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春走基层|特写:异乡人,一家人!
最后更新: 2021-02-14 13:42:05新华社沈阳2月13日电 “鼠”去“牛”来,这个春节注定会因为众多就地过年的异乡人而被铭记。他们中,有隔离点工作人员、在校大学生、外卖小哥……无论什么身份,为了一个共同的心愿——国泰民安,他们选择留下。尽管不能与家人一起守岁,却有来自各方的关爱,让这些异乡人变成一家人。
2月10日 ,美团专送骑手小月月在配送站点和同事贴福字。新华社记者 杨青摄
隔离点里的跨年守护
12日,大年初一,马会昌坚守在隔离点的第54天。
谈起这个别样春节,他告诉记者一个字——“值”。
老马是吉林省松原市人,在沈阳市铁西区政府部门工作。去年12月,沈阳发生疫情后,马会昌主动请缨担任铁西区一处隔离安置点的“点长”。
“媳妇在沈阳的家里过年,在北京上学的儿子也没回家。老家的父母有其他兄弟姊妹陪着。”老马声音有些哽咽,“昨晚和老爹老妈视频了,他们都挺支持的,给我这个没回家的儿子‘点赞’!”
这个除夕,老马与工作人员一道,和21名隔离安置人员一起度过。由于担心他们情绪有波动,老马凌晨两点多才睡下。
“大家都很配合,真要感谢他们!” 马会昌说,为了让大家过好年,工作人员准备了年货,精心烹制了年夜饭,晚上特意煮了饺子。“这个春节,我们是一家人!”
结束采访时,马会昌又接到上级部门的通知,还要转来20多名入境需要隔离人员。这个“点长”,老马还要继续当下去。
2月11日,东北大学大三学生曹澎骏(右二)和三位临时室友在宿舍过春节。新华社记者 王莹摄
校园“兄弟”的团圆
“真香!好吃!”东北大学大三学生曹澎骏正和三位临时室友吃着学校准备的丰盛年夜饭。
2月11日农历大年三十,东北大学学生食堂内,一排排红红的中国结,一串串悬挂的福字、一条条精美的拉花、一道道美味佳肴……浓浓的年味儿扑面而来。
学校一位负责人说,往年也有几十名学生留在学校过年,今年因为疫情,留校过年的有700多人,学校和往年一样特意准备了免费的自助餐。
因为父母留京就地过年,来自河南平顶山的曹澎骏也选择留校过年。“学校给假期留校的学生重新编排了宿舍,我现在的三位新室友也是因为疫情原因留校。”头一回在外过年的曹澎骏并不孤单,他说,“人一多就热闹,就有家的味道了。”
吃过“团圆饭”,曹澎骏和他的异姓“兄弟”们回到寝室,陆陆续续开启了和家人视频的模式。
“爸,不用担心,在这一切都挺好。”
“嗯,照顾好自己,家里不用担心……” 曹澎骏的室友邵春风爸爸的声音有些停顿,最后又叮嘱了一句,“利用这段时间好好复习,准备考研啊。”听到这里,旁边的室友们都会意地笑了起来。
身心皆安处,他乡即故乡。特殊之年的特殊春节,他们组成了“一家人”,多少年后再回首,也许仍会记忆犹新吧!
2月10日 ,美团专送骑手小月月在送餐。新华社记者 杨青摄
社区里的多福老人
“小爱同学,播放沈阳新闻”,大年初一一大早,78岁的独居老人郭东辉一面招呼着智能音箱,一面煮着速冻水饺。
“姑娘在上海,响应号召不回来过年了。想是想了点,但是咱这年过得也不差。” 郭东辉说,这要感谢咱这社区。
郭东辉住在沈阳市沈河区多福社区。一说起社区,老爷子的嘴就合不拢,“多福社区确实福气多!”郭东辉说,社区干部就像子女一样,随叫随到,年前还来家里了;为了方便采买,社区在网上办了年货大集,想要啥菜手机下单,社区统一订货给买回来……
门上贴着社区工作人员送来的春联。今天,他请了三位社区里的老友在家里聚会。“社区的老哥们,老姐妹们经常聚会,要不是担心疫情,今天怎么也得来十多位。”
郭老爷子与女儿的视频拜年简单而又充满温情,“放心吧,你网上给我订的年货都收到了,啥也不缺。”
为了铭记这个特殊的春节,身为多福诗社社长的郭老爷子还赋诗一首:“十里东风又盛京,相思一夜到天明。忽听门外一声喊,快递送来儿女情。”
2月10日,在沈阳市铁西区一处隔离安置点,马会昌为每位隔离安置人员准备装有花生、瓜子、榛子等年货的“新春大礼包”。新华社发
点给骑手自己的“外卖”
腊月二十九下午一点,“年夜饭来喽!”随着一声吆喝,小鸡炖蘑菇、酸菜白肉血肠、酱猪蹄、水饺……一份份色泽鲜亮、香气诱人的菜肴端上了美团专送沈阳白塔堡站点的办公桌。桌子两头,代表美团骑手身份的袋鼠耳朵分外可爱。
站点附近的商家除夕当天大多都关门,站点又不能做饭,因此提前一天给骑手们准备了年夜饭。“今年的外卖是给咱骑手自己点的,加上墙上的‘福’字、门口的对联,咱这年味也足了。”站点负责人仁康说。
此刻,刚刚送完中午最后一单回到站点的95后骑手小月月,身上的寒气还未褪去,就被眼前温暖的一幕感动了。虽然在沈阳读的大学,但独自留在这里过年却是头一回。
“给我来个鸡腿”“我要吃个饺子”,围坐在桌子旁,骑手们互相帮着夹菜,大家边吃边有说有笑。
仁康说,过年期间有三十二个骑手留在站点值守,其中有二十人家在外地,因为响应就地过年的号召,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站里特意为他们准备了年夜饭。
吃过年夜饭,小月月又穿上黄色的工装,戴好头盔,准备出发去商家门前“蹲单”。夕阳下,这一抹黄色的身影分外亮眼,如同绽放的迎春花,洋溢着春的气息。(记者陈梦阳、汪伟、王莹、李宇佳、于也童、罗奇、崔师豪、李恒)
- 原标题:新春走基层|特写:异乡人,一家人!
- 责任编辑: 孙启敏 
-
新春走基层丨中越班列“信使”小马妹的别样春运路
2021-02-14 13:38 新春走基层 -
要卖TikTok印度业务?知情人士:消息不实
2021-02-14 13:20 大公司 -
金牛迎春丨艰苦奋斗老黄牛
2021-02-14 13:12 -
去年出生人口降幅或超一成,未来几年恐跌破1000万
2021-02-14 11:42 -
新年攻略,来这里开启新一年的“红红火火”吧
2021-02-14 11:17 -
“我是来干事的,不是来当官的”
2021-02-14 09:19 高层人事 -
-
-
无论在哪里过年,习近平这些话不能忘
2021-02-14 08:02 -
习近平这样“典”亮春天 | 东风随春归 发我枝上花
2021-02-14 08:01 -
焦点访谈:为了总书记的嘱托 情暖社区
2021-02-14 07:58 -
“大陆若提供疫苗,不要马上拒绝”
2021-02-13 23:42 台湾 -
“海淀老师侵犯学生隐私”,校方回应
2021-02-13 22:07 中西教育 -
春节期间依然污染频发,为何?
2021-02-13 22:03 雾霾天气 -
“坐高铁50度以上白酒只能带两瓶”,引热议
2021-02-13 21:31 -
习声回响丨温暖聆听·弘扬伟大抗疫精神 实现民族伟大复兴
2021-02-13 17:13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大年初二也不休息...”
2021-02-13 17:04 台湾 -
一声爸妈,就是过年!
2021-02-13 15:48 节日谈 -
闽宁镇等拟获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党中央、国务院荣誉称号
2021-02-13 15:13 扶贫攻坚战 -
张文宏:靶向性抗病毒药物5年内应该能成功获得
2021-02-13 14:52 新冠肺炎抗疫战
相关推荐 -
日本人大幅抛售美国国债,逼停特朗普? 评论 34“关税犹如泰山压顶,将‘不可逆转’伤害美国经济” 评论 79“史无前例”,英国政府将接管英国钢铁公司 评论 175“特朗普关税增加金融危机风险,欧洲需要答案” 评论 37美国小企业哀叹:我们呢?我们的活路在哪里? 评论 182最新闻 Hot
-
“特朗普关税增加金融危机风险,欧洲需要答案”
-
美伊首轮间接谈判结束,伊朗外长:双方希望在最短时间内达成协议
-
美国小企业哀叹:我们呢?我们的活路在哪里?
-
“特朗普家族全面参与加密货币项目,获利近10亿美元”
-
旅美数十年后,中国明星数学家夫妇回国
-
美国低调豁免部分商品,“对华关税现首个松动信号”
-
探访义乌后,法媒感叹:美国订单少了,士气反而更高
-
“对抗中国主导地位,特朗普盯上太平洋海底”
-
“一团糟!关键是,各国能忍到几时?”
-
“美国既非全知,亦非全能”,毛宁分享肯尼迪讲话
-
又威胁上了!“再偷水,我就加税”
-
“骑虎难下!对美国人来说,真正的痛苦即将袭来”
-
“中国尊重合作,比特朗普要人拍他马屁,更受全球欢迎”
-
马斯克“不安”了
-
AI(诶哎)还是A1(诶万),美教育部长傻傻分不清楚
-
“中国药活性成分性命攸关,美国被卡脖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