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前所未有的雄心和行动 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习近平主席在领导人气候峰会上的重要讲话解读
最后更新: 2021-04-24 12:05:20“面对全球环境治理前所未有的困难,国际社会要以前所未有的雄心和行动,勇于担当,勠力同心,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共商应对气候变化挑战之策,共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出席领导人气候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首次全面系统阐释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为加强全球环境治理提出中国方案,指明应对环境挑战、打造清洁美丽世界的合作之道。
这是闽江河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21年4月20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 摄
深刻阐释中国理念 推动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唐津运河风光(2021年4月13日摄,无人机照片)。近年来,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大力推进“全域治水 清水润城”工程,统筹城乡水环境综合治理,将治水与民生改善、产业发展、城市景观相结合。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色发展”“坚持系统治理”“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多边主义”“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峰会上,习近平主席用“六个坚持”系统阐释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的核心要义与实践路径。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阮宗泽表示,在大自然一次又一次的警告面前,人类不能再沿着只讲索取不讲投入、只讲发展不讲保护、只讲利用不讲修复的老路走下去,必须要重新审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拿出切实的行动,保护我们共同生活的这个星球。“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为各国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指明了方向,而‘六个坚持’则为实现这一目标明确了路径和原则。”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体现出中华文明对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崇尚,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追求。”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苏晓晖表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同时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生态环境领域的具体延伸。
这是在河南济源拍摄的“黄河三峡”景色(2020年9月12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郝源 摄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不可分割的生态系统”“保护生态环境,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受访专家认为,这些理念已经在中国有了多年的实践。如今,中国提前并超额完成了2020年气候行动目标,与此同时,中国经济也保持着可观的增长,中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发展的理念和经验给世界以启迪。
践行中国承诺 做全球气候环境治理的行动派
“这是中国基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谈到中国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愿景时,习近平主席这样说。
浙江省长兴县龙山街道渚山村,保洁人员进行日常河道护理巡查(2020年4月9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专家指出,中方宣布的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愿景,反映了《巴黎协定》“最大力度”的要求,体现了中方应对气候变化的坚定决心。据有关机构分析,中国的碳中和承诺将使全球温升缩减0.2至0.3摄氏度。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徐华清认为,中国承诺的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和碳中和愿景,绝不是简单地伸一伸手、踮一踮脚尖就能够到,需要助跑、加速、奋力向上跃起才能实现。“尽管需要付出极为艰巨的努力,但中国选择迎难而上,展现出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的担当和对子孙后代的负责。”
“用全球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需要开展的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说。
这是位于库布其沙漠中的七星湖景区(2018年7月11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彭源 摄
事实上,这样的变革正在华夏大地逐渐展开: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制定碳达峰行动计划;广泛深入开展碳达峰行动;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和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率先达峰;将严控煤电项目,“十四五”时期严控煤炭消费增长、“十五五”时期逐步减少;决定接受《〈蒙特利尔议定书〉基加利修正案》,加强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管控;将启动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
徐华清表示,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把应对气候变化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通过法律、行政、技术、市场等多种手段,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重大贡献。
志愿者在河北省武安市伯延镇伯延村植树(2019年3月12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王晓 摄
分析人士注意到,继中国宣布碳达峰、碳中和愿景后,去年日本、韩国也相继宣布各自实现碳中和的目标。阮宗泽表示,在世界面对诸多不确定性之时,中国重振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信心,促进更多国家采取更大的行动。
贡献中国方案 推动完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
这是福建武夷山齐云峰晨曦(2019年11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国俊 摄
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中国坚定践行多边主义,努力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
习近平主席在峰会上强调,“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是全球气候治理的基石”,“发达国家应该展现更大雄心和行动,同时切实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和韧性,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能力建设等方面支持,避免设置绿色贸易壁垒,帮助他们加速绿色低碳转型。”
白天鹅在三门峡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内栖息(2019年11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郝源 摄
阮宗泽说,对发达国家而言,实现碳排放达峰是一个技术、经济发展的自然过程,而广大发展中国家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无法与发达国家同日而语。眼下,发展中国家面临抗击疫情、发展经济、应对气候变化等多重挑战,鉴于此,对气候变化负有不可推卸历史责任的发达国家,应给予发展中国家更多支持和帮助,而不应一味指手画脚。
怎样凝聚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合力?习近平主席指出,要携手合作,不要相互指责;要持之以恒,不要朝令夕改;要重信守诺,不要言而无信。
候鸟在位于江西鄱阳湖畔的五星农场境内振翅起飞(2018年1月11日摄)。新华社记者 万象 摄
苏晓晖说,应对气候变化是全人类共同的事业,中方一直坚持,各方应该以《生物多样性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巴黎协定》等国际条约为法律基础,支持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发挥应有作用,而不是将应对气候变化演变成为地缘政治的筹码、攻击他国的靶子、贸易壁垒的借口。
在《巴黎协定》达成、生效、落实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将生态文明领域合作作为共建“一带一路”重点内容;通过多种形式的南南务实合作,尽己所能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同美方共同发布《应对气候危机联合声明》;下一步,中方还将在今年10月承办《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中国坚定维护多边主义,以实际行动推动全球环境治理国际合作,展现负责任大国的胸怀与担当。
这是在福建南日岛海域拍摄的风力发电场(2019年2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国俊 摄
“面向未来,推动全球环境治理的中国方案将持续汇聚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强大力量,也将为世界应对各类全球性挑战带来更多信心和希望。”阮宗泽说。
标签 习近平- 原标题:以前所未有的雄心和行动 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习近平主席在领导人气候峰会上的重要讲话解读
- 责任编辑: 张致远 
-
“中国承诺的时间表远短于发达国家,需要艰苦努力”
2021-04-24 21:40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钟南山:正在全力研发针对变异毒株的疫苗
2021-04-24 11:42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彭丽媛回信90岁结核病防治专家马玙教授:医者情怀令人感佩
2021-04-24 11:36 -
迎接第六个中国航天日,钱学森图书馆举行首届星际航行科学节
2021-04-24 10:58 航空航天 -
31省份新增确诊9例,均为境外输入
2021-04-24 08:56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最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设计发布
2021-04-24 08:19 节日谈 -
王毅:打“台湾牌”是在“玩火”
2021-04-24 07:34 中国外交 -
王毅:民主不是可口可乐,全世界一个味道
2021-04-24 07:27 中国外交 -
王毅:美国新政府还未找到与中国打交道的正确路径
2021-04-24 07:24 中国外交 -
南方旱情持续,99万人发生临时饮水困难
2021-04-23 23:02 极端天气 -
中国3月自澳进口铁矿石超6000万吨!澳媒:想起10年前繁荣景象
2021-04-23 22:41 -
字节跳动回应上市传闻:暂不具备上市条件,目前无上市计划
2021-04-23 22:32 大公司 -
世界读书日,品读总书记如何“知学、好学、乐学”
2021-04-23 22:30 -
与总书记做“书友”
2021-04-23 22:29 -
被判12年!“港独”分子卢溢燊涉因藏大量爆炸品入狱
2021-04-23 22:07 香港 -
习近平出席领导人气候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2021-04-23 21:41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进村的野生东北虎被控制住了
2021-04-23 21:40 -
云南大理男子命案出狱后再杀人?官方通报来了
2021-04-23 21:37 依法治国 -
北京一女子执法站内辱骂民警被行拘:“我家二环8套房”
2021-04-23 21:18 -
波罗的海三国宣布将驱逐俄罗斯外交官
2021-04-23 21:10
相关推荐 -
“原来,中国早就有预判” 评论 48“MAGA巨星”唱反调,阿根廷业界:中国制造真香 评论 172特朗普喊话:俄乌别打了,一起跟美国做大生意发大财 评论 242MAGA基本盘还能“忍”特朗普多久? 评论 176从2000兆帕潜艇级热成型钢的“登天”说开去…… 评论 111最新闻 Hot
-
“原来,中国早就有预判”
-
“拜他所赐,美国变成了流氓国家”
-
“特朗普会输,但中国不会轻易给他台阶下”
-
“MAGA巨星”唱反调,阿根廷业界:中国制造真香
-
又一起!白宫平面图遭万人共享
-
“特朗普非常愤怒:再砍10亿”
-
“我们被美国梦骗了,精英把我们出卖了”
-
“美国太自满,恐在这三方面落后中国”
-
泄密不止一次,美防长在“家人群”也发了
-
特朗普喊话:俄乌别打了,一起跟美国做大生意发大财
-
中方出手,日欧车企“慌了”
-
她被提名为联大主席,“德国完了”
-
美媒焦虑:哪怕只为跟上中国,美政府都不能这么干啊
-
特朗普“抱怨”后,日本考虑放宽汽车进口安全标准
-
“五角大楼里完全崩溃了”,3名美国防部高官被解雇
-
“趁纳瓦罗不在,他们冲进白宫劝说特朗普暂停关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