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就是“大国的样子”
最后更新: 2021-04-25 08:41:35△2021年4月22日晚,应美国总统拜登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领导人气候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大国要有大国的样子,要展现更多责任担当。”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开幕式上发表视频主旨演讲时这样说。
北京时间4月22日晚,习近平主席应邀以视频方式出席领导人气候峰会,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讲话,并积极提出“六个坚持”,向世界展示中国的责任担当。
中方宣布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基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需要付出艰苦努力。
在这次视频讲话中,习近平这一重大宣示,既表明了中国全力推进新发展理念的坚定意志,也彰显了中国愿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贡献的明确态度。
自2020年9月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的讲话中提出“碳达峰”“碳中和”以后,习近平频频提及这两个词。
△根据“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我国将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加快新能源、绿色环保等产业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图为在福建南日岛海域拍摄的风力发电场。
当前,全世界约有50个国家实现了碳达峰,其排放总量占到了全球排放的36%左右。其中,欧盟基本上在20世纪90年代实现了碳达峰,其峰值为45亿吨;美国碳达峰时间为2007年,峰值为59亿吨。据估计,我国实现碳达峰的预测峰值约为106亿吨。
从实现碳达峰到实现碳中和,欧美发达国家基本都经历了50年到70年。我国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目标期限仅为30年。也就是说,我们或将用不到欧美发达国家一半的时间,完成他们2倍多的减排任务。
在几天前同法国德国领导人举行的视频峰会上,习近平指出——“这无疑将是一场硬仗。”
硬仗,中国人经历很多!
不管有多艰难,我们都勇敢应对并取得一场场伟大胜利——
脱贫攻坚,党的十八大以来,经过8年持续努力,中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已经全部脱贫,贫困县已经全部摘帽,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我们用1个多月的时间初步遏制疫情蔓延势头,用2个月左右的时间将本土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个位数以内,用3个月左右的时间取得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决定性成果,进而又接连打了几场局部地区聚集性疫情歼灭战,夺取了全国抗疫斗争重大战略成果。
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敢打硬仗、善打胜仗,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这场硬仗,我们也一定能打赢!
当前,国际格局加速演变,新冠肺炎疫情触发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反思,全球气候治理的未来更受关注。
“面对全球环境治理前所未有的困难,国际社会要以前所未有的雄心和行动,勇于担当,勠力同心,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领导人气候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再次强调,要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是全球气候治理的基石,是顾及各个国家的执行能力和整体情况的表现。中国对这一原则的重视,正是勇于担当的大国形象的体现。
勇于担当,更敢于负责。中国基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积极推动绿色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习近平在视频讲话中强调,生态文明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中国,要“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
△我国加快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能源消费结构不断优化,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深入推进,清洁能源消费比重持续提高,可再生能源装机快速增长。图为被称为“超级镜子发电站”的首航高科敦煌100兆瓦熔盐塔式光热电站在戈壁滩上闪耀。
无论是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还是共同为推进全球环境治理而努力,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国从不缺席。
2015年11月,来自150多个国家的领导人一道,共聚巴黎,商讨全球气候治理大计。各国领导人以最大的政治决心和智慧推动达成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
5年多来,《巴黎协定》进入实施阶段,得到国际社会广泛支持和参与。
“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中国坚定践行多边主义,努力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习近平主席在此次峰会的视频讲话中明确提出。
2020年12月12日,习近平主席在气候雄心峰会上讲话时强调:“只有坚持多边主义,讲团结、促合作,才能互利共赢,福泽各国人民。”
习近平主席多次阐明,在气候变化挑战面前,人类命运与共,合作才能共赢。
△2018年8月7日,在巴西东南部阿科斯市附近,工人在巴西美丽山特高压输电工程二期项目现场施工。该项目由中国国家电网公司投资、建设和运营,能带动巴西当地能源、电工装备、原材料等上下游产业的发展,满足当地2200万人的用电需求,为当地创造超过4万个就业岗位。
如今,从非洲的气候遥感卫星,到东南亚的低碳示范区,再到小岛国的节能灯,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成果看得见、摸得着、有实效。中国还将生态文明领域合作作为共建“一带一路”重点内容,发起了系列绿色行动倡议,采取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金融等一系列举措,持续造福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各国人民。
中国将遵循《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巴黎协定》的目标和原则,努力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强化自身行动,深化伙伴关系,提升合作水平,在实现全球碳中和新征程中与各国互学互鉴、互利共赢。
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新冠肺炎疫情相互交织,气候变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严峻挑战和现实威胁。
在这样一个重大历史关头,习近平主席应邀出席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同各国领导人共商应对气候变化挑战之策,共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再次彰显了中国对气候变化问题的高度重视。
通过学习领悟习近平主席此次重要讲话,我们读懂了中国“敢打硬仗、勇于担当、合作共赢”的“大国的样子”。
标签 习近平- 原标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就是“大国的样子”
- 责任编辑: 张致远 
-
学而思、猿辅导、有道精品课等被通报:违规提前招生收费
2021-04-25 08:38 中西教育 -
欧盟批评中国船只牛轭礁作业,中方驳斥
2021-04-25 07:56 南海局势 -
半年内东三省频现野生东北虎踪迹,“大王”为何频频“下山”?
2021-04-25 07:31 -
黑龙江望奎县在主动筛查中发现1名复阳人员
2021-04-25 07:20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现场摘牌!中国国学院大学被取缔
2021-04-24 23:57 -
考考你 中国海军舰艇的命名规则是什么?
2021-04-24 21:30 -
如何让百姓共享数字红利 习近平这样擘画
2021-04-24 21:28 -
习近平出席海军三型主战舰艇集中交接入列活动
2021-04-24 21:26 -
“你爸爸是变态”办案民警在网上被黑势力造谣辱骂,掉光头发
2021-04-24 20:51 扫黑除恶 -
习近平出席海军三型主战舰艇集中交接入列活动
2021-04-24 19:21 -
陕西洛南被曝脱贫摘帽掺假,官方回应
2021-04-24 19:09 扶贫攻坚战 -
中国问天录丨太空探索 从未止步
2021-04-24 18:55 航空航天 -
特斯拉发生事故致1死,最新回应来了
2021-04-24 17:44 大公司 -
学习正当时丨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2021-04-24 16:54 航空航天 -
台铁又出事:工人冲向铁轨被撞飞翻滚一圈
2021-04-24 16:46 台湾 -
消费者陷入维权困境,经济日报:“叫停”特斯拉刻不容缓
2021-04-24 15:58 大公司 -
记者调查陕西洛南脱贫掺假 手机被水利局人员抢走并遭辱骂
2021-04-24 15:58 扶贫攻坚战 -
警方通报“东航员工涉不雅聊天”:嫌犯用两部手机对发信息造谣
2021-04-24 15:11 网络谣言 -
以前所未有的雄心和行动 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习近平主席在领导人气候峰会上的重要讲话解读
2021-04-24 11:57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钟南山:正在全力研发针对变异毒株的疫苗
2021-04-24 11:42 新冠肺炎抗疫战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斯塔默这么努力地讨好特朗普,但没回报”
-
特朗普最新对朝表态
-
美媒竟来碰瓷:解放军这次演训,“是在考验美国决心”
-
“一些政府打电话来问:中国已深耕十年,我们咋追?”
-
围岛集结、多向抵近!现场视频来了
-
龙应台:赖清德错了,留给台湾的时间不多了
-
她又来:美欧相争,中国得利
-
“说好的补贴不作数了,美商务部长还让学学台积电…”
-
美国学者开始“流亡”
-
美媒质疑:这事真怪得着中国么?
-
“中国走在这场国际救援最前线,美国呢?”
-
“‘AI末日论’是美国的误导,我们的命运要自己把握”
-
特朗普:4月2日将是“解放日”
-
马斯克5月底离任?特朗普:我会挽留他
-
“冯德莱恩骂我半小时,说我是白痴,就因为…”
-
“再不打钱,欧洲在这个领域也会输给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