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克强访问新加坡前在新媒刊文:欢迎继续扩大对华投资
关键字: 李克强署名文章李克强近态中新两国关系据中国政府网11月12日消息,在即将出访新加坡之际,李克强总理在新加坡《联合早报》、《海峡时报》发表署名文章《开放合作 创新发展 明天会更好》。
文章指出,开放成就了中国和新加坡各自的发展。面对当前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带来的挑战,我们应当携起手来,发出共同维护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积极信号,共同倡导开放、践行开放、坚持开放,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我们欢迎新方抓住中国新一轮开放带来的机遇,与中方共同推动中新务实合作升级,共创两国关系和中国—东盟合作更加美好的明天。
据悉,此次李克强总理访问新加坡期间,两国将签署中新自由贸易协定升级议定书,这将大幅提高双方贸易便利化水平。
11日港媒分析称,1978年邓小平也在11月12日抵新加坡访问,今年又正值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这将使李克强此访更别具意义。
李克强总理海峡时报刊文《开放合作 创新发展 明天会更好》
全文如下:
很多人说,新加坡是一个独有魅力的国家,不仅因为这里有美丽的风景,素有“花园国家”的美誉,也因为新加坡建国时间不长、却突破了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的局限,发展成为世界重要的金融、航运中心。这是我作为中国国务院总理首次踏上这片土地,心中充满期待。我也带来了中国人民对新加坡人民的友好情谊和诚挚问候。
中新交往密切,各领域合作稳步前行。习近平主席2015年对新加坡进行国事访问,两国建立与时俱进的全方位合作伙伴关系。我希望通过此访同新方共同推动两国各领域合作更上一层楼。
孔子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我们祝贺新加坡已经取得的成就,也祝愿你们未来实现更大的成功。我们希望中新视彼此发展为各自的机遇,因为我们相信通过互利共赢的合作,包括中国和新加坡在内的世界各国能实现共同发展,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回头看看,开放成就了中国和新加坡各自的发展。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取得的巨大发展成就得益于开放,得益于融入世界经济和全球贸易。新加坡以贸易立国,开放、自由的贸易更是新加坡安身立命之本。
开放必须要坚持,因为它不仅是一种手段,更是一种理念,往往需要历经考验才能变得更加坚定。面对当前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带来的挑战,我们应当携起手来,发出共同维护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积极信号,共同倡导开放、践行开放、坚持开放,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开放必须要包容。没有包容,开放将难以为继。新加坡是一个包容的多元社会,不同族群、宗教、文化和睦共存。中华文化是“和而不同”、“兼容并包”的文化,改革开放也是一个中国同其他国家互学互鉴的进程。包容也是中新两国共同的行为方式,我们都坚持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来处理国家间关系,都支持按照“东盟方式”推进区域合作。
事实上,中国不断扩大开放的历程也是中新务实合作不断升级的过程,互利共赢贯穿了中新合作的始终。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借鉴了不少新加坡的成功经验,新加坡也通过深度参与中国改革开放获益良多。中国连续5年成为新加坡最大贸易伙伴,新加坡是中国第一大新增外资来源国、第二大投资目的地国,也是重要的人民币离岸中心。
中国开放的大门已经开启,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我们欢迎新方抓住中国新一轮开放带来的机遇,与中方共同推动中新务实合作升级。
我们愿推动中方“一带一路”倡议与新方发展战略更好对接,合力打造互联互通、金融支撑、三方合作三大平台,加快苏州工业园区、天津生态城和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向更高质量发展,继续推进“陆海新通道”建设。我此次访问新加坡期间,两国将签署中新自由贸易协定升级议定书,这将大幅提高双方贸易便利化水平。中方欢迎新加坡企业继续扩大对华投资,更好实现共同发展。
一个国家要实现发展,离不开创新。中新互利共赢要深化,两国创新合作也需“快马加鞭”。此访期间,双方将把广州知识城升级为国家级项目,并拓展在科技创新、高端制造业、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合作。今年是中国—东盟创新年,中方愿支持新方倡议,积极参与东盟智慧城市网络建设。
过去三年,新加坡作为中国—东盟关系协调国,为促进双方合作发挥了积极作用。中方坚定支持东盟共同体建设,支持东盟在区域合作中的中心地位,愿与有关各方共同加快“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推动今年的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取得成功。我们愿同东盟国家加快推进“南海行为准则”案文磋商,共同维护南海地区的和平稳定。中国和东盟应当构建更为紧密的命运共同体,促进东亚地区的和平与繁荣。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面向未来,我们愿同新方一道,坚持开放包容的精神,秉持互利共赢的理念,推动两国合作日新月异,共创两国关系和中国—东盟合作更加美好的明天。
- 原标题:李克强在新加坡主要媒体发表署名文章
- 责任编辑:连政
- 最后更新: 2018-11-12 12:13:35
-
大国外交,习近平在中国主场传递出什么讯息?
2018-11-12 09:34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改革开放40年,让中国经得起任何人的比较
2018-11-12 08:33 改开40周年 -
中国防长见美国老兵,为元首会晤铺垫?
2018-11-12 07:08 中美关系 -
首届进博会:中国发展 世界机遇
2018-11-11 20:51 进博会 -
人民日报:让中国经济的大海更加壮阔
2018-11-11 20:44 进博会 -
上海机构改革方案获批:设党政机构63个
2018-11-11 20:28 -
李强主持上海领导干部会:再审视、再谋划、再提升
2018-11-11 19:21 上海观察 -
李克强谈民企融资难:财政部要挺身而出
2018-11-11 18:42 -
刘鹤见基辛格:中美应妥善处理经贸问题
2018-11-11 15:45 中美关系 -
在开放中与世界共享发展“大蛋糕”
2018-11-11 15:05 进博会 -
海纳百川 利达天下——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巡礼
2018-11-11 09:46 进博会 -
习近平:要像绣花一样治理城市
2018-11-11 09:40 -
为了共同的繁荣——习近平出席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纪实
2018-11-11 09:32 进博会 -
焦点访谈:自媒体这些“病” 是时候治治了
2018-11-11 08:46 网络战线 -
中纪委机关报刊文批众多落马官员:深深中了“侥幸”这种毒
2018-11-11 08:21 廉政风暴 -
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致全市人民的感谢信
2018-11-11 08:05 上海观察 -
在人民最需要时冲锋在前
2018-11-10 20:31 习主席带领我们强军 -
央视评赖小民案:“金融反腐”开端
2018-11-10 17:43 廉政风暴 -
王岐山晤基辛格:中美应顺应潮流妥善管控分歧
2018-11-10 17:43 中美关系 -
第三届中日韩农业部长会议,探索“中日韩+1”模式
2018-11-10 16:56 中国外交
相关推荐 -
关税战刚开打,马斯克:希望美欧建零关税自贸区 评论 34“美国救援人员刚到缅甸,就收到了解雇通知” 评论 99受不了特朗普,美财长打算“跳船”了? 评论 115全美数十万人涌上街头,“住手吧!特朗普” 评论 481“中方清单上的每一项,都瞄准要害” 评论 203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