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捐了那么多东西怎么还缺? 央广记者探访武汉市红十字会
最后更新: 2020-02-01 10:21:05随着疫情防控工作的全面展开,医疗物资紧缺成了一个焦点、难点和痛点。主要承担捐赠物资接收、发放的红十字会也成了舆论关注的焦点。
记者探访武汉市红十字会
总台央广记者今天(31日)来到位于湖北省武汉市胜利街162号的武汉市红十字会。一辆卡车停在门口,志愿者正在往车上装运医疗物资。
志愿者介绍,这里是武汉市红十字会的办公地点,一楼有一个很小的仓库,只能暂时存放少量货物,大量捐赠物资必须集中转运到位于武汉市汉阳区四新南路的国际博览中心A馆的仓库。
在红十字会的墙上,贴着一张《武汉市红十字会捐赠工作指南》,指南上有这样的文字:直接到仓库捐赠,可办理一切手续。
展馆被临时征用为仓库
记者随后来到武汉市汉阳区四新南路的国际博览中心A馆。在这里,记者看到,原来的展馆被临时征用为仓库,堆放着一些货物。
武汉市常务副市长胡亚波释疑:爱心捐赠总量大可为何总是不够用?
在仓库门口,记者恰巧遇到了正在现场指挥调度货物紧急派送工作的武汉市常务副市长胡亚波。
武汉市常务副市长胡亚波接受总台央广记者郭静、肖源的采访
胡亚波:“现在问题的核心是要想办法精准配送,提高效率。我们其实在飞机上就把很多单子精准分到各个医院,但是现场一看发现有些货物不是我们要的,有些货装得不规范。我们建这个仓库就是希望能够有计划,不能老是等米下锅。”
记者:“医院要把自己的需求报上来吗?”
胡亚波:“不仅它报,现在我们还有一个工作队伍,在每个医院具体精准地核查。保证的是这样几个渠道:
首先定点的12家医院是重点,金银潭、汉口医院这些定点医院是重中之重,一定要保它的运转;
第二,保4家直属医院,同济、协和、人民、中南,定点捐助我们也不反对,但是得记账,不能重复配送;
第三,还有61家发热门诊;
第四,现在大量立足于社区卫生院接诊;
如果还有余地,我们就要考虑接送病人的司机、处理医用垃圾的工人,甚至包括处理遗体的人等,所有的环节现在需要的量还是非常大。
虽然我们已经反复向社会发布各种公告,我们需要什么、是什么型号,都很具体。但是毕竟隔行如隔山,所以大量捐赠物资都是民用的。民用的也可以,我们现在要物尽其用。关键现在医院里面也有这个问题,一方面需要的东西进不来,另一方面医护人员不需要的东西堆积如山。所以我刚才又跟各位书记区长讲,医护人员不能用的口罩社会民众可以戴。这场战役来得太急了,保证城市的供水、供气、供电、供菜等的一线工作人员,他们也需要适当的防护,所以现在需要的量还是比较大。
记者:“要达到科学调配,其实还是很需要一点时间?”
胡亚波:“实际上它是一个最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了方方面面,我们的力量还是不够。
记者:“有些爱心捐赠,接收又没法用,不接收又不行。”
胡亚波:“对。现在老百姓也质疑,‘我们捐了那么多东西,怎么你们还缺?’ 很多有用的东西,是现在特别紧缺的。”
现场工作人员、记者戴着各式各样的口罩,对话过程中,胡亚波副市长现场对大家的口罩进行了分辨:
胡亚波:“比如像你戴的这个口罩,都不是正儿八经的医院可以用的,属于工业防尘的,防雾霾的;你这个才是医院用的,但是不是N95的,属于外科口罩;我这是民用的,我戴着已经很奢侈了我都觉得,我现在都快成专家了。”
在现场,记者见到几位前来领取物资的医疗机构工作人员。一位自称是武汉市第六医院的男士直接向常务副市长胡亚波说出了自己的担心。
医院负责人:“我是六医院的,六院在市级医院里面不是很出名,但还是要考虑到我们的分配。”
胡亚波:“我们第一按接的病人数,第二按病重和危重人员。一个医生要照顾20个还是30个病人,然后一个医生要配几个护士,这是一班,一天至少三班倒,每一班至少需要一套服装,我们是按最紧缺的情况在配。”
工作人员回应:仓库中为何堆放了如此多的物资?
据介绍,这个展馆是1月24日下午定为武汉市捐赠物资临时仓库的,当天晚上就已腾空备用。现场有工作人员介绍,之所以在疫情防治一线医疗物资如此紧缺的情况下,此地依然堆放了如此多的物资,是因为这里的一部分物资是定点捐赠,还有相当一部分不符合医用标准。
在现场,记者发现了苏州安泰空气技术有限公司定点捐赠给火神山医院的生物柜。此外,在仓库的一侧,堆放着一箱箱洗衣液、消毒水。在一堆明显是海外捐赠的物资前,有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些纸箱里都是潜水镜,因为有孔洞,不能替代护目镜使用。
记者采访过程中,看到先后有身穿同济医院和协和医院工作服的人员在现场领取物资。一位身穿协和医院白大褂的工作人员被请去开箱检查一些物资是否符合医用标准。现场工作人员介绍,他们都是此次临时被抽调到仓库来工作的,不具备鉴别哪些物资能够医用的专业知识。
医院领取物资
展馆的一个角落现在被改造为办公室,有工作人员在登记造册。现场工作人员介绍,每一笔物资入库、出库都有详细登记,他们根据市卫健委提供的计划发放这些物资。
因红十字会已成为舆论焦点,采访时记者明显感受到现场工作人员的压力和对媒体的防备。记者始终没有在现场见到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一位从其他部门抽调来的工作人员私下说,“红十字会几十年没打大仗了,一打仗就有点乱。”
记者今天(31日)多次拨打武汉市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的电话,屡次被拒绝接听。13点45分,常务副会长陈耘的电话终于打通。电话中他表示,红十字会工作只是疫情防控工作中的一个“小环节”,红十字会要说的话已在官方微信公众号和官网上说过了。当记者表示,此前的官方发布公众仍有诸多疑问时,这位负责人说,马上要接待省里的调查组,实在没有时间。
此前在武汉市红十字会办公地点,记者了解到,此次疫情发生后,大量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自发来到武汉市红十字会工作,他们被分成若干组,例如记者见到的物资搬运组,就有60余人。面对网上对红十字会的质疑,志愿者感到委屈,但他们仍在不舍昼夜地忙碌着。
(总台央广记者:郭静、肖源、左艾甫)
- 原标题:最新!总台央广记者探访武汉市红十字会
- 责任编辑: 李天宇 
-
为赶到江西打工,湖北男子划木盆横渡长江被劝返
2020-02-01 10:19 中国雷人秀 -
湖北:返鄂返汉须经防控指挥部同意
2020-02-01 10:07 -
镇书记镇长被免职
2020-02-01 10:01 -
唐主任被撤后,黄冈纪委深夜紧急开会:9天处分202人
2020-02-01 09:58 基层治理 -
钟南山为什么哭了?
2020-02-01 09:52 -
居家观察期外出聚餐,广西一卫健局副局长被免职
2020-02-01 09:34 依法治国 -
林郑月娥:香港不会全面封关,延长停课至3月1日
2020-02-01 09:32 医学 -
这七天,全民抗击疫情!这就是众志成城的力量
2020-02-01 09:22 -
一天三顿改一顿,湖北5000头种猪被限食
2020-02-01 09:18 聚焦三农 -
麻城红十字会先拒收2千个捐赠口罩又称收2万个,当地回应
2020-02-01 09:17 -
必胜!习近平给出“最强攻略”
2020-02-01 09:15 -
王广发:我们当时看到的资料是没有医务人员被感染
2020-02-01 09:14 医学 -
“保姆纵火案”受害者捐5000只口罩,价值9万元
2020-02-01 08:55 -
科普:N95、KN95及医用口罩的区别和使用
2020-02-01 08:47 中国红会 -
武汉书记自责:如果早一点决定,结果会比现在好
2020-02-01 08:39 医学 -
不戴口罩乱跑,当心无人机“飞”你
2020-02-01 08:29 基层治理 -
昨晚,火神山医院全部通电!
2020-02-01 08:21 -
让省委书记吃了“闭门羹”的硬气老大爷,都是谁?
2020-02-01 08:20 基层治理 -
试行第四版治疗方案:槟郎、藿香等中药处方被推荐使用
2020-02-01 08:10 医学 -
全国新增2102例,累计11791例
2020-02-01 08:06 观察者头条
相关推荐 -
“中国正投入万亿美元,我们却在这胡搞” 评论 67真急了!“白宫拟成立涉华关税应急工作组” 评论 259这场贸易战,美国就是个“纸老虎” 评论 96特朗普也直说了:不行,就放弃 评论 233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国谈成 评论 246最新闻 Hot
-
“中国正投入万亿美元,我们却在这胡搞”
-
真急了!“白宫拟成立涉华关税应急工作组”
-
黄仁勋访华盼继续合作,特朗普回应
-
中国男子在TikTok“神评”美国关税,米尔斯海默秒答:赞同
-
“内地电影票房过亿那一刻,香港电影就被颠覆了”
-
美国税局代理局长刚上任三天就被免,“贝森特抱怨他是马斯克的人”
-
特朗普也直说了:不行,就放弃
-
“中国深知‘广场协议’是致命的,特朗普别想了”
-
“中国稀土,关乎美国人生死”
-
美军高官着急:中国速度太快了,是美国3倍
-
德银:中国客户减持美债,转头买欧洲资产
-
美国对中国再下黑手,“黄仁勋道出最大担忧…”
-
跟特朗普谈,拿中国当筹码?英财相:蠢死了
-
加总理扬言:除了中美,还有其他人
-
美方将不再斡旋?梅德韦杰夫喊话欧盟:学着点
-
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国谈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