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迅雷|升级的关税战:历史的偶然与必然
【文/李迅雷】
关税加码背后的深层原因
年初至今,美国对他国的进口关税税率不断加码,尽管关税政策朝令夕改,但税率则超乎想象地往上加。如美方近日公布的所谓“对等关税”方案,向所有贸易伙伴征收不同水平的关税,拟对中国加征34%关税,对欧盟、越南、中国台湾地区、日本、印度、韩国、泰国、瑞士、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柬埔寨等贸易伙伴征收20%到49%不等的关税,对任何贸易伙伴的最低对等税率也为10%。
有研究机构统计结果表明,若该对等关税方案落地,叠加此前对个别国家加征的关税以及针对钢铁、铝和汽车等特定产品加征的关税,美国所有进口商品的实际关税税率将从2024年年底的2.3%升至26%左右,达到131年来的最高水平。其中今年对中国加征的关税就达到54%,若加上2018年美国对中国加征的关税水平,已经显著超过70%了,可谓骇人听闻。其规格已经大大超过了2018年的贸易战。
近年来中国对美顺差的占比已下降 来源:Wind,中泰证券研究所
为此,我国也采取了向原产于美国的所有商品加征34%的进口关税,鉴于美方是在今年对中国加征20%关税基础上再加征34%的,说明中方加征的关税属于克制的回应,且留有谈判余地。
特朗普再度当选总统之后,他的施政方略围绕着MAGA,即对外加征关税以获得5000亿美元以上的关税收入,又能重振美国的制造业;对内通过政府效率部(DOGE)来精简机构、裁减公务员以节省开支、提高效率。同时,限制移民、国内减税等政策可以起到鼓励投资、保护就业的作用。
特朗普任期与历任总统行政令数量对比图
问题在于,任何一项政策都是双刃剑,既有对己有利的,又有对己不利的。如加关税势必拉高物价,而美国目前正处在高通胀阶段,对遏制通胀可谓雪上加霜;同时,限制移民又会拉高薪酬,进一步助推通胀。此外,是否因为大幅加征关税后政府的关税收入就一定能大幅增加呢?如果出口商无利可图,就不会向美国出口了,那也就征不到预期中的巨额关税。
如果关税的增量不大,那么对企业减税的来源就成缺口,何以用减税来刺激经济呢?如果高关税能让制造业回流美国,那究竟能回流多少呢?如美国制造业工人的薪酬成本是新兴经济体的8-10倍左右,重振制造业又需要配套的基础设施和供应链,尤其对于供应链较长的重化工业,重建的难度更大,不是两三年时间内就可以建成的。
再如,美国要重振造船业,因为美国造船业的全球份额不到1%,而中国在50%以上,造船业实质上是一个劳动密集型行业,让美国工人降低薪酬与中国竞争是不现实的。美国目前高端制造的优势就是全球化背景下的产业分工结果,不可能大小通吃。
所以,美国挑起的关税战不仅对美国经济带来严重伤害,而且也加大了全球经济衰退的概率,因为全球经济秩序被打乱,供应链可能出现的中断及交易成本的上升带来通胀。最近全球股市都出现大幅下跌,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全球投资者对经济前景的担忧。
或许特朗普希望能从大乱到大治,目前看“大乱”已成定局,“大治”则成疑问。
为何大治成疑问呢?因为人类历史基本上都是推倒重来。二战结束至今已经80年了,全球经历了长达80年的和平期,全球人口从当时的26亿扩大到了80亿,人均寿命大幅延长。但与此同时,国家的分化、社会的分化、居民收入的分化现象越来越严重,不断加深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和人与人之间的矛盾。
如2021年爆发的俄乌战争,虽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本质还是对北约东扩现象的反应;但俄乌战争已经演变为实质上的俄罗斯与北约之战,如果不及时中止,则最后有可能触发第三次世界大战。一战与二战之间只相隔21年,而二战结束至今已经80年了。
过去80年中,美国成为全球最强大国家,建立起美国主导了国际政治秩序、社会法律秩序和经济和金融秩序,在这样一种长期不变的游戏规则下,分化的加剧如水滴石穿一般,最后导致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扭曲。
贫富差距扩大的“大象曲线” 资料来源:Branko Milanovic, WorId Bank,中泰证券研究所
以美国为例,在拜登政府执政的四年间,尽管经济增速领先于其他发达国家,但贫富差距则继续扩大。至于不断扩大的政府债务和长期的贸易逆差,与美国的财政政策和美元作为国际货币的地位有关。如金融理论中的“特里芬悖论”就认为,既要维持美元的国际地位,又要实现贸易顺差是不可能的。
如今,特朗普要改变的正是当时美国主导下建立起来的国际秩序,但他认为美国吃亏了。他要实现贸易平衡,又想在维持强势美元地位的前提下让美元贬值,这就更难做到了。
如今,在经历了长达80年的和平期后,全球大部分经济体都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如日本的超老龄化导致经济长期不振,欧盟的移民和债务问题,新兴经济体的崛起机会缺失问题等。尽管各经济体都希望通过改革、引入外资和结构调整来卸下包袱,但谈何容易,美国也不例外。
- 原标题:升级的关税战:历史的偶然与必然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回购、增持!“信心”名单不断加长
2025-04-09 06:44 -
直接涨价、新开工厂、灵活调配……出海家居企业集体回应加税
2025-04-08 21:57 观网财经-消费 -
黄酒真的没人喝了?龙头酒企想靠涨价自救
2025-04-08 20:13 观网财经-消费 -
三星晶圆厂暂停所有中国业务?中国客户帮忙辟谣
2025-04-08 18:13 观网财经-科创 -
旷视科技拆除VIE架构,蚂蚁集团、联想控股持股未变
2025-04-08 17:45 观网财经-科创 -
美的集团将回购A股股份
2025-04-08 17:13 观网财经-消费 -
vivo申请MR头显商标,要打造机器人“眼睛”
2025-04-08 17:13 观网财经-科创 -
担心加税涨价,美国人抢购三星新机
2025-04-08 16:48 观网财经-科创 -
飞控导航供应商获数千万元融资
2025-04-08 16:37 低空经济 -
A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创业板指涨1.83%
2025-04-08 15:12 金融观察 -
36亿收购,OpenAI要打造让人想不到的“手机”?
2025-04-08 15:01 观网财经-科创 -
真假一搜便知!抖音上线“辟谣卡”新功能
2025-04-08 14:48 观网财经-互联网 -
华东最大民营医院IPO再失败:次均住院费1.8万,曾被曝“反向抹零”
2025-04-08 14:06 上市公司 -
美国组装人工成本是中国10倍,苹果可能每年损失330亿美元
2025-04-08 13:53 观网财经-科创 -
资金超百亿!近百家上市公司宣布回购,国资委发声!
2025-04-08 13:41 金融观察 -
全球首架氢动力直升机首飞
2025-04-08 10:56 观网财经-科创 -
A股三大指数集体高开,创业板指涨超3%
2025-04-08 09:35 -
日韩股市反弹,日经225涨超6%
2025-04-08 09:06 -
智能早报丨中概股续跌;阿里AI眼镜来了;现代欲买数万台波士顿动力机器人
2025-04-08 09:00 观网财经-互联网 -
A股开盘前,中央汇金重磅发声
2025-04-08 08:48 金融观察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英协会警告企业:学美国,会吃官司的
-
美国人边囤货边抱怨:中国商品物美价廉,凭什么受罚?
-
经济学家们痛批:既蠢且坏!特朗普就是想让全世界都俯首称臣
-
“对美国非常失望,这算哪门子朋友?”
-
“特朗普太愚蠢,根本不了解中国”
-
“八年了,所有美国制造商都劝我们:回中国生产吧!”
-
“美伊冲突是‘灾难性’的,但俄无义务对伊提供军事援助”
-
“特朗普美军大清洗的最新案例”
-
“中国在生物技术领域太强了,我们至少要投150亿美元”
-
近7成美企CEO担忧:这就是“特朗普衰退”
-
扛不住了?特朗普团队激辩…
-
“为何没有集体反击特朗普?各国陷入了‘囚徒困境’”
-
以总理当面承诺“消除逆差”,特朗普:不打算暂停关税
-
美媒打脸特朗普:错,错,错
-
“美财长飞到佛州劝特朗普:你得改,否则市场还要跌”
-
特朗普“金主”们坐不住了:回头是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