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往知来丨跟着总书记学历史:脱贫,一个民族都不能少
最后更新: 2021-02-04 09:41:59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赴贵州考察调研并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当天下午,总书记走进黔西县新仁苗族乡化屋村看望乡亲们。从曾经的深度贫困村,到整村脱贫走上致富路,化屋村之变,折射了少数民族摆脱贫困之路。
少数民族摆脱贫困,中国共产党使命所系
反贫困是古今中外治国理政的一件大事。
在脱贫奔小康的路上,中国共产党人始终牵挂着少数民族这个特殊群体。由于历史、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原因,少数民族地区往往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是最难啃的“硬骨头”。
2017年6月,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列举了当时的一个数据:全国334个深度贫困县中,有少数民族县113个。
“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持续向贫困宣战,展开大规模扶贫开发行动,针对少数民族等特定人群组织实施发展规划。
让少数民族摆脱贫困,鲜明体现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新中国民族工作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坚持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不断满足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2017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指出,脱贫攻坚工作做好了,边疆稳定、民族团结就有了坚实基础。
△2020年5月,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退出贫困县序列,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这是2017年11月18日,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群众载歌载舞,喜迎30年县庆。
让少数民族摆脱贫困,鲜明体现了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打好脱贫攻坚战,民族地区是主战场。2018年,总书记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看望慰问时强调:“无论这块硬骨头有多硬都必须啃下,无论这场攻坚战有多难打都必须打赢。”
新中国成立后,独龙族、基诺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从原始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一步跨越千年。如今,这些“直过民族”整族脱贫,同步迈入小康,实现了第二次跨越。
2015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云南怒江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干部群众代表时说,独龙族和其他一些少数民族的沧桑巨变,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总书记始终牵挂民族地区脱贫问题
福建省宁德市赤溪村是一个畲族村,也被称为“中国扶贫第一村”。这个曾经的特困村,多年来在习近平亲自关心和指导下摆脱了贫困。2015年1月,总书记在一份反映该村扶贫工作的材料上作出重要批示,强调脱贫攻坚要“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滴水穿石、久久为功”。
△这是赤溪村村民自发树立起的刻有“中国扶贫第一村”的石碑。
滴水穿石,弱鸟先飞,赤溪村正是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历程的缩影。
最近,电视剧《山海情》热播,讲述的是闽宁镇的故事。1997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调研的习近平,推动实施了一项重大工程“吊庄移民”,并为移民村庄命名为“闽宁村”,此后升级为“闽宁镇”。2016年7月,习近平来到闽宁镇回族移民群众海国宝家中看望。他说,看到这里的移民新村建设得很规整、很漂亮,大家摆脱了过去的贫困日子,我打心眼里感到高兴。
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是一个苗族村。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洞村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理念。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十八洞村发展苗族文化旅游、农家乐、猕猴桃等产业。2017年,十八洞村脱贫摘帽。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每年春节前夕都深入基层看望慰问基层群众。从甘肃临夏的东乡族村落到内蒙古的牧民蒙古包,从四川凉山的彝族村到云南腾冲的佤族村,再到这次到访的贵州黔西苗族村,总书记的殷殷关怀,温暖着各族人民的心田。
△2021年2月3日,贵州黔西县化屋村,村民身着苗族服饰欢迎总书记的到来。(总台央视记者王哈男拍摄)
脱贫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说,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
2020年6月,总书记来到宁夏吴忠市利通区金花园社区考察。这个社区常住居民13000多人,其中近一半是少数民族群众。在社区广场上,习近平同居民们亲切交流。他说,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份子,脱贫、全面小康、现代化,一个民族也不能少,我们都是携手并进。这体现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也体现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经过8年持续奋斗,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解决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取得历史性成就。其中,民族地区累计减贫超过2500多万人。在2021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说,我们还要咬定青山不放松,脚踏实地加油干,努力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前行。
△湖南湘西花垣县十八洞村,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考察时提出“精准扶贫”的理念。
脱贫奔小康,一个民族也不能少。实现现代化,走向共同富裕,同样是一个民族也不能少。这承载着百年大党的初心和使命。
- 原标题:鉴往知来丨跟着总书记学历史:脱贫,一个民族都不能少
- 责任编辑: 孙启敏 
-
此时此地,总书记到这个村考察有深意
2021-02-04 09:30 扶贫攻坚战 -
31省新增本土病例17例
2021-02-04 08:48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灵魂砍价”第四波:有注射剂每支报价仅0.23元,降幅超九成
2021-02-04 08:30 医疗改革 -
河北新增2例本地确诊
2021-02-04 08:11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上海昨日新增3例本地确诊病例
2021-02-04 07:57 新冠肺炎抗疫战 -
黑龙江昨日新增4+1例
2021-02-04 07:49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世卫专家组走访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2021-02-04 07:18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新疆是个好地方”宣介会在日内瓦成功举行
2021-02-04 07:12 -
习近平贵州行丨百里画廊 苗寨巨变
2021-02-03 23:34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时政微视频丨瞰贵州
2021-02-03 23:30 -
习近平赴贵州考察 向全国人民致以新春祝福
2021-02-03 22:48 -
科兴中维疫苗附条件上市申请获受理
2021-02-03 22:02 大公司 -
李克强主持国常会 听取RCEP生效实施国内相关工作汇报
2021-02-03 21:47 中国经济 -
Steam国服2月9号开启测试
2021-02-03 20:16 -
李强今天实地调研上海自贸试验区,要求深化制度创新、改革集成,不断增创国际开放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2021-02-03 19:44 上海观察 -
上海市纪委全会上,李强要求把管党治党责任抓在手上、扛在肩上
2021-02-03 18:31 上海观察 -
石家庄即日起复工复产
2021-02-03 18:25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哈尔滨一社区志愿者被捅身亡 嫌犯被刑拘
2021-02-03 17:37 -
抗癌电影《送你一朵小红花》同名曲演唱者赵英俊病逝,享年43岁
2021-02-03 17:17 -
澳大利亚记者诽谤华商罪成,外交部回应
2021-02-03 16:55
相关推荐 -
“中国代表团访问巴西,探讨两洋铁路” 评论 32直播:如何应对特朗普贸易战——来自毛泽东的智慧 评论 22事关中国!特朗普亲自阻止马斯克,还飙脏话? 评论 149起诉!“加州州长向特朗普发起最直接的法律挑战” 评论 119“白宫承认‘中方没打来过电话’,我早就知道…” 评论 200最新闻 Hot
-
“中国代表团访问巴西,探讨两洋铁路”
-
美媒感慨:2小时→1分钟,中国又一壮举
-
“英伟达对中国客户隐瞒了…”
-
美国土安全部长放狠话:哈佛如果不从命,就别想再招外国学生
-
武契奇:天塌下来,我也不改主意
-
特朗普突然现身美日关税谈判,“背后是市场压力”
-
沙利文猛批特朗普:中国可不会像苏联那样崩溃
-
美国“吃货”欲哭无泪:特朗普逼着中餐馆换料,味儿不对了
-
美债风暴前一个月,海外债主增持2900亿美元,中国增持235亿美元
-
首次披露!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原局长李光林已落马,被跨省起诉
-
“以色列计划5月轰炸伊朗核设施,本以为特朗普肯定同意…”
-
“过去欧洲防着中国,现在中国担忧欧洲偷”
-
事关中国!特朗普亲自阻止马斯克,还飙脏话?
-
“被中国震惊15年了,美国还是没搞定...”
-
专门朝中国泼脏水的部门,鲁比奥给关了
-
又急了!特朗普打算对DeepSeek下黑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