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班95%孩子不认识白蜡烛 老师傻眼:课本落伍了?
关键字: 蜡烛学识过去十分常见的停电应急必需品白蜡烛,对现在很多孩子来说就是稀罕物。
据钱江晚报12月20日报道,孙老师在杭州一所热门公办小学教科学,有20年的教龄,这周竟然被一个三年级小朋友问傻了!
当天,她上的是实验课,因为要研究材料的沉浮,所以给班里每个小组发了一根白蜡烛,让学生们把蜡烛放在水里,观察蜡烛的浮沉。实验做到一半,有个学生跑到她身边,拿着蜡烛偷偷问:“老师,这个是什么?”
后来给另一个班上课,孙老师留了个心眼,实验前就指着蜡烛问全班:“有没有人知道这是什么?”第一个举手的同学说是塑料条,第二个同学倒是答对了,但根据举手情况,她发现班里95%的同学不认识白蜡烛。
让孙老师哭笑不得的是,即使告诉学生“这是蜡烛”,仍有孩子在实验报告里写“蜡烛是塑料做的”。也就是说,这些孩子根本没明白蜡烛是用什么做的,用途是什么?
三年级快10岁的小朋友,居然不知蜡烛是何物,到底是因为现在的孩子无知,还是课本OUT了?这个问题让孙老师思考了许久。
毕竟,在现在的生活中,除了蛋糕上五颜六色又细又长的生日蜡烛,能用到这种白蜡烛的地方微乎其微。
“以前上课也会用到蜡烛,所以一直理所当然地认为学生都认识。直到那个学生偷偷来问,我才意识到这是个问题。”孙老师说。
生产队、台式电脑……
孩子们对这些词也很陌生
孙老师的遭遇,杭城许多老师都经历过,小学还好些,毕竟学的内容比较简单。初中老师对此感触特别深。
“农村或者农场里的水稻田,水稻都是一行一列种得非常整齐,为什么?”
“青菜的每一瓣都不是重合在一起的,而是彼此交错形成叶镶嵌的结构,为什么?”
这是杭州惠兴中学科学老师吕志杰上生物课时提的问题,底下学生的回答很整齐——“不知道,没见到过,想象不出来。”
杭州观成中学科学老师李学明记得曾有一道考题,大意是问:“小麦和水稻的叶子,到底是平行脉,还是网状脉?”结果把好多学霸都难住了,因为城市的学生从来没有见过小麦、水稻的叶子长什么样子。
不止科学,钱报记者的同事昨天也在吐槽女儿的数学作业,有道应用题里有“生产队”这个词,女儿看了半天,说读不懂题,不知道“生产队”是什么意思。另一位同事家的二年级小学生,也曾经拿过一道应用题问妈妈:“笔记本电脑我知道,可台式电脑是什么东西?”
老师讲台上划根火柴
胆小的女生逃到了教室外
有老师认为,造成小学生不认识白蜡烛,看不懂“生产队”的原因,是因为现在课本里、考题中,许多看似生活化的东西,实际上却脱离了当今学生的生活,直接把学生搞懵了。
在孙老师印象中,十年前和现在,人们的生活环境变化很大,但是教学用具、课本内容却没啥变化。所以,许多在她看来是常见的教具,对现在的学生来说却非常陌生。
“现在城市的孩子和十年前不一样,他们会看说明书,会玩乐高,但却不认识蜡烛、火柴,不会裁纸,也不认识植物和农作物,因为生活中见不到或用不着。”孙老师感慨。
最典型的就是划火柴点燃酒精灯,跟十年前不同,现在的学生很多都没见过火柴,一看忽然冒出火焰,全班都吓坏了。“我当时演示划火柴,旁边同学吓得直接跑到教室外面。”孙老师无奈地说,“很多学生都不敢点,怕被烫伤,胆大些的男生点火柴,女孩能躲到几米开外。”
惠兴中学的吕老师也认为,确实有少部分科学的课本内容比较陈旧,已经被现代生活淘汰了,但却一直没有更换,会对学生的认知产生一定干扰。
“比如挂点滴的瓶子,以前都是玻璃的,现在改用软塑料袋,点滴液滴下来的原理发生了变化。再拿老的问题去考察,意义就不大了。”吕老师举例说,“还有就是家庭电路,现在都用空气开关和电子式电能表,但我们的教材中依然是闸刀开关和机械式电能表。”
采荷中学科学老师施彬彬说,课本中常出现这种“过时”的内容,学生们往往一头雾水。“比如讲到大气压,会以农村的抽水井为例。讲到杠杆,就会提到以前市场里用的杆秤。但在日常生活中,尤其在城市里,这些东西都很少见了。”他说。
也有老师认为
现在的学生缺乏生活常识
在采访中,也有老师认为,板子不能只打到课本“过时”上。造成现在这种不对称现象,学生生活经验不足、阅历不丰富也是重要原因。很多孩子的生活由父母一手包办,缺乏常识。
吕老师举了一个例子,吃水煮蛋时,如果鸡蛋刚从滚烫的水里拿出来,壳是很难剥的。“让学生解释这个现象,80%的学生都说不知道,家里平时都是长辈剥好吃现成的。”
讲解大气压强时,吕老师举例,吃螺蛳都要将尾部剪掉才更容易把肉吸出来。有些同学就非常不解,组团来问:“老师,吃螺蛳不是用牙签的吗?为什么要吸啊?”
杭州留下小学的科学老师仰毅明告诉钱报记者,之前班里有许多学生,被父母保护得太好,任何锋利的东西都不让碰,更不要提动手操作。六年级学习“工具与机械”单元,要求孩子们将教室橱柜上的螺丝拧下来,结果很多孩子还是人生第一次碰螺丝刀。
没有生活阅历,课本上的知识点就无法活学,只能靠死记硬背。从长远来看,这是不可能学好科学这门学科的。
杭州行知小学科学老师虞小东认为,小学科学以普适性科学知识为主,讲的都是基础科学知识,内容大多不会过时,无非只是因为社会在进步,举例要与时俱进,联系更多新的事物,更接近学生生活。虞老师说,有些具有年代感的事物的确会超出学生的认知,与生活脱节,“由于社会进步,技术发展,新事物不断进入学生生活。以前讲光能、热能,通常会用到蜡烛和灯泡,但现在还可以用空调、地暖等来解释,学生们更容易理解。”
(记者 沈蒙和)
标签 蜡烛- 原标题:全班95%孩子竟不认识白蜡烛
- 责任编辑:何书睿
- 最后更新: 2018-12-20 09:26:59
-
9个数字,一图读懂习近平最新讲话要点!
2018-12-20 09:10 改开40周年 -
小偷偷车被电死 法院调解车主赔5万
2018-12-20 08:56 -
男子被殴打并被扔下楼?广州警方:谣言!
2018-12-20 08:06 网络谣言 -
被学生“反削”老师:被打骂20多分钟 不光彩没报警
2018-12-20 08:04 -
东海无人豪华游轮主人找到了!
2018-12-20 08:01 -
家属追问病情 医生:不清楚回去百度
2018-12-20 07:47 医患关系 -
女子发城管巡街视频配乐“鬼子进村” 被拘5天
2018-12-20 07:21 中国雷人秀 -
监察法填补空白,这个民主党派人士“落马”
2018-12-19 21:04 廉政风暴 -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中国经济发展述评
2018-12-19 20:50 改开40周年 -
大陆访问团抵台,遭“台独”闹场
2018-12-19 20:26 两岸关系 -
山东菏泽取消限售?官方回应
2018-12-19 20:04 中国房市 -
铁木尔·达瓦买提逝世 享年92岁
2018-12-19 19:59 -
广东发生非洲猪瘟疫情
2018-12-19 19:12 食品安全 -
为什么是孟晚舟?更多细节来了
2018-12-19 18:58 华为 -
台前“行政院长”台大演讲,遭“太阳花”支持者闹场
2018-12-19 17:36 台湾 -
又一省废止《清真食品认证通则》
2018-12-19 16:51 -
-
贫困县学生倒免费奶 县政府责成企业立即整改
2018-12-19 14:19 食品安全 -
男子20年后拦路扇老师耳光:还记得以前咋削我吗?
2018-12-19 14:07 -
这双凉鞋1600元...
2018-12-19 13:54 趣读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美防长嘴硬,被最新公开的群聊原文“打脸”了
-
“美国人批评欧洲有道理,这不是侮辱”
-
被抗议后美方改行程,丹麦媒体:外交小胜
-
法国、意大利、西班牙都拒绝了
-
“欧洲试图打破马斯克的星链霸权”
-
美国盟友都三缄其口,“五眼联盟”里有人跳出来了
-
算盘珠子崩一脸:跟中国争,得搞国有化
-
阻止中国采矿,美议员张嘴就来…
-
荷兰大臣劝民众“买中国货前三思”,结果…
-
西方媒体急跳脚:埃尔多安拿捏欧美软肋,没人管得住他
-
无罪!李在明可以竞选韩国总统了
-
华尔兹急眼:我全责,但他是败类
-
特朗普拟对中国下“毒计”,美国农民“被吓傻了”
-
又打压!美方扬言就是要“遏华”
-
这也能扯上中国?
-
“本国优先”?印尼前外长:各国政府要说服自己的民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