一是适度拓展了“无劳动能力”的残疾种类和等级。根据地方实践探索和现实需要,修订后的《认定办法》在原有认定“一、二级智力、精神残疾人,一级肢体残疾人”为无劳动能力的基础上,增加了“三级智力、精神残疾人,二级肢体残疾人和一级视力残疾人”,规定上述残疾人应当认定为无劳动能力。
二是完善了“无生活来源”的认定条件。认定特困人员“无生活来源”的具体条件是其收入应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财产符合当地特困人员财产状况规定。根据中央加强优抚安置工作相关文件规定,修订后的《认定办法》明确优待抚恤金不计入申请人收入。同时,为准确规范界定申请人收入范围,将原表述“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中的基础养老金”修改为“中央确定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
三是适度放宽了“法定义务人无履行义务能力”认定条件。为切实解决当前地方普遍反映的“以老养残”、“一户多残”等问题,修订后的《认定办法》在原认定范围的基础上,明确规定本人收入低于当地上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且财产符合当地低收入家庭财产状况规定的70周岁以上老年人、重度残疾人和残疾等级为三级的智力、精神残疾人,应当认定为无履行义务能力。
四是适度放宽了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覆盖的未成年人范围。为落实中办、国办《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意见》“将特困救助供养覆盖的未成年人年龄从16周岁延长至18周岁”的要求,切实解决特困人员中的未成年人年满16周岁后面临的生活困难,维护未成年人的基本生活权益,修订后的《认定办法》明确“特困人员中的未成年人,可继续享有救助供养待遇至18周岁”;同时规定,“年满18周岁仍在接受义务教育或者在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就读的,可继续享有救助供养待遇”。
此外,修订后的《认定办法》将调查核实和审核确认时限均由20个工作日压缩到15个工作日,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将审核确认权限下放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进一步简化优化认定程序,缩短办理时限,确保困难群众能够及时、便捷地获得救助。
记者问:距离2016年印发《认定办法》已有5年,请问民政部出于哪些方面的考虑重新修订了《认定办法》?
民政部社会救助司副司长 张再刚:2016年10月,民政部印发实施《特困人员认定办法》,为各地规范特困人员认定、落实特困供养制度提供了重要遵循。当前,我们修订认定办法,主要是基于两方面考虑:
一方面,这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成果,维护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权益的迫切需要。当前,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其中193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纳入低保或特困救助供养范围,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兜底成果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完善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合理提高救助供养水平和服务质量”。
实施好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对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修订完善特困人员认定办法,让更多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纳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有利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成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更好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另一方面,这是进一步完善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兜住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的现实要求。对象认定是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实施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的关键环节。近年来,我们指导各地全面落实精准认定、精准救助要求,不断完善认定条件,优化认定程序,规范认定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同时,随着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的深入实施,地方在认定工作中遇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主要是一些迫切需要救助供养尤其是照料服务的事实“三无人员”无法纳入救助供养范围,生活面临困难,亟需在国家层面对相关政策规定进行调整完善。
比如,一些生活困难的三级智力、精神残疾人,二级肢体残疾人和一级视力残疾人,迫切需要得到照料服务。针对这些实际问题,修订特困人员认定办法,适度放宽有关认定条件,优化审核确认程序,有利于进一步完善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推动救助供养政策更好落实落地,进一步编密扎牢民生兜底保障网。
在即将迎来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重要时刻,民政部积极回应困难群众迫切需求,修订出台《特困人员认定办法》,推动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政策惠及更多生活困难的残疾人、未成年人等困难群众,切实解决他们的“急难愁盼”问题,是践行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实际行动,是全面落实党史学习教育要求、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更好为困难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的具体举措。
下一步,我们将以落实新修订的《认定办法》为契机,推动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等社会救助政策不折不扣落实到基层,把党中央的关怀和温暖送到困难群众心坎上,引导广大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 责任编辑: 周毅 
-
民政部:全国共有特困人员477.6万人,基本生活标准高于当地低保
2021-05-08 13:22 养老与社保 -
百集微纪录·红色档案丨他们去世的消息传来 毛泽东心情十分沉痛
2021-05-08 12:08 -
第一报道 | 三个“有利于”!习主席的话彰显合作共赢之道
2021-05-08 12:07 -
这条“致富经”,习近平在广西考察时再次提起
2021-05-08 12:04 扶贫攻坚战 -
福建:推迟实施台胞来闽检疫“便捷通道”试点工作
2021-05-08 11:58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二师兄”批发价连跌15周,你舌尖自由没?
2021-05-08 11:56 -
杭州出现豹子?知情人士:从杭州野生动物世界出逃
2021-05-08 11:45 观察动物 -
习近平谈“国之大者”
2021-05-08 08:38 -
重磅!习近平总书记全面系统阐述“三新”
2021-05-08 08:36 -
笑起来真好看|习近平履约而来,共产党说到做到
2021-05-08 08:33 扶贫攻坚战 -
31省份新增确诊7例,均为境外输入
2021-05-08 08:11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世卫将中国国药疫苗列入“紧急使用清单”
2021-05-07 23:27 观察者头条 -
李强龚正与许达哲毛伟明率领的湖南省党政代表团座谈,共商沪湘深化合作大计!
2021-05-07 21:46 上海观察 -
22年祭!驻塞使馆缅怀在北约轰炸中牺牲的3位烈士
2021-05-07 20:58 中国外交 -
蔡昉:中国人口峰值或于2025年到来,警惕需求侧制约长期增长
2021-05-07 20:35 养老与社保 -
广东韶关一特斯拉全速追尾小货车,驾驶人当场死亡
2021-05-07 19:52 大公司 -
中国人寿致歉,当事人被免
2021-05-07 18:28 -
美日欲在半导体方面“摆脱对华依赖”,外交部回应
2021-05-07 17:53 科技前沿 -
广东将心理治疗纳入医保
2021-05-07 16:26 医疗改革 -
丛培武:孟晚舟事件是中加关系症结所在,是两国绕不过的坎
2021-05-07 16:26
相关推荐 -
伊朗港口大爆炸已致28死,与导弹燃料有关? 评论 41美国电商哀叹:关税不能这么高下去,太多人撑不过去 评论 104欧盟高层想让她走人?“上梁不正下梁歪” 评论 173见完泽连斯基,特朗普:普京也许只是在敷衍我 评论 308最新闻 Hot
-
超越DeepSeek,中国开源“集团军”重塑全球AI生态
-
“巴基斯坦已向中方提出请求”
-
“若勒庞被禁止参选,那么我上”
-
美国LNG行业明说了:我们无法遵守特朗普政府新规
-
又炒作:想赢中国,这件事至关重要
-
中日友好医院:开除肖某党籍,解除聘用关系
-
日本下一代战机要命名为“烈风”?
-
印巴再交火,印度未事先通知突然开闸放水
-
伊朗港口大爆炸已致28死,与导弹燃料有关?
-
“最美通缉犯”出狱直播当网红?抖音:已封禁
-
美国电商哀叹:关税不能这么高下去,太多人撑不过去
-
智方被曝阻挠中方天文台项目,“这不自相矛盾吗?”
-
欧盟高层想让她走人?“上梁不正下梁歪”
-
“美国人,包括一些共和党人越来越不满意特朗普”
-
世博会又出岔子了……“飞行汽车”表演时掉零件,被长期禁飞
-
“萝莉岛”关键证人,曾说不会自杀的她“自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