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中环湾仔绕道首阶段通车 短短4.5公里、5分钟车程却耗了30年
关键字: 香港中环湾仔绕道香港填海林郑月娥【观察者网 综合报道】
上世纪80年代提出构想,1993年启动第一期工程,2002年批准“填海计划”第三期工程……但直到今年的1月20日,这条全长4.5公里、车程5分钟的香港中环湾仔绕道,才实现首阶段通车。
在这耗费近30年发光阴中,中环湾仔绕道工程历经多番波折:保护海港、填海官司、清拆天星码头、死守皇后码头、以及一连串的司法复核,让该工程延误多年,造价也从最初预计的80亿港元(69亿元人民币),飙升至360亿港元(311亿元人民币)。
大公报专栏作家屈颖妍用内地不久前开通的“雅康高速”与之对比,称这被誉为筑路界的“珠峰”,施工难度大却仅用时5年,投资230亿元人民币,她为此质问说,“西方式民主真的能利民吗?”而见证绕道通车仪式的民建联立法议员葛珮帆则感慨说,“大型基建政治化,以司法复核阻挠基建,全社会都要付出沉重代价”。
香港中环湾仔绕道中环隧道出入口(图自中新网)
4.5公里、5分钟车程,耗了30年
香港中环湾仔绕道,是一条横跨香港殖民地时代和特区时代的工程项目。
早在上世纪90年代,由于港岛主要干道经常堵车,香港政府已提出“中环及湾仔填海计划”,以兴建中环湾仔绕道及多条拟建的铁路支线,并于1993年起启动第一期工程。
2002年12月,香港行政会议批淮“中区填海计划”第三期工程,填海面积为23.11公顷,以提供兴建绕道的土地。
但在2003年,“保护海港协会”以临时填海工程受《保护海港条例》监管为由,提出司法复核,指称绕道工程的填海“面积过大”,并称城市规划委员会当时通过的“湾仔填海计划”第二期工程违反《保护海港条例》。
之后法院裁定政府败诉,使得“湾仔填海计划”第二期的工程批淮被迫取消。法官在判词中还明确指出,除非有凌驾性公众需要才可以填海,事前政府还须咨询公众。
随之而来的是一连串的司法复核官司。经过多次博奕,双方互有输赢……
2005年香港政府为此修订中环湾仔绕道设计及建筑方案,并向公众咨询。根据当年的方案,该工程原本预计在2010年完工。但在此期间,除了填海争议、司法复核,还曾引起数次群众运动。
为了配合填海需要,香港政府在2006年决定,把有着48年历史的旧中环天星码头及中环天星码头钟楼拆卸作道路和商厦用途,此举引发香港部分民间团体的不满,他们通过静坐示威以阻止拆卸,后还演变成警民冲突。
后一年,香港政府又决定清拆殖民地建筑——中区皇后码头。尽管声明中一再强调,把皇后码头拆卸后会另觅地方重建,但以朱凯迪为首的保育人士深感不满,甚至在码头发起绝食抗争,为此引发了一系列纠纷。
为了平息这些争议,香港政府在2008年重启填海范围的公众咨询。最终在2009年工程才得以拍板动工。但此时,方案经修改后的造价,已经由原来预计的80亿港元(下同),激增至328亿元,2013年更是增至360亿元。
林郑:体会到在港推展基建并非易事
在今年1月20日早上8时,香港中环湾仔绕道首阶段开通,首日便吸引了不少车辆试行新路。全长4.5公里中,有3.7公里为隧道,绕道实施双程三线行车,主干道限速为每小时80公里,连接路限速则为每小时50公里,驾驶人士可免费使用。
绕道通车后,驾车来往中环及北角东区走廊只需约5分钟,有效纾缓干诺道中、夏悫道和告士打道的交通挤塞情况。预计每年节省4000万行车小时,减少1.1万吨二氧化碳排放,相当于种植48万棵树。
在正式通车前一日的仪式上,香港行政长官林郑月娥还与一众官员及议员,乘坐开篷巴士进行体验。
林郑月娥在致辞时感慨,她对绕道通车百感交集,足足三十年,终于到今日通车。她还提到,自己曾两次参与绕道的建设,包括2003至2004年担任房屋及规划地政局常任秘书长时,处理填海争议及官司,以及2007年以发展局局长身份向公众解说为何要迁拆皇后码头,这让她体会到在香港推展基建并非易事。
“但为了香港的长远利益,我们须迎难而上;我们也需换位思考,尝试去了解反对者所持的理由,看看有没有化解的方法”,林郑月娥认为,香港面对大型基建和土地发展带来的种种问题,应该仍然以“迎难而上”、“求同存异”的精神,全力让香港能向前发展。
港媒:两条公路的反思
当天见证绕道通车仪式的民建联立法议员葛珮帆感叹说,绕道工程延误多年,各行各业因塞车浪费大量时间,经济损失不可估量,还加深了空气污染情况。“如果当年没有填海官司故意刁难工程,绕道在数年前便应落成通车。”
葛珮帆表示,希望各方都吸取经验教训,“明白大型基建工程和跨境基建对本港发展非常重要,既能促进对外联系,有利经济民生,还能制造就业机会。大型基建政治化,以司法复核来阻挠基建,全社会都要付出沉重代价。”
民建联立法会议员陈恒镔发文表示,原先围绕绕道的争论,比实际兴建更加费时失事。“这个横跨殖民地时代和特区时代的绕道工程,反映了香港政府施政时存在的制肘,如举步维艰,导致成本上涨,最终付出的代价是大家的血汗钱。”
大公报专栏作家屈颖妍则用在内地前不久开通的“雅康高速”与之进行对比。屈颖妍指出,这段全程135公里、属川藏公路雅安至康定段的公路,是全国施工难度最大的高速路段之一,被誉为筑路界的“珠峰”。
沿途有129座桥,44条隧道。当中一个隧道口更处于海拔2000米的悬崖,一段9公里山路更有24个发夹弯……
“如此浩瀚艰巨的工程,连开山劈石凿隧道,仅用了五年时间,总投资230亿人民币”,屈颖妍质问说,香港拖了30年、花了360亿港元才建成车程5分钟的填海绕道,这“就是香港人追捧的西方民主速度吗?谁利民?谁虚耗?不言而喻了吧?”
香港中环及湾仔绕道正式通车(图自视觉中国)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张晨静
- 最后更新: 2019-01-23 14:22:54
-
中纪委机关刊:赵正永被定格为可耻的政治两面人、两面派
2019-01-23 14:01 廉政风暴 -
台当局正拟定“陆企黑名单”华为联想上榜?
2019-01-23 13:47 两岸关系 -
女子坠楼昏迷 邻居却不让救援人员从自家过
2019-01-23 13:38 万万没想到 -
两天前刚宣布提档 又撤档了…
2019-01-23 13:29 中国电影 -
晋城回应百名中学生学籍“失踪”
2019-01-23 13:13 -
划重点!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读懂习近平这三句话
2019-01-23 12:11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情暖京津冀:习近平新年首次考察的五个瞬间
2019-01-23 12:11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神童”开车上高架?网友报警了
2019-01-23 11:49 中国雷人秀 -
全球首个"疯狂动物城"即将落"沪"
2019-01-23 11:22 上海观察 -
台湾知名作家林清玄逝世 享年65岁
2019-01-23 11:21 台湾 -
“不想生,政策刺激也没用,更应重视人口质量”
2019-01-23 10:35 -
外国大爷怒斥天津地铁乞讨者:你们不工作还要钱!
2019-01-23 10:30 老外在中国 -
“搜索引擎百度已死”刷屏,百家号遭吐槽
2019-01-23 09:56 BAT -
高雄485万元产品卖到大陆后,台南市长亲迎日籍邮轮
2019-01-23 09:33 台湾 -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新突破新成效
2019-01-23 09:00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这七大领域重大风险如何化解?习近平提出明确要求
2019-01-23 08:49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不懂这一点,恐怕连读懂中国的门都进不去
2019-01-23 08:44 这就是中国 -
程序员锁死服务器毁掉六百万游戏项目?当事人回应
2019-01-23 07:46 -
骑电动车孕妇滑倒引产 轿车没接触为何要担责?
2019-01-23 07:42 依法治国 -
为抢座位互打耳光、薅头发 两女旅客被行拘
2019-01-23 07:40 春运来了
相关推荐 -
“他在华直播6小时,美国人发现自己被骗了” 评论 73已致144死732伤,缅甸:请求国际支援 评论 81“7年造不了一艘船!美国对华下毒,只会毒死我们” 评论 115中方没续牛肉,“美国对华出口量逼近零” 评论 207最新闻 Hot
-
“他在华直播6小时,美国人发现自己被骗了”
-
回流美国?美车企集体沉默“装死”:先让子弹飞一会儿
-
普京强硬表态:将彻底击溃乌军,再也不会轻信西方
-
已致144死732伤,缅甸:请求国际支援
-
“曾被马斯克嘲笑的中企,现在让美国人高攀不起”
-
“李嘉诚卖港口交易,暂缓”
-
“菜鸟防长”访菲,大谈威慑中国…
-
“7年造不了一艘船!美国对华下毒,只会毒死我们”
-
他放弃日本2.2亿元项目回国:目标是增强中国技术优势
-
“美国这个想法乍一听很离谱,但我得提醒一下,他们是认真的”
-
印度外长谈中印冲突
-
普京提议:让联合国来管乌克兰
-
王文:要消除国内对巴基斯坦安全的恐惧
-
中方没续牛肉,“美国对华出口量逼近零”
-
王文:奉劝美国不要再想侵犯中国的上空
-
由于癌症治疗副作用,查尔斯三世短暂住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