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靖:“你没来我很失望”“我为什么要去?”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路靖】
当拜登在G20和气候峰会上左右逢源时,中俄两国正在远处看着西方大国的表演。
考虑到疫情,本次中国和俄罗斯都以外交部长为代表参与峰会,习近平总书记和普京总统则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在会上发表讲话。对此,拜登表示,他“对中俄两国元首未能实质性参与峰会感到失望”。
有CNN记者认为,普京不出席会议的真正原因是他并不重视这种世界领导人的大规模会议。他现在一定正坐着看西方世界起内讧。还有传言称G20已经变成了惨遭俄罗斯和中国无视的西方俱乐部。
拜登表示对中俄两国元首未能实质性参与峰会感到失望。来源:The Print
对西方失望透顶
但是,与CNN记者的说法相反,俄罗斯其实很重视G20。参与G20峰会完全符合俄罗斯关于摒弃西方、建立世界新秩序的想法。而且,在2014年俄罗斯退出八国集团之后,“世界上已经没有比G20更方便的召集最重要的国家领导人的会议形式了”。
积极利用国际平台推进自己的议事日程,是各大国外交工作的重要内容。俄罗斯很希望能发挥G20的平台作用,推动自己的倡议,获得国际支持。
世界主要领导人缺席拜登的第一个G20峰会。来源:CNN
但是,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俄罗斯与西方的矛盾已经积重难返。普京亲自参加G20峰会的意义不大,就算他去了也不会取得比现在更好的结果。
就在不久前,俄罗斯刚宣布终止与美国的直接军事联系,北约又通过威慑俄罗斯的新战略,两国关系可谓是降到了历史新冰点。在俄罗斯看来,美国并没有想要真心实意地、平等地与俄罗斯进行对话,只在乎宣传和施压。因此,俄罗斯认为,没有必要维持这种名存实亡的关系。
除此之外,美国还频频干预俄罗斯周边国家,先是试图在白俄罗斯挑起新的“颜色革命”,还对乌克兰加入北约表示了明确支持,两国正日益加强军事防务合作,而俄罗斯不可能接受乌克兰加入西方阵营。乌克兰不仅对俄罗斯具有重要的地缘政治意义,其首都基辅还是东斯拉夫文明的摇篮。
与俄美关系一样,俄欧之间的分歧也是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缓解的。欧盟不仅对自己“自由、民主、人权”的价值观非常自豪,还常常以此批评俄罗斯。双方在乌克兰、白俄罗斯、纳瓦利内等问题上具有不可调和的矛盾。欧盟从2014年起,每隔半年就延长一次对俄的制裁,以此反映其在乌克兰问题上的严正立场。再加上欧盟内部有些国家素来与俄罗斯不和(比如一些前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经常性地推动“反俄”议题,俄欧关系想要在这种情况下取得进展是难上加难。
欧盟从2014年起,每隔半年就延长一次对俄罗斯的制裁。来源:欧盟理事会
此次G20峰会主要由拜登推动,俄罗斯并不想替拜登站台。而且,俄方认为,单凭一次领导人的会面很难打破当前俄美之间的僵局,远程参会或许是最好的安排。
总体评价为“积极”
G20是专门为解决经济问题而创建的,此次峰会以“人、地球与繁荣”为主题,分别对应各国在应对的全球威胁——流行病、气候变化和经济衰退。与会各国的联合声明内容广泛,但是在最关注的两大议题上缺乏实质内容——一没有对限制全球变暖给出任何具体承诺;二没有给出今年年底前在全球范围内分发疫苗的具体行动计划。
俄罗斯也了解G20峰会的价值,并不想在这些全球性议题上丧失自己的声音,以免被欧美趁机攻击,并失去领导地位。
在俄罗斯看来,此次峰会成果总的来说是“积极”的。
首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此次峰会让大家意识到了共同协商、集体决定的重要性。拉夫罗夫指出,G20应该成为寻求集体解决方案以实现利益平衡的典范。
而且,拉夫罗夫得以在峰会间隙与拜登进行交谈。这在特朗普时期是难以发生的事情——更有可能发生的情况是美国人强迫普京与白宫的次要人员会面,而不是反过来。
其次,联合声明并没有将2050年实现碳中和作为各国的共同目标——这反映了俄罗斯的立场。俄一直反对盲目追求不切实际的气候目标。拉夫罗夫在答记者问时也指出,“没有人能够向我们或其他国家证明2050年应该是一个共同目标”。
同时,他还向记者透露,原先的联合声明草案中包含了“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这一目标,并在同样参与了二十国集团的七国集团中达成了一致后才分发给其他国家进行讨论。由于其他国家的反对,这一目标才在后来被删除,没有写入最终的联合声明。拉夫罗夫对联合声明的这种讨论程序表达了不满。他认为,在G20“使用G7的谈判过程是不礼貌的”。
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来源:欧盟理事会
最后,这次峰会刚巧赶上了欧洲能源危机,这个时机对俄罗斯来说比较有利。欧洲国家对可再生能源期望过高并持续努力使其能源供应多样化以减少对俄罗斯的依赖。而此次能源危机仿佛是欧洲在碳排放方面采取了过激或错误行为的“报应”。俄罗斯也能很顺理成章地为自己的观点正名,即“任何减排行动都必须以社会经济稳定平衡发展为前提”。
但是,从峰会结果来看,俄罗斯的诉求并没有得到满足。
一是普京非常关心的“相互承认国家疫苗证书”一事并没有得到广泛支持。据报道,“人造卫星五号”已在70个国家获得批准,使用总人口达40亿,但目前还没有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正式认可。拉夫罗夫与世卫组织负责人进行线下会谈时,还专门谈到了这个问题。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沈玉萌 
-
重返政坛?安倍将任自民党最大派系会长
2021-11-09 08:06 日本 -
美国新增确诊97842例、死亡962例
2021-11-09 08:06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美联储副主席:如通胀持续将意味着政策错误
2021-11-09 07:37 美国经济 -
韩外交部:已与中方签署车用尿素进口合同
2021-11-09 07:16 三八线之南 -
日本男子新干线上纵火未遂,称要模仿“小丑案”
2021-11-08 22:16 日本 -
不满中国进口新规太严,美英等7国被曝曾企图联合施压
2021-11-08 22:09 中国经济 -
新加坡将处决海洛因走私犯,人权组织求情:他是“智障”
2021-11-08 21:38 禁毒战争 -
伊拉克总理遇袭,中方:关键时刻,望伊各派加强团结
2021-11-08 21:37 伊拉克局势 -
日本新“人权事务特别顾问”曾妄议新疆政策,外交部回应
2021-11-08 21:00 中日关系 -
“提人阵”步步逼近,埃塞民众告诫美国:别把我们当阿富汗
2021-11-08 20:57 非洲之窗 -
外交部回应“旱地行舟”模拟航母靶标
2021-11-08 20:50 -
日媒反思:我们的“智慧大脑”,为何流向中国?
2021-11-08 20:45 日本 -
立陶宛媒体猜想:他来没,莫非…?
2021-11-08 18:58 台湾 -
普京与美中情局局长通电话
2021-11-08 18:45 凉战 -
美国想重开驻耶路撒冷领事馆,以总理:没门
2021-11-08 18:08 巴以恩仇录 -
26州起诉疫苗强制令,白宫:对法院有信心
2021-11-08 17:52 美国政治 -
全球确诊破2.5亿例:55国感染率仍在上升,欧洲新增最多
2021-11-08 17:42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日本这一针对中国的新官职,由前防相中谷元出任
2021-11-08 17:22 日本 -
为了他俩,21名科学家和巴西总统杠上了...
2021-11-08 16:52 -
新西兰安乐死正式合法化,几家欢喜几家愁
2021-11-08 16:12
相关推荐 -
美码头工人集体声讨:这是对工人阶级的经济战争! 评论 72“短短100天,特朗普就把美国推向危机边缘” 评论 83美国工人造手机?“做大头梦,最小螺丝都是中国造…” 评论 1300人付款!美国人买美国货还是中国货?结果扎心了… 评论 271最新闻 Hot
-
尴尬!“特朗普上回庆百日的美国工厂,已迁至中国”
-
美码头工人集体声讨:这是对工人阶级的经济战争!
-
“特朗普关税反倒加强了中国决心,危机正化为机遇”
-
“我们无法在美生产任何产品,销美商品将涨价”
-
“我们努力实现100%美国制造,但连个轴承都买不到”
-
“短短100天,特朗普就把美国推向危机边缘”
-
微软总裁着急:这项竞争不能落后中国,美国输不起!
-
美国工人造手机?“做大头梦,最小螺丝都是中国造…”
-
中方直说了,美农彻底崩溃
-
“中国发货吧,关税美国人自己出”
-
卡尼宣布胜选:对美国,决不“跪”
-
董袭莹本科相当于国内三本?“什么是协和4+4”冲上热搜
-
0人付款!美国人买美国货还是中国货?结果扎心了…
-
中国取得EUV技术重要突破,阿斯麦CEO还在嘴硬?
-
美学者出新书《日本大屠杀》,日本右翼坐不住了
-
清华“挖”来美国顶尖AI学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