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小丢:致《芈月传》“总编剧”王小平女士的一封信
关键字: 芈月传芈月秦宣太后芈月传总编剧王小平芈月传好看吗芈月传影评芈月传最新影评芈月传剧评所以,默默流泪不说话是错的:
所以,思考问题搓手指这种细节有什么用!主妇们看不到!
所以,你们宗主都吐血了,你们这些下人怎么不大呼小叫,以头抢地!
最后再来说说,您心目中对女政治家的定位,其实也可以推及到您对有能力的女性的定位,是多么的可怕。
中国人向来认为,女性应当是处于被动的地位,而不是主动出击,所以有心计、有手段、有能力主动争取自己想要的女性在电视剧中多半是反派,女主角一定得是小白兔、白莲花。她很聪明,但是她一定要善良,所以男性们都爱慕她帮助她,她就算要整人也一定是有原因的。参考《甄嬛传》和《武媚娘传奇》,她们被人害得流产了,她们才可以肆无忌惮地去报复别人。
Excuse me?你有能力保护自己的时候,非要觉得这是错的,一定要被人整失去孩子失去一切,才能卸下道德感去大杀四方,这就是你们对女性政治家的合理化想象?她们就不能是因为自己想要,想去做这些就去做?她们心中除了情情爱爱和孩子,就不能装下天下和苍生?她们就没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如果没有血海深仇就去做女强人,在您和郑晓龙先生的眼里,就是曹操,甚至是希特勒?这个想法,倒是和范冰冰女士热爱的玛丽苏白莲花剧情如出一辙嘛,下次建议你们合作个《慈禧传奇》,我想看看你们如何合理化慈禧这个女政治家。
最令人难以忍受的,是《芈月传》这个再现一个女政治家的奋斗历程的所谓正剧,不过是讲述了一名“绿茶*”如何利用一个又一个备胎达到目的的故事。
下面是豆瓣一位网友的吐槽:
《北青艺评》早前刊出的一篇名为“《芈月传》:你们对强女人的想象与理解,果然匮乏得令人难堪”的文章更是分析得极有深度,作者薛静说:
女主人公的不幸,开始于一个男性的离去,然后被后母、姐妹等各种女性同胞欺负,最后结束于另一个男性的到来,这种典型的灰姑娘故事,正是电视剧《芈月传》解读芈月的方式。
芈月的人生中,没有捧书夜读,没有师友论辩,没有指点江山,拜个师父和认个干爹没什么差别,就是为了以后的剧情里有个外挂智囊团。所有遭遇的不幸,都是因为失去了男性作为靠山,所有悲剧的终结,都是因为找到了新的男性靠山。这种老土的“灰姑娘”故事,竟然还能出现在当今的电视荧幕上,实在是让人大跌眼镜。且不说女性的自我奋斗和个人实现,连甄嬛都已经知道,皇帝是靠不住的,怎么人物设定为“女政治家”的芈月,思想境界反而倒退了呢?
人们对《芈月传》充满期待,而看到电视剧之后难免失望,根本原因在于,芈月是一个超越了传统性别规范的人物,拥有多种解读的可能性。芈月在朝堂论辩中,敢以男女之事来做政治比喻,一生恋慕宠爱过的男性同样数不胜数,可以肯定的是,她对自身的欲望,无论是爱欲、情欲还是权欲,都是可以直视的。她不是不认同自己的女性身份,“不想当女人”,而是高度认同女性身份,同时高度不认同社会对于女性的规范与禁锢。对于“女性不能做”的秩序与成见,芈月不是要改变“女性”身份,而是要挑战“不能”的限制,这才是她的超越性魅力所在。
战国时代是大争的时代,也是中华文明的青春期。在那个年代,女性的生活中不止有家庭和责任,不止有宫斗和互撕,她们也有梦想有野心有斗志,就和现在的女性一样,她们可以充分地参与到男人的世界和竞争中去,只要她们有能力,她们可以完全凭借自己的所作所为获得尊重。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原作者蒋胜男要写作秦宣太后的原因,一切历史都是当下史,芈八子的经历和当下的价值观是多么的合拍!她告诉我们,一个女人可以活得多么有气象!
可惜,您和郑晓龙先生用你们整整落后于这个时代三十年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生生地把这个最前卫的大秦宣太后,变成了《渴望》里用毫无是非观念的爱去面对一切的刘慧芳,这就注定了她能在剧中感动天、感动地、感动死一帮前赴后继的备胎们,也无法感动电视机前的普通观众。
我能说什么呢,只能衷心祝福您和郑晓龙先生未来和范冰冰女士合作愉快,打造出国剧历史上一部又一部无法被超越的玛丽苏白莲花巅峰!
此致
一个普通的观众
李小丢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夜神一解读:
中国想出好电视剧比较难(都市生活情感类这种东西不论),原因其实很简单,美日韩都是一周一集,1小时左右(或短些),在每一集都要想着吸引住观众,完成一个看点比较齐全的故事段落,这可以大大催化编剧编写力,咱们的则是导完一齐播,也丝毫没有砍掉的压力,不悲剧才怪……忧郁的鸟龟解读:
现在各台也都开始制作周播剧了,所以原因不在周播,而在于是全拍完了再播,还是边拍边播。
其实这两种模式是有好有坏的。
既然说到美剧,就拿美剧来比较。事实上边拍边播型的周播模式下的产物,有一大堆都是pilot集给你放个猛药,后面开始拖拖拖,因为必须保证每季20几集或者10几集的固定长度。随着收视率的上下,也开始做剧情的浮动,这样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整个剧将没有整体性和连贯性,通常这种放送模式的美剧都会烂尾,不烂尾的能见好就收的真的很少很少。
相反的,现在逐渐上升中的网播剧,类似netflix,amazon,hulu之类的新媒体出剧集,是一次性放出一整季。不需要考虑收视率,所以能完整的讲述一个故事,这样的模式也有他的好处,当然啦坏处就是如果这是一部糟糕的剧,也必须一次性拍完,而不是像电视台那样直接砍掉。
中国的电视台现在还是以日播剧为主,主要是收视群体的习惯,我觉得以后也很难会改变成周播模式占主体了,毕竟现在的年轻人已经习惯了在网上看,传统电视台的主流收视群只会越来越趋向于老龄化。-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陈佳静
-
最新闻 Hot
-
“美国几代人的亚太布局被毁,盟友终将望向中国”
-
“我们投给特朗普,现在他的关税搅乱了我们的行业”
-
美媒吐槽:全员滑跪,除了中国…
-
“别用中国的”,美国务院内部文件曝光
-
越南总理表态:越美谈判,不能影响其他市场
-
“关税正在扼杀企业对美投资意愿,市场重心或转向”
-
“谈判推迟,美国又提要求”
-
换防长?“美国后院起火”
-
带着石破茂的亲笔信,他来中国了
-
斗争升级!哈佛大学起诉特朗普政府
-
外媒紧盯中方“警告”:孤立中国,特朗普恐难如愿
-
特朗普称未来三天公布俄乌和平方案,美媒曝细节
-
工业电化学奠基人郭鹤桐教授逝世,享年95岁
-
挑衅!英军高官:台海问题,准备好了
-
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
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