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解读丨总书记的黑土地情怀
最后更新: 2020-07-24 09:59:38“大暑”至,夏正浓,玉米齐胸穗打苞。
盛夏的松辽沃野,万物葱茏。大国粮仓的蓬勃脉动里正孕育丰收的希望。
7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走进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国家百万亩绿色食品原料(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核心示范区,在田间轻抚碧绿秸秆,登观景台眺望万亩粮仓。凝视中饱含对黑土地的深情。
广袤的黑土地有着天地之大美,无与伦比的资源禀赋是共和国的宝藏、底气和希望。
对于这片黑土地,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牵挂于心。
“这个地方看不够,以后有机会还要再来。”2018年9月25日,在黑龙江农垦建三江管理局广袤无垠的稻田里,总书记深情约定。时隔近两年再赴东北,他考察首站如约来到黑土地的田间地头。
“这次来主要是看庄稼,现在的长势很好。这里优势是地势平坦,人均耕地多,最主要的还是黑土地。”言语间,透露出黑土地在他心里的特殊位置。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赴东北三省考察,八年中四次参加全国两会东北地区代表团审议,关心黑土地产粮安全,关注黑土地可持续发展。
拿起一把稻穗,看稻粒、观成色;捧起一碗大米,意味深长地说:“中国粮食!中国饭碗!”一言一行,无不流露出总书记对人民“饭碗”的深沉关切。
“农业生产不能竭泽而渔”“要加快绿色农业发展”“确保黑土地不减少、不退化”“粮食也要打出品牌”……回荡在黑土地上的每一声叮嘱和慨叹,都是习近平总书记对绿色发展理念始终如一的坚持。
黑土是世界公认的最肥沃的土壤,“这里的土地肥到家,栽上柴火也开花”,是黑土地的真实写照。
作为我国最为宝贵的耕地资源,黑土地被誉为“耕地里的大熊猫”。从几亿人吃得饱到吃得好,功不可没。
“一两黑土二两油”,黑土地资源极为宝贵且稀缺。然而,作为我国“北大仓”的东北平原,近年却由于长期高强度开发利用、地下水超采严重等原因,导致黑土区耕地出现长期透支,肥沃的黑土变得越来越“瘦”、越来越“薄”、越来越“硬”。
地处松辽平原腹地的吉林省梨树县,也面临这个难题。由于保护不及时、耕作不合理,梨树县黑土厚度曾在30年里减少了近40厘米。
习近平总书记历来重视生态保护,关系“中国饭碗”的土壤问题他更为关心。
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就曾深情叮嘱“要采取工程、农艺、生物等多种措施,调动农民积极性,共同把黑土地保护好、利用好”。
在开发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当前,梨树县依托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打造出了“宽窄行种植,秸秆全覆盖”的“梨树模式”来保护黑土地,并通过发展绿色农业,带动越来越多的农民加入到黑土地保护的队伍中来。
秸秆覆盖地表,宽窄行轮作,能够将耕作次数减到最少。春天的时候使用免耕播种机,就能够完成从播种、施肥到收割的一次性作业。同时,秸秆在地里自然腐烂的过程,增加了土壤的有机质,能够有效保护土地。
此次吉林之行,习近平专门点赞此种模式:“你们探索实施玉米秸秆还田覆盖,不仅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还能起到防风蚀水蚀和保墒等作用,这种模式值得总结和推广。”
如今,吉林省梨树县耕地持续保护,技术创新升级,农民口中的“破皮黄”正在找回往日的油润、肥沃,最直接受益的正是农民。
梨树县梨树镇康达农机合作社农民杨青奎说起“梨树模式”的好处,心中喜不自胜:“化肥少用10%-20%,增产10%,加上减少的机器作业成本,一公顷地一年节本增效1500多元。”
农民认识上去了,燃烧秸秆的现象消失了,环境也得到了保护,最终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共赢的喜人前景。
今年3月,有关部门联合印发的《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2020—2025年)》提出,中央财政通过现有渠道积极支持东北地区保护性耕作发展,力争到2025年,保护性耕作实施面积达到1.4亿亩。
“要保护好黑土地,这是‘耕地里的大熊猫’。这儿是‘黄金玉米带’,也是‘大豆之乡’,一定要采取一些措施。”深中肯綮的嘱托,饱含着总书记对这片土地和人民深沉的爱。
- 原标题:热解读丨总书记的黑土地情怀
- 责任编辑: 孙启敏 
-
涂远超任湖北卫健委主任
2020-07-24 09:41 高层人事 -
长江3号洪水正形成,荆江大堤将长时间高水位挡水
2020-07-24 08:41 -
国家卫健委:新增本土15例
2020-07-24 08:08 新冠肺炎抗疫战 -
-
上海昨日新增境外输入1例
2020-07-24 08:00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人民日报刊文:美国打压中国,是为了维持其摇摇欲坠的世界霸权
2020-07-24 07:55 美国一梦 -
独家视频丨习近平在长春考察调研
2020-07-23 22:49 -
习近平在长春考察调研
2020-07-23 22:44 -
-
总书记牵挂的这方黑土地 是大有可为的热土
2020-07-23 22:06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吉林考察第一站,总书记这个举动蕴含深意
2020-07-23 22:02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杭州女子离奇失踪,警方正式通报
2020-07-23 21:07 依法治国 -
商务部回应美方对“人民币汇率低估”反补贴调查
2020-07-23 20:40 中美关系 -
林郑请求内地医护支援?香港护士协会竟发声明“反对”
2020-07-23 20:40 香港 -
今天,美国驻港澳总领馆前一幕
2020-07-23 20:17 香港 -
山西文旅厅官员偷拍女租客,刑拘
2020-07-23 19:35 依法治国 -
习近平同普京分别向中俄执政党对话机制第八次会议致贺信
2020-07-23 19:12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大连新增2例,活动轨迹公布
2020-07-23 18:52 新冠肺炎抗疫战 -
认真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李强龚正今天向市老领导老同志通报重点工作
2020-07-23 18:48 上海观察 -
习近平八一前夕视察空军航空大学
2020-07-23 18:37 习主席带领我们强军
相关推荐 -
“一团糟!关键是,各国能忍到几时?” 评论 105“骑虎难下!对美国人来说,真正的痛苦即将袭来” 评论 242美国扛不住了才打贸易战,但药不对症会治死 评论 122他无视美国威胁访华,“给世界作出示范” 评论 123最新闻 Hot
-
美国低调豁免部分商品,“对华关税现首个松动信号”
-
探访义乌后,法媒感叹:美国订单少了,士气反而更高
-
“对抗中国主导地位,特朗普盯上太平洋海底”
-
“一团糟!关键是,各国能忍到几时?”
-
“美国既非全知,亦非全能”,毛宁分享肯尼迪讲话
-
又威胁上了!“再偷水,我就加税”
-
“骑虎难下!对美国人来说,真正的痛苦即将袭来”
-
“中国尊重合作,比特朗普要人拍他马屁,更受全球欢迎”
-
马斯克“不安”了
-
AI(诶哎)还是A1(诶万),美教育部长傻傻分不清楚
-
“中国药活性成分性命攸关,美国被卡脖子了”
-
中国同意,西班牙:欢迎
-
美国特使:乌克兰可能会“像二战后的柏林一样”被分区驻军
-
中方再出手,“一夜之间,美国不再是避风港”
-
美债抛售潮继续,10年期美债收益率创2001年来最大涨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