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政新闻眼丨宁夏考察第一天,行程之间见深情
最后更新: 2020-06-09 16:20:25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赴宁夏考察。这是全国两会之后他的首次国内考察,也是今年以来第六次出京考察。第一天的行程集中在宁夏中部的吴忠市。总书记看了一村、一河、一社区,每个考察点都寄寓着他的深情牵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时政新闻眼》带您走进现场、细说端详。
△独家视频:习近平在宁夏考察
△习近平宁夏之行第一天考察地示意图
一村:“督战”脱贫攻坚主战场
红寺堡,古为屯军之地,上世纪末成为扶贫扬黄灌溉工程的主战场。借助一级级泵站,黄河水被扬高数百米,源源不断送上宁夏中部的亘古荒原。南部山区农民迁居到这里,喝上黄河水,种上水浇地,从此告别缺水受穷的日子。近年来,红寺堡区累计开发耕地70多万亩,搬迁安置移民23.3万人。
△扶贫扬黄灌溉工程。(资料图)
习近平在吴忠的第一个考察点,就是红寺堡区的一个移民村——弘德村。村里现有1699户、7013人,大都是从原州区、同心县等地迁居而来。
△弘德村是“十二五”生态移民村,这是移民旧址与弘德村村貌。(总台央视记者袁成刚、付博文拍摄)
弘德村去年整村脱贫,得益于这样一条“脱贫路”:全村6646亩土地全部流转给企业发展特色农业,种植紫花苜蓿、青贮玉米、甜瓜,创办肉牛、羊等养殖专业合作社,开办扶贫工厂等。弘德村去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8000元。
△成年的西门塔尔牛价值2万元左右。(总台央视记者章猛拍摄)
△这位67岁的老人叫郑耀明,在扶贫工厂做包装箱生产工作2年,月薪700元。(总台央视记者邢彬拍摄)
这是习近平第四次到宁夏考察,他始终关注着这片黄土地的脱贫大计。1997年4月,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对口帮扶宁夏领导小组组长的习近平第一次来到曾经“苦瘠甲天下”的宁夏西海固地区,被这里的贫困状态所震撼。他主导实施坡地改梯田、打井窖、吊庄移民等扶贫措施,改变了无数贫困家庭的命运。2008年、2016年,习近平又先后两次到宁夏考察。2016年考察期间,他还在银川主持召开专题座谈会,强调要切实做好新形势下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
△今年3月,红寺堡摘掉了自治区贫困县的帽子。(总台央视记者史伟、杨波拍摄)
在弘德村,习近平看望了村民刘克瑞一家。47岁的刘克瑞5年前因车祸致右腿损伤,尚未完全康复,现在村里做看护蓄水池的工作。全家以养殖和务工收入为主,2017年脱了贫。
△刘克瑞(中)一家在新居的全家福。(总台央视记者贾林拍摄)
2016年考察宁夏时,总书记曾说,“全国还有5000万贫困人口,到2020年一定要实现全部脱贫目标。这是我当前最关心的事情。”时间迈入2020年第6个月,最关心的事情,到了最关键的时刻。响鼓重锤,尽锐出战,总书记亲自“督战”。
一河:重大国家战略正在“落地”
习近平当天考察的第二站,是到黄河吴忠城区段了解当地保护黄河生态等情况。
△黄河吴忠城区段。(总台央视记者陶鹏飞、郭宝来拍摄)
宁夏,沿黄9个省区中唯一全境属于黄河流域的省份。黄河自中卫市南长滩入宁夏,过青铜峡,至石嘴山市麻黄沟出境,全长397公里。黄河宁夏段以前长期存在河道摆动塌岸剧烈的严重问题。1998年,标准化堤防一期工程启动,初步归顺了河道流路、控制了河势摆动。2015年又启动二期工程,预计今年年底前全面完工。
△吴忠城区。(资料图)
黄河,是近年来习近平国内考察的高频词。去年8月,总书记在黄河兰州段考察后强调,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一个月后,他来到黄河博物馆和黄河郑州段考察,并主持召开座谈会,首次明确“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今年4月,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强调,要推动黄河流域从过度干预、过度利用向自然修复、休养生息转变。5月考察山西时,他专程看了黄河第二大支流——汾河。
九曲黄河,大国血脉,千秋大计,一往情深。
△中华黄河楼,宁夏吴忠打造的沿黄城市带标志性建筑物,高108米。(资料图)
一社区:船的力量在帆上 人的力量在心上
当天,习近平还来到吴忠市利通区金星镇金花园社区考察。去年,这个社区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金花园社区成立于2003年10月。(总台央视记者彭汉明拍摄)
宁夏有回、满、蒙古、壮等40多个少数民族,是全国最大的回族聚居区,回族人口占到36.69%。2018年9月,习近平为庆祝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欣然题词:“建设美丽新宁夏 共圆伟大中国梦”。金花园社区就是宁夏各民族和谐聚居的生动缩影。
△金花园社区的志愿服务采用“345”模式,即三级网格、四单服务和五项功能。(总台央视记者张晓鹏拍摄)
在金花园社区,有一位与共和国同龄的老人叫王兰花。退休后,她组织成立“兰花志愿者之家”,除了帮群众解决矛盾纠纷,还照顾社区空巢老人、留守儿童。2014年,王兰花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考察当天,总书记与她亲切交流。
△王兰花(中)和她的志愿服务队队员。(总台央视记者彭汉明拍摄)
△王兰花曾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感动宁夏年度人物等荣誉。(总台央视记者张晓鹏拍摄)
2008年在宁夏考察时,习近平强调,在民族自治地区,切实加强民族宗教工作,对巩固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经济发展尤为重要。2016年考察宁夏时,总书记指出,要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以发展促团结,以团结聚人心。
△金花园社区居民跳起扇子舞。(总台央视记者彭汉明拍摄)
2015年9月30日,国庆前一天,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亲切会见宁夏贺兰县立岗镇副镇长、“80后”回族小伙秦文博等13名基层民族团结优秀代表。在会见现场,总书记深情寄语: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做民族团结重在交心,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这是总书记多次提到的一句话。站在2020年的历史节点,这句话更是有着穿越时空、直抵人心的力量。
△时政微视频丨瞰看宁夏
在吴忠考察完一村、一河、一社区,习近平在宁夏还将去往哪些地方、关注什么主题?请随《时政新闻眼》一起关注。
- 原标题:时政新闻眼丨宁夏考察第一天,行程之间见深情
- 责任编辑: 黄涛 
-
一分部署 九分落实 | 扶贫车间复工忙
2020-06-09 16:12 聚焦安全返程复工 -
一见·看总书记行程,想起20多年前一段往事
2020-06-09 16:02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这回,“港独”跑美领馆抗议特朗普
2020-06-09 15:53 香港 -
“教父”级黑老大受审:市委书记、政法委书记充当“保护伞”
2020-06-09 15:38 扫黑除恶 -
教育部发预警:当前谨慎选择赴澳或返澳学习
2020-06-09 14:55 中西教育 -
108岁老红军王定国逝世 曾是健在最年长女红军
2020-06-09 14:48 -
林郑:一年了,每个人都要吸取教训,香港承受不起乱局
2020-06-09 14:24 香港 -
国家卫健委:新增境外输入3例
2020-06-09 14:15 新冠肺炎抗疫战 -
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带头冻薪一年
2020-06-09 13:40 香港 -
上海未开放个人摆摊,城管:怕一夜回到解放前
2020-06-09 13:24 中国经济 -
初心印记③ 微视频:初心战“疫”
2020-06-09 12:15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习近平:脱贫、全面小康、现代化,一个民族都不能少
2020-06-09 11:39 -
习近平为社区志愿者点赞
2020-06-09 11:39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第一观察|这条大河,习近平总书记一年内考察四次
2020-06-09 11:39 -
不再入药!穿山甲终于从药典“除名”
2020-06-09 11:27 -
山西省教育厅:仝卓事件备受关注 正抓紧处理
2020-06-09 11:26 明星那点事儿 -
我国第八大沙漠试种旱稻
2020-06-09 11:06 聚焦三农 -
河北一男子因玩网络游戏欠债杀害父母,已被抓
2020-06-09 10:56 -
武汉一工地塔吊倒塌,多人受伤
2020-06-09 10:54 安全生产 -
武汉拟三年重塑公共卫生应急体系,改进不明原因疾病监测方式
2020-06-09 09:56 新冠肺炎抗疫战
相关推荐 -
日本人大幅抛售美国国债,逼停特朗普? 评论 34“关税犹如泰山压顶,将‘不可逆转’伤害美国经济” 评论 79“史无前例”,英国政府将接管英国钢铁公司 评论 175“特朗普关税增加金融危机风险,欧洲需要答案” 评论 37美国小企业哀叹:我们呢?我们的活路在哪里? 评论 182最新闻 Hot
-
“特朗普关税增加金融危机风险,欧洲需要答案”
-
美伊首轮间接谈判结束,伊朗外长:双方希望在最短时间内达成协议
-
美国小企业哀叹:我们呢?我们的活路在哪里?
-
“特朗普家族全面参与加密货币项目,获利近10亿美元”
-
旅美数十年后,中国明星数学家夫妇回国
-
美国低调豁免部分商品,“对华关税现首个松动信号”
-
探访义乌后,法媒感叹:美国订单少了,士气反而更高
-
“对抗中国主导地位,特朗普盯上太平洋海底”
-
“一团糟!关键是,各国能忍到几时?”
-
“美国既非全知,亦非全能”,毛宁分享肯尼迪讲话
-
又威胁上了!“再偷水,我就加税”
-
“骑虎难下!对美国人来说,真正的痛苦即将袭来”
-
“中国尊重合作,比特朗普要人拍他马屁,更受全球欢迎”
-
马斯克“不安”了
-
AI(诶哎)还是A1(诶万),美教育部长傻傻分不清楚
-
“中国药活性成分性命攸关,美国被卡脖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