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晓明这段话的深意,西方媒体压根没听懂
“没有退让余地”
法新社称,此次全国人大通过有关决定,是对香港选举制度的“彻底改革”,确保了“爱国者治港”。报道提及,张晓明用“微创手术”来形容这些变化:“微创手术的特点就是创口小、探入深、术后恢复比较快。”
法新社还注意到,张晓明在讲话中表示,香港问题是“政治问题”,“涉及夺权与反夺权、颠覆与反颠覆、渗透与反渗透的较量,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没有退让的余地。但他也表示“立法会里仍然可以听到不同的声音”。
尽管关注到了张晓明讲话中的几个关键点,但法新社仍不免夹带私货,在报道发布会的同时,渲染所谓中央“镇压”香港反对派、压制“街头运动”等,还不忘强调来自美英、欧盟的批评“纷至沓来”。
西方国家在干预中国内政方面向来不会缺席,例如美国国务卿布林肯11日就宣称,中国完善香港特区选举制度“打击了香港的民主制度”。
对于美方的上述言论,张晓明12日进行了驳斥。而美联社似乎格外关注张晓明的这一反击,而后者也确实打到了美国的“痛点”。
美联社提到,张晓明在12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回应:
“也不知道,去年美国总统大选出现那么多的乱象,在1月6日发生了暴力冲击国会山事件之后,美国的政客们还有什么道德资本对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选举制度指手划脚?”
根据全国人大关于完善香港特区选举制度的决定,香港立法会目前的70个议席将会增加到90个,而未来选举委员会除了可以提名、选举特首,还能选举立法会部分议员。
美联社称,这些改革“引起了人们的担忧”,即直接选举的立法会议员比例将降低。香港《星岛日报》记者在12日记者会上也提问,有人质疑扩大选举委员会的权力是“民主的倒退”。
对此,国务院港澳办副主任邓中华在12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指出,由选举委员会选举产生立法会的部分议员,这样的做法原来就有,香港市民对这一做法是比较熟悉的,不能说恢复过去的做法就是“倒退”,就不是香港民主政治制度循序渐进的发展。
新加坡《联合早报》12日援引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研院/法学院副教授田飞龙的话说,香港民主必须走出一条真正符合“一国两制”之地方民主定位的新路,并在可能的制度实验范畴内演示“爱国者治港”与自由民主的有机结合形式。
“反对派里也有爱国者”
爱国者治港天经地义,哪个国家都不会允许不爱国者进入议会。但一些西方媒体却有意把“反对派”与“不爱国者”、“乱港分子”混为一谈,以此抹黑中央政府“打压香港民主”。
例如美联社在另一篇报道中写道,北京明确表示“只有真正的爱国者才能进入立法会,不包括政府批评人士以及任何与北京有明显分歧的人。”《华尔街日报》干脆在标题中就抹黑道:“中国用‘只准爱国者(Patriots Only)’的规则,几近终结香港民主。”
张晓明12日明确指出:
“中央强调“爱国者治港”,不是说要在香港的社会政治生活当中搞“清一色”……把不爱国的人特别是反中乱港分子排除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管治架构之外,不等于说把所有的反对派或者范围更广一点的泛民主派全部排斥在管治架构之外,因为反中乱港分子和反对派特别是‘泛民主派’是不能简单划等号的,反对派特别是‘泛民主派’里面也有爱国者,他们将来仍然可以依法参选、依法当选。”
此前,全国人大代表、香港工会联合会会长吴秋北接受观察者网采访时也明确表示,一系列改革是让反中乱港者出局,剔除那些抵制国家制度、抵制特区宪制秩序、危害国家安全的的人,而不是针对所有反对派。“全世界的反对派都是要求爱国的,无论他们属于什么党派。”
都2021年了,西方媒体还在宣扬“香港失败论”
12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日本共同社记者提问:有些经济界人士担心,由于选举制度的改革,香港会失去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外资企业会从香港逃到境外,中方对此有何看法?
张晓明举了如下几个例子:
1983年9月,中英关于香港前途问题的谈判正胶着的时候,英方为了达到“以主权换治权”的目的,不惜打“经济牌”向中方施压,突然对外界散布“谈判破裂、香港前途不明”这样的一些消息,引发9月24日这一天香港港币大跌、银行挤提,市民纷纷抢购日用品,香港似乎末日来临的样子,史称“黑色星期六”事件。
1995年香港回归前夕,美国《财富》杂志以“香港已死”作为封面标题,预言香港回归之后不可能保持国际贸易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到了去年,香港国安法颁布之后,美国《大西洋月刊》又刊登了题为“香港的终结”的文章。
“这似乎成为了一个规律。”张晓明说,“每到一些重要的敏感时间节点或者重大事件的时候,西方国家某些人就会更加起劲地‘唱衰’香港,散布各种危言耸听的‘预测’,但是事实总是令他们大跌眼镜。”
2021年,当部分西方媒体一边听着张晓明的讲话,一边抹黑中国、“唱衰”香港的同时,似乎已经忘了他们同行那些危言耸听的“预测”从未实现过。张晓明这段话的深意,他们显然没有听懂。
- 责任编辑: 王恺雯 
-
北京冬奥组委祝贺巴赫连任国际奥委会主席
2021-03-12 23:00 -
沈阳通报1例新冠患者复阳
2021-03-12 22:22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政府工作报告全文来了
2021-03-12 22:17 2021两会 -
连续三天,解放军军机进入台“西南空域”
2021-03-12 21:48 台湾 -
上海将集中上市超1万套新房,优先满足无房家庭自住
2021-03-12 21:37 中国房市 -
女辅警与多名公职人员发生关系后敲诈,官方回应
2021-03-12 20:51 依法治国 -
第一报道 | 习近平在两会上的重要论述,让世界深刻理解中国高质量发展
2021-03-12 20:33 2021两会 -
驻港公署:对接种中国疫苗人员来华提供签证便利
2021-03-12 20:26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全纪实:总书记两会团组活动的10个瞬间
2021-03-12 20:25 2021两会 -
外交部:朝方任命李龙男为驻华大使
2021-03-12 20:19 中国外交 -
赵立坚回应“美国务卿计划向中方提问涉疆涉港问题”
2021-03-12 20:07 中美关系 -
乌克兰将把马达西奇收归国有,外交部表态
2021-03-12 20:07 -
参加奥运会的日本运动员无法接种中国疫苗?赵立坚回应
2021-03-12 20:07 东京奥运会 -
赵立坚:希望有关国家不要搞封闭排他的“小圈子”
2021-03-12 20:07 中国外交 -
台当局:继续接种阿斯利康疫苗,黄种人体质不同
2021-03-12 19:42 台湾 -
苻彩香、沈丹阳任海南省委常委
2021-03-12 19:31 高层人事 -
“去美国留学过的日本人,怎么会去中国工作?”
2021-03-12 19:27 -
中印同意尽快举行下一轮军长级会谈
2021-03-12 19:18 龙象之间 -
证监会谈康得新退市:个别投资者仍大量买入股票,并带头滋事诽谤
2021-03-12 19:10 大公司 -
“啃地石狮”挡道,是奇葩景观还是因懒政无人管?
2021-03-12 17:50 基层治理
相关推荐 -
“特朗普已经输掉了对华贸易战” 评论 161“中国知道,特朗普何时会眨眼” 评论 127特朗普又“眨眼”:中方来谈吧,签个“特殊协议” 评论 533“中国打贸易战有秘密武器:AI机器人大军” 评论 111最新闻 Hot
-
“特朗普已经输掉了对华贸易战”
-
“收到中方警告”,韩国业界:后果很严重
-
中企直说了:不会妥协,现在是美国人没的选
-
“这就是中美的不同之处”
-
“中国知道,特朗普何时会眨眼”
-
美财长不痛快:IMF和世界银行,与中国走太近
-
“前220名持币大户可与总统共进晚餐”,特朗普币飙升60%
-
六大重磅团体罕见联名抗议,“特朗普考虑豁免中国汽车零件”
-
“脏话满天飞”,马斯克与贝森特被曝激烈争吵
-
在中美之间二选一?韩国表态
-
特朗普又“眨眼”:中方来谈吧,签个“特殊协议”
-
又发癫!“没了中国,英国你能行?”
-
特朗普夸口:特鲁多说了,没美国就没加拿大
-
“就算加100%关税,中国口罩也比美国货便宜”
-
暴跌71%!马斯克叹气:我劝过特朗普,听不听由他
-
12州联合起诉:特朗普,收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