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部就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答记者问
关键字: 2019两会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新闻中心于2019年3月11日(星期一)8时45分在梅地亚中心新闻发布厅举行记者会,邀请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副部长李萌、战略规划司司长许倞、政策法规与创新体系建设司司长贺德方、资源配置与管理司司长张晓原就“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文字实录如下:
主持人
各位记者朋友们,大家早上好!欢迎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记者会。本场记者会的主题是“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今天,我们高兴地邀请到了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先生、副部长李萌先生、战略规划司司长许倞先生、政策法规与创新体系建设司司长贺德方先生、资源配置与管理司司长张晓原先生,共同回答和这一主题相关的问题。
下面,首先有请王志刚部长。
科技部部长 王志刚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好,我是科技部王志刚,很高兴在全国“两会”期间与大家见面,就媒体朋友关心的科技创新这个话题和大家作个交流。首先,我代表科技部对各位媒体朋友长期以来对中国科技创新的关心、关注、支持、理解与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
过去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我国科技战线迎难而上,奋力开拓,科技事业在建设创新国家历史征程上又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涌现出一批以体细胞克隆猴、散裂中子源为代表的重大原创成果,港珠澳大桥、高铁、5G等一大批重大科技攻关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雾霾防治、肿瘤重大诊疗设备、原创抗阿尔茨海默症新药等一批先进技术应用不断提升民生福祉。同时,改进项目评审、机构评估、人才评价,破除“四唯”,扩大科技人员自主权,为科研人员松绑减负等一批务实改革举措落地生效。
科技创新在支撑高质量发展、保障改善民生、维护国家重大安全等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下一步,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战略意志和战略需求,应该说科技工作任重道远。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系统谋划科技创新长远布局,强化创新体系和创新能力建设,加大科技对外开放的合作力度,积极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充分激发调动广大人员的创新积极性。
我们欢迎各位媒体朋友更加关注中国科技改革发展。我也非常珍惜这次与媒体交流的机会,并愿意就媒体关心的科技创新方面有关问题回答大家的提问。谢谢大家。
现在开始提问。
澳门日报记者
请问科技创新如何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澳门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创建中发挥怎样的作用,扮演怎样的角色?谢谢。
科技部部长 王志刚
谢谢你的提问。确实,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科技创新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整个战略规划和建设布局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澳门科技力量是国家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个大湾区科技创新发展方面,我们把香港、澳门的科技力量统筹起来,与内地科技力量一起,来建设好大湾区。最近,我和崔世安特首在科技部见了面,双方准备就科创方面的工作,把内地和澳门之间的关系建立起来、机制建立起来。同时就国家所需、澳门所长,大湾区建设的规划所涉及的科技创新方面的内容进行对接,充分发挥澳门在大湾区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同时,我们在澳门科技创新发展方面已经做了很多工作,包括科技计划对澳门开放、科研经费过境使用、在澳门建设了四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等。这次和崔世安特首见面以后,我们准备就澳门转型发展,在结构调整方面,以及在大湾区建设方面,科技如何发挥作用,内地和澳门科技的优势怎么能够结合起来,发挥1+1大于2的作用,聚焦大湾区建设。同时也在国家整体创新体系建设和创新能力方面,把澳门作为一个重要的力量用好、合作好。谢谢大家。
人民日报社记者
按照规划,中国将在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现在距离目标实现还有不到两年时间。请问,按照创新型国家标准,目前中国在哪些方面已经提前达标?又有哪些方面需要继续冲刺攻坚?谢谢。
科技部部长 王志刚
创新型国家是整个中国“三步走”非常重要的内容。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部署,中国“三步走”是2020年进入小康社会,2035年要基本实现现代化,2050年要成为现代化强国。科技创新也有“三步走”战略,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到2035年左右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到2050年要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就是说,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核心位置,作为重要支撑和引领力量,也作为发展的重要动力。
到2020年要进入创新型国家,这是个非常重要的时刻,也是个重大的任务。什么叫做进入创新型国家?可能要有一个基本的界定。今年科技部召开的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我们对创新型国家进行了一个描述,即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要走在世界前列。具体讲,应该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来看这个事情。从定量来讲,去年我们国家按照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排名,综合科技创新排在第17位,到2020年原定目标大概在15位左右。另外,我们的科技贡献率要达到60%,去年达到了58.5%。同时,还有一些定量指标,比如说研发投入、论文数、专利数、高新区等方面的指标,去年都有不俗的表现。
另外,还有一些定性指标。进入创新型国家,就看你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是不是把科技创新作为核心要素,发展的动力是不是更多地依靠科技创新,劳动主体是不是更多具备科技创新能力和精湛的技能,国家竞争力和综合国力是不是更多地用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来衡量,是不是有一大批高水平的高校、企业、研究院所,以及一大批高水平的科技创新人才。科技合作是不是成为国与国合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时全民科学素质是不是有个较大的提高。这些是定性指标。
当然,现在讲到进入创新型国家,我们还是有短板的。比如说,在基础研究方面,特别是0到1的颠覆性技术和基础理论、基本研究方法的探索,我们现在还有不足,这是需要补的地方。第二,我们的创新生态、科研生态还有这样那样不尽人意的地方,需要进一步完善。从科技部来讲,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更多地、紧紧地依靠广大科技人员,更好地去倾听和服务我们的大学、科研机构、企业和社会一切愿意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人,他们是我们服务的主要对象。政府的工作是要更好地把法律、政策、环境以及在科技资源配置方面,能够真正解决科技人员在科研活动中间、创新活动中间的所需。特别是法律政策,各个创新主体,每个创新人员,不管高校也好、企业也好、研究院所也好,再著名、体量再大、水平再高,不可能制定法律,不可能制定政策。而科技部作为国家政府的一个部门,和相关部门一起通过一定程序制定相关政策,构建环境生态。这是我们政府必须做好,而且不能缺位的一项工作。
另外,我们还要注重激励与约束并重,信任与监督并重。当然,我们是以信任为基础,以激励为基础,同时要加强学风作风建设,弘扬科学家精神和操守,使得全社会特别是科技界有一个崇尚科学、养成科学习惯、具有良好科学素质,并且能够一心向学的状态,这样剩下的事情是科学家自己的事情。我们要创造环境,我们要一批队伍,他们的活动结果是由他们来决定,我们更多的是提供支撑、提供环境、提供保障,为他们排忧解难。谢谢大家。
科技日报记者
部长您好,今年“两会”期间,很多代表委员反映,我国的基础研究投入和原创能力不足,我国基础研究投入占比长期徘徊在5%左右。请问在中央财政加大支持的基础上,科技部将如何继续撬动企业和地方对于基础研究投入的积极性?同时科技部将采取哪些措施,啃下增强原创能力的“硬骨头”?谢谢。
科技部部长 王志刚
基础研究确实是整个科技创新的总源头,虽然现在大家对所谓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到成果转化、产业化,这样一个线性的模式有不同的看法,但是总的来讲,一切科学技术的源头还是基础研究,也就是人们对自己、对自然的一种认识、总结,以及用什么方法来认识和探索自然、探索自身。我们对基础研究应该要给予足够重视,否则科技创新就没有源头了。
第二,对中国科技界来讲,基础研究的能力和产出是我们的一个短板。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促使我们必须把基础研究作为一个重点,在整个科技创新的总布局中要着重布局,这是整个科技界的呼声,也是我们整个国家战略在科技方面的重点,是我们必须做好的。我们对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要有统筹,因为基础研究往往不是研究的终点,论文本身也不是这个成果的句号。
第三,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基础研究。去年国务院专门出台了加强基础研究的意见,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以国务院文件形式第一次就加强基础研究作出全面部署。这说明在新时代,在中国到了高质量发展,要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把科技摆在核心位置的阶段,基础研究的地位就显得更加突出。
刚才你提到5%的问题,这个问题科技界也不断在提,我在一些场合也做了回答。这其中有几个方面的问题。我们经常拿中美基础研究投入做对比,美国在15%左右、中国在5%左右。我们要承认,确实美国在基础研究方面投入很大,并且产出也是世界第一。就基础研究经费投入来说,美国是联邦政府、地方政府、企业、社会力量都在投,中国的5%基本上是中央财政投的,地方财政和企业投得很少。但现在我们已经看到了好的势头,在中央财政持续加大投入的同时,我们的企业特别是一些高新技术企业,以及把科技创新作为企业持续发展的能力和竞争力的企业,现在都开始把基础研究作为重点了,包括对数学的投入,包括对其他基础学科的投入。他们选了一批人,不是直接对着技术、不是直接对着产品设计,而是从源头上来探索相关领域的方法、原理,以及在理论上有哪些突破,在实践中有哪些创新。
另外,也要看到,各国统计口径还是有些差别,所以仅仅用数字本身还不能反映问题的全部。科研经费统计包含哪些,不包含哪些,各国还是有一些差异的。中国加强基础研究是坚定不移的,今后会更加加大投入力度。
你刚才提到,怎么样动员企业、动员社会各界重视基础研究、投入基础研究、参与基础研究,这个问题科技部要思考好、回答好,并且向中央、向相关方面提出我们的建议。这是我们的本职工作,我们会向前推进。
谢谢大家。
标签 2019两会- 原标题:科技部就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答记者问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连政
- 最后更新: 2019-03-12 17:19:21
-
嫌男友家境差想分手 女子竟自导自演“绑架杀人案”
2019-03-12 16:58 中国雷人秀 -
外卖小哥遭顾客投诉 怒偷30个快递
2019-03-12 16:57 中国雷人秀 -
被下架的“妇科检查视频”,换个名字又上架了
2019-03-12 16:43 -
中科院“打假”:有单位冒名欺骗学生
2019-03-12 16:35 -
海军一战机在海南失事 两飞行员牺牲
2019-03-12 16:02 -
又来?!两乘客向飞机撒币“祈福”
2019-03-12 16:00 中国雷人秀 -
-
最高法就“攻坚‘基本解决执行难’”答记者问
2019-03-12 15:25 2019两会 -
妈妈这句话 让小学生深夜背书包到警局“自首”
2019-03-12 15:01 中国雷人秀 -
儿子买了只“野鸡”准备烧汤 父亲一看吓一跳
2019-03-12 14:47 -
植树节宣传片 | 带着地球去远方
2019-03-12 14:46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买车后患白血病去世?奥迪回应
2019-03-12 14:29 大公司 -
中美磋商最新进展:解决关键问题
2019-03-12 14:04 中美关系 -
浙江一渔船返航中被外籍大轮撞沉 12人失联
2019-03-12 12:21 安全生产 -
吓哭小孩的大观园沦为健身公园,票价比肩故宫
2019-03-12 11:50 中国雷人秀 -
姑娘去理发,被告知雀斑是宫颈癌扩散到脸上了…
2019-03-12 11:03 中国雷人秀 -
“两高”负责人首次亮相“部长通道”
2019-03-12 11:02 2019两会 -
港籍人大代表王敏刚昨日因病逝世
2019-03-12 10:38 2019两会 -
在福建团,总书记讲话的三个关键词,你get到了吗?
2019-03-12 09:25 2019两会 -
人身攻击埃航遇难大四女生 这些人被封号了
2019-03-12 09:24 中国雷人秀
相关推荐 -
“中国代表团访问巴西,探讨两洋铁路” 评论 0直播:如何应对特朗普贸易战——来自毛泽东的智慧 评论 17事关中国!特朗普亲自阻止马斯克,还飙脏话? 评论 143起诉!“加州州长向特朗普发起最直接的法律挑战” 评论 119“白宫承认‘中方没打来过电话’,我早就知道…” 评论 200最新闻 Hot
-
“中国代表团访问巴西,探讨两洋铁路”
-
美媒感慨:2小时→1分钟,中国又一壮举
-
“英伟达对中国客户隐瞒了…”
-
沙利文猛批特朗普:中国可不会像苏联那样崩溃
-
美国“吃货”欲哭无泪:特朗普逼着中餐馆换料,味儿不对了
-
美债风暴前一个月,海外债主增持2900亿美元,中国增持235亿美元
-
首次披露!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原局长李光林已落马,被跨省起诉
-
“以色列计划5月轰炸伊朗核设施,本以为特朗普肯定同意…”
-
“过去欧洲防着中国,现在中国担忧欧洲偷”
-
事关中国!特朗普亲自阻止马斯克,还飙脏话?
-
“被中国震惊15年了,美国还是没搞定...”
-
专门朝中国泼脏水的部门,鲁比奥给关了
-
又急了!特朗普打算对DeepSeek下黑手
-
他放话“让中国得不到资源”,我使馆驳斥
-
中国消费者:影响不大,没美国货,买国货
-
“西方在巴西挖呀挖,最终不还得运到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