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会"女神"翻译:如果多给我一秒 都能翻译得更好
关键字: 翻译女神两会女神翻译翻译女神张璐两会翻译张璐外交部翻译室的一位工作人员向媒体介绍,想进入外交部当一名高级翻译,必须经历“严格筛选、疯狂练习、周密准备”三重考验。
两会2016年总理记者会,左二为张璐。
外交部挑选翻译人员要经过严格的初试和复试:初试一般通过公务员考试排名,或是去专业院校进行笔试。其中成绩排在最前面的10至15名,才有可能进入翻译司参加下一阶段的“观察培训”。
“观察培训”实质上就是“淘汰式培训”,最终只有不到4%的人被录用。
张璐和同事们在外交部翻译司接受的是“魔鬼训练”。为了提高速度,部分内容会用一些符号来代替。“比如‘四项基本原则’可以用‘四’字来代替”,张璐解释,领导人发言的时候,不可能让他停下来,即使是连续10分钟的讲话,也得尽可能全部翻译出来。因此,记笔记是翻译的一个工作重点,这就需要不断地练习臂力。
外交部还有一个特殊的制度——旁听制度。张璐说,前辈们作为一个旁观者,会把他听到的优缺点,一针见血地指出来,这个制度有一点“吓人”。
张璐和她的同事们每年还要考试,考官是翻译司的领导。考官故意将一些别人听不太懂的,甚至把一些音效不好的东西录下来放给他们听。
张璐总结,“必须不断地记,像海绵一样努力去吸取水分。所以在外交部翻译司感受到的可能不是一种机关文化,而是感觉好像又回到了校园。”
对于他们来说,每年的两会总理记者会都是一场“硬仗”,外交部都要提前一个月通知翻译。
“大战”前,还要模拟召开记者会,不上场的同事充当陪练,设计出各种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此外,还要进行彩排走场,熟悉灯光和声效。
“穿着高跟鞋优雅飞奔”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近年来中国外交日程日益增加,相对应的,张璐的工作也越来越繁忙。仅2015年,她跟随领导人出访就达54次。
与电视上翻译们光鲜亮丽地出入各种高端场合、动动嘴就完成工作的形象不一样。实际上,外交翻译的工作既辛苦又繁重。
“对于一个相对比较成熟的外交翻译人士来说,每年大概有100场左右。但这只是单场口译,还要加上出差的口译活动。”张璐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演讲说,出差时可能同时要口译和笔译,比如说会议记录。“一般来说,对于一个相对成熟的翻译,出差时间甚至可能接近140至150天。一年真正工作的时间也就260多天左右。”
张璐只谈到了她的工作量,同样担任过总理记者会翻译的费胜潮披露的一些细节,或许可以给这些数字提供一些注解。“出差高峰期时,一年有150天出差海外,时差倒得很乱,有时候半夜醒来,不知自己身在何处。”费胜潮在一次演讲中说,“干外交翻译工作,上洗手间是个老大难的问题,为了不去,只能忍着口渴不喝水,连续作战的时候根本也喝不上水。女翻译们更练就了穿着高跟鞋优雅飞奔,并且不会摔倒的本事。”
而在正式的翻译之外,也许要花多几倍的时间做事前准备。“有一天我父母问我说,你这活动准备好没呢。我就说,我不能回答你这个问题,我觉得我到最后也看不出来我自己准备好没有。”张璐说,在每次准备活动之前,她都要根据活动的性质、重要程度、内容、影响程度以及我自己的熟悉程度来做各种不同的方案。
“所以有时你的准备时间远远超过活动的时间是很正常的。我有一个同事,他要为霍金翻译,这个活动最多不会超过一个小时,但他把《时间简史》这本书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还专门研究了一下。”
2011年总理记者会。张璐担任翻译。
除了翻译,张璐曾讲起陪同领导人出访时,还要承担一些其他的工作,“比如在一个礼堂,你要扮演多重角色,比如充当礼宾,这个路线要怎么走,你可能要稍微引领一下。有时一个大屋子,几十国领导人开会,你要在第一时间内找到国旗,这也不是很容易的。”
外交翻译甚至还会承担安保工作。“比如说在联合国开首脑会议,一百多个国家的领导人聚集在一起合影的时候,各国随行、安保和翻译的人都想往前挤。”张璐说,这个时候甚至会出现一些肢体上的碰撞,但外交翻译还是要上前帮领导人沟通。
“人们不仅把你的话当作个人的声音”
张璐最难忘的一次工作经历是什么?出乎意料,并不是总理记者会,而是担任朝核问题六方会谈翻译的经历。
六方会谈是包括中国、美国、日本、俄罗斯、韩国和朝鲜六国代表,目的是寻找和平解决朝鲜核问题的方案。
由于事态敏感,六方会谈里每个参会方使用的语言都会被视为会谈中的官方表态,因此每个代表团都带自己的翻译。张璐说,当一国代表团团长每次在讲话中停顿时,来自不同国家的所有翻译就立刻同时开始口译。“所以你能想象到,一个人说完一句话要等多久。”
严肃的谈判场合,每个代表团都使用自己的翻译,让张璐印象深刻,也更让她理解了外交场合翻译的特殊位置。“外交翻译,在‘翻译’两个字前面冠了‘外交’二字就直接体现了它工作的特殊性。”2012年,在一次演讲中,张璐说。
周恩来曾说,外交无小事,这五个字也影响了几代中国外交人。张璐对此有自己的理解:“作为一个外交翻译,你代表的是一个国家,你要全面谨慎生动地传递中国的声音,这是一项非常光荣的使命。在敏感和重大场合里,你说出去的话,是非常有分量的。这就决定了,你不能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翻译员。”他们要面对很多“陷阱”和考验,处理不当,或许会酿成外交事故。
所以张璐认为,政治的敏感性,是做好一名政治和外交翻译的生命。“如果这条线把握不住,无论你语言基础多好、翻译技巧多高,恐怕你都不能胜任这份工作。”
一次活动,中方发言人提到中国有句俗语叫“请神容易送神难”,这句话中国人理解起来没有任何困难,翻译起来难度也并不大。但当天的外方是巴基斯坦,这就需要考虑宗教因素的影响,瞬间决定要直译还是意译。
如果打算直译,那么问题来了,这里的“神”该怎么译?是译成God还是Lama?张璐认为需要结合巴基斯坦当地的宗教信仰进行翻译,虚化、意译一下:It might be easier to invite someone to live in rather than ask him to leave。
“或许有人觉得翻译司的译文抠得很死,对应得很严密,但这是必须付出的代价。因为外媒也非常关注中国领导人使用怎样的词汇给事件定性。”张璐说。
她时时有如履薄冰的感觉:“为领导人工作意味着当你说话时、翻译时,人们不仅把你的话当作是个人的声音,而且还是权威的声音。”张璐演讲时说。
2017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就将闭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将举行记者会,回答中外媒体的提问。张璐或许将再次出现在世界媒体面前。
尽管已经成为了国内知名度最高的翻译之一,但2015年,在一次翻译行业内部的论坛中,她说道:“无论做多长时间的翻译,我心里从来都没有想过可以百分之百地拿下,永远都怀着一种敬畏的心,越来越谨慎小心地做这种工作。”
- 原标题:两会"女神"翻译:如果多给我一秒 都能翻译得更好
- 责任编辑:林西
-
MAGA基本盘还能“忍”特朗普多久? 评论 73从2000兆帕潜艇级热成型钢的“登天”说开去…… 评论 79美媒焦虑:哪怕只为跟上中国,美政府都不能这么干啊 评论 140“趁纳瓦罗不在,他们冲进白宫劝说特朗普暂停关税” 评论 178最新闻 Hot
-
美媒焦虑:哪怕只为跟上中国,美政府都不能这么干啊
-
特朗普“抱怨”后,日本考虑放宽汽车进口安全标准
-
“五角大楼里完全崩溃了”,3名美国防部高官被解雇
-
“趁纳瓦罗不在,他们冲进白宫劝说特朗普暂停关税”
-
泽连斯基回应:停火30小时太短,建议30天
-
韩国一战机飞行训练中掉落机炮吊舱和空油箱
-
“美国在地球上跟中国争,却把太空主导地位拱手让出”
-
内塔尼亚胡:摧毁哈马斯前不会结束军事行动
-
超900人签署“反关税宣言”,包括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
“中国正投入万亿美元,我们却在这胡搞”
-
真急了!“白宫拟成立涉华关税应急工作组”
-
黄仁勋访华盼继续合作,特朗普回应
-
中国男子在TikTok“神评”美国关税,米尔斯海默秒答:赞同
-
“内地电影票房过亿那一刻,香港电影就被颠覆了”
-
美国税局代理局长刚上任三天就被免,“贝森特抱怨他是马斯克的人”
-
特朗普也直说了:不行,就放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