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些年身披“皇帝新装”的BBC,其实很low
最后更新: 2021-03-11 18:09:57驰名双标
BBC整天造谣新疆人民遭“不公正”对待,却忘了其内部发生过有色人种女主持和白人男主持遭双标风波。
很多人还记得,2019年7月,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对猛烈批评自己反移民政策的4名民主党有色人种女议员喊话,讥讽她们“为什么不回自己的国家去,收拾犯罪猖獗的祖国呢”?
同年9月,BBC投诉处理部门裁定,有印度和毛里求斯血统的女主持纳加·蒙切蒂(Naga Munchetty),因7月批评特朗普涉嫌种族主义行为而违反了BBC准则。蒙切蒂有权发表自己的观点,但已经“超出了准则允许的范围”。
当时,她主持新闻节目“BBC早餐”(BBC Breakfast)已有10年之久。
蒙切蒂在节目里说了什么?她说:“作为一名有色人种女性,我每次被要求回家乡去的时候,都觉得这是种族主义。”
“我现在并非指责谁有问题,但你们知道某些话的含义。”
蒙切蒂(右)
蒙切蒂还表达了自己的“极其愤怒”,认为很多英国人可能也有同感。
这段“脱稿”发挥获得不少外国网友称赞。而BBC支持了其他观众的投诉,认为蒙切蒂说得太多了。
英国一名印度裔记者质疑裁决:“当你想到那些(多半是)年长白人男性一天天地在BBC和推特上说这说那,却能逃脱惩罚时,(就会觉得)这项裁决令人不解。”
在数十位明星、部分BBC员工、政客等舆论抗议下,BBC撤销了原来的决定。
不过,BBC还有一项“神操作”引发了外界抨击:最早的观众投诉信实际还提到了蒙切蒂的搭档、白人男主持丹·沃克(Dan Walker),批评沃克“非常不专业地询问同事的个人看法!后者‘愚蠢地’响应了他的要求,对特朗普发起了攻击”。但投诉处理流程走到最后,“受伤”的只有蒙切蒂。
有员工不满:为什么有色人种女性受到“审判”,成为了"牺牲品",她的白人男性搭档却没有?
BBC部门负责人甚至承认“沃克在某种程度上引导蒙切蒂得出了她的最终结论”,却以投诉处理程序为由替上述裁决辩护。
同样玩双标的还有英国通讯管理局(Ofcom),其2月4日发表声明称,已吊销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在英国的落地许可。一面标榜着所谓新闻自由,一面又以存在“政治属性”为由阻挠中国媒体。要知道,BBC与英国情报部门可是有着悠久的合作历史。
英国《观察家报》1985年就披露,BBC员工的入职曾长期受到英国军情五处(MI5)的定期审查。BBC后来也承认此事,在2018年的一篇报道中称,政治审查始于BBC成立之初,一直持续到上世纪90年代。还有一些知名记者曾因政治审查被BBC拒之门外。
当时,位于BBC广播大楼一处偏僻走廊的105室,正是BBC和军情五处联络负责人罗尼·斯东汉(Ronnie Stonham)准将的办公室。
“走程序(Formalities)”其实就是政审做法的代号 图源:BBC
当BBC开始“剖析”假新闻
虽说自己的履历并不光彩,BBC倒很热衷研究别国“假新闻”。
2018年11月,半岛电视台网站刊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伊朗研究和比较文学教授哈米德·达巴什(Hagop Kevorkian)的评论文章《当BBC做假新闻的时候》。文章称:“BBC试图剖析全球虚假信息泛滥现象,却轻易忘记了自己的‘假新闻’史。”
作者当时看到的BBC“假新闻”系列节目中,罗列了BBC眼中的尼日利亚、埃及、印度、格鲁吉亚和土耳其等地“假新闻”。
他总结自己的“观影”感受提出,“我相信你们也注意到了奇怪之处——它们都是非英国和非欧盟国家。”
文章还犀利抨击道,“欧洲媒体已悄悄成了真相的‘仲裁人’,尤其是BBC。‘假新闻’是落后的黑人和棕色人种会做的事,BBC和其他白人告诉我们的才是‘真新闻’。”
对非西方世界而言,BBC是西方“民主教”教义的“宗教裁判所”。
达巴什文章截图
除了外国学者,英国民众也在质疑BBC公信力。英国调查机构Redfield & Wilton Strategies去年底的一项调查显示,47%的英国人认为BBC近年来的新闻报道未能做到公正。
也难怪在BBC自吹“最受信任”的推文下,有那么多外国网民、乃至英国网民会看不下去,嘲讽BBC成了“偏见广播公司”(Biased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2020 年了,相信英国广播公司说真话的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少。”去年初,英国作家大卫·塞奇威克(David Sedgwick)出版了《假新闻工厂:来自英国广播公司的故事》(The FakeNews Factory:Tales from BBC-land)一书,深度挖掘BBC各种违反新闻道德的案例。
在塞奇威克眼中,BBC已经成为“对自由的严重威胁”,“更可怕的是,它在英国当权派中几乎获得了普遍的支持。”
《假新闻工厂:来自英国广播公司的故事》
事实上,英国短视的政客正越来越依赖BBC这种在西方用户中还有点公信“残值”的媒体。
而在塞奇威克之前的2007年,曾供职BBC逾20年的记者罗宾·艾特肯(Robin Aitken)撰写了《我们能相信BBC吗?》(Can We Trust the BBC?)一书,列数了BBC多年来的“作恶”,无情揭穿了BBC道貌岸然、其实并不存在的所谓“客观公正”的“皇帝的新装”。
当偏见、傲慢、无知,充斥着BBC的各类报道,这家英国老牌媒体距离它所标榜的“全球最受信任新闻媒体”,恐怕已经越来越远了。
标签 BBC- 责任编辑: 王恺雯  童黎  王慧 
-
李克强:希望中美有多领域、多层次的对话
2021-03-11 17:51 中美关系 -
何时可以异地报销全部看病费用?李克强:明年年底前
2021-03-11 17:33 养老与社保 -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发言人就全国人大涉港决定发表谈话
2021-03-11 17:31 香港普选 -
李克强:始终坚持爱国者治港,也是为确保“一国两制”行稳致远
2021-03-11 17:29 香港 -
李克强:今年在制定宏观政策时,依然坚持就业优先
2021-03-11 17:05 中国经济 -
中国经济增速可达8%?李克强回应
2021-03-11 16:59 2021两会 -
中方是否愿再次接待专家组访华?李克强回应
2021-03-11 16:53 2021两会 -
-
让总书记牵挂的玉树,现在怎么样了?
2021-03-11 16:14 2021两会 -
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爬坡过坎”,工信部出台具体举措
2021-03-11 16:10 新能源汽车 -
-
直播:李克强会见中外记者
2021-03-11 16:00 2021两会 -
中联办:完善选举制度将推动香港走向长期繁荣稳定
2021-03-11 15:58 香港 -
外交部:要求美方摒弃冷战零和思维,停止干涉中国内政
2021-03-11 15:28 中美关系 -
关于完善香港特区选举制度的决定,高票通过!
2021-03-11 15:27 香港 -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闭幕
2021-03-11 15:01 2021两会 -
杨洁篪、王毅将同美方举行高层战略对话
2021-03-11 14:31 中美关系 -
中纪委:斩断“神医宇宙”利益链
2021-03-11 14:16 -
“总书记连吃活鱼都替我们想到了!”
2021-03-11 12:31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货拉拉公布整改进度:上线录音功能
2021-03-11 12:25
相关推荐 -
“特朗普误判啊,中国未来几十年都将是硬核玩家” 评论 66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评论 111“特朗普已经输掉了对华贸易战” 评论 208“中国知道,特朗普何时会眨眼” 评论 130特朗普又“眨眼”:中方来谈吧,签个“特殊协议” 评论 536最新闻 Hot
-
纽森宣布:加州已超日本,成为全球第4大经济体
-
中国田协通报:涉事10人禁赛3年
-
97岁航空发动机泰斗温俊峰逝世,曾参与研制歼7、歼8系列发动机
-
“每天睁眼就焦虑,得做心理建设才敢点开手机”
-
马哈蒂尔:特郎普的高关税撑不了3个月
-
“特朗普误判啊,中国未来几十年都将是硬核玩家”
-
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
“美官员私下承认:误判了!特朗普原以为中国会最早…”
-
“特朗普这伙人,别砸了‘美国’这块‘金字招牌’”
-
白宫激辩解除“北溪-2”制裁?他俩火速回应
-
“特朗普已经输掉了对华贸易战”
-
“收到中方警告”,韩国业界:后果很严重
-
中企直说了:不会妥协,现在是美国人没的选
-
“这就是中美的不同之处”
-
“中国知道,特朗普何时会眨眼”
-
美财长不痛快:IMF和世界银行,与中国走太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