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将于今日中午11时许发射
最后更新: 2021-04-29 11:49:27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4月29日消息,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已完成推进剂加注,计划于今日中午11时许发射空间站天和核心舱。
即将发射的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 图自@我们的太空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今明两年,我国将接续实施11次飞行任务,包括3次空间站舱段发射、4次货运飞船以及4次载人飞船发射,于2022年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实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 “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三步的任务目标。
“天宫”被称为我国21世纪最大航天器,“天和”核心舱的发射,将开启我国载人航天活动的又一个高峰期。继“天和”核心舱之后,今年我国还将发射 “天舟”货运飞船、“神舟”载人飞船各两艘,为空间站核心舱送去两个乘组和大量物资。
明年,我国还将发射“问天”和“梦天”两个实验舱,完成与“天和”核心舱对接,并再发射“天舟”货运飞船、“神舟”载人飞船各两艘,继续为空间站送去乘组和物资,最终完成中国第一座空间站“天宫”的建造。
中国特色:起步晚但起点高,直接建造多舱式空间站
全国空间探测技术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庞之浩对文汇报表示,我国空间站发展虽然起步晚,但起点高,直接建造多舱式空间站。随着“天和”核心舱的发射,中国空间站将转入建造实施阶段。据介绍,我国空间站额定乘员3人,乘组轮换时最多可达6人,建成后将成为我国长期在轨稳定运行的国家太空实验室,基本构型包括“天和”核心舱、“问天”和“梦天”两个实验舱,每个舱段规模为20吨级。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空间站系统副总设计师朱光辰形象地比喻说:“如果神舟飞船是一辆轿车,那么天宫一号和天宫二号相当于一室一厅的房子,天宫空间站则像是三室两厅还带储藏室。”
中国空间站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总体方案经优化后,采用转位机构和机械臂结合,进行舱段转移、对接,在航天员和机械臂协同下,可完成复杂舱外建造和操作活动。其上的大型空间机械臂长15米,有7个关节,达到世界第三代空间机械臂的水平,还能用于航天员自身移动。
为了减少天地往返运输成本,“天和”核心舱采用部分再生式生命保障系统,即航天员呼出的水蒸气可通过冷凝水的方式回收,排泄的尿液也会回收净化,重新作为饮用水和生活用水使用。
太空“看房”:比五层楼还高,可支持航天员长期驻留
即将发射的“天和”核心舱是空间站的主控舱段,主要对整个空间站的飞行姿态、动力性、载人环境进行统一控制,管理空间站组合体以及航天员生活,其轴向长度16.6米,比五层楼还高,内部空间至少有50立方米。核心舱具备长期自主飞行能力,能够支持航天员长期驻留,支持开展航天医学和空间科学实验,还能支持实验舱、载人飞船、货运飞船等飞行器与其交会对接和在轨组装。为此,“天和”采用了一系列先进新技术,如推进剂在轨补加、高效率的电推进系统等。
核心舱包括节点舱、生活控制舱(分为大柱段和小柱段)和资源舱三部分,有三个对接口和两个停泊口。停泊口用于连接两个实验舱,一起与核心舱组装形成空间站组合体。对接口用于载人飞船、货运飞船及其他飞行器访问空间站,另有一个出舱口供航天员出舱活动。其中,核心舱前端的两个对接口接纳载人飞船对接停靠,后端的一个对接口接纳货运飞船停靠补给。对接口可支持其它飞行器短期停靠,并接纳新的舱段对接,扩展空间站规模。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空间站系统主任设计师张昊介绍,核心舱的大柱段直径4.2米,差不多有地铁车厢的1.5倍,主要是航天员工作和实验的地方;小柱段直径为2.8米,是航天员的睡眠区和卫生区,用于保障航天员的生活和正常居住。
模式创新:“巡天”望远镜将与空间站并轨飞行,可靠站补给
2022年,我国将先后发射“问天”和“梦天”两个实验舱与“天和”核心舱对接。庞之浩透露,“问天”兼有组合体控制与应用实验功能,也是航天员的工作生活场所和应急避难场所。它的主要任务是支持开展密封舱内专项实验和舱外试验,备份核心舱部分平台功能,并配置了主份气闸舱。而“梦天”的主要任务则是支持密封舱内应用和舱外试验,并配置了货物专用气闸舱,可在航天员和机械臂配合下,支持载荷和设备自动进出舱。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空间站系统还包括一个单独发射的大口径、大视场空间天文望远镜“巡天”,其视场角是美国“哈勃空间望远镜”的300倍。如果在轨运行10年,它可对40%以上的天区进行观测。“巡天”将与空间站共轨飞行,必要时可停靠空间站进行维护和补给——这将开创分布式空间站体系架构的创新模式。此外,我国空间站还预留了舱段和舱外载荷平台扩展能力,最大可扩展3个舱段。
庞之浩说,中国空间站将在轨运行10年以上,已规划了密封舱内的科学实验柜、舱外暴露实验平台等,支持在轨实施空间科学、空间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微重力基础物理、空间材料科学等众多领域的科学研究和应用项目。
据专家介绍,中国空间站建设起点高、效益高,建成后具有世界第三代空间站的水平。我国空间站的规模虽然相对较小,属于经济适用型,但从建造成本和应用效益的角度综合分析,这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需要的理性选择。与“国际空间站”相比,我国空间站载荷支持效率更高,可提供多种标准接口,有望取得较高的工程应用效益。
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运抵酒泉 图自央视军事
天和核心舱1:1模型
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垂直转运图 图自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
长征五号B遥一发射资料图 图自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
标签 中国航天- 原标题: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将于今日发射
- 责任编辑: 于文凯 
-
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升空
2021-04-29 11:24 观察者头条 -
两平台回应副处长当骑士:已逐步取消对骑士逐单处罚
2021-04-29 11:11 -
央媒观洛丨历尽劫难 此生得见:国宝级浮雕《帝后礼佛图》“重生”记
2021-04-29 11:00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黄明任应急管理部部长
2021-04-29 10:53 高层人事 -
“假难民”祸港多年,港府修订入境条例
2021-04-29 10:52 香港 -
国办:消除男尊女卑、传宗接代等落后观念
2021-04-29 10:20 当代妇女解放 -
车展维权女车主家属:特斯拉提供的行车数据不完整
2021-04-29 10:04 -
北京大兴机场一旅客冲闯登机口,被行拘十日
2021-04-29 09:53 -
反食品浪费法通过!传播暴饮暴食视频节目最高罚10万
2021-04-29 09:50 -
延安是中国人民的灯塔和希望——朝鲜音乐家郑律成和他的《延安颂》
2021-04-29 09:48 中共100个对外交往故事 -
广西北流幼儿园持刀伤人事件已造成2人死亡
2021-04-29 08:54 -
31省份新增确诊20例,均为境外输入
2021-04-29 08:50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央视快评】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
2021-04-29 08:31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加油、努力,再长征!”——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广西纪实
2021-04-29 08:25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欧盟称中俄发“假消息”削弱西方疫苗信心,我使团驳斥
2021-04-29 08:16 新冠肺炎抗疫战 -
“近年来,中国学生到日本学医疗技术,而中国向日本输出高精尖设备”
2021-04-29 07:51 老外在中国 -
教育部紧急部署!
2021-04-28 22:08 -
和人民在一起丨八桂山水,映照总书记的人民情怀
2021-04-28 21:53 -
高质量发展如何固本强脉?习近平指出这个方向
2021-04-28 21:50 -
时政微纪录丨习近平总书记广西行
2021-04-28 21:47
相关推荐 -
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评论 82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评论 131罗马教皇方济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国崛起” 评论 113“原来,中国早就有预判” 评论 250“MAGA巨星”唱反调,阿根廷业界:中国制造真香 评论 212最新闻 Hot
-
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
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
国际乒联最新排名:雨果升至男单第3
-
最高竟达3500%!剑指中企,美国又动手了
-
“美国自毁前程,中国肯定乐坏了”
-
男子早高峰爬上猎德大桥顶部,广州交警回应
-
特朗普再次抨击鲍威尔:美国几乎没有通胀,他总是降息太迟
-
“内鬼”李刚,被逮捕
-
“特朗普的‘焦土政策’,将损害苹果和英伟达”
-
为避免被拆分,谷歌拿中国说事
-
特朗普力挺!赫格塞思在白宫表态
-
印度对中国出手,钢铁征12%关税
-
普京:愿与乌克兰直接谈
-
罗马教皇方济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国崛起”
-
美一客机在机场发动机起火,机上300人被迫撤离
-
特朗普借关税“忽悠”日韩投资阿拉斯加巨型能源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