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跟着总书记长见识 | 内蒙古草原上的两段历史佳话
最后更新: 2021-03-06 08:37:003 月 5 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提到了"齐心协力建包钢"和"三千孤儿入内蒙"两段历史佳话。这里面,蕴含着怎样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回顾。
包钢,是新中国首批建设的三大钢铁企业之一。
1959 年 10 月 15 日,在包钢一号高炉前面广场上,举行了出铁剪彩典礼大会。新华社记者李基禄、陆轲摄
在这里,流出第一炉铁水,结束了草原上寸铁不产的历史。然而,包钢建设之初困难重重,隐含着一段齐心协力的光辉岁月。
1958 年,包钢正处于大规模建设时期,人们热切期望的一号高炉建设却遇到了设备和建设材料供应不足的难题。
党中央很重视包钢建设,提出"要想办法为包钢解决困难"。全国上下,各地区、各企业、各部门积极行动,掀起一场全国支援包钢的热潮。
平均每天有 10 多个车皮的设备和材料从全国各地运到包钢。这些材料和设备来自 22 个省 55 个市 300 多个企业。
鞍钢除发运钢材外,还支援干部、工人 7000 多人,鞍钢老英雄、全国劳动模范孟泰带着几名技师也来到包钢支援建设,协助解决技术难题。
这是孟泰(左)和包钢副经理李超一起研究烘炉出铁的问题。新华社记者陆轲摄(1959 年 9 月 22 日发)
沈阳、唐山、合肥、大连等地的企业日夜赶制设备;北京军区、空军和民航派出汽车和飞机,为包钢运送物资和设备。
包钢在全国各地大力支援下,加快建设速度。规模巨大的包钢焦化厂第一座炼焦炉就要提前投入生产。图为已竣工的化学回收系统一角。新华社记者陆轲摄(1959 年 3 月 31 日发)
中央、自治区、包头市先后派出文艺团体到包钢建设工地慰问演出,鼓舞士气。一时间,包钢建设工地人欢马叫,机器轰鸣,塔吊伸出巨臂,托起高炉节节上升。
英雄的包钢建设者们,没有辜负党中央和全国人民的期望,团结一致战胜了许多困难,终于使一号高炉提前一年建成投产。
包钢大力支持京九建设,1993 年 10 月产重轨 3.5 万吨,创投产以来最高纪录。这是即将运往京九工地的重轨。新华社记者杨慎和摄(1993 年 11 月 2 日发)
从产出第一炉铁水,到年产 1500 万吨钢材,包钢见证了共和国建设、民族工业发展的光辉历程。60 多年来,包钢经历了发展的跌宕起伏,与国企改革同频共振,不断开启"断舍离",按下加速键。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包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技术、产品提档升级、转换发展动能,冲破重重困难向高质量发展迈进,正焕发出新的活力。
这是 2015 年 12 月 7 日拍摄的内蒙古包钢集团轨梁厂生产线。新华社记者连振摄
1959 年到 1961 年,上海、江苏、浙江等地陷入困难,育婴堂的米粮眼看就要见底,政府收养的几千个孩子怎么办?
党和政府决定,把这些"国家的孩子"送到草原。
消息像风一样迅速传遍草原。年迈的额吉(蒙古语意为妈妈)、中年妇女、新婚夫妇,有的骑着马,有的赶着勒勒车,有的步行几百里,争先恐后收养这些孤儿。有的夫妇没有领到孩子,委屈得流下了泪水。
1961 年,在哈音哈尔瓦公社卫生院当护理员的张凤仙,和在畜牧场工作的丈夫道尔吉商量,收养了 6 个孩子。小鸟归巢,孩子们终于有了一个家。
这是"草原母亲"张凤仙夫妇和她收养的 6 个孩子及家人的全家福(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19 岁的少女都贵玛被招进四子王旗保健站,负责 28 个孩子的生活。做饭、洗衣、煮牛奶、教语言、和孩子们一起玩、哄孩子们入睡 …… 每天都是从早忙到晚。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上图为:在内蒙古四子王旗脑木更苏木乌兰希热嘎查,都贵玛(中)和女儿查干朝鲁(左)在她们居住的蒙古包前合影(都贵玛提供);下图为:2018 年,在内蒙古四子王旗乌兰花镇,76 岁的都贵玛(右)和女儿查干朝鲁(左)在自家楼下合影。新华社记者邹予摄
草原上的额吉们都悉心地照料这些"国家的孩子",苦心教育他们长大成人。原本相隔千里,没有血缘关系,如今却骨肉相连、生死相依。三千汉族孤儿与蒙古族母亲之间,演绎了一个超越地域、血缘、民族的人间佳话。
这是内蒙古巴音策勒牧业社的保育员和幼儿们玩耍(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张凤仙的 6 个孩子个个有出息,巴特尔考进了南京气象学院,黄志刚在旗物资局当采购员,党玉宝参了军,毛世勇也入了伍,其木格当了邮电局话务员,高娃考进了南开大学。
都贵玛抚育了 28 个孩子,每养壮或养大一个,就被领养家庭接走一个,她经历了 28 次痛苦的离别。现在,她成了最富有的人——孩子们成家立业都有了后代,她生活在一个上百人、多民族的大家庭。
2017 年 5 月 10 日,"草原母亲"都贵玛(右)和她抚养过的斯日巴勒在一起翻看照片。新华社记者任军川摄
在包钢的困难时期,神州大地同心聚力,全国支援包钢建设、帮助内蒙古;在面对自然灾害的困难时,内蒙古的牧民群众奉献爱与担当,用自己的奶水把"国家的孩子"抚养成人。
草原上这两段历史佳话,生动诠释了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族同胞手足相亲、守望相助 ,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 原标题:跟着总书记长见识 | 内蒙古草原上的两段历史佳话
- 责任编辑: 张致远 
-
时政新闻眼丨第四次到内蒙古代表团,习近平释放了哪些鲜明信号
2021-03-06 08:22 2021两会 -
习近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增值的
2021-03-06 08:15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习近平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这里要加一个“沙”字
2021-03-06 08:03 2021两会 -
今日看点:人代会审查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草案
2021-03-06 07:55 2021两会 -
韩正参加陕西团审议: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2021-03-06 07:46 2021两会 -
王沪宁参加河北团审议: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进展
2021-03-06 07:38 2021两会 -
习近平:在各族干部群众中深入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2021-03-06 07:25 2021两会 -
香港选举制度如何完善?干货来了
2021-03-05 22:13 2021两会 -
两会数说中国丨“一五”→“十四五”,百秒看中国发展奇迹
2021-03-05 22:00 2021两会 -
代表建议:把视力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考核
2021-03-05 21:57 中西教育 -
镜观·领航丨聚焦两会·落实部署见真章
2021-03-05 21:57 2021两会 -
习近平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21-03-05 21:54 2021两会 -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京开幕
2021-03-05 21:51 2021两会 -
河南林州教体局回应“号召学生捐压岁钱”:活动停止,致歉
2021-03-05 21:49 -
政协委员:建议加快建设雅鲁藏布国家公园
2021-03-05 21:07 2021两会 -
上海团首次以代表团名义提交议案,讲了啥?
2021-03-05 20:13 2021两会 -
人大代表:建议设立轻罪前科消灭制度,帮助轻罪前科人员“改过自新”
2021-03-05 20:12 2021两会 -
草案:遇特殊情况可提前或推迟召开全国人代会会议
2021-03-05 20:09 2021两会 -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京开幕
2021-03-05 19:37 2021两会 -
交通部约谈滴滴:涉嫌侵害驾驶员合法权益
2021-03-05 19:33 大公司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美国几代人的亚太布局被毁,盟友终将望向中国”
-
“我们投给特朗普,现在他的关税搅乱了我们的行业”
-
美媒吐槽:全员滑跪,除了中国…
-
“别用中国的”,美国务院内部文件曝光
-
越南总理表态:越美谈判,不能影响其他市场
-
“关税正在扼杀企业对美投资意愿,市场重心或转向”
-
“谈判推迟,美国又提要求”
-
换防长?“美国后院起火”
-
带着石破茂的亲笔信,他来中国了
-
斗争升级!哈佛大学起诉特朗普政府
-
外媒紧盯中方“警告”:孤立中国,特朗普恐难如愿
-
特朗普称未来三天公布俄乌和平方案,美媒曝细节
-
工业电化学奠基人郭鹤桐教授逝世,享年95岁
-
挑衅!英军高官:台海问题,准备好了
-
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
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