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当局要严审大陆赴台参访团,报复来了?国台办回应
关键字: 国台办国台办记者会台湾台当局大陆官员赴台遭拒脱台者近期两岸热点事件频发,今天(30日)上午10点,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发言人就近期两岸热点话题回答记者提问。本次新闻发布会由国台办新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安峰山主持。
记者会上,安峰山对于近期两岸关系的热点问题进行一一回应——包括“布基纳法索与台‘断交’”、“吴敦义对‘统一’罕见表态”、“大陆官员赴台遭拒”、“独派推动‘奥运正名公投’”、“台当局将‘华侨’改‘侨民’”、“外媒发明新词‘脱台者’”等。
据中国台湾网报道,台湾中天电视台记者提问道:“针对台湾一个月内失去了两个“邦交国”,蔡英文说,不会再忍让。台当局将严审大陆赴台参访团,第一枪据说已经开了,是海峡百姓论坛有10名大陆官员申请赴台遭到拒绝。对此发言人有何回应?”
安峰山回应指出,海峡论坛是目前两岸之间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也是最广泛的一个民间交流活动,而且是两岸同胞加强交流和增进相互了解的一个重要平台。论坛到今年已经举行了十届,十年来受到了两岸基层民众广泛的欢迎,大家一直在踊跃参与,通过交流来增进彼此的了解和同胞的亲情。所以我想,加强交流合作应该是两岸同胞的一个共同愿望,民进党当局出于政治目的去阻挠和打压民间的这种交流,是不得人心的。
安峰山主持记者会
记者会全文如下:
安峰山: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今天上午国台办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我愿意回答大家的问题。
新华社记者:在近期的发布会上,发言人已经多次介绍了大陆各方面推动落实“31条惠及台湾同胞措施”的相关情况,这方面也不断有新的进展,请发言人今天能否介绍一下最新的情况。谢谢。
安峰山:今年2月发布实施31条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措施后,各地各部门一直在紧锣密鼓加紧推动落实,很快将全部落实到位,其中不少措施已经产生实效,让广大台胞台企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我们在此前几次发布会上已多次介绍了有关落实情况。上海、福建、广东、浙江、江苏等台企台胞相对聚集省市都已经或正在陆续推出因地制宜的施行细则,加速落实惠及台胞的政策措施,台胞台企在大陆发展的机遇会更多、空间会更广阔。这里,我再向大家介绍几例落实新进展。
在职业资格考试方面,此次向台湾同胞新开放的职业资格考试中,关于民用核安全设备无损检验人员资格、民用核设施操纵人员资格、注册核安全工程师三项职业资格考试,台胞可按现行考试办法申请参加;关于银行业专业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台胞可报名参加2018年下半年的考试;关于台胞报考出入境检疫处理人员资格考试,海关总署将于近期公布具体事项。对于此前已向台胞开放的职业资格考试,如专利代理人资格、演出经纪人员资格、工程咨询(投资)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等,台胞可按现行规定继续报名参加。
在参与政府采购方面,福建省在采购领域对台资企业无准入门槛,鼓励台资企业参与政府采购,全省采购台资企业生产的品牌汽车1303辆、金额1.55亿元人民币,全省银行系统采购台资企业生产的显示器近3万台。
在高新技术合作方面,浙江省台资企业可以参与该省“机器换人”示范项目、企业技术中心、优秀工业新产品、新技术评定等,享受与省内其他企业同等政策,83家浙江台资高新技术企业享受到15%企业所得税政策。
在农业合作方面,贵州一家台资企业被认定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和贵州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该公司先后获得各级扶持资金1600多万元。福建一家台资企业被认定为福建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先后获得财政贷款贴息、农业综合开发、一二三产业融合等方面的项目支持400多万元。
今后,我们还将根据台湾同胞的实际需要,继续出台更多给予台胞台企同等待遇的政策措施,不断增进台湾同胞的利益福祉。
福建厦门卫视记者:请发言人介绍一下第十届海峡论坛的筹备情况,这一届海峡论坛有哪些亮点?谢谢。
安峰山:第十届海峡论坛将于今年6月上旬在福建举办,6月6日在厦门举办论坛大会,各项活动将在福建各地陆续展开,为期一周。目前,论坛的筹备工作已基本就绪。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将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台湾的有关政党代表、县市代表和各界人士共数千人将出席论坛活动,总体规模与去年相当。
这次论坛将是两岸民间交流的一次盛会。论坛分青年交流、基层交流、文化交流和经济交流四大板块,规划了69场活动。活动涵盖青年创意大赛、职工技能、社会公益、影视交流、关心下一代、经济金融、两岸婚姻、传统文化、社区治理、特色庙会等各个方面。较以往内容更加多元,形式也更加丰富,各界的参与也会更加广泛。台湾的各界人士和基层的民众对前来参加此次论坛充满了期待。
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5月24日布基纳法索宣称与台断绝所谓“外交关系”后,台当局声称这是大陆搞“金钱外交”所致,蔡英文也表示,大陆对台打压,已经挑战到台湾的底线,并表示不会再忍让。请问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谢谢。
安峰山: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中布复交是布基纳法索根据自己的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所做出的正确选择。至于岛内有人妄称什么“金钱外交”,完全是无中生有,自欺欺人,以己之心夺人之腹。民进党当局自己究竟做了什么,不妨扪心自问。
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是维护两岸和平、促进共同发展、造福两岸同胞的正确道路,也是民进党当局唯一正确的选择。造成当前两岸关系政治僵局的症结众所周知,民进党当局尽早承认“九二共识”,认同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两岸关系就会回到和平发展的正确方向。
深圳卫视记者:日前国民党主席吴敦义在一次党内会议上罕见对两岸统一清楚表示,强调台有关“增修条文”“最终目的是国家统一为原则”。蔡英文却声称,统一不能是台湾年轻人的唯一选项。请问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谢谢。
安峰山:实现国家的统一,本来就是两岸同胞一直以来共同追求的一个目标,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和神圣责任。从2008年到2016年,在坚持“九二共识”和反对“台独”的共同政治基础上,在两岸双方和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开创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崭新局面,两岸同胞特别是台湾同胞从中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利益。我们希望两岸各界能够共同努力,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心力。
台湾TVBS记者:延续刚才“31条措施”的问题,今年开放台湾学测成绩达到均标级以上的高中毕业生可以申请免试就读大陆高校,请发言人介绍一下目前相关进展?
安峰山:您提到的具体情况我这儿不掌握,可以下面了解具体情况之后再给您提供。
台湾中天电视台记者:针对台湾一个月内失去了两个“邦交国”,蔡英文说,不会再忍让。台当局将严审大陆赴台参访团,第一枪据说已经开了,是海峡百姓论坛有10名大陆官员申请赴台遭到拒绝。对此发言人有何回应?另外,沪台双城论坛会不会继续举行?目前的进度如何?另外,国共论坛又是如何?谢谢。
安峰山:您问了三个问题,关于您提到的有关海峡论坛的相关活动,海峡论坛是目前两岸之间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也是最广泛的一个民间交流活动,而且是两岸同胞加强交流和增进相互了解的一个重要平台。论坛到今年已经举行了十届,十年来受到了两岸基层民众广泛的欢迎,大家一直在踊跃参与,通过交流来增进彼此的了解和同胞的亲情。所以我想,加强交流合作应该是两岸同胞的一个共同愿望,民进党当局出于政治目的去阻挠和打压民间的这种交流,是不得人心的。
您的第二个问题,只要是对两岸关系和两岸县市交流的性质有正确认知,我们在两岸县市交流方面的态度是一贯的,明确的。
至于您的第三个问题,国共两党有关方面一直在保持着顺畅的沟通。两党会在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基础上加强联系,不断地增进同胞的福祉和增进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
中新社记者:岛内有人推动举办所谓“奥运正名公投”,试图改名参加东京奥运会,国际奥委会已致函中国台北奥委会就此表示关切,要求台湾方面须遵守有关协议,将不予核准其任何改名举动。请问发言人对此作何评论?谢谢。
安峰山:据了解,针对台湾一些人推动举办所谓的“奥运正名公投”,国际奥委会5月5日已致函中国台北奥委会,要求其遵守国际奥委会有关台湾地区参赛问题的决议和规定,也就是“奥运模式”,并且明确表示,不会考虑批准对其现有名称作任何改动。
多年来,在“奥运模式”下,台湾的体育健儿能够参加包括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内的国际体育赛事,展现了良好的竞技水平和体育精神,而且摘金夺银,取得好成绩,这是两岸全体中国人的骄傲。搞所谓的“奥运正名公投”,实际上只是为了满足岛内极少数极端“台独”分子的一己之私,损害的是广大台湾同胞的利益,牺牲的是台湾体育健儿的竞技机会。这样做也必将遭到国际社会和两岸同胞的共同反对,最终只会自食恶果。
福建海峡导报记者:台当局有关部门已经将相关行政规定用词“华侨”改成了“侨民”,并且声称这是以相对中性的字眼来包容“华族”、“台侨”等名词。有舆论质疑,相较于大陆一直致力于海外护侨,民进党当局却对海外华侨搞这种小动作,是“去中国化”的又一铁证。请问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谢谢。
安峰山:华侨就是华侨,民进党当局操弄所谓的“改名”,实际上是在搞“去中国化”,他们走到了华侨的对立面。这种做法既改变不了华侨的中华民族属性,也不会得到广大华侨的认同。
在此我还想强调的是,两岸同胞是血浓于水的骨肉兄弟。长期以来,维护台湾同胞包括来自台湾地区的华侨在海外的正当权益,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一贯的做法,也得到了台湾同胞的高度肯定和赞扬。我们的有关机构将继续加强同海外台胞华侨的联系,在危急关头替他们遮风挡雨、排忧解难,帮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台湾《联合报》记者:最近有报道说台当局如果继续用惩罚恫吓的手段,让大陆发展的一些台商台师台生有家归不得的话,大陆方面考虑给这些台湾人发大陆的身份证。请问国台办是否有这方面的考虑?第二个问题,最近外媒又创了一个新词叫所谓的“脱台者”,指说像林毅夫、黄安等,泛指脱离台湾到中国大陆工作、生活经商的台湾人,而且未来“脱台者”会越来越多。请问国台办有什么样的回应?谢谢。
安峰山:您的第一个问题,我们看到了有关的报道。“两岸一家亲”,加强交流合作是两岸同胞的共同愿望,这也有利于增进同胞的利益和福祉。民进党当局无视两岸同胞特别是台湾同胞的实际需求和切身利益,无视民众对更加美好生活的追求,对两岸交流横加指责、横加干涉。我想,这些学者们提出的这些担忧,也是可以理解的。
您的第二个问题,对您所提的这个词汇的涵义,我不去做评论。我想仅就两岸关系而言,从大陆改革开放几十年来,大陆通过改革开放所取得的蓬勃发展和巨大进步,也一直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台湾同胞对大陆的一些刻板的印象,而且大陆一直在推动便利台湾同胞的各项措施,也得到了越来越多台湾同胞的欢迎。我想,越来越多的台湾民众,特别是基层民众和一些青年愿意到大陆来学习、交流、创业、就业、发展、生活,也是这方面的一些具体表现。
记得去年十九大的时候,一个土生土长的台湾女儿卢丽安引起了岛内广泛的关注,岛内媒体在讨论“卢丽安现象”的时候,有舆论说,两岸开始进入了一个制度和人才之争的时代。上次发布会的时候,我记得有记者提问也讲到岛内现在的无色觉醒的现象。实际上在面对岛内现在蓝绿的恶斗和对立,有些岛内的舆论也认为,应该让国民党、民进党和共产党一起来比赛,谁更加爱台湾,这样的话能够让老百姓有更多的选择。
实际上一个制度、一个政党,究竟有没有吸引力,关键在于它能不能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当做自己的奋斗目标,能够让老百姓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能够给老百姓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和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能够给人民带来一个更加美好的希望和愿景。我如果离开了这些方面,其他的都是不切实际的,空喊什么爱台湾,或者标榜所谓的普世价值,实际上都于事无补,是骗不过老百姓的眼睛的。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马雪
- 最后更新: 2018-05-30 12:19:22
-
美学者挑事:反制大陆“惩罚”蔡英文,特朗普应派高官访台
2018-05-30 10:18 台湾 -
台争议“教育部长”火速请辞 曾“手写中国台湾地区”
2018-05-29 19:11 台湾 -
外交部:奉劝个别仍在坐井观天的人不要再自欺欺人
2018-05-29 15:57 两岸关系 -
拿大陆补贴却发不当言论,台青年盼给个机会
2018-05-29 11:10 台湾 -
大陆惠台措施不断 BBC:将现“脱台者”浪潮
2018-05-29 08:12 两岸关系 -
侠客岛:美军南海挑衅空前升级,斗一斗或许更健康
2018-05-29 08:06 南海局势 -
蔡英文叫嚣“不会再忍让”,台湾陆委会病急乱抓药
2018-05-28 17:13 台湾 -
他被骂得快哭了
2018-05-28 17:00 -
台“绿委”:应设“断交惩罚”,别拿了好处就跑
2018-05-28 16:49 台湾 -
国防授权法后 美议员又对台搞新动作
2018-05-28 12:06 台湾军事 -
洪都拉斯将"断交"?台当局紧急回应
2018-05-27 22:39 台湾 -
西藏:绿水青山入画 “金山银山”筑起
2018-05-27 20:48 西藏五年雪域巨变 -
蔡英文称台湾不团结 陈水扁"补刀":民进党先团结比较实际
2018-05-26 16:29 台湾 -
陆委会甩锅:别全怪我们 大陆要统一是阳谋
2018-05-26 12:09 两岸关系 -
港初中历史改革:香港史并入中国史
2018-05-26 09:57 香港 -
“断交”前六小时 蔡英文直播吃荔枝:好吃,非常好吃
2018-05-25 15:41 台湾 -
又不辞了!吴钊燮:蔡英文觉得“外交”表现还不错
2018-05-25 15:25 台湾 -
美众院通过国防授权法案 竟鼓励"美台军事往来"
2018-05-25 10:14 台湾军事 -
“布基纳法索‘断交’?它在哪?”
2018-05-24 22:27 台湾 -
布基纳法索决定同台湾“断交” 中方:赞赏!
2018-05-24 20:59 台湾
相关推荐 -
MAGA基本盘还能“忍”特朗普多久? 评论 69从2000兆帕潜艇级热成型钢的“登天”说开去…… 评论 61美媒焦虑:哪怕只为跟上中国,美政府都不能这么干啊 评论 140“趁纳瓦罗不在,他们冲进白宫劝说特朗普暂停关税” 评论 176最新闻 Hot
-
美媒焦虑:哪怕只为跟上中国,美政府都不能这么干啊
-
特朗普“抱怨”后,日本考虑放宽汽车进口安全标准
-
“五角大楼里完全崩溃了”,3名美国防部高官被解雇
-
“趁纳瓦罗不在,他们冲进白宫劝说特朗普暂停关税”
-
泽连斯基回应:停火30小时太短,建议30天
-
韩国一战机飞行训练中掉落机炮吊舱和空油箱
-
“美国在地球上跟中国争,却把太空主导地位拱手让出”
-
内塔尼亚胡:摧毁哈马斯前不会结束军事行动
-
超900人签署“反关税宣言”,包括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
“中国正投入万亿美元,我们却在这胡搞”
-
真急了!“白宫拟成立涉华关税应急工作组”
-
黄仁勋访华盼继续合作,特朗普回应
-
中国男子在TikTok“神评”美国关税,米尔斯海默秒答:赞同
-
“内地电影票房过亿那一刻,香港电影就被颠覆了”
-
美国税局代理局长刚上任三天就被免,“贝森特抱怨他是马斯克的人”
-
特朗普也直说了:不行,就放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