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慰安妇”受害者子女回应向郭柯要钱:打动观众的是慰安妇的历史事实
关键字: 慰安妇子女回应向郭柯要钱慰安妇子女向郭柯导演讨钱(观察者网讯)
近日,部分“慰安妇”家属向纪录片《二十二》导演郭柯讨要援助金一事引发网友关注,这些讨钱的家属均为已逝“慰安妇”子女,但他们集体认为自己有权利分享电影票房成果。
家属给出的理由是,虽然老人已去世,未直接在《二十二》中出现,但该片系“慰安妇”题材纪录片,没有她们的努力就没有这个题材和电影。
据新京报@紧急呼叫 报道,10日,一位“慰安妇”的家属再次回应称,“郭柯在新闻中说过,除了相关开支,会把剩下的钱用到老人(“慰安妇”)和老人家属身上,可我们盂县就一个拿到钱的,有两位老人在电影中就出现了下葬的图片,导演就给了5万,我们的妈妈千辛万苦走了20多年打官司,理应获得援助金。”
该家属认为,“他说妈妈去世了就不给”,问题是他(郭柯)这电影不是这22位打动了观众,而是历史事实打动了观众,“去世的老人也做出了贡献,票房挣了一个亿,他那些钱去哪里了?”
《二十二》是一部关于在日军侵华战争中中国幸存的“慰安妇”长篇纪录片,由郭柯执导,二十二位“慰安妇”参与拍摄,也是中国首部获得公映许可的“慰安妇纪录片”。
该片以2014年中国内地幸存的22位“慰安妇”的遭遇作为大背景,以个别老人和长期关爱她们的个体人员的口述,串联展现出她们的生活现状。影片2017年上映后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最终票房超过1.5亿,成为首部票房过亿的纪录片。
据北青网报道,导演郭柯当时就表示,保本之后的票房收益将全部捐赠,“我自己不会利用这部影片挣一分钱,影片扣除成本之后,所有的利润都会捐出来用于对‘慰安妇’历史研究及幸存者的资助。”
2018年10月8日,“慰安妇”题材纪录电影《二十二》发微博进行捐款公示,影片资助人张歆艺、导演郭柯等多方共同决定向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捐资10086003.95元,这1008万的捐款中,包括郭柯捐出导演个人收益400万元和演员张歆艺借给郭柯的100万元。至此,两人都兑现了此前承诺。
然而,在《二十二》上映一年多之后,一些山西的“慰安妇”家属却共同向郭柯讨钱,这些家属的理由是,虽然老人已去世,未直接在《二十二》中出现,但该片系“慰安妇”题材纪录片,她们都是“慰安妇”制度受害者,没有她们的努力就没有这个题材和电影。
从郭柯在微博发布的一份署名为“‘慰安妇’受害者部分子女”的联名信中可以了解到:
受害者家属认为,郭柯拿她们母亲的名声赚了钱,反而把钱给别人花,因此要求对方给他们一个公道。
对于这样的“理由”,导演郭柯觉得很难接受,他透露,自己这一年多来遭到了这些家属们一而再、再而三的电话讨钱。
郭柯表示,自己很同情这些讨钱的“慰安妇”家属,“我建议他们可通过合理途径申请救助资金,比如向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提出书面申请。但是,未在影片中出现的人,未给予我配合的人,于情于理,我也不该给他们钱,我甚至说他们可以通过法律来告我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每天换人打电话给我要钱,而且会说一些难听的话。”
他还表示,“我理解他们,他们毕竟也是‘慰安妇’制度受害者,但是中国‘慰安妇’对于日本的诉讼问题还没有解决呢,他们却以这样的方式来要钱,我真的是不忍心看他们这样。”
7月10日,慰安妇赵小妮女儿阿妹接受新京报@紧急呼叫 采访时表示,他(郭柯)这电影,不是这22位打动了观众 ,而是历史事实打动了观众 ,母亲们多次前往日本起诉索赔,理应获得一份援助金。
对此,郭柯质问道,“为什么他们不去找之前的纪录片要钱呢?很明显就是因为这个电影受到大家关注了,有钱了。”
他无奈表示,这些家属连《二十二》拍摄的时间和相关情况都没搞清楚,给“慰安妇”家属钱的时间也没搞清楚,全凭猜测写了一封公开信,“你想,这事儿传到了日本会怎么样呢?韩国也拍过这样的电影,反响很好,为什么没有这些事儿呢?为什么中国就有这些事儿呢?”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郭肖
- 最后更新: 2019-07-11 17:49:12
-
中国科协原书记处书记陈刚被双开
2019-07-11 17:22 廉政风暴 -
被指种族歧视白人,DOTA2中国选手双语道歉
2019-07-11 17:20 明星那点事儿 -
孙杨放弃世锦赛1500米自由泳
2019-07-11 17:09 -
“本台最新消息,本台被淹了…”
2019-07-11 17:05 极端天气 -
央视评宝矿力水特道歉:你的求生欲不影响我判断
2019-07-11 16:44 -
女孩被熟人偷拍三年:突然发现窗口一双眼睛,是我一生的噩梦
2019-07-11 16:40 依法治国 -
郭台铭声泪俱下喊话韩国瑜退选:你要有历史定位
2019-07-11 16:35 台湾 -
《长安十二时辰》的王韫秀,还记得她足坛留下的争议吗
2019-07-11 16:34 明星那点事儿 -
外籍留学生的学校也回应了
2019-07-11 16:16 -
“这个儿子我不想要了”
2019-07-11 16:13 打击网络诈骗 -
紧扣外交中心工作 统筹推进确保实效——外交部、中联部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2019-07-11 16:11 -
名牌大学硕士以上才能去故宫修文物 引发争议
2019-07-11 16:02 -
这张600多年的“中国名片” 习近平数次向世界展示
2019-07-11 15:58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习近平总书记这么说
2019-07-11 15:55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商务部:中美将重启经贸磋商
2019-07-11 15:25 -
中国留德学生:当垃圾分类成为习惯,会发现很多隐藏的小乐趣
2019-07-11 14:24 垃圾分类 -
@上海市民,感谢你的贡献!垃圾越来越“干”,发电量越来越高!
2019-07-11 14:23 垃圾分类 -
农业农村部:农村也要有垃圾分类
2019-07-11 14:18 垃圾分类 -
从16楼扔灭火器被全楼要求搬离,肇事13岁男孩和家长致歉
2019-07-11 14:11 -
成都雨中一幕:父爱如山…体滑坡
2019-07-11 13:56 趣读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美国几代人的亚太布局被毁,盟友终将望向中国”
-
“我们投给特朗普,现在他的关税搅乱了我们的行业”
-
美媒吐槽:全员滑跪,除了中国…
-
“别用中国的”,美国务院内部文件曝光
-
越南总理表态:越美谈判,不能影响其他市场
-
“关税正在扼杀企业对美投资意愿,市场重心或转向”
-
“谈判推迟,美国又提要求”
-
换防长?“美国后院起火”
-
带着石破茂的亲笔信,他来中国了
-
斗争升级!哈佛大学起诉特朗普政府
-
外媒紧盯中方“警告”:孤立中国,特朗普恐难如愿
-
特朗普称未来三天公布俄乌和平方案,美媒曝细节
-
工业电化学奠基人郭鹤桐教授逝世,享年95岁
-
挑衅!英军高官:台海问题,准备好了
-
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
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