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视《军工记忆》披露05车族研制历程
关键字: 05式两栖步战铁马厂江麓厂05式突击车军工记忆导读212工程体现了军方对于未来渡海登陆体系作战的设想,对登陆装备不仅要求现代化和家族化,还有更深一层的考虑。未来的两栖登陆作战登陆部队必须拥有强大的伴随火力和装甲防护能力,以及至关重要的高航速能力。【观察者网综合报道】中央电视台9套于9月17日播出了《军工记忆》第二季的第3集,讲述了中国军工杰作——05式两栖战车的研发过程。05式,航速快,火力猛,是世界上最强的两栖突击车辆之一。
为适应国际局势变化,05紧急立项于本世纪初期,用于未来两栖渡海作战。面对严峻的研制任务,总师陈鹏飞带领铁马江麓两厂团队,用了仅仅四年,带领团队会战,通过可调式滑板和减阻设计,在较少的马力下,把一个异想天开的设想转变为了现实。
快速机动的05式两栖突击排 图源:本文图源如无标注均来自军事报道
2000年,陈鹏飞59岁,作为兵器工业兵器兵器科学院常务副院长,他还有一年退休,就在这时,他接到一份绝密任务:军方要求,军工部门立即研制一款新型两栖装甲车辆。
作为一名研究装甲车辆的军事专家,陈鹏飞意识到,这可能是他有生之年,最后一项参加的重大科研项目了,而他也很可能要延迟退休。在节目中,陈鹏飞说:
希望有生之年,为咱们这个装甲兵,真正搞一个武器装备,那么我也不枉为我一生了。
陈鹏飞知道,这一年,国际局势,正发生着微妙的变化,中国需要研制一种适应现代两栖作战的装甲利器。而此时的中国军队,依然装备着上世纪60年代的63式水陆坦克,这种设计初衷是为了应付南方水网稻田的坦克,并不具备海上作战能力,即使是63A型两栖突击车,航速也仅有15千米每小时,无法达到中国军方渡海作战的要求。
2000年的台军 图源:社交媒体
在军方的论证报告中,新型的两栖装甲战车,主要用于未来的渡海登陆作战,要求水上航速达到现役装备平均航速的两倍以上。而且新装备,必须实现车族化,包括两栖突击车,步兵战车,救护车和指挥车等多种型号。这实际上是一个相互支持的两栖登陆作战家族。2000年底,陈鹏飞被任命为新型两栖装甲车的总设计师,项目代号,212工程。
212工程体现了军方对于未来渡海登陆体系作战的设想,对登陆装备不仅要求现代化和家族化,还有更深一层的考虑。未来的两栖登陆作战登陆部队必须拥有强大的伴随火力和装甲防护能力,以及至关重要的高航速能力。
据副总师张帆介绍,当车辆从15公里提高到25公里以后,被命中概率能降低60%,如果达到35公里,那么被命中概率能降低80%,高航速将赐予两栖登陆部队极强的生存能力。美军当时为了超视距两栖作战,研制了AAAV型样车,该车可以在海上以46公里每小时的速度航行。但是因为造价昂贵以及美军没有需求,一直没有列装。
军方要求,这一装甲车辆必须向世界上航速最快的两栖装甲车辆发起挑战,陈鹏飞介绍说,这种高航速两栖战车,当时俄罗斯没有,美国人正在研制,研制出来买不到,买的到也买不起,买得起也用不了。当时陈鹏飞向军方汇报说,这一指标太过苛刻,达不到。军方回信说,25公里达不到就23公里,实在不行,就20公里。陈鹏飞说:我不会撒谎,没有把握就是没有把握,但是没有把握不等于我不干。
而且给予他们的研制的时间,只有短短4年。军方要求新型车辆5年之内要装备部队,又要保质保量,做不出来不能用不行,做出来能用,产量也必须上去。为此,遍布全国的各个军工企业将212工程任务层层分解,兵器工业铁马集团负责一型车突击车,也是整个车族的基础车型,兵器工业江麓集团负责二型车,步兵战车的试制和总装。
在中国军工最艰难的时代,中国的军工人们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令狐斌工作后第一个月只拿到157块钱工资。当江麓厂的一切都和现代化的重庆格格不入的时候,机遇来临了,关系国家战略的新型战车在这里秘密进行研制,为这个老军工厂带来了命运转机。
被植物覆盖的废弃63式水陆两用坦克,被用作试验车
铁马集团年轻的副厂长张渝慧,被任命为212项目的副总师,直接负责212工程,他知道,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是一次全新的跨越,他集中了全厂的技术骨干,召集了退休的老兵,很多老工程师甚至负责过63式战车,老中青三十几号人专门搞212工程。
但是航速依然是重中之重,为了达到军方达到的指标,采取传统的办法,也就是世界主流军事强国使用的排水型车体,是不可能达标的。这意味着发动机功率将达到数量主战坦克的水平。为了达到这一指标,212工程必须做出改变,那就是采用变形车体,为装甲车装上滑水板,将长方形的车体变成船,利用滑板在高速航行时的升力让车辆抬升,从而降低阻力。212将采用喷水式推进的方法。在当时,只有美国的AAAV采用了这一设计。
但是AAAV的动力在当时太过激进,有2700马力,中国发动机技术当时跟不上,但是王立祥发现,可调式滑板设计和减阻等设计,可以有效降低阻力,换种方法达到高航速。在经历大量繁琐的水池拖模试验后,王立祥使用了一个最佳的迎角,解决了动力小的问题。
05式车族的变形车体
江麓厂,这个曾经生产国62式轻坦克和63式水陆坦克的厂子,在经历了80年代的“军队要忍耐”的时间后,开始用简陋的条件进行试验:他们先是用一辆废弃的63坦克,进行了滑板的测验,测验的结果虽然喜人的证明滑板能大幅度提高航速,但是也带来了新的问题:负重轮。
当年用于技术验证的63式水陆两用坦克
船是没有负重轮的,但是战车有,履带轮子在航行中是个累赘,为此,新的两栖战车需要研制一种可收放的履带。但是当时,兵器工业集团的技术极为有限。履带收放项目的工程师刘华记得很清楚:当时一个设计三维的软件,搞了一个多星期才整出一个三维设计图,结果计算机内存甚至都存储不下这些三维模型。
采用可收放履带的05车族
2001年,第一辆原理样车完成总装试验,在实际测试中跑出了20公里的航速,已经超过了现役的所有装备。但是依然没有跑出军方要求的指标。重量也超重了,为了减重,必须每一个部件都要斤斤计较。整个车体也必须采用更轻的铝合金材料。
尽量打孔,尽量铝合金,尽量减重
结果,在第二次测试时发生了意外,样车在长江测试中意外沉没。这一意外牵动了所有人的心,陈鹏飞紧急飞到重庆,告诉张渝慧,试验不能停。在军方领导没有批评而是要求任务继续后,经过排查,他们发现沉车并非设计问题而是操作问题,试验也有条不紊的继续进行。
不过,至关重要的航速问题,设计团队依然没有办法解决。这个时候实验组有人提出了一个设想,那就是利用翼形板制作尾板,能够有升力,进一步提高航速。
但是实际测试中翼型板仍然没能达到理想航速,对于铁马厂的员工而言,张渝慧的内心无法接受降低航速指标的方法,212工程为铁马厂带来了新的希望,每个人都希望不辱使命。终于,在减少冗余的尾板重量以后,样车在测试中突破了速度的桎梏,从23公里一路飙升到25公里。这一举动让在研的工程人员心里一块石头落地。同时,二号样车,也就是05式步兵战车,航速达到了每小时28公里。
但是光有航速还不够,滑板的角度与车辆的航速有关,驾驶员需要大量的训练才能调整好05式突击车的车体变形,在生死攸关的两栖突击作战中,05必须有自动驾驶这一指标。为此,212工程团队专门设计了一套航控系统,测算不同流速和转速下滑板的最佳角度,让驾驶员可以自动控制最佳的角度。
作为一款突击车,05必须具备航行时候的精确打击能力,随后团队通过反复的试验,解决了05式突击车的火控问题,让05式突击车拥有了航行时的精确打击能力。
2004年底,新型两栖装甲车按照计划完成了定型,2005年1月,第一批05式两栖装甲车正式下线,在2009年国庆阅兵式上,刚刚列装部队的05式两栖突击车正式亮相。那一天,成为该项目团队许多人此生最重要的一次回忆。05突击车不是中国军工领域最重要的一件装备,但是他却见证了中国军工从无到有,独一无二的标志。如今,当年的老工程师已经退休,许多年轻人已经成为了骨干,把他的性能推向一个又一个极限,为国铸剑,正是一代军工人的使命。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王世纯
- 最后更新: 2018-09-20 10:27:41
-
中航无人直升机参加解放军实战测试
2018-09-20 09:40 航空航天 -
草莓之后又有苹果香蕉,澳总理发话:最高判15年
2018-09-19 17:35 食品安全 -
美国陆军转移防空重点:不是火箭弹,是巡航导弹
2018-09-19 13:15 -
白宫说不要 国会还是多塞给美军三艘濒海舰
2018-09-19 11:41 -
SpaceX:若获美国订单 可送攻击性武器上太空
2018-09-19 11:30 美国政治 -
波兰请求美军建永久基地 将冠名“特朗普堡”
2018-09-19 10:45 凉战 -
美海军:未来巡洋舰将兼具“无人机母舰”职能
2018-09-18 15:41 -
被特朗普敲打后 安倍套近乎:日美同盟当今最强大
2018-09-18 14:58 日本 -
数千官兵在国外演习,个别网媒在后方造谣
2018-09-18 14:27 中俄军演 -
美媒:为敌人技术领先美国的时代做准备
2018-09-18 10:56 凉战 -
以军空袭叙利亚 载14人俄机失踪
2018-09-18 10:04 -
为应对中俄,美空军要扩大1/4
2018-09-18 09:20 航空航天 -
《军工记忆》:打造世界前三的武装直升机
2018-09-17 14:00 中国军工 -
贵州最长寿抗战老兵安详去世 享年111岁
2018-09-15 15:55 -
美海军“海神”无人机因坠机停飞
2018-09-15 15:31 -
看:韩国的“察打一体无人机” 可挂2斤炸弹
2018-09-15 11:42 -
排挤中国 澳大利亚下血本承包斐济军事基地
2018-09-15 11:35 -
韩国购买爱国者3 美媒称应对朝鲜“导弹威胁”
2018-09-15 10:00 三八线之南 -
火箭军文工团今天退役
2018-09-14 19:20 -
敢批我?这150亿美元军火订单,信不信我撕了
2018-09-14 15:02 阿拉伯之冬
相关推荐 -
特朗普威胁俄罗斯有没有用?“到头来还要看中印” 评论 12他还没去倒是想挺美:火星将是美国的一部分 评论 136“半个房本不够买辆车,特朗普狠伤自己基本盘” 评论 164“和中美抢占份额”,欧洲“光谱”首战失败 评论 216格陵兰岛回怼特朗普:美国不会得到,我们不属于任何人 评论 203最新闻 Hot
-
加拿大人也不买了
-
“DOGE让我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但...”
-
特朗普威胁俄罗斯有没有用?“到头来还要看中印”
-
“乌克兰计划夏天大选,前提是...”
-
勒庞被定罪,不能竞选法国总统了
-
他还没去倒是想挺美:火星将是美国的一部分
-
日本再发警告:若发生,或致近30万人遇难
-
“半个房本不够买辆车,特朗普狠伤自己基本盘”
-
美科技巨头重仓这一领域,“但中国已经领先”
-
日本:最后的堡垒,也开始塌了
-
“和中美抢占份额”,欧洲“光谱”首战失败
-
格陵兰岛回怼特朗普:美国不会得到,我们不属于任何人
-
丘成桐:中国已准备好培养自己的顶尖数学家
-
“俄美已开始讨论稀土合作”,但…
-
美部长:还能塞得下特朗普的脸
-
“普京主义在美国获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