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会见中外记者
最后更新: 2021-03-11 18:47:35日本经济新闻记者:您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21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为6%以上,目前很多国际机构都认为中国2021年的经济增长有可能达到8%左右。在“十四五”开局之年,除了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加大,还存在着由于世界性的资金过剩导致房地产投资过热的风险,现在中国政府采取了宽松的财政和货币政策。请问总理,在这样的情况下今年是否存在宏观政策转为偏紧的可能性?据日本经济研究中心预测,中国的经济规模将于2028年超过美国,对此您有何看法?谢谢。
李克强:我注意到,我们提出6%以上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确实引起了多方面的关注,有不少分析。有的认为是积极的,也有认为低于预期。我们当然乐见经济向好,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今年是在恢复性增长的基础上前行,有很多不可比的因素。而且世界经济复苏不确定性依然很大。我们说6%以上,6%不低了,现在我们的经济总量达到100万亿元,增长6%就是6万亿元,这要放到“十三五”之初,需要8%以上增速才能达到。而且我们说6%以上是开了口子的,实际过程中也可能会增长得更高一点。但是我们不是在定计划,我们是引导预期,希望把预期引导到巩固经济恢复增长基础,推动高质量发展,保持可持续性,尤其是和明年、后年的目标相衔接,不能造成大起大落,否则会扰乱市场的预期。一时走得快不一定走得稳,只有走得稳才能走得有力。我们还是希望中国这样一个巨大的经济体,经济能够行稳致远,保持长期向好。
去年面对罕见的巨大冲击,我们及时果断采取措施,但也保持定力,没有搞“大水漫灌”。我们新增财政资金规模2万亿元,绝大部分都是用于市场主体和民生急需,主要是减税降费,保基本民生。而且采取了直达机制,就是把这些“救命钱”最快7天时间直达基层,来保证基层减税降费、稳岗等财力,很快就见到效果。如果我们当时重点考虑上大项目、搞大产业,这不是不需要,但这要经过论证还要考虑市场需求,时间恐怕得200天以上,就不是仅仅一周时间了。错过了时间,企业可能会大批倒闭。我记得去年在记者会上,也有记者提出中国政府采取的政策规模和力度是不是偏小了。我们是把肥施到根子上,政策打到点子上,所以起效快、有作用。现在看,这个规模、力度是合理的,准备的储备政策后来也没有用。
去年我们没有搞宽松政策,或者说所谓量化宽松,今年也就没有必要“急转弯”,还是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可持续性,着力稳固经济,推动向好。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还是要注重把肥施在根上,现在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还在恢复元气中。由于经济恢复增长,我们要合理调整政策,但调整是适度的,有些阶段性政策退了,同时又用一些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来冲抵影响,保持保民生、保就业、保市场主体的力度不减。
怎样保持力度不减,固然资金规模很重要,但用好钱更重要,我们去年宏观调控积累的经验还可以继续用。比如在财政金融方面,简单地说,那就是要“一减、一增、一稳中有降”。“一减”,就是减少中央政府本级支出,各级政府都要带头过紧日子;“一增”,就是扩大直达资金范围,让基层和市场主体感到支持力度不减,这样能够更快更有效地惠企利民;“稳中有降”,就是在稳定杠杆率的同时,引导金融企业合理让利,使中小微企业融资更便利、融资成本做到稳中有降。当然,我们对各类风险隐患,也会及时防范化解。
中国发展的根本目的是要让中国人民过上好日子,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会立足于着力办好自己的事。中国的发展对世界和平稳定、发展繁荣都是重要贡献。谢谢。
中国新闻社记者:总理您好!前两年住院费用的异地报销问题得到了解决,极大便利了异地就医。但是很多人外出打工,也有不少老年人是异地养老,他们门诊的看病开药还需要回原籍报销,非常不方便,所以请问门诊费用的报销何时能得到解决?
李克强:我在中国政府网的实名留言中,也看到了这类问题。的确,在一些学校门口,大家看到很多老人在接送孩子,这些老人不少是异地养老的,或就是来帮子女带孩子的。他们中有人经常为异地报销医疗费奔波烦恼,所以这个问题应该下决心逐步解决。今年我们要扩大门诊费用跨省直接报销的范围,到明年年底前每个县都要确定一个定点的医疗机构,能够直接报销包括门诊费在内的医疗费用,不能再让这些老人为此烦心。这件事,还有类似的事,看似不大,政府工作人员多费些心,就可以让老人、让家庭多一点舒心。谢谢。
凤凰卫视记者:总理您好,很高兴能够见到您,虽然是以这样特殊的视频方式。过去一年香港因为这场特殊疫情饱受打击。我们知道您一直心系香港,香港未来两年将进入选举年,而此时全国人大会议就完善香港的选举制度作出了决定,人大常委会将就香港选举的相关法律进行修改,想请教中央政府是看到了什么?外界对于“一国两制”如何继续实践充满着关注。您认为“一国两制”在香港将来要如何行稳致远?谢谢。
李克强:我们明确提出,要继续全面准确地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方针,严格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落实好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全力支持特区政府和行政长官依法施政。
刚才你问到全国人大就完善香港选举制度作出决定,决定很明确,就是要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的制度体系,始终坚持“爱国者治港”,也是为了确保“一国两制”行稳致远。
去年香港受到了多重冲击,我们希望香港各界能够携起手来尽早战胜疫情,实现经济恢复性增长,改善民生,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中央政府会继续全力给予支持。谢谢。
- 原标题:直播!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闭幕
- 责任编辑: 林铃锦 
-
李克强谈市场主体:要让他们松绑,放开手脚去竞争
2021-03-11 18:16 中国经济 -
李克强:希望中美有多领域、多层次的对话
2021-03-11 17:51 中美关系 -
这些年身披“皇帝新装”的BBC,其实很low
2021-03-11 17:51 BBC那些事 -
何时可以异地报销全部看病费用?李克强:明年年底前
2021-03-11 17:33 养老与社保 -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发言人就全国人大涉港决定发表谈话
2021-03-11 17:31 香港普选 -
李克强:始终坚持爱国者治港,也是为确保“一国两制”行稳致远
2021-03-11 17:29 香港 -
李克强:今年在制定宏观政策时,依然坚持就业优先
2021-03-11 17:05 中国经济 -
中国经济增速可达8%?李克强回应
2021-03-11 16:59 2021两会 -
中方是否愿再次接待专家组访华?李克强回应
2021-03-11 16:53 2021两会 -
-
让总书记牵挂的玉树,现在怎么样了?
2021-03-11 16:14 2021两会 -
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爬坡过坎”,工信部出台具体举措
2021-03-11 16:10 新能源汽车 -
-
中联办:完善选举制度将推动香港走向长期繁荣稳定
2021-03-11 15:58 香港 -
外交部:要求美方摒弃冷战零和思维,停止干涉中国内政
2021-03-11 15:28 中美关系 -
关于完善香港特区选举制度的决定,高票通过!
2021-03-11 15:27 香港 -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闭幕
2021-03-11 15:01 2021两会 -
杨洁篪、王毅将同美方举行高层战略对话
2021-03-11 14:31 中美关系 -
中纪委:斩断“神医宇宙”利益链
2021-03-11 14:16 -
“总书记连吃活鱼都替我们想到了!”
2021-03-11 12:31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相关推荐 -
MAGA基本盘还能“忍”特朗普多久? 评论 42从2000兆帕潜艇级热成型钢的“登天”说开去…… 评论 61美媒焦虑:哪怕只为跟上中国,美政府都不能这么干啊 评论 134“趁纳瓦罗不在,他们冲进白宫劝说特朗普暂停关税” 评论 176最新闻 Hot
-
美媒焦虑:哪怕只为跟上中国,美政府都不能这么干啊
-
特朗普“抱怨”后,日本考虑放宽汽车进口安全标准
-
“五角大楼里完全崩溃了”,3名美国防部高官被解雇
-
“趁纳瓦罗不在,他们冲进白宫劝说特朗普暂停关税”
-
泽连斯基回应:停火30小时太短,建议30天
-
韩国一战机飞行训练中掉落机炮吊舱和空油箱
-
“美国在地球上跟中国争,却把太空主导地位拱手让出”
-
内塔尼亚胡:摧毁哈马斯前不会结束军事行动
-
超900人签署“反关税宣言”,包括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
“中国正投入万亿美元,我们却在这胡搞”
-
真急了!“白宫拟成立涉华关税应急工作组”
-
黄仁勋访华盼继续合作,特朗普回应
-
中国男子在TikTok“神评”美国关税,米尔斯海默秒答:赞同
-
“内地电影票房过亿那一刻,香港电影就被颠覆了”
-
美国税局代理局长刚上任三天就被免,“贝森特抱怨他是马斯克的人”
-
特朗普也直说了:不行,就放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