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痛悼!两天,两位院士逝世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沈善炯,因病医治无效,于2021年3月26日在上海逝世,享年103岁。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谢毓元,因病医治无效,于2021年3月27日在上海逝世,享年97岁。
103岁上海最年长院士沈善炯逝世
他提出了提高金霉素产量的理论
著名微生物生化学家、分子遗传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共党员、九三学社社员、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沈善炯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1年3月26日22时10分在上海逝世,享年103岁,是上海最年长的院士。他提出了提高金霉素产量的理论,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能生产金霉素的国家。
1917年4月13日,沈善炯先生出生于江苏吴江。1942年7月毕业于昆明西南联大理学院生物系,8月至清华大学农业研究所任研究助教,1944年9月至华中大学理学院任讲师,1945年9月至四川北碚中央研究院植物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1946年9月至北京大学理学院任研究助教,1948年1月赴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深造并获得博士学位,1950年9月听从祖国召唤,回国途中在日本被扣留。1951年11月至浙江大学医学院生化科任副教授。1952年转到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研究所植物生理研究室任副研究员。1960年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1962年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生物研究所并入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后任研究员、副所长。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96年任中国科学院主席团成员。1952年加入九三学社。195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4年,受上海交通大学邀请协助筹建生物科学与技术系并任荣誉教授。1977年至1988年,分别担任上海市第五届、第六届政协常委。曾任中国遗传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微生物学会理事、中国生化学会理事等职。
沈善炯院士(左二,手插口袋者)登上威尔逊总统号邮轮准备回国,钱学森当时也在这艘邮轮上。
沈善炯早年从事抗生素和微生物生化的研究。对于金霉素和链霉素生物合成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的理论突破,对我国的抗生素生产做出重要贡献。对于大肠杆菌和链霉菌的生化研究中,获得了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在学术上和生产上都有重要价值。
20世纪70年代起,沈善炯利用肺炎克氏杆菌,研究自生固氮细菌的基因结构、表达和调节的一系列遗传学问题。在固氮基因的结构、表达和调节的分子机制方面,取得了开创性的成就,系统阐明了固氮基因受氧、铵和温度的调节均通过固氮正调节基因nifA的作用机理,提出了双层次调节学说。这个学说已被证实并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应用。这些工作引起国际分子遗传学界的巨大反响,获得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被誉为固氮基因分子遗传学研究领域最出色的成就之一。
20世纪80年代开始,沈善炯的实验室开展根瘤菌共生固氮的遗传学工作,探索共生固氮菌与宿主植物间相互作用的遗传学关系。对于结瘤基因和共生固氮基因的表达和调节机制的研究,取得了重要发现,多次受邀在国际生物固氮会议和国际遗传学会上做报告,对国内生物固氮领域的研究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沈善炯在固氮遗传研究工作中的成就为国际所公认。他的贡献不限于生物固氮,同时为奠定中国近代分子遗传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遗传学在中国曾受困扰达20多年,他和他的学生经艰苦奋斗,从研究固氮基因的结构与调节着手,首先开展了分子遗传学的研究。其在固氮研究领域的第一篇论文即受到国际同行的瞩目。他先后获得过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陈嘉庚生命科学奖、美国南加州中国工程师和科学家协会“杰出贡献奖”、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杰出校友奖。曾获“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
沈善炯先生为祖国的科技事业倾注大量的心血,他在赴美留学期间,响应祖国召唤,不顾阻扰,毅然归国,将对祖国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融入到无怨无悔、兢兢业业的科学事业中。他一生崇尚科学,坚持真理,严谨治学,提携后辈,远见卓识的科学大家风范和为祖国科学教育事业发展耕耘不息、孜孜以求的精神,为后人树立了光辉典范。
谢毓元院士逝世
他合作研发的重金属解毒药
是第一个被国外仿制的中国新药
我国著名药物化学家、有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谢毓元因病医治无效,于2021年3月27日11时05分在上海逝世,享年97岁。他和合作团队研发的重金属解毒药物二巯基丁二酸,使无数中毒病人得到了及时救治,是第一个被国外公司仿制的中国新药。
谢毓元先生1924年4月19日出生于北京,祖籍江苏苏州。1949年7月获清华大学理学士学位,同年7-8月参加平津各大学毕业暑期学习团,8月受聘清华大学化学系助教,1951年2月进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时为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研究所药物研究室)工作至离休。他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1年获得前苏联科学院天然有机化学研究所副博士学位,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谢毓元先生以科技报国为己任,多次根据国家需求转换研究方向,取得多项卓越成就。入所初期,谢毓元先生主要跟随赵承嘏先生从事中草药的提取和有机化合物的合成,解决了我国阿托品、后马托品、普鲁卡因等急需药物自给的合成工艺问题,其中1953年完成的普鲁卡因合成工艺在1965年获中国科学院推广奖。1953年,为解决治疗血吸虫病特效药酒石酸锑钾毒性问题,他和丁光生、梁猷毅等合作研发了重金属解毒药物二巯基丁二酸,对砷、铅、铜等重金属中毒后的解毒有极好的效果,该药在抢救砒霜中毒事故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使无数中毒病人得到了及时救治。1992年该药还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正式批准,作为小儿铅中毒治疗药物,是第一个被国外公司仿制的中国新药。
1953年,谢毓元在上海药物所实验室
1961年留学归国后,他将研究重心转至天然产物化学,先后完成了灰黄霉素的全合成、莲心碱绝对构型的确定及全合成、甘草查尔酮的结构确定及全合成等。其中,莲心碱及甘草查尔酮的研究作为“中草药活性成分的研究——十二种新有效成分的发现”成果的组成部分,获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1966年,他接受国家任务,从事放射性核素促排药物的研发。他首创的放射性核素钚-239、钍-234、锆-95促排药物“喹胺酸”,于1980年获国防技术重大成果三等奖,同时还实现了价格昂贵的帕金森病治疗药物左旋多巴的国产化,该药被纳入1977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他的另一个首创放射性核素锶-90促排药物“酰膦钙钠”,于1983年被卫生部授予甲级成果奖(一等奖)。
1982年,谢毓元(左二)在实验室给组里的科研人员讲授螯合剂方面的知识
之后,国家科研任务发生改变,谢毓元先生着力于将螯合剂研究应用于民用,先后进行了放射性核燃料铀的促排药物研究、抗骨质疏松药物研究、抗肿瘤药物研究,均有良好的发现,他发明的“双酚氨酸”至今依然是放射性铀促排效果最好的化合物之一。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他完成了新的高效植物生长激素“表-油菜素内酯(天丰素)”的合成工艺探索,最终实现规模化生产,1995年产值达到一千万元。科研工作的累累硕果,验证了谢毓元先生“为学之道,贵在勤奋;刻苦钻研,持之以恒;戒骄戒躁,求博求深;锲而不舍,终能有成”的座右铭。
1999年,谢毓元(右)在家中与牛群(左)对弈
标签 中科院- 原标题:痛悼!两天,两位院士逝世
- 责任编辑: 李天宇 
-
我们的传家宝丨大庆精神、铁人精神
2021-03-28 13:16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让历史照亮未来——跟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学习党史
2021-03-28 13:12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时政微纪录丨不忘来时路 薪火相传承——一堂生动的大思政课
2021-03-28 13:07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31省份新增确诊8例,均为境外输入
2021-03-28 11:34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戏精”史文清被开除党籍,曾组织千名群众为其送别
2021-03-28 11:34 廉政风暴 -
BCI上海代表处提交2份报告,被总部无视
2021-03-28 10:06 -
时习之丨八闽之行先看山,习近平再次强调这件事
2021-03-28 09:03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起源于蒙古国的沙尘已影响京津冀大部地区
2021-03-28 08:27 -
信阳市政府回应“耕地建别墅”:成立联合调查组开展调查
2021-03-28 08:24 聚焦三农 -
习近平就埃及发生火车碰撞事故向埃及总统致慰问电
2021-03-27 21:43 中国外交 -
一见·两会后首次外出考察,习近平强调学史明理
2021-03-27 21:41 -
中方对美国、加拿大有关人员和实体实施制裁
2021-03-27 21:07 中国外交 -
贵州报告1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康复期核酸阳性
2021-03-27 20:02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如何学党史,总书记这样身体力行
2021-03-27 19:23 -
学习正当时丨习近平与三坊七巷的故事
2021-03-27 19:21 -
一见·“一生中最好的年华”,习近平做了哪些事?
2021-03-27 19:18 -
著名微生物生化学家沈善炯院士逝世,享年103岁
2021-03-27 17:34 -
第1视点|习近平: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展现更大作为
2021-03-27 15:50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台湾新船刚下水,就歪了…
2021-03-27 15:47 安全生产 -
20多年前在三明,习近平就提出“真扶贫、扶真贫”
2021-03-27 15:46 扶贫攻坚战
相关推荐 -
这场贸易战,美国就是个“纸老虎” 评论 39特朗普也直说了:不行,就放弃 评论 218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国谈成 评论 225“英伟达很急:别再卡了,中国自研芯片已突围” 评论 145“痛苦!关税战被中方拿捏,美国只能二选一” 评论 99最新闻 Hot
-
特朗普也直说了:不行,就放弃
-
“中国深知‘广场协议’是致命的,特朗普别想了”
-
“中国稀土,关乎美国人生死”
-
美军高官着急:中国速度太快了,是美国3倍
-
德银:中国客户减持美债,转头买欧洲资产
-
美国对中国再下黑手,“黄仁勋道出最大担忧…”
-
跟特朗普谈,拿中国当筹码?英财相:蠢死了
-
加总理扬言:除了中美,还有其他人
-
美方将不再斡旋?梅德韦杰夫喊话欧盟:学着点
-
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国谈成
-
“英伟达很急:别再卡了,中国自研芯片已突围”
-
印尼让步了
-
“痛苦!关税战被中方拿捏,美国只能二选一”
-
西藏日喀则市原副市长张云宝被查,长期在水利系统工作
-
轮胎高速路上狂奔后滚进服务区致人死亡,重庆警方通报
-
中国在智利合建天文台项目,美国又伸黑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