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海“丹东一号”沉船水下考古调查结果:确认为北洋舰队致远舰
关键字: 丹东一号沉船考古丹东一号最新消息据央视新闻报道,国家考古人员去年在丹东黄海海域发现的疑似中日甲午海战沉没战舰被确认为清朝北洋舰队的“致远”舰。
继去年国家文物局水下遗产中心在丹东黄海海域发现甲午海战沉没战舰,并命名为“丹东一号”之后,能否进而确定其真实身份,成为了关注的焦点。今年8月开始,国家文物局对“丹东一号”进行了重点调查和打捞,一大批文物陆续出水,这些文物对解开这艘沉舰的身份谜团起了重要作用。
据央视新闻报道,国家考古人员去年在丹东黄海海域发现的疑似中日甲午海战沉没战舰被确认为清朝北洋舰队的“致远”舰。
瓷盘碎片出水 铁证锁定致远舰
经过一个多月的水下摸索,国家文物局组织的丹东一号水下考古队已经打捞起一百多件文物,其中,炮弹、炮管、弹头等各种武器弹药陆续出水。继去年确定该沉船为甲午海战沉没战舰之后,今年能否进而确定其身份,一直是萦绕于考古队员心头的心结。然而,让考古队员没有想到的是,今年一组瓷器碎片的意外出水,成为了破解“丹东一号”的身份之谜团的关键铁证。
在考古01船上的文物储藏室,考古队员们正在对最新打捞上来的瓷盘碎片进行初步拼接。不一会儿,一个圆形瓷盘的形状被大体拼了出来,由于海底凝结物的附着,纯白色的瓷盘表面布满了斑点。盘子的正中间,一个并不明显的图案字样出现在眼前。经过考古队员仔细辨认,正是繁体的“致远”字样。“致远”两个字的出现,使在场的考古队员们兴奋不已。这样直接写明“致远”两个字的证据,在长达两年的“丹东一号”考古进程中尚属首次。
在这次水下考古发掘的文物中,除了武器弹药,也不乏船员个人物品,所以领队周春水在水下采集到这组瓷器碎片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有什么不同。
周春水领队介绍,致远舰和靖远舰这两艘姊妹舰是由英国公司设计建造的,配备的全套餐具也都是特别定制。收藏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的这组餐具,是出自致远舰的姊妹舰靖远舰,在盘子中央部位标明船名“靖远”。以此作为对比,最新发现的瓷盘碎片经过拼接后,在盘子中央出现的相同字体的“致远”标记,就成为了锁定致远舰的铁证。
自今年“丹东一号”沉舰水下考古工作展开以来,考古人员除了在水下对船体周围进行抽取泥沙工作外,还同时从泥沙中打捞出大量与该沉船相关的文物,数量目前已达上百件,这些文物的出水也为对“丹东一号”的进一步考古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据央视新闻报道,国家考古人员去年在丹东黄海海域发现的疑似中日甲午海战沉没战舰被确认为清朝北洋舰队的“致远”舰。
“丹东一号”考古已出水大量文物
据负责“丹东一号”水下考古的周春水领队介绍,今年8月初考古工作开始以来,打捞出水的沉船相关文物种类有六十余种,数量一百多件,它们主要分为三大类,即船载武器、船体构件,以及船员生活用品。
在工作船“考古01”的储藏室,保存着大量出水文物,其中子弹及弹壳数量众多。为使文物更接近水下保存状态,它们被放置在注满海水的储藏盒中。除了机关炮子弹外,水下作业过程中,不少步兵武器的子弹也被发现。
专家称,随着水下抽沙工作的进行,他们从大量泥沙中,也发现了一些船体构件,其中一些还带有文字。在出水的大量文物中,同样包含了一些当时船员的生活用品,这将为研究当时船员的海上生活提供依据。
除此之外,如道光通宝、嘉庆通宝等钱币也陆续在泥沙中被提取。周春水领队介绍,虽然今年以来出水的文物有一百余件,但是考古工作还没有正式进入文物大规模提取阶段,出水文物都是在抽沙过程中从泥沙中剥离出来的,并且为了保护沉船船体结构,考古队并未对散落在海水中的大块船体甲片进行捞取,这些需要等到将来船体打捞工作计划出台后,再着手进行。
新闻背景:甲午海战 致远舰奋勇迎战终沉没
邓世昌,原名永昌,字正卿,广东广府人,清末海军杰出爱国将领,致远号巡洋舰管带,他曾说:“人谁不死,但愿死得其所尔。”
北洋舰队致远舰
致远舰管带邓世昌
1894年,中国黄海海域爆发了中日甲午大海战,这是世界上第一次蒸汽动力战舰的大规模战役,其规模之大、战斗之激烈,时间之久,在世界海战史上罕见。9月17日,清北洋舰队在大东沟附近遭遇日本联合舰队,战斗由北洋水师旗舰定远舰首先打响。虽然在战斗中重创了日本比叡、赤城、西京丸号,但是很快北洋舰队中扬威、超勇二舰中弹,全舰起火。
随后,日本舰队绕至北洋舰队背后,形成夹击之势。混战中,由邓世昌指挥的致远舰为了掩护受到猛烈攻击的旗舰“定远”,突然冲出队列,冲向敌军旗舰“吉野”。
就在距离“吉野”还有一公里处,致远舰突然发生大爆炸。管带邓世昌落水,却拒不接受救援,他的爱犬太阳本来已经被救起,看到主人还在海中,又跳下去游向邓世昌,最后邓世昌抱着自己的爱犬一起沉没海面。
最终,致远舰在东经123度34分,北纬39度32分的黄海海面上沉没。全舰二百余名官兵除七名遇救外,其余全部壮烈殉国。这一天是农历八月十八日,邓世昌的45岁生日。光绪皇帝亲笔手书挽联:“此日漫挥天下泪 有公足壮海军威”,并破例赐予邓世昌“壮节”谥号。
大东沟海战共持续5个多小时,北洋舰队 “致远”、“经远”、“超勇”、“扬威”都沉没在交战海域,四艘战舰的指挥官邓世昌、林永升、黄建勋、林履中及七百余官兵为国捐躯。
观察者网早前报道:
2014年,国家考古人员在丹东黄海海域发现一艘体量在1600吨左右的沉船。121年前,北洋舰队有四艘战舰沉没在甲午海战交战区,它们是致远、经远、超勇和扬威舰。
“丹东一号”沉船位于鸭绿江口西南约50公里海域,所在地曾为1894年中日甲午海战时的交战海区。对于“丹东一号”沉船的水下考古调查由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进行。2013年11月、2014年4月,两次开展调查工作,以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大东沟海战沉没战舰为重点,发现了一艘疑似清北洋水师的沉舰,由于对该沉舰的具体身份尚不十分明确,故将其暂命名为“丹东一号”。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梁福龙
-
关键时刻,外贸大省如何突围? 评论 26“特朗普会输,‘用谈判孤立中国’行不通” 评论 89“中国代表团访问巴西,探讨两洋铁路” 评论 192直播:如何应对特朗普贸易战——来自毛泽东的智慧 评论 30最新闻 Hot
-
“特朗普认为欧盟在占美国便宜,别指望梅洛尼能谈成”
-
“为防止被美国偷窥,连英国也支棱起来了”
-
特朗普:鲍威尔赶紧下台,总是迟、总是错
-
“中国有韧性美国则不然,特朗普已经搞砸了”
-
关键时刻,外贸大省如何突围?
-
“中国代表团访问巴西,探讨两洋铁路”
-
“世界贸易将围绕中美运转,美国如此笨拙…”
-
“中国将缺席,英国遭受打击”
-
“美国设下陷阱,韩国主动入局,要重现广场协议?”
-
美媒感慨:2小时→1分钟,中国又一壮举
-
“英伟达对中国客户隐瞒了…”
-
美国土安全部长放狠话:哈佛如果不从命,就别想再招外国学生
-
武契奇:天塌下来,我也不改主意
-
特朗普突然现身美日关税谈判,“背后是市场压力”
-
沙利文猛批特朗普:中国可不会像苏联那样崩溃
-
美国“吃货”欲哭无泪:特朗普逼着中餐馆换料,味儿不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