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锦绣小康|一尾大黄鱼“解锁”脱贫密码
最后更新: 2020-12-17 20:04:56晨光微露,海风轻拂,一抹金光携海鸥的呼唤踏浪而来,万余座渔屋于千顷碧波之上轻轻晃动,海面漾起粼粼波光。
素有“东方威尼斯”美誉的福建宁德三都澳从睡梦中苏醒,住在这如诗如画般“海上浮城”里的渔民早早起床,耕海牧渔。
“良港三都举世无,水深湾阔似天湖。”
这是2020年6月3日拍摄的福建省宁德市三都澳海域升级改造后的渔排养殖区
海面上,是街巷、门牌、诊所、酒馆、超市、警局样样齐备的现代“海上社区”,人声鼎沸,热闹非凡;海面下,是绵延数十平方公里的渔排网箱构成的全国最大的大黄鱼养殖基地,“游动”着价值几十亿的渔业资源。
“千鱼万鱼的滋味,都比不上金灿灿的大黄鱼。”“中国大黄鱼之乡”的美称让宁德闻名遐迩。
但鲜为人知的是,从千金难买、濒临灭绝的“国鱼”到实现人工养殖并“游”上百姓餐桌,大黄鱼传奇故事的背后,是习近平一颗为民办实事的赤诚之心和精准扶贫思想的治国智慧。
1988年6月至1990年4月,习近平任福建省宁德地委书记。
彼时的宁德俗称“闽东老九”,经济总量排名全省末席,9个县有6个是贫困县。正是在这样一个“老少边岛穷”的东南沿海欠发达地区,刚满35岁的习近平以深入调研起步,用脚步丈量了这里的山容海纳。
1988年9月,走完闽东九县后,习近平重新梳理了“山”与“海”的辩证法。针对福建“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域特点和资源优势,他提出“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稳住粮食,山海田一起抓,发展乡镇企业,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
1988年8月10日,习近平在霞浦县调研工业。(出自《摆脱贫困》一书)
时任宁德地委副书记的陈增光,当年随习近平一个县一个县走下来后感触颇深。他至今还记得考察霞浦县时,同习书记之间有过这样一段对话:
“你帮我找一本福宁府的府志吧。”
“习书记啊,咱们一天到晚跑来跑去这么辛苦,你还要熬夜看书,能吃得消吗?”
“增光同志,我们这样看情况、听汇报是不够的,还要看历史。一个县的历史最好的体现就是县志,府志则更为全面,里面既写正面人物,也写反面人物,我们一看就知道这个地方发生过什么事,可以从中有所借鉴。”
正是在这本《福宁府志》中,习近平了解到霞浦三都澳海域有一片官井洋盛产大黄鱼,民谚称“官井洋、半年粮”,是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
百姓在这一带搞好养殖,等于把半年的粮食都解决了。习近平叮嘱当地干部:“这是我们闽东很重要的一个资源,既要把它保护好,也要把以养殖业为代表的海上经济带动开发起来,让老百姓都富起来。”
当时宁德的渔民不懂人工养殖,长期依赖过度捕捞,导致野生大黄鱼资源严重枯竭。习近平发现大黄鱼产业大有潜力可挖,就把大黄鱼育苗繁殖纳入“星火计划”(上世纪80年代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实施的第一个依靠科学技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计划)的项目当中,专门组织对海洋产业领域比较熟悉的专家研究解决大黄鱼人工养殖问题。
1990年,科研人员攻克关键技术,实现了百万尾规模的大黄鱼批量育苗,开启了宁德全人工养殖大黄鱼的先河。随之形成的大黄鱼养殖产业成为闽东百姓脱贫致富的一大途径。
产业兴,百业兴。
“产业扶贫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也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
三十多年前,产业扶贫因地制宜打开了闽东视野;三十多年后,产业扶贫成为我国最具活力的扶贫模式之一。
“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的安吉白茶,走出浙江在湘川黔三省四县落地生根,续写了一段“东部帮西部,先富带后富”的扶贫佳话。
“小木耳,大产业”的柞水木耳,成为撬动陕西山村脱贫致富的杠杆,让往昔贫穷闭塞的山村换上新颜。
2020年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区西坪镇坊城新村技能培训服务站,察看黄花产业相关产品展示。
被称为“致富花”的云州黄花,走上标准化、规模化种植之路,开满塞北大地,成为山西农民致富的好门路。
…………
党的十八大以来,产业扶贫越来越受到重视。在中央布局的脱贫攻坚战“五个一批”工程中,产业扶贫处于第一位。
近年来,全国共实施了98万多个扶贫产业项目,累计建成各类扶贫产业基地10万个以上。很多贫困乡村的扶贫产业发展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历史性跨越。
习近平曾在《摆脱贫困》一书中写道:“对脱贫事业这个需要几代人努力的浩大工程来说,我的努力毕竟时者甚短,功者甚微。”
三十多年“滴水穿石”“弱鸟先飞”,闽东已经别开生面。
当三都澳大黄鱼养殖基地拉起的网箱,在夜晚的灯光下显现出一片金色的丰收美景时,“摆脱贫困”已经成为谱写在闽东大地上的时代乐章。
2020年,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
“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脱贫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 原标题:锦绣小康|一尾大黄鱼“解锁”脱贫密码
- 责任编辑: 张致远 
-
-
上海市消保委:部分App内置广告“关不掉”问题突出
2020-12-17 18:50 -
海军:美方在双方尚未就议题达成一致的情况下,企图强压中方参会
2020-12-17 18:23 中美关系 -
上海启动500亿元基金加速疫苗产业发展
2020-12-17 17:59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世卫专家拟明年1月赴华溯源调查 外交部回应
2020-12-17 16:10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会将月壤分享给NASA吗?官方回应
2020-12-17 15:58 嫦娥奔月 -
大力弘扬探月精神 开启星际探测新征程
2020-12-17 15:38 航空航天 -
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三明实践”丨老工业基地的新发展之路
2020-12-17 15:32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十三五”,习近平领航中国经济巨轮破浪前行
2020-12-17 15:27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新华社:“崇美”“跪美”的软骨病得治!
2020-12-17 15:01 中美关系 -
十三五期间,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稳中有升
2020-12-17 14:54 观察动物 -
教科书式救人挽回老伯生命,这个05后上海少年获人民日报点赞
2020-12-17 14:42 -
男子扯下国旗脚踢泄愤 被行拘10日
2020-12-17 14:30 依法治国 -
2.5亿人养老之困:5年来20省份人均床位减少
2020-12-17 14:27 养老与社保 -
“它其实是一只兔子”
2020-12-17 14:20 嫦娥奔月 -
香港“教协”投诉央视被驳回
2020-12-17 12:01 香港 -
这俩又跑美参院听证会乞怜
2020-12-17 11:15 香港 -
值得珍藏!4分钟回顾嫦娥五号探月之旅全程
2020-12-17 11:10 嫦娥奔月 -
上海自贸区启动全球营运商计划 41家企业将建功能总部
2020-12-17 10:24 上海新高度 -
湖南、浙江多地“拉闸限电”,啥原因?
2020-12-17 09:36 能源战略
相关推荐 -
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评论 147和特朗普一起“孤立中国”?欧盟拒绝 评论 17“美国几代人的亚太布局被毁,盟友终将望向中国” 评论 127美媒吐槽:全员滑跪,除了中国… 评论 90换防长?“美国后院起火” 评论 121最新闻 Hot
-
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
和特朗普一起“孤立中国”?欧盟拒绝
-
鲁比奥要重组美国务院:在大国竞争时代,难以履行使命
-
又变了!特朗普:无意解雇鲍威尔
-
“美国几代人的亚太布局被毁,盟友终将望向中国”
-
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针对游客的枪击事件,致至少20死
-
“我们投给特朗普,现在他的关税搅乱了我们的行业”
-
美媒吐槽:全员滑跪,除了中国…
-
“别用中国的”,美国务院内部文件曝光
-
越南总理表态:越美谈判,不能影响其他市场
-
“关税正在扼杀企业对美投资意愿,市场重心或转向”
-
“谈判推迟,美国又提要求”
-
换防长?“美国后院起火”
-
带着石破茂的亲笔信,他来中国了
-
斗争升级!哈佛大学起诉特朗普政府
-
外媒紧盯中方“警告”:孤立中国,特朗普恐难如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