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看中国经济基本面:总量持续扩大 优势不断显现
导读编者按: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要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并为“十四五”发展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打好基础,任务艰巨。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有些人担心中国经济能否平稳运行。其实,无论是回顾过去、审视现实,还是展望未来,疫情并没有改变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今日起,本报推出“看看中国经济基本面”系列报道,解读中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基本趋势背后的有力支撑。最近一段时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国不少行业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不过,由于我国经济总量持续扩大,经济发展综合竞争优势不断显现,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并没有因为疫情而发生改变。
这些年来,我国经济不断攀登着新高度:2014年,我国GDP总量由2012年的50万亿元迈上60万亿元台阶;2016年,突破70万亿元;2017年,突破80万亿元;2018年,突破90万亿元。
2019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我国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态势进一步巩固,GDP总量达到990865亿元,接近100万亿元,人均GDP首次突破1万美元大关。
这一成绩来之不易,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深化改革开放,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过去这一年,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国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高质量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在一系列政策举措强有力的推动下,我国经济增长实现了年初提出的6%至6.5%的预期目标,明显高于全球经济增速,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在1万亿美元以上的经济体中位居第一。我国经济总量继续稳居世界第二位。中国经济占世界的比重预计超过16%,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预计将达到30%左右,中国仍然是世界经济发展动力最足的火车头。而且,我国人均GDP首次突破1万美元大关,使全球人均GDP过万的人口由此前的约15亿人跃升至近30亿人,为全人类的发展进步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经济总量的持续扩大,意味着综合竞争优势在增强,也意味着抵御短期冲击、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进一步增强。进一步从支撑经济总量持续扩大背后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看,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步伐不断加快,三次产业加速迈向了高质量发展。
从农业看,2019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6亿吨,比2018年增加594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稳居世界第一大产粮国。从工业看,我国工业体系日益完善,拥有世界上所有工业分类。2019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7%,全部行业实现增长,半数行业增速加快,六成产品产量实现增长,半数产品增速回升,而且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从服务业看,2019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53.9%,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比第二产业高14.9个百分点;服务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9.4%,比第二产业高22.6个百分点,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稳定器”作用进一步增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力度不断加大,经济社会发展的硬件环境持续改善,也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面提供了有力支撑。2019年末,高速铁路营业总里程达3.5万公里,占全球高铁里程超过三分之二;高速公路里程超过14万公里,居世界第一;电力装机容量接近20亿千瓦,居世界第一;现代信息通信体系不断完善,互联网上网人数达8.6亿人。
此外,我国社会事业稳步发展,民生福祉持续增进,人民群众生活质量进一步提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条件更加成熟。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2019年,我国月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都在5.0%至5.3%之间,低于年初提出的5.5%左右的预期目标。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52万人,明显高出年初提出的1100万人以上的预期目标,连续7年保持在1300万人以上。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33元,比上年增加2505元,首次超过3万元;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后,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5.8%,快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速0.1个百分点,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老百姓“钱袋子”越来越鼓;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继续快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居民服务性消费增长较快,恩格尔系数继续下降,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2019年,340个左右贫困县成功摘帽,1109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向着消除绝对贫困又迈出一大步。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完善,民生保障网越织越牢。此外,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接近40平方米,全国私人轿车保有量达2亿辆,国内旅游约58亿人次,出境旅游超过1.4亿人次,这进一步说明我国中等收入群体规模进一步扩大,为扩大内需市场创造了有利条件。
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大海有风平浪静之时,也有风狂雨骤之时。狂风骤雨可以掀翻小池塘,但不能掀翻大海。我们坚信,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阶段性、暂时性的,不会改变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随着经济总量的持续扩大,抵御短期冲击、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中国经济仍将继续保持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2020年,我们必须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确保经济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绝对不能因为内外环境复杂多变和经济短期波动,就迷失了方向、迷失了主线。
(记者 林火灿)
- 原标题:看看中国经济基本面:总量持续扩大 优势不断显现
- 责任编辑: 李天宇 
-
“疫”线对话:抗击非典英雄张忠德的战疫“处方”
2020-02-20 10:36 新冠肺炎抗疫战 -
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和国际社会赞赏中国行动和担当
2020-02-20 10:36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战“疫”,抓实抓细抓落地的五大“求是”之道
2020-02-20 10:36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传染病防治,你知道多少?
2020-02-20 10:36 新冠肺炎抗疫战 -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为中国抗疫斗争雪中送炭
2020-02-20 10:32 新冠肺炎抗疫战 -
陈义和:相信医生 相信自己
2020-02-20 10:30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医护人员心理防护手册》:一定避免让医护人员感到孤独
2020-02-20 10:26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美国学界:中国抗疫措施有力而透明
2020-02-20 10:26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做好疫情防控,总书记要求抓好这些最关键问题
2020-02-20 10:25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稳复工保供应的华能担当:“疫”路有你 众志成城
2020-02-20 10:22 聚焦安全返程复工 -
关于企业复工复产,今天有这些重磅消息!
2020-02-20 10:21 -
文明素养铸就疫情防控的精神之盾
2020-02-20 10:20 -
疫情防控关键阶段 10个好消息来了!
2020-02-20 10:19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国家卫生健康委: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期间医务人员防护工作
2020-02-20 10:18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全国新增394例,累计74576例
2020-02-20 10:11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好消息!一批医务人员专用护肤药剂已抵汉
2020-02-20 10:09 新冠肺炎抗疫战 -
跌至三位数!湖北新增349例,武汉新增615例
2020-02-20 09:54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如何让学生“见屏如面”?探营上海141门网课录制现场
2020-02-20 09:38 上海观察 -
这场战“疫”,习近平特别关心这个中坚力量
2020-02-20 09:12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武汉最新航拍:雪过天晴
2020-02-20 09:10 新冠肺炎抗疫战
相关推荐 -
“中国正投入万亿美元,我们却在这胡搞” 评论 41真急了!“白宫拟成立涉华关税应急工作组” 评论 233这场贸易战,美国就是个“纸老虎” 评论 91特朗普也直说了:不行,就放弃 评论 233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国谈成 评论 246最新闻 Hot
-
“中国正投入万亿美元,我们却在这胡搞”
-
真急了!“白宫拟成立涉华关税应急工作组”
-
黄仁勋访华盼继续合作,特朗普回应
-
中国男子在TikTok“神评”美国关税,米尔斯海默秒答:赞同
-
“内地电影票房过亿那一刻,香港电影就被颠覆了”
-
美国税局代理局长刚上任三天就被免,“贝森特抱怨他是马斯克的人”
-
特朗普也直说了:不行,就放弃
-
“中国深知‘广场协议’是致命的,特朗普别想了”
-
“中国稀土,关乎美国人生死”
-
美军高官着急:中国速度太快了,是美国3倍
-
德银:中国客户减持美债,转头买欧洲资产
-
美国对中国再下黑手,“黄仁勋道出最大担忧…”
-
跟特朗普谈,拿中国当筹码?英财相:蠢死了
-
加总理扬言:除了中美,还有其他人
-
美方将不再斡旋?梅德韦杰夫喊话欧盟:学着点
-
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国谈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