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连线 | 新华社驻外记者“逆行”回印度是一种什么体验?
最后更新: 2021-05-04 08:42:25新华社新德里5月3日电(记者赵旭)你印象最深的一次旅行是去哪?国内迎来“五一”小长假前夕,记者经历了最难忘的一次旅行,目的地——印度。
记者已先后在孟买、新德里常驻将近6年,对这趟旅途再熟悉不过。但这一次,情况大不同。结束两年来难得的一次与亲人团聚的探亲假,就要离开最安全的祖国,带着家人的担忧、母亲的埋怨和单位同事的反复嘱咐,重返疫情蔓延速度令人触目惊心的印度,内心感受很复杂,义无反顾的同时又难免忐忑。
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国际旅行本来就变得困难而多变,印度当前疫情形势更令人望而却步。然而,尽快回到工作岗位不仅是职责所在,更要带回同事们眼下最期待的抗疫药品和医疗器材等,以备大家在当地打抗疫“持久战”之需。
记者赵旭在从国内到印度新德里的旅途中(阿联酋迪拜至印度新德里航段)佩戴两层口罩。视频截图
安全顺利返回才是对所有人真正负责,不能把风险带给正在疫情中坚守岗位的同事们。
在北京飞往阿联酋迪拜的航班上,除了按照规定戴口罩,大多数乘客神情比较放松,在机舱内照常饮食、娱乐、聊天。但经过9个小时飞行,当飞机即将落地迪拜时,气氛陡然紧张起来,乘客们纷纷换上防护服。
4月29日,迪拜单日新增新冠确诊病例约2000例,新德里这个数据是2.5万例,而整个印度则已连续一个星期超过30万例。
尽管迪拜居民的新冠疫苗接种率超过70%,迪拜机场远不如疫情前那样热闹。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活动恢复尚需时日。联想到“五一”小长假期间国内游的火爆场面,由衷羡慕之余,更感慨祖国最“靠谱”。社会和经济重回正轨的关键,是防疫工作到位。
本以为这种时候飞往印度的乘客不会多,来到登机口时却发现黑压压一片,大多都是印度面孔。站在各色衣装的人群中,记者这身“全副武装”格外抢眼。
阿联酋航空在登机前给每名乘客发放一个透明面罩,看到是中国生产的面罩,觉得很暖心。按要求,所有乘客必须戴上面罩才能登机。饶是如此,记者还是拖到了最后一刻才登机,尽量减少与他人密切接触的时间,就算是自我安慰吧。
这是阿联酋航空发给赴印度新德里旅客的透明面罩产品合格证,可以看出面罩是中国制造。视频截图
3个半小时后,飞机降落在了新德里国际机场。再次回到熟悉的地方,不禁在心里默念:最大的考验来了。
好在,4月初已有同事结束休假后率先勇返印度。按照他提供的宝贵经验,记者更换了口罩,为在机场接受核酸检测做准备。
可能是疫情形势太惊人了,印度方面也有所调整,机场对入境人员的一系列操作比起同事4月初经历的情况要简便一些。不过,除了负责核酸检测的人员,机场工作人员并没穿防护服、戴护目镜,很多人只戴了普通的医用外科口罩。
4月30日,新冠患者在印度班加罗尔的一家医院接受治疗。新华社发
据印度卫生部5月1日发布的数据,印度单日新增确诊病例首次超过40万例,再次刷新全球疫情纪录。
随着疫情持续恶化,包括新德里在内,印度医疗资源严重挤兑。多家医院医用氧气耗尽、一些地方民众争夺氧气瓶导致多人死亡。这样的事不仅见诸新闻报道。记者这几天按照防疫政策在新德里居家隔离,不断听到认识的印度朋友或他们的亲友确诊的消息,其中一个当地朋友的母亲因得不到足够氧气救治而病故,令人揪心和难过。
4月26日,众多市民戴着口罩在印度孟买排队等待接种新冠疫苗。新华社发
尽快遏制住疫情失控风险,不仅关乎印度一国命运,也影响全球防疫大局。各国唯有团结合作,才能最终战胜疫情。印度疫情恶化以来,国际社会纷纷表示对印度施以援手。中方多次表示愿同印方加强抗疫合作,向印方提供支持和帮助,彰显中国兼济天下的胸怀和对邻居的善意。期待印度政府尽快打出抗疫重拳,在国际社会的帮助下力挽狂澜。
- 原标题:全球连线 | 新华社驻外记者“逆行”回印度是一种什么体验?
- 责任编辑: 黄涛 
-
觉醒年代的青春之声
2021-05-04 08:30 -
飞机返回接断臂男孩,手术成功后医生讲述更多感人细节
2021-05-04 08:07 暖心闻 -
一半是90后的工作室,如何撑起两部主旋律剧的开播节目?
2021-05-04 07:55 -
@上海青年,市委书记李强发来节日问候
2021-05-04 07:46 -
东海一渔船沉没9人失踪
2021-05-04 07:38 -
中央督察组指出问题后,书记省长假期到现场督办整改
2021-05-04 07:34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台湾生育率全球倒数第一,台议员讽刺:南波湾
2021-05-03 21:40 台湾 -
东莞警方回应“熊孩子踢银幕”
2021-05-03 20:37 -
-
青春的N种可能
2021-05-03 20:03 -
“我为你们感到骄傲!” 习近平对这个群体寄予厚望
2021-05-03 20:01 -
我,就是中国
2021-05-03 19:58 -
请听年轻人自己的演讲!
2021-05-03 17:45 观察者头条 -
携笔从戎 精忠报国
2021-05-03 16:31 -
好“young”的习近平丨如何保持“好奇心”
2021-05-03 16:29 -
学习进行时|“他真的超级亲切”——大学生眼中的习近平
2021-05-03 16:26 -
北京大兴机场启动航班延误预警响应,已取消38架次
2021-05-03 16:26 -
隐秘而伟大的他,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2021-05-03 15:30 -
“暴力不是出路,拿香港作赌,一定会输”
2021-05-03 15:07 香港 -
想要金色健康码?山东:安排
2021-05-03 15:07 新冠肺炎抗疫战
相关推荐 -
“美企库存只够用60天,要是中国还不批准…” 评论 137“特朗普执意破坏全球规则,中国会打败我们” 评论 88关税风暴下,日德巨头“对中国投下信任票” 评论 67“特朗普误判啊,中国未来几十年都将是硬核玩家” 评论 123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评论 161最新闻 Hot
-
“美国谈判筹码比想象中更少,中方根本不急”
-
巴防长警告:可能爆发“全面战争”
-
“美企库存只够用60天,要是中国还不批准…”
-
“西方企业从中国买零件,运到全球组装,太蠢了”
-
“特朗普执意破坏全球规则,中国会打败我们”
-
暴跌72%!5年来,中国取消美国猪肉订单最大规模
-
“美国开始找台阶了,中国没停手”
-
关税风暴下,日德巨头“对中国投下信任票”
-
日本也不跟,“拟抵制特朗普联手遏华贸易的计划”
-
日本和歌山县4只大熊猫,将于6月底送返中国
-
特朗普:俄罗斯没占领整个乌克兰,让步很大啦
-
日本:中国不买美国大豆,要么我们买?
-
“特朗普发现美国不再不可或缺”
-
特朗普再提“第51州”?加拿大总理:的确说了,但他称我为总理
-
法国高中发生持刀袭击事件致1死3伤,嫌疑人为15岁学生
-
“特朗普这伙人,别砸了‘美国’这块‘金字招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