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早上报疫情的她 怎样发现这种不一样的肺炎
本文转自长江日报-长江网:
她很忙,接受采访的时间一拖再拖,只是叫记者“等通知”。
1月30日中午12时9分,她说:“你可以来了。”记者放下炒了一半的菜,骑上摩拜赶到她所在的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北省新华医院),等了十分钟,她从病房出来。
张继先,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主任,54岁,个头不足1.6米,话语轻柔,一双疲惫的眼睛透出和善。然而,就是这位温和的女医生,一个月前最早发现这场疫情苗头,并和院方一起坚持上报。
张继先的工作证,照片下面印着四个鲜红的字:共产党员。图自武汉晚报
7个相似病人4个来自华南海鲜市场
她判断“这肯定有问题”
2019年12月26日上午,医院附近小区的一对老两口因发烧、咳嗽看病,当时两人是自己走到医院来看病的,拍出来的胸部CT片,却呈现出与其他病毒性肺炎完全不同的改变。张继先让老两口叫来他们的儿子做检查,儿子没有任何症状,但CT一照,肺上也有那种表现了。
这一天,还来了一位华南海鲜市场的商户,一样的发烧、咳嗽,一样的肺部表现。“一般来说,一家人来看病,只会有一个病人,不会三人同时得一样的病,除非是传染病。”张继先给这些病人做了甲流、乙流、合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衣原体、支原体等与流感相关的检查,病人全部呈阴性,从而排除了流感。
张继先头脑中的疑团越来越大,12月27日,她把这四个人的情况向业务院长夏文广、医院院感办和医务部作了汇报,医院立即上报给江汉区疾控中心。
12月28日、29日两天,门诊又陆陆续续收治了3位同样来自华南海鲜市场的病人,这一下就有7个一样的病人了。
张继先和同事正在商量工作。长江日报记者陈卓 摄
“这是我们从来没有见到过的病,同样来自华南海鲜市场的有4个病人了,这肯定有问题。”张继先判断,7个病人,症状和肺部表现一致,只是轻重有区别。张继先敏锐地意识到情况不对,立即又向医院进行了报告,并建议医院召开多部门会诊。
12月29日下午1时,分管副院长夏文广召集了呼吸科、院感办、心血管、ICU、放射、药学、临床检验、感染、医务部的十名专家,大家对这7个病例进行了逐一讨论,影像学特殊,全身症状明显,实验室检查肌酶、肝酶都有变化,专家们一致认为,这种情况确实不正常,要引起高度重视。追问到还有两例类似病史患者,到同济医院、协和医院去治疗,留下来的地址也是华南海鲜市场后,夏文广副院长立即决定:直接向省、市卫健委疾控处报告。
12月29日是星期天,省、市卫健委疾控处接到报告后快速反应,指示武汉市疾控中心、金银潭医院和江汉区疾控中心前往医院,开始流行病学调查。
傍晚,武汉市传染病定点收治医院——武汉市金银潭医院业务副院长黄朝林和ICU主任吴文娟来到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逐一查看了这7个病人,接走了6位病人,其中轻症三位、重症三位,那一家三口的儿子坚决不去金银潭医院,留在张继先这里继续治疗,今年元月7日病愈出院。
张继先接受采访时坚定地说,疫情发现越早越有利于控制。“我们现在感觉自己做对了!”
2月1日,记者多方求证,各方信源均证实是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最早上报疫情,并评价给政府及早监测疫情争取了时间。
张继先正在查看病人的肺部CT影像。长江日报记者陈卓 摄
敏锐和防护意识
来自于“非典”时期的锻炼
在收治那一家三口住院时,张继先在呼吸科病房隔出一块与其他区域相对独立的地方,建立了有9张病床的隔离病房。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是离华南海鲜市场最近的两家三级医院之一。那6个病人被金银潭医院接走后,张继先的呼吸科门诊又陆陆续续收治了类似的病人。到元旦时,这9张隔离病床不够用了。
从发现那一家三口起,张继先就要求所有的呼吸科医护人员戴口罩。医院给他们科室批了N95专业防护口罩,“我们只有进入那个区域才戴N95,其他区域还是一般医用口罩。”张继先说。
与此同时,张继先嘱咐科室人员在网上订购了30套细帆布的白色工作服,12月31日那天,这批被她视为隔离服的工作服寄到了科室。
张继先正在穿戴防护服和眼镜,准备进入病房。长江日报记者陈卓 摄
自购的工作服被大家穿到了医生白大褂和护士服的里面。“不管怎么说,我们多穿一层,对自己防护就好一点。”张继先说。
这一套厚帆布的“防护服”一直到元月22日,钟南山院士明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能够人传人,才完成它的使命。这一天,医院给他们配备了三级防护服。
元旦期间,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科的门诊量开始激增,由原来一天100人左右,增加到230人左右,收的像7个人那样的病人越来越多。张继先他们去给其他呼吸道慢性病住院病人做工作,让他们尽快出院,有的病人不愿意出院,医护人员就找各种理由劝说。
医院处处小心,因陋就简地把防护做到可能做到的极致。从最初收治那一批病人到现在,张继先所在的科室做到了无一例医护人员感染,无病人交叉感染。
张继先说,对传染病的防护意识生根于“非典”。2003年抗击“非典”时,时年37岁的她是江汉区专家组的成员,每天的任务就是下到各个医院排查疑似者。
“我从那个时候就有感觉了,什么叫公共事件,什么叫群体事件。”张继先说,医生看病,要问病人的住址、职业,这一下来了四个华南海鲜市场的,怎么会没有问题?“这就是‘非典’时期锻炼出来的思维。”
一位持续发烧的老者被家属架着来医院就诊,张继先马上让一名护士上去搀扶着去发热门诊。长江日报记者陈卓 摄
病人太多,医护人员太苦
“这次把一生的眼泪流光了”
原定采访张继先的时间是1月29日中午,记者出发时,接到医院党委书记邱海芳的电话:“您现在别来了,张继先主任在病房大哭!”
1月30日,记者当面问起张继先悲伤的原因,她说:“病人太多了,我们的医护人员太苦了!”
1月26日,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成为第三批定点医院,收治病人由医院统一安排。病人太多了,必须按轻重缓急来统筹。
有的病人病情发展太快,手段用尽,还是走了,张继先大哭;有时防护服快没有了,口罩快用完了,张继先大哭……张继先说,这个传染病,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的病人涌向医院,从来没有见过。
“我这次把一生的眼泪流光了!”这一个月来,睡眠严重不足,体力严重透支,她竭尽了全力。
痛哭一场,她又一头扎进病房,那里是容不得她一丝马虎的战场。
采访中谈到逝去的生命和被感染的同事,张继先数次落泪。 长江日报记者陈卓 摄
标签 武汉肺炎- 原标题:最早上报疫情的她 怎样发现这种不一样的肺炎
- 责任编辑: 谷智轩 
-
外媒报道武汉街头尸体,家属称生前未被确诊新冠肺炎
2020-02-02 11:04 -
“我年岁已高,但匹夫有责!”81岁老人扔下6000元扭头就走…
2020-02-02 10:57 暖心闻 -
北京鼠年初雪 街头这一幕幕太动人!
2020-02-02 10:36 -
节后返程:查了六次体温,还是差点原地回家
2020-02-02 10:29 -
全民战“疫” 这些身影汇聚必胜力量
2020-02-02 10:07 -
摆在第一位,习近平这样指挥战“疫”
2020-02-02 10:03 -
中高考推迟?教育部:讨论这个问题还有点早
2020-02-02 09:52 -
男子一脚踹断215根石柱 当地住建局:石材脆容易断
2020-02-02 09:34 -
江苏新增34例,累计236例
2020-02-02 09:33 医学 -
浙江新增62例,累计661例
2020-02-02 09:19 -
香港新年,有两场“疫情”要面对
2020-02-02 09:15 香港 -
厦门“摇号”抽出首批口罩购买者
2020-02-02 09:06 -
广东新增84例,累计604例
2020-02-02 09:03 -
央视被掐断的那场直播,有个彩蛋让人难受
2020-02-02 08:41 -
黄冈之后,温州也宣布了!
2020-02-02 08:24 -
卫健委专家:新冠肺炎救治成功率高于甲流和禽流感
2020-02-02 08:21 医学 -
人民日报:党员必须先上 没有商量!
2020-02-02 08:14 -
全国新增2590例,累计14380例
2020-02-02 08:05 观察者头条 -
直升机空降 定向援助武汉协和等医院
2020-02-02 08:03 -
上海12小时新增8例 累计177例
2020-02-02 07:56
相关推荐 -
“中国打贸易战有秘密武器:AI机器人大军” 评论 62中国不买美国液化气了,换中东 评论 101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评论 97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评论 471和特朗普一起“孤立中国”?欧盟拒绝 评论 63最新闻 Hot
-
“纯关税壁垒最粗暴,欧盟快和中国谈吧”
-
总计7亿欧元,欧盟对苹果、Meta“罚酒三杯”
-
“俄乌都得在领土上让步,再不同意美国就退出”
-
中国不买美国液化气了,换中东
-
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
涉及稀土,马斯克:正与中方协商
-
美国着急放风“即将与日印达成协议”,其实只是…
-
通用电气CEO:别打了,我们还没给中国交付...
-
哥伦比亚总统:我认为特朗普政府把我的签证吊销了
-
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
“孤立中国?东盟不会跟,否则…”
-
“中方对美方鸣枪示警:这回来真的,能一票否决”
-
“特朗普一声令下,美国几十年联越制华努力,白干了”
-
特斯拉净收入锐减71%,马斯克“认怂”
-
普京送给特朗普的肖像画长这样
-
美欧倒逼肯尼亚“转头”,“中国又拿下一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