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军求研制核动力飞船:能运行100年
-
王世纯高武德势力一般惺惺相惜
【文/观察者网 王世纯】由于太空作战的需要,美国又将目光汇集到了核动力卫星上。
据美国防务新闻网站9月13日报道,为了追求更强的卫星机动能力,在征求了国防部国防创新部门的意见后,美国国防部五角大楼9月9日发布声明,决定开发一款使用核能为推进能源的卫星。为此,五角大楼已经对外招标,寻求轻型、持久的成熟商用核电解决方案。
在五角大楼列出的各项技术指标中,卫星使用年限是最夸张的指标,该核动力卫星被要求可全周期在轨运行100年。
核动力卫星模型 图源:防务新闻
有兴趣的商业公司如果能在三到五年内展示出原型开发计划,就可以获得其他国防部的授权合同,以支持开发此类原型机的实验室运作,然后进行飞行的测试。如有方案中标,五角大楼将以该商用方案为蓝本,与中标公司合作开发其军用卫星的推进装置。
卫星一旦到达预定轨道之后,一般就不需要动力进行移动了。只有在卫星需要进行变轨,或者要调整卫星位置以避免碰撞时,才会启动推进装置,将卫星送入新轨道以继续执行任务。
传统的卫星不需要太多机动变轨,因此美国当代卫星主要依靠太阳能带来的电力或者化学能来驱动。然而,未来的美国太空卫星可能需要频繁的进行变轨和机动。根据美国国防创新部门9月9日的一项招标,美国未来的太空力量需要更多的电力,以保障卫星进行频繁变轨。
此外,由于近年来小型化卫星概念流行,许多功能和仪器设备都塞进了小小的卫星里,这让未来的推进系统施加了体积限制。这样一来,留给推进装置的空间就越来越小,但美国军方无法建造更大的推进系统,或者是单纯增加太阳能电池板数量。因此,核动力就成了最好的选择。
这已经不是五角大楼第一次涉足核动力航天器了。早在4月时,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向通用原子公司、蓝色起源公司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共三家公司签署了设计太空核热推进系统的合同。该项目被称为“地月敏捷行动示范火箭”,项目旨在建造能够在太空中实现快速机动的热核推进装置,主要用于地月行动。
核动力卫星的概念并不新颖,美苏在冷战时期都研制过核动力卫星。早在在苏联时期,苏联航天部门就制造了代号为US-A(“主动可控卫星”)的卫星,该卫星是携带核反应堆用于发电,是一种用于海洋侦查监视的卫星。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王世纯 
-
汉光军演首日:台军进行“战力保存”
2021-09-14 09:01 台湾 -
055大驱编队现身阿拉斯加,美军拍照发了又删
2021-09-13 17:45 中国海军 -
美国开展新反导拦截弹实验
2021-09-13 16:14 凉战 -
台军最高指挥所着火导致失能?台军:小火花而已
2021-09-13 11:05 台湾军事 -
伊朗舰队结束4个月远洋部署后回国
2021-09-13 09:04 -
因噪音过大会震聋士兵 英或放弃下一代装甲车计划
2021-09-12 15:55 -
日越防长就缔结防卫装备出口协定达成一致,日媒:为应对中国
2021-09-12 09:23 日本 -
解放军1架军机进入台湾“西南空域”,台空军:地面警戒
2021-09-12 08:22 台湾 -
普京追认俄紧急情况部已故部长为“俄罗斯英雄”
2021-09-09 21:09 -
台“塔江”军舰正式入列
2021-09-09 18:45 -
美军卡尔·文森号航母进入南海
2021-09-08 14:35 南海局势 -
韩媒:韩军完成潜射弹道导弹开发,世界第八
2021-09-08 13:48 三八线之南 -
美舰擅闯南沙美济礁邻近海域 南部战区警告驱离
2021-09-08 12:26 南海局势 -
解放军军机今早3次进入台西南空域
2021-09-08 11:52 长空铸剑 -
日本P-1巡逻机冲出跑道,尚未交付部队
2021-09-07 16:52 日本 -
日防相参观英国航母“伊丽莎白女王”号
2021-09-07 16:44 日本 -
陆军合成部队演训模式规范化集训在朱日和开训
2021-09-07 15:49 -
美空军司令透露美空发展方向:换六代机 换预警机
2021-09-07 14:23 -
韩军宣布潜射弹道导弹水下试射成功
2021-09-07 13:54 三八线之南 -
英航母首次停靠日本,英大使:存在感更强了
2021-09-04 20:41 不列颠
相关推荐 -
-
最新闻 Hot
-
“美国几代人的亚太布局被毁,盟友终将望向中国”
-
“我们投给特朗普,现在他的关税搅乱了我们的行业”
-
美媒吐槽:全员滑跪,除了中国…
-
“别用中国的”,美国务院内部文件曝光
-
越南总理表态:越美谈判,不能影响其他市场
-
“关税正在扼杀企业对美投资意愿,市场重心或转向”
-
“谈判推迟,美国又提要求”
-
换防长?“美国后院起火”
-
带着石破茂的亲笔信,他来中国了
-
斗争升级!哈佛大学起诉特朗普政府
-
外媒紧盯中方“警告”:孤立中国,特朗普恐难如愿
-
特朗普称未来三天公布俄乌和平方案,美媒曝细节
-
工业电化学奠基人郭鹤桐教授逝世,享年95岁
-
挑衅!英军高官:台海问题,准备好了
-
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
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