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多区公共区域垃圾桶减少一半 因地制宜引导市民正确投放
关键字: 垃圾桶你知道吗?短短两个月不到,南京路步行街上的垃圾桶足足少了83个,剩下的46个垃圾桶,数量还不到原来的四成。
而这只是全上海的一个缩影。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6月20日从上海绿化市容部门获悉,今年以来,上海加大了对道路、公共广场等区域废物箱优化调整的力度,多个行政区公共区域的废物箱数量相比以前减少了近一半。
其中,长宁区、静安区道路、公共广场上的废物箱从原来的3000多个减少到1000多个,杨浦区相关区域的废物箱则从原来的2000多个减少到800多个。
公共区域的废物箱短期内锐减,会不会让许多市民和游客不适应?相关区域乱扔垃圾的现象会不会激增?记者进行了调查。
道路并未脏乱差
南京路步行街上,商贾如云,游人如织,垃圾量也十分惊人,撤走了六成以上的垃圾桶,岂不会乱套?但当记者6月20日下午走访时,却没有看到明显的脏乱差。
站在置地广场门口的垃圾桶旁向两侧张望,路面基本难见暴露垃圾,先不论是否分类,但绝大多数游客都主动将垃圾丢入了桶中。询问他们是否觉得垃圾桶少了不方便,得到的答复都是“没感觉少”“挺方便的”。
记者沿着步行街,从西藏中路走到河南中路,一路46个垃圾桶边,总共也就发现了5个暴露垃圾:一团纸巾、一个冷饮袋、三个烟头。记者在一处垃圾桶前蹲守了15分钟,扔垃圾的路人不下四五十个,所有人都走近了垃圾桶才扔,只有极个别人没有“瞄准”投放口,垃圾碰到了垃圾桶壁,弹到了地上。
这个暴露垃圾是记者走访南京路步行街时发现的唯一一个“远离”垃圾桶的
这些未能进桶的垃圾不会在外待太久,很快便被环卫师傅清扫。一名负责打扫路面的环卫师傅告诉记者,他们每人负责一片区域,将地上、长凳上、绿化中的垃圾扫走。她肯定地表示,撤掉多数垃圾桶后,她所负责的区域内随地丢弃垃圾的情况并未明显增多。
另一位正在清理垃圾桶的韦师傅告诉记者,撤桶后,他们不用再过多地重复停车、开门、换袋等一系列动作,工作效率提升了,也有更多精力可以专注到有限垃圾桶内垃圾的分类上,让尽可能多的公共区域垃圾能够分类运输到后端进行处理,为已经疲劳运转的垃圾处置末端减负。
繁华的商业步行街上人多,敢公然乱扔垃圾的人毕竟少,那一些路人并不那么多的道路上,撤掉一半的垃圾桶后,会不会有明显的乱扔现象?记者随机走访了杨浦区的平凉路(三星路至宁武路段),沿街的9个废物箱现在只剩4个,可一路走下来,也没发现明显的暴露垃圾。
撤走大多垃圾桶后,韦师傅可以花更多时间专注于垃圾分类,工作更加辛苦,但从结果来看,更有意义
成功撤桶有“艺术”
就记者的走访情况来看,似乎撤桶并没有造成明显不好的影响。这其中,既有行人文明素质提升的缘故,也少不了循序渐进、因地制宜的撤桶“艺术”。
上海欣谊环境卫生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南京路步行街的撤桶并不是一口气从129个减少到46个,其中有一个过渡期,先从129个减到66个,保持近1个月。跟踪调查公众的反应后,觉得时机成熟了,再从66个减到46个。“从目前的效果看,大多数市民和游客并没有明显的不适应,我们就决定维持这个数量,继续观察。”该负责人表示。
2017年,上海绿化市容部门曾发布《上海市道路、公共广场等废物箱配置导则》,其中明确,商业文化大街废物箱的设置间距原则上不低于50米;主要交通道路设置间距原则上不低于100米;其他道路设置间距原则上不低于150米;公交站点应至少设置1只废物箱,公共广场等根据实际需要设置。
如遵守该导则,那么南京路步行街的废物箱最多只需设20组(1只可回收物桶+1只干垃圾桶)。“可实际操作中不能那么‘一刀切’,垃圾桶的密度要因地制宜。”黄浦区绿化市容局相关人士告诉记者,经过实地走访调研后,人流量大、的确有需求的区域就多设置垃圾桶;反之,垃圾投放量较小的区域,适当减少甚至撤走垃圾桶。
记者注意到,步行街西藏中路至浙江中路段,道路北侧设有垃圾桶6组,南侧设有3组,而浙江中路至福建中路段的南侧世纪广场周围,则一个垃圾桶都没有。正是这种因地制宜的垃圾桶分布方式,让“消失”的垃圾桶没有引起公众的不适,甚至“消失”得无人察觉。
平凉路的撤桶也是用了类似的方式,杨浦区绿化市容部门从排摸到正式撤走垃圾桶足足用了2个月,对沿路商户进行宣传解释和沟通;撤桶后,区里还加强了商铺分类上门收集和道路巡回保洁的频次,没有发生撤桶后“失控”的现象。
- 原标题:上海多区公共区域垃圾桶少了一半?记者调查结果出乎意料
- 责任编辑:严珊珊
- 最后更新: 2019-06-21 10:21:08
-
五任交通局长腐败“接力”,心中有鬼
2019-06-21 09:58 廉政风暴 -
吃得健康才长寿?88岁巴菲特:只吃蔬菜度日,人生毫无乐趣
2019-06-21 09:14 -
辞职起诉华为的彭林道歉了:一致对外 共度难关
2019-06-21 09:13 华为 -
群里33个人,32个是骗子...
2019-06-21 09:13 -
还在低头看手机? 快摸摸你头上长“角”了吗?
2019-06-21 09:10 -
民政部:整治不规范地名工作,个别地方不够稳妥
2019-06-21 09:08 基层治理 -
儿子太拖拉!二胎妈妈陪娃写作业血压飙升气到早产
2019-06-21 09:07 -
北京市常住外来人口增量增速“双下降”
2019-06-21 09:03 -
山西永济常务副市长和副市长同天被查
2019-06-21 08:58 廉政风暴 -
长宁地震,救援5G技术全球首次用于灾难医学救援
2019-06-21 08:57 医学 -
金正恩举行欢迎宴会,习近平出席
2019-06-21 08:45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只恢复谈判还是停止加税?商务部连答中美贸易8问
2019-06-21 08:38 中国经济 -
董事长被指涉嫌跨国重婚案 科陆电子:遭遇骗局
2019-06-21 08:14 -
朝鲜为习近平来访专门创作的演出 现场太美太壮观
2019-06-21 08:06 中国外交 -
操场埋尸案家属:有人“无意”泄密举报,推土机推土20多分钟
2019-06-21 08:02 依法治国 -
“操场埋尸案”疑犯是他,校长被控制
2019-06-21 08:00 依法治国 -
朝鲜专门创作演出,习近平和彭丽媛观看
2019-06-21 07:56 中国外交 -
班主任多次借钱后失联 家长:怕他对孩子不好,就借了
2019-06-21 07:47 -
身份证买卖背后:90后女性最受欢迎,挂失不影响注册公司
2019-06-21 07:14 依法治国 -
十九大后山西“首虎”被开除党籍,通报中有两个少见之处
2019-06-21 07:09 廉政风暴
相关推荐最新闻 Hot-
“美国几代人的亚太布局被毁,盟友终将望向中国”
-
“我们投给特朗普,现在他的关税搅乱了我们的行业”
-
美媒吐槽:全员滑跪,除了中国…
-
“别用中国的”,美国务院内部文件曝光
-
越南总理表态:越美谈判,不能影响其他市场
-
“关税正在扼杀企业对美投资意愿,市场重心或转向”
-
“谈判推迟,美国又提要求”
-
换防长?“美国后院起火”
-
带着石破茂的亲笔信,他来中国了
-
斗争升级!哈佛大学起诉特朗普政府
-
外媒紧盯中方“警告”:孤立中国,特朗普恐难如愿
-
特朗普称未来三天公布俄乌和平方案,美媒曝细节
-
工业电化学奠基人郭鹤桐教授逝世,享年95岁
-
挑衅!英军高官:台海问题,准备好了
-
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
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