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茂哥:操办南海仲裁闹剧的,就是这伙人
关键字: 南海南海问题南海仲裁案南海仲裁南海仲裁案公布在即南海主权国际海事法庭海事法庭海牙不只是中国,俄罗斯也没逃过“魔爪”
与南海仲裁案差不多同时发生的,还有另一桩国际仲裁。这便是荷兰诉俄罗斯的“北极日出号”仲裁案。该案与南海案有颇多相似之处;更重要的是,执掌两案的成员与南海仲裁案高度“重叠”。托马斯·门萨与阿尔弗雷德·松斯两人均为两案的仲裁员,而且门萨更是身兼两案的仲裁庭庭长。
2013年9月18日,为抗议俄罗斯在北极开采石油,30名绿色和平组织成员乘坐“北极日出号”(又名“极地曙光号”)破冰船前往伯朝拉海,试图登上俄罗斯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的钻井平台,俄罗斯随即对该船舶采取了登临检查的执法措施,并将“北极日出号”拖到科拉湾,逮捕和扣押了船上人员和船支,依据俄罗斯国内法以流氓罪对船上人员提起诉讼。
北极日出号案中,两位南海仲裁庭法官同样掺和其中
荷兰作为船旗国,对俄方的抓扣行动提出强烈抗议,并于10月4日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15部分第2节的规定提起强制仲裁。10月21日,由于仲裁庭尚未成立,荷兰依据《公约》第290条第5款的规定,请求国际海洋法法庭就采取临时措施作出裁定,迅速释放被扣押的船只和船上人员。“北极日出号”事件因此形成了一案两诉的局面。11月22日,国际海洋法法庭颁布了临时措施,要求俄罗斯在荷兰提供360万欧元的担保金后,立即无条件释放“北极日出号”及船上所有人员。
俄以不接受管辖、不出庭应诉、不执行裁定的强硬态度回应荷兰提出的仲裁案以及国际海洋法法庭颁布的临时措施。在9月18日扣押“北极日出号”船只和人员当天,俄外交部即召见荷兰驻俄大使,抗议该船和船上人员在俄专属经济区实施挑衅行为,粗暴违反国际法和俄有关法律,要求荷兰作为船旗国采取措施杜绝今后再发生类似行为。
10月21日,荷兰向国际海洋法法庭提出颁布临时措施的请求,俄外交部随即明确表示,俄在1997年批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时已按《公约》第298条的规定作出排除性声明,明确表示不接受在俄主权和管辖范围内的任何国际司法程序,该案发生在俄拥有主权权利的专属经济区内,国际海洋法法庭无权管辖,俄不会接受仲裁、不会到庭、不会参与审理。
北极日出号
俄罗斯拒绝接受仲裁庭管辖的决定基于其1997年批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时按《公约》第298条的规定作出的排除性声明。该声明将涉及行使主权权利或管辖权的执法活动的争端排除在公约规定的强制争端解决程序之外。另外,根据《公约》第295条的规定,缔约国间关于《公约》的解释或适用的任何争端,必须在用尽当地救济办法后,才可提交强制争端解决程序。
11月6日,国际海洋法法庭举行听证会,俄拒绝出席。11月22日,国际海洋法法庭就临时措施作出裁定。俄外交部当天表示,“北极日出号”破冰船及其人员从事了国际法和俄法律不允许的活动,俄依法予以扣押,该案发生在俄拥有主权权利的专属经济区海域,不是俄与荷兰之间的争端,国际海洋法法庭也无权管辖,俄方不会执行法庭裁决。俄方进而要求法庭对荷兰提出的仲裁案客观看待,尤其是要注意到荷兰作为船旗国没有按《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要求履行相关义务,该船和船上人员也违反了《公约》规定。
2014年1月13日,国际海洋法法庭宣布,该庭庭长柳井俊二已于1月10日根据荷兰要求组成仲裁庭,审理荷兰提出的仲裁请求。俄再次表示,仲裁庭对此案无管辖权,俄方不会参与相关法律程序。
俄对荷兰提起的仲裁案坚持不接受、不出庭、不执行的立场。同时,俄按其国内法对“北极日出号”案进行了审理,先是将“北极日出号”破冰船连同船上人员拖至俄沿岸港口城市摩尔曼斯克,组织专门侦查委员会调查后,向俄地方法院以海盗罪予以起诉,随后对船只进行全面搜查,声称发现毒品和其他可能用于“特种用途”的装备。
针对荷兰向俄政府提出的抗议,11名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要求普京总统干预,绿色和平组织负责人要求紧急会见普京等。俄声称就此案向普京总统投诉是“找错了对象”,普京尊重司法独立,一切都必须按俄法律处理。俄专门侦查委员会经过详细调查后,将原来起诉的海盗罪改为流氓罪,通过主审法院陆续作出保释放人判决。
仲裁庭法官们到底有什么样的小九九?
截至目前为止,“北极日出号”案件尚未正式宣判,不过法官们在其中的种种举动却显得十分耐人寻味。
就北极日出号事件,作为南海仲裁庭成员之一的德国法官沃尔夫鲁姆曾与另一名联名发布单独意见,对俄罗斯“不到庭”提出了强烈的批评,认为“不到庭”违背海洋法公约第15部分的目的和宗旨,导致争端解决机制有名无实。
而这一意见的实质便是,仲裁庭不仅希望其决定拥有强制力,他们更是希望把出庭也变成当事国的一项义务。
德国籍法官沃尔夫鲁姆玩起了“狗拿耗子”
南京大学法学院的张华博士在一篇论文中认为,对于中国和俄罗斯而言,以“不到庭”的强硬姿态来抵制争端一方单方面启动的国际仲裁程序,实属对“滥诉”一方的无奈反应——毕竟不出庭会损失一定的抗辩机会。至于外媒将之解读为挑战国际海事争端解决机制的权威,或者是缺乏对国际法治的尊重,则有不明事理、夸大其辞之嫌。况且中国和俄罗斯拒绝参加国际司法程序并不妨碍国际仲裁庭的运作,只是对国际仲裁庭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张华还指出,对于国际仲裁庭而言,由于中国和俄罗斯“不到庭”所带来的正当性、独立性、公正性和实效性方面的挑战不容小觑。尤其是两个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对待国际海事争端解决机制的态度具有一定的示范效应。可以想象,仲裁庭裁决的公正与否很大程度上将促使国际海事其他缔约国考虑是否应提交公约第298条意义上的声明,以明确排除国际海事强制性争端解决机制的拘束。为了避免沦为个别国家“滥诉”的牺牲品,国际仲裁庭唯有采取司法自限的立场,如此方能挽回其他缔约国对公约强制性争端解决机制的信心。
只是让人疑惑的是,本不难解的南海争议,却为何生生让仲裁庭给整成了这副模样?
在文中,张华博士写下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目前的国际舆论都有同情“弱者”的倾向,大国反而“动辄得咎”。
借着搅浑国际政治局势,仲裁庭的法官们说到底图的还是一己私利。然而,只有在当事各国一致同意就某项争议诉诸仲裁庭,才应当是仲裁庭发挥“威力”的时候。但是,仲裁庭法官们为了仲裁庭与个人的声望,强行把仲裁庭转变成为一种超越国家主权的裁判所,甚至不惜以地区局势动荡为代价。
这样的仲裁岂止是“一张废纸”,而且更是引发地区紧张与不稳的混乱之源。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李晽
-
“中国正投入万亿美元,我们却在这胡搞” 评论 41真急了!“白宫拟成立涉华关税应急工作组” 评论 233这场贸易战,美国就是个“纸老虎” 评论 91特朗普也直说了:不行,就放弃 评论 233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国谈成 评论 246最新闻 Hot
-
“中国正投入万亿美元,我们却在这胡搞”
-
真急了!“白宫拟成立涉华关税应急工作组”
-
黄仁勋访华盼继续合作,特朗普回应
-
中国男子在TikTok“神评”美国关税,米尔斯海默秒答:赞同
-
“内地电影票房过亿那一刻,香港电影就被颠覆了”
-
美国税局代理局长刚上任三天就被免,“贝森特抱怨他是马斯克的人”
-
特朗普也直说了:不行,就放弃
-
“中国深知‘广场协议’是致命的,特朗普别想了”
-
“中国稀土,关乎美国人生死”
-
美军高官着急:中国速度太快了,是美国3倍
-
德银:中国客户减持美债,转头买欧洲资产
-
美国对中国再下黑手,“黄仁勋道出最大担忧…”
-
跟特朗普谈,拿中国当筹码?英财相:蠢死了
-
加总理扬言:除了中美,还有其他人
-
美方将不再斡旋?梅德韦杰夫喊话欧盟:学着点
-
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国谈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